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八百八十七章 朱棣入宫,陛下的态度

李先生也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清流之士的影响力,组织一场公开的辩论会,邀请朝野上下对朱棣有质疑的人士参加,通过辩论的方式,让更多人看清朱棣的真面目。”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沉声道:“很好,这些建议都很中肯。我们要让朱棣知道,虚伪与谎言,终究无法长久。”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对众人说道:“接下来,我们的行动要更加周密,不仅要揭露朱棣的罪行,还要稳固我们的阵线,确保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武将刘都督这时站了出来,声音洪亮地说道:“王爷,末将请命,加强京城的巡逻和守卫,确保任何风吹草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同时,末将也愿意亲自带领一队精锐,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朱瀚点头表示赞同:“刘都督,京城的守卫就交给你了。记住,我们不仅要防备朱棣的直接攻击,还要防止他在暗处搞鬼。”

负责联络藩王的幕僚这时也开口道:“王爷,关于藩王的态度,我已派人加紧联络,相信不久便会有好消息传来。同时,我也在尝试说服那些态度动摇的藩王,让他们看清形势,站在我们这边。”

朱瀚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决心:“很好,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朱棣。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清除朝中的腐败,稳固大明的江山。”

正当众人商议之际,门外再次传来通报声,一名侍从匆匆步入,神色却比之前轻松了许多:“王爷,边疆传来捷报,我军成功击退了敌军的一次突袭,士气大振!”

此言一出,书房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振。朱瀚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挥手示意侍从退下,然后对众人说道:“看来,边疆的将士们也在为我们分忧解难。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共同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众人齐声应诺。

而此时的朱棣府邸内,朱棣正端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玉扳指,脸上却难掩疲惫之色。自己今日的示弱之计虽然暂时稳住了局势,但长远来看,仍需更多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殿下,今日朝堂之上,您的示弱之计果然奏效。”一位心腹谋士上前恭维道。

朱棣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奏效?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朱瀚那老狐狸,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我们必须继续布局,确保万无一失。”

谋士闻言,连忙躬身道:“殿下英明。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朱棣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狠厉:“继续加强情报收集,务必掌握朱瀚的一举一动。同时,我们也要寻找更多的盟友,巩固我们的地位。记住,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朱棣府邸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他冷峻的面容上,增添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谋士,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今日之局,虽暂得喘息,但真正的挑战尚未到来。朱瀚此人,心机深沉,不可小觑。”

一位中年谋士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所言极是,朱瀚此次反击迅猛,若非殿下英明,示弱以诱敌,恐怕局势已不可收拾。”

朱棣微微点头,但眼中并未有丝毫放松:“示弱不过权宜之计,关键还在于后续布局。我们需更加紧密地监视朱瀚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在朝中的盟友与清流之士的动向。”

年轻谋士眉头紧锁,略显忧虑地说道:“殿下,清流之士在民间影响力甚广,若他们全力支持朱瀚,对我等极为不利。”

朱棣冷笑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清流之士虽有影响,却也多清高自傲,难以收买。然而,他们亦有软肋,那便是名声与道德。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散布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让他们自相矛盾,难以形成统一战线。”

中年谋士眼睛一亮,补充道:“殿下妙计!我们可暗中安排人手,伪造一些清流之士与朱瀚勾结的证据,散布出去,让朝野上下对他们的立场产生怀疑。”

朱棣微微颔首,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此计虽妙,却需谨慎行事,不可留下把柄。我们需确保所有证据都足以混淆视听,而又无法查证真伪。”

这时,一位负责情报的心腹匆匆步入书房,单膝跪地禀报:“殿下,边疆传来密报,朱瀚似已察觉到我方在边疆的部署,正加紧防备。”

朱棣闻言,眉头微蹙,但很快恢复冷静:“朱瀚果然不简单,不过,边疆之事,自有将领应对。我们需集中精力于朝中局势,确保万无一失。”

他转向负责联络朝臣的谋士:“你即刻派人,秘密接触那些对朱瀚有微词的朝臣,许以重利,或威逼利诱,务必让他们保持中立,甚至倒向我们这边。”

那谋士领命而去,朱棣又看向另一位负责军事调度的谋士:“边疆的兵力部署不可松懈,你需时刻关注敌军动向,同时准备一套应急方案,以防朱瀚突然发难。”

军事谋士躬身应命:“末将领命,定当加强边防,确保边疆安宁。”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记住,我们不仅要应对眼前的危机,更要为长远打算。朱瀚一日不除,我大业难成。我们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直到彻底将他击垮。”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通报声,一名侍从匆匆而入,神色紧张地禀报:“殿下,宫中传来消息,陛下似乎对今日朝堂上的争执颇为不满,正考虑召见几位重臣商议对策。”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但很快恢复平静:“好,我知道了。你即刻准备,一旦陛下召见,我需即刻入宫。”

“准备车马,即刻入宫。”朱棣对侍从吩咐道,声音冷静而有力。

待侍从退下,朱棣转向众谋士,眼中闪过一抹决绝:“诸位,此番入宫,我将直面陛下与朱瀚的质疑。你们需在此严密监控朝中动向,尤其是朱瀚的下一步行动。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禀报。”

老谋士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放心,老臣定当全力以赴,确保府邸内外万无一失。”

年轻谋士则略显担忧:“殿下,宫中情况复杂多变,您可需小心应对。”

朱棣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无妨,我自有应对之策。记住,无论发生何事,保持冷静,切勿自乱阵脚。”

言罢,朱棣披上厚重的披风,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步入夜色之中。府邸外的马车早已备好,侍从们恭敬地为他掀开帘幕。

朱棣坐入车内,闭目养神,心中却在迅速盘算着即将面对的一切。

不久,马车缓缓驶入皇宫,穿过一道道厚重的宫门,最终停在了御书房前。朱棣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御书房。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朱元璋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显然对朝堂上的纷争颇为不满。见到朱棣进来,他微微抬眼,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

“棣儿,你来了。”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朱棣躬身行礼,态度恭敬而不失分寸:“儿臣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朱棣上前,“今日朝堂之上,你与瀚弟的争执,朕已有所耳闻。你二人皆是朕之肱骨,何故如此针锋相对?”

朱棣站起身,目光平静地与朱元璋对视:“陛下,儿臣与皇叔之争,实乃因朝纲不振,奸佞当道。臣弟以为,唯有清除朝中腐败,方能稳固大明江山。”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但眼中仍有疑虑:“你二人各有道理,但朕更希望看到你们能携手共进,而非相互攻讦。”

朱棣微微一笑,语气诚恳:“陛下所言极是,臣弟愿与瀚弟共商国是,只是朝中局势复杂,需一步步清理门户。臣弟斗胆请陛下恩准,让臣弟负责查办朝中贪腐一案,以正朝纲。”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打量着朱棣:“你既有此决心,朕便予你此权。但切记,务必秉公办理,不得徇私舞弊。”

朱棣躬身领命:“臣弟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厚望。”

回到府邸,朱棣立即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

“诸位,陛下已恩准我负责查办朝中贪腐一案。”朱棣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众谋士,“此乃天赐良机,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彻底清除朝中蛀虫。”

众谋士闻言,纷纷面露喜色,但随即又恢复冷静,开始商讨具体计划。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至关重要,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殿下,我们需先列出一份贪腐官员的名单,然后逐一排查。”老谋士提议道。

“不错,但我们必须确保证据确凿,以免打草惊蛇。”年轻谋士补充道。

朱棣点头赞同:“此事就交由你二人负责,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泄露风声。”

接着,他又看向负责情报的谋士:“你需继续加强情报收集工作,特别是关于朱瀚及其党羽的动向。我要确保对一切了如指掌。”

情报谋士躬身领命:“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棣回到府邸,并未因皇帝的恩准而稍有松懈,反而神色更加凝重。众谋士已等候多时,见他归来,纷纷起身行礼。

“殿下,情况如何?”老谋士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朱棣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随即缓缓说道:“陛下已恩准我查办朝中贪腐一案,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行动将更加透明,朱瀚等人定会加倍提防。”

年轻谋士眉头紧锁:“殿下,如此一来,我们的行动岂不是更加艰难?”

朱棣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艰难是自然,但也是机遇。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将那些隐藏得更深的蛀虫一一揪出。”

他转向负责情报的谋士:“你即刻加派人手,不仅要监视朱瀚及其党羽,更要深入那些看似清廉实则贪腐的官员之中,寻找他们的把柄。”

情报谋士躬身领命:“是,殿下,微臣定不负所托。”

这时,一位负责联络朝臣的谋士上前一步,神色略显忧虑:“殿下,朝中不少官员对您的此举心存疑虑,担心您会借此机会排除异己。”

朱棣冷哼一声,目光如炬:“疑虑?那是他们心虚!你告诉他们,我朱棣行事光明磊落,只问是非,不问亲疏。只要他们行得正坐得端,何惧我查?”

老谋士点头赞同:“殿下所言极是,我等只需依法行事,自然能赢得人心。但殿下还需注意,朱瀚等人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或许会设下陷阱,诱使我等入彀。”

朱棣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陷阱?那正是我所期待的。只有让他们动起来,我们才能找到破绽,一击必中。”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谋士:“诸位,此番查办贪腐,不仅是为了稳固朝纲,更是为了大明的未来。我们要让天下人看到,我朱棣,是真心实意为大明着想!”

众谋士闻言,纷纷起身,齐声应道:“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一场针对朝中贪腐的雷霆行动悄然展开。朱棣亲自坐镇指挥,利用手中的权力,一步步逼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蛀虫。

与此同时,朱瀚也察觉到了朱棣的动向。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必须全力以赴。于是,他一方面加强了对朱棣的监视,另一方面则加快了揭露朱棣罪行的步伐。

两股势力在朝中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局势瞬息万变。而在这场权力与智谋的较量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尚待揭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