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八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动的交锋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哗然。朱标也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父皇,儿臣愿担此重任,为大明边疆安宁贡献绵薄之力。”

朱瀚的提议一出,朝堂上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寂,随后响起了一阵低语和交头接耳的声音。朱棣的支持者们显然对这一安排并不满意,他们开始寻找机会反驳。

一位平日里依附于朱棣的尚书站了出来,他面带忧色,向朱元璋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微臣斗胆进言。太子殿下身为储君,责任重大,朝中政务已颇为繁重,若再兼任边疆防御使,恐分身乏术,难以兼顾。边疆防务关乎国家安危,不容有失,微臣以为,应选派一位经验丰富、威望素著的大臣专责此事。”

朱瀚闻言,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位尚书,缓缓开口道:“尚书大人所言差矣。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未来国之继承人,理应早历风雨,方能担当大任。边疆防务虽重,却也是锻炼其治国才能的绝佳机会。再者,有我在旁辅佐,必能确保边疆安宁。”

这时,另一位朱棣的心腹大臣也站了出来,他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瀚王爷言之有理,但边疆防御使一职责任重大,需统筹全局,非有雷霆手段不可。太子殿下年轻气盛,经验尚浅,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还是应选派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更为稳妥。”

面对朱棣心腹大臣的挑衅,朱瀚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但他表面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情。他微微侧身,目光深邃地望向那位大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此言差矣。太子殿下虽年轻,但其智慧与胆识,已在我大明军中多次展现。边疆之事,非单纯武力可解,更需智慧与决心。太子殿下既有仁心,又有远见,实乃边疆防御使的不二人选。”

朱标也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目光直视那位大臣:“本宫身为储君,自当以国家安危为己任。边疆之事,本宫责无旁贷。本宫虽年轻,但愿意学习,愿意承担。请诸位大人相信,本宫定不负父皇与皇叔的期望,不负大明的百姓。”

朱瀚与朱标的坚定回应让朝堂上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轻易表态。朱棣坐在一旁,嘴角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眼神中却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似乎在衡量着局势的变化。

“瀚王爷、太子殿下所言虽振振有词,但边疆防御之责非同小可,岂可儿戏?”这时,一位平日里与朱棣交好的老臣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太子殿下年轻有为,未来可期,但边疆防御乃国家大事,需有丰富经验之人方能胜任。臣以为,还是应从朝中挑选合适人选,以确保边疆安稳。”

朱瀚闻言,微微皱眉,这位老臣的话虽不中听,却也不无道理。但他更清楚,此时绝不能退缩。他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朱棣身上,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老臣所言极是,边疆防御确实需要经验丰富之人。”朱瀚缓缓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但臣以为,经验可以积累,智慧与胆识却非一日之功。太子殿下虽年轻,却已展现出超乎常人的领导力和决策力。更重要的是,他身为储君,未来必将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边疆防御,正是他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绝佳机会。”

朱标也站了出来,他的声音更加洪亮,目光坚定地望着众人:“本宫感激诸位大人的关心与提醒,但本宫心意已决。边疆之事,本宫责无旁贷。本宫愿意以国家安危为己任,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都将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朝堂之上,一时陷入了沉寂。大臣们面面相觑,显然被朱标的决心所震撼。朱棣见状,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沉默。

“瀚王爷、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有理,但边疆防御之事关乎国家根本,不可不慎重考虑。”朱棣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依本王之见,不如暂且搁置边疆防御使一职的任命,待时机成熟再做定夺。在此期间,可由瀚王爷与太子殿下共同商议边疆防御之策,确保边疆安宁。”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毕竟朱棣的提议既给了朱瀚与朱标面子,又没有直接否定他们的主张。

“四皇子所言极是,边疆防御之事确需慎重。”一位中立的大臣站了出来,附和道,“臣以为,可由瀚王爷与太子殿下共同负责边疆防御事宜,待时机成熟后再做长远规划。”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地望着下方的争执。他心中自有计较,对于边疆防御使一职的任命,他自然有着自己的考量。但此时,他并未急于表态,而是静静地观察着朝堂上的局势变化。

最终,在朱棣的提议下,边疆防御使一职的任命被暂时搁置。

“诸位,边疆之战虽未如我所愿,但亦非全然无获。”府邸中,朱棣环顾众人,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朱瀚与朱标此番归来,必定自视甚高,认为朝中无人能及。然而,我们却可利用这段时间,逐步削弱他们的支持力量。”

一位谋士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殿下所言极是。微臣以为,我们可从朝中那些中立或摇摆不定的大臣入手,通过许以重利或威胁利诱,使他们逐渐倒向我们这边。”

朱棣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此计可行,但需小心行事,切勿留下把柄。同时,我们也需加强情报收集工作,确保对朱瀚与朱标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另一位谋士补充道:“殿下,我们还可利用朝中一些贪腐官员的把柄,迫使他们为我们所用。这些人虽非忠臣,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依你们之计行事。但切记,我们不仅要削弱他们的力量,更要制造矛盾,让他们内部产生裂痕。”

随着朱棣的精心布局,朝中逐渐形成了两股对立的势力。一方面,朱瀚与朱标凭借着边疆的战功和皇室的威望,努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朱棣则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暗中削弱他们的支持力量,并制造各种矛盾与纷争。

一日,朱瀚在府中召集了几位心腹幕僚,商议如何应对朱棣在朝中的布局。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他们凝重的脸上。

“诸位,此番边疆归来,我们虽立下战功,但朝中局势却更为复杂。”朱瀚沉声道,目光如炬,“朱棣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我们必须设法一一剪除其羽翼,方能确保标儿顺利继位。”

一位幕僚上前一步,拱手道:“瀚王爷所言极是。朱棣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正面交锋,恐难以速胜。微臣以为,我们可先从那些立场不坚定的大臣入手,通过恩威并施,逐步瓦解其势力。”

朱瀚微微点头,赞许道:“此计甚妙。但需注意,行事需隐秘,不可打草惊蛇。另外,我们还需加强情报收集,对朱棣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另一位幕僚补充道:“瀚王爷,我们还可利用朝中的清流之士,他们虽不掌实权,但在民间威望甚高。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必能为我方增添不少声势。”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此言有理。清流之士虽无权无势,但其影响力不可小觑。我们可多与他们交往,共商国是,以正视听。”

朱瀚微微颔首,对几位幕僚的建议表示赞同,在朝中的每一步行动都需谨慎行事,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诸位所言极是,我们不仅要瓦解朱棣的势力,更要稳固标儿的地位,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大统。”

他站起身来,踱步至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沉思片刻后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情报网络,确保对朱棣的动向了如指掌;二是积极争取朝中清流之士的支持,同时分化瓦解朱棣的党羽。”

一位心腹幕僚上前一步,躬身道:“瀚王爷,微臣愿亲自负责情报网络的扩建与整合,确保每一条信息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至王爷手中。”

朱瀚点头赞许:“好,此事便交由你去办。记住,情报工作务必隐秘,不可泄露半点风声。”

另一位幕僚也主动请缨:“瀚王爷,微臣愿负责与清流之士的联络,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也可借此机会揭露朱棣的一些不法行为,让朝臣们看清他的真面目。”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计甚妙。清流之士在朝中虽无实权,但他们的言论和态度却能影响朝野风向。你需小心行事,务必确保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商议既定,朱瀚便开始着手实施计划。他秘密派遣心腹幕僚前往各地,加强情报网络的铺设,同时亲自拜访朝中几位有影响力的清流之士,共商国是,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与此同时,朱棣也并未闲着。他察觉到朱瀚在朝中的动作后,立即加强了对自己党羽的控制,并秘密派遣心腹四处搜集朱瀚的情报,试图找到他的软肋。

一日,朱瀚在府中接到密报,称朱棣正暗中联络几位朝中重臣,图谋不轨。朱瀚眉头紧锁,迅速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对策。

“朱棣此举,显然是想趁我们立足未稳之际发动攻势。”朱瀚沉声道,“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揭露他的阴谋,让朝臣们看清他的真面目。”

一位幕僚上前一步,拱手道:“瀚王爷,微臣有一计。我们可暗中搜集朱棣勾结朝臣、图谋不轨的证据,然后在朝堂之上公开揭露他。这样一来,既能打击他的势力,又能赢得朝臣们的支持。”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计甚好。但需注意,证据必须确凿无疑,不可留下任何把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应对朱棣反扑的准备。”

但是由于之前朝中被朱棣收买了许多官员此次计划被泄露了出去。

朱瀚眉头紧锁,沉声道:“看来,朱棣在朝中的势力比我们预想的更为根深蒂固。此次计划泄露,恐怕会让我们陷入被动。”

一位心腹幕僚上前一步,神色凝重:“瀚王爷,微臣认为,我们现在必须更加谨慎行事,重新评估我们的情报来源,确保每一条线索都经过严格筛选,以防再次泄露。”

另一位幕僚补充道:“同时,我们也应加快行动步伐,不能给朱棣喘息之机。或许我们可以从已经争取到的清流之士中寻求帮助,他们或许能提供一些我们未曾注意到的线索。”

朱瀚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决绝:“不错,我们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情报网络的自我审查,剔除所有可能的泄露点;另一方面,利用清流之士的影响力,从侧面包围朱棣。”

他转向负责清流之士联络的幕僚:“你即刻动身,与那些清流之士深入交流,看是否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朱棣阴谋的新线索。同时,提醒他们注意自身安全,朱棣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他的人。”

该幕僚躬身领命:“微臣遵命,即刻前往。”

待幕僚离开后,朱瀚转向另一位负责情报网络的幕僚:“你那边也要加快步伐,不仅要扩大情报来源,更要确保情报的准确性。任何未经核实的消息,都不可轻易相信。”

该幕僚点头应允:“瀚王爷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情报网络的稳固与安全。”

正当朱瀚与幕僚们紧张部署之时,一名侍从匆匆步入书房,神色紧张地禀报道:“瀚王爷,不好了!朱棣似乎已有所察觉,开始对我们的人进行清洗,已有几位潜伏在他身边的探子失去了联系。”

朱瀚闻言,脸色一沉:“看来,朱棣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必须更加小心,不能让他打乱了我们的部署。”

他沉吟片刻,对侍从吩咐道:“立即通知所有在外执行任务的探子,让他们提高警惕,减少不必要的联系,以免暴露身份。同时,加强府中守卫,确保我们的安全。”

侍从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重的静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