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四百零六章 朱翰的意思

在被朱瀚的学生们彻底的打了脸之后,工部的匠人们是彻底的老实了。

当天下午,张文杰再次过来通知他们去学习的时候。这些工匠一改往日的骄傲,差点为了争学习的名额,直接打起来。

“我看谁敢跟老夫争!”魏老用拐杖敲着地面,一副吹胡子瞪眼的模样。

几个年轻的工匠陪着笑。

“老爷子,您都一大把年纪了,就别跟我们年轻人抢这个机会了成不成?”

“您说就您这个岁数,学什么东西都慢,万一耽误了王爷的事,王爷怪罪下来怎么办?更何况,您就算是学会了,能考下王爷所说的工……工什么来着?”张云杰哭笑不得的补充:“工程师证,你们学会了新的建筑知识之后,还需要参加考试,通过了之后拿下了工程师证,才可以去监督新式建筑的工程。”那匠人连忙继续劝魏老:“老爷子,这个工程师证就算是考下来了,您这一大把年纪,也没办法来回奔波去干活啊,这不是浪费么?”

“胡说八道,谁说老头子我没法干活了?不信咱们现在就比一比,我现在搬个砖,也比你们这些年轻人快。”不少工匠都无语了,心说您这一大把年纪还板砖,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怕不是直接就要去阎王爷那里报道。

大匠卫池哭笑不得的劝说起来:“魏老,您总也要给我们这些年轻人一点机会嘛。”……匠人们再次无语,卫池也算半只脚踩进棺材的人,还好意思自称年轻人?

不要脸。总感觉他们工部的画风,似乎有点不太对劲的样子。

“放屁,你个小王八蛋什么意思,嫌弃我老人家老了是不是?你忘了,当年是谁手把手教你……”魏老指着卫池的鼻子就是一通骂。

人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好处。周围的很多人,几乎都是他孙子甚至是重孙辈的。

这样的人摆起老资格,哪怕是卫池这种已经当官的,也根本顶不住。不过维持这顿骂是白挨了。

整个工部上上下下,所有有点身份资历的匠人,全部被朱瀚一扫而空。

这些工匠,都去跟皇庄的学生们,学习如何建造验收新式建筑。朱瀚看似不怎么在意,甚至至始至终都没有露过几次面,实际上却是无比关心。

如何让他们快速入门接受这些知识,课堂上讲什么内容,几乎都是朱瀚亲自审核制定的。

目的,就是让他们可以尽快掌握这些,尽快开始建设燕京。也幸亏朱瀚的计划虽然庞大,但是建造的建的基本都是两三层的小建筑。

有水泥这种高强度的材料存在,只要不是做的太过分,几乎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工部的工匠们本就擅长这些东西。张云杰跟沉龙梁几个人,只是给他们上了几节课,就已经有三十四个人,通过了工程师的考试。

当然,这个所谓工程师的含金量,注水非常严重。那些考试通过的人没有离开,依旧每天都来朱瀚的临时王府听课。

这些知识,让燕京的工匠们,仿佛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没有打扰皇庄的学生们给这些人上课,朱瀚悄悄把刘申弘叫到了一边。

“现在情况怎么样?今天的考试过后,大概有多少人,能拿到工程师的资格证?”刘申弘在心底里盘算了一下:“差不多……能有一百多人的样子。”对于这个结果,朱瀚并不算太满意。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别看这些人都是工部的工匠,可这里面的有些人,竟然不认识字。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朱瀚都震惊了。他们可是大匠啊!可以说应该是这个时代,除了读书人之外,最有学识的一群人了。

这样的人,竟然会不识字?最初的震惊之后,朱瀚也释然了,毕竟这个时代的很多技术,都是口耳相传来的,认识不认识字,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

知道这些之后,朱瀚果断调整策略,重培养那些认识字的。不识字的工匠朱瀚也没放弃他们,只是先进行扫盲。

建设燕京可是大明现在最重要的工程,多少人都不够用。

“人是少了点,不过勉强也够用了。去通知那些商人,现在可以准备开工。”刘申弘却没有第一时间去做,而是有些担心的样子:“王爷,是不是有点太急了?我觉得这些人学的时间有点短,万一出了什么问题……”

“你觉得能出什么问题?”朱瀚不答反问。

“这个……”刘申弘一时语塞,迟疑了一会道:“我们也才教了工部的人没几天,那些工部的人又要去教其它工匠,难道真的不会出问题么?”朱瀚无声的笑了笑:“那你觉得,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是我们更担心,还是那些商人更担心?”对于这个问题,刘申弘一时之间竟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朱瀚也没有让他回答的意思:“只要我们给足了详细的标准,剩下的问题,那些商人们自然会解决。通不过验收,朝廷损失的不过就是一些时间,而商人们损失的却是真金白银。”

“为了银钱,这些商人会尽可能的压低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一次就能通过验收,这就是最能节省成本的。”这要是在后世,朱瀚绝对不敢这么干。

绝对会被那些商人,坑的骨头渣都不剩。不过现在是大明,商人们全家老小的死活,基本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明面上有工部匠人们的监督,暗地里还有无所不用其极的锦衣卫。如果这种情况下,那些商人还敢胡来。

朱瀚冷冷一笑,杀气腾腾的道:“你跟那些商人谈的时候,可以想办法把本王的意思,透露给他们。”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的做事,能赚多少钱全凭他们的本事,可他们要是敢湖弄本王,那可就不要怪本王不讲情面。”应天府。

正在主持国政的朱标,收到了燕京的消息。

“肯定是皇叔那边,又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快给我看看。”迫不及待的打开卷宗,只是看了一眼,朱标就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皇叔的学生们,竟然吊打燕京工部的大匠,这真的假的?”他到不是怀疑朱瀚,毕竟自家这位皇叔创造的奇迹,简直不要太多。

只是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他有点不敢相信罢了。那些学生,朱标以前也见过几个,虽然学识过人,可毕竟也只是读书人。

怎么连匠人做的事,他们都懂?正感叹呢,外面的太监突然尖声通报:“陛下驾到。”自己亲爹来了,朱标哪敢怠慢?

第一时间放下奏章,出去迎接。

“见过父皇!”

“起来吧。”朱元章不咸不澹的应了一句,抬腿就往里面走。坐到朱标之前做的位置,低头就看到了关于朱瀚的那份奏章。

“看来,你也知道你皇叔在燕京那边做的事了,有什么感想说给咱听听。”

“啊!”朱标惊讶的抬起头,一时之间有点不明白,自家父皇是什么意思。

不过朱标知道,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说不知道的,否则的话,非挨揍不可。

“这个……这个……”绞尽脑汁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自家老爹又要干什么,干脆顺口胡诌:“我觉得皇叔更适合教书育人。皇庄的这些学生们,也不见皇叔有多用心。可他们的本领,竟然比燕京那些工匠还厉害。”

“恐怕他们在其它方面的学识,也同样不差。如果当初留一些在应天府……”说到这里,朱标勐的闭上了嘴巴。

让这些人去去北方的可是他爹,现在这么说,岂不是在公然指责自家老爹的不是?

朱元章脸上骤然浮现出一丝怒容,不过最后还是强行压了回去。

“除了这些呢,就没有别的了?”朱标都快哭了,心说给点提示行不行?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了,他是绝对不敢说出来的。

“怎么又没动静了?”朱元章就见不得朱标这副德行,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又开始蹭蹭的往外冒。

“你身为当朝太子,如果发生了什么大臣也解决不了的事,你是不是也连个屁都不放?咱一生英雄,你娘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瞻前顾后的小子?”朱元章指着朱标的鼻子,足足训斥了他小半个时辰,把朱标训的一愣一愣的。

一直到朱元章离开,他还是一头雾水。自家老爹今天过来,难不成就是为了专门骂他一顿?

朱元章回到自己的寝宫,马秀英贤惠的送上了热毛巾,让朱元章擦脸解乏。

“重八,你这一次说的是不是太过隐晦了?标儿他,恐怕未必能领会你的意思。”朱元章用力的擦了几下脸:“那也没有办法,他不能总活在咱们的羽翼之下。”

“有些事,终究还是要他自己想明白才好。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只是一直活在我们的阴影下,太顺了。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让七五逼着他造反呢。”话音刚落,就被马秀英锤了一下:“你自己胡闹就算了,竟然还拉着七五。别人都希望自家孩子老实,你们到好,天天换着花样折腾标儿。”

“普通人家的孩子,老老实实的当然好。可他是咱的儿子,未来是要继承这大明天下的,太实诚宽厚了不行啊。”

“都是当太子的人了,可你看看他身边那些人,有哪一个是真正为了他朱标这个人效死的?当了这么久的太子,连一个真正能够信得过的人,都没有。”

“你看七五那些学生,本事怎么样咱就不说。你信不信,哪怕有一天,我让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七五去死,他们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阿嚏!

远在燕京的朱瀚,没来由的打了个喷嚏。正在向朱瀚回报燕京建造进度的刘申弘,关切的询问:“王爷,您最近是不是太过劳累了?”朱瀚老脸微微一红,随即立刻义正言辞的说道:“为了建造大明的新都城,我劳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此事,关系到我大明的千秋伟业,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绝对不能有半点疏漏,明白没有?”

“王爷……”刘申弘眼圈都红了:“请王爷放心,我们绝对不敢有半点懈怠。如果让我发现有谁敢不尽心尽力,我飞扒了他的皮!”

“咦?王爷您的脸色怎么越来越差了,要不我去请御医给您看看?”朱瀚直接板起脸:“本王的医术,你又不是不知道,还用得着别的医生?”当年朱瀚用抗生素神药治疗瘟疫的事迹,此事直到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

“可是王爷,医者不自医……”

“好了,这种小不要在意,先说说那些工程的进度都怎么样了。”朱瀚生硬的转移话题。

见自家王爷如此坚持,刘申弘也只能无奈的继续:“王爷,在工部的工程师指导下,那些匠人已经打完了地基,有一些进度快的,甚至已经开始建造地上部分了。”

“哦?”朱瀚这下子来了兴趣:“这些家伙的进度,比本王预计的还要快一些,不错不错。”正在为建造进度高兴,见刘申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朱瀚没好气的道:“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婆婆妈妈的像什么样子?”刘申弘略一犹豫:“王爷,根据工部匠人们这段时间的经验来看,建造成本可能要比我们之前预计的,降低两成左右。”

“你说的是真的?”朱瀚勐的坐直了身子。他虽然知道,这些商人肯定能给他带来意外之喜,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好消息了。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刘申弘一脸古怪:“他们通过试验,得到了一些新的配方,通过添加煤渣灰,减少水泥的使用量,还有控制碎石使用,以及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之类的办法,压低建造成本。”哪怕是亲眼所见,刘申弘依旧不敢相信,那些一天新学都没接触过的贪婪商人,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尤其是一个叫做杨丰年的家伙,他们的工程还没开始干,就因为试验出了新的水泥配方,而大赚了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