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九十八章 比试开始

张云杰之前,是真没想过这一点。作为朱瀚亲自调教出来的人,他的年纪虽然还小,但是学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条件,就是单纯的认为他们这些人绝对不会输。

越是学习朱瀚传授的那些知识。

他们就越是能清楚的认识到,那些知识究竟有多么可怕。这些知识在某些方面,绝对超过那些古板读书人,所学习的孔孟之道不知道多少倍。

这不是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

事实上,朱瀚虽然从来不把儒家那一套放在眼里。

但是,他们所经历的新式教育,却从来不完全排斥儒家学说。

甚至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每天还专门有一节课,是用来讲述这些东西的。

考试的时候,也同样会有转专门的考试。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同样能够写出很漂亮的文章。

但是越是学习朱瀚传授的知识,张文杰他们这些接受新式教育的人,就越是清楚。

儒家学说跟他们所学的新学,究竟有着多么巨大的差距。

「见过英王殿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场所有人恭恭敬敬的向朱瀚行礼。

正式场合,哪怕是皇庄毕业的学生们,也不敢有半点怠慢。

「都起来吧。」朱瀚澹澹的道:「本王今天就是过来看个热闹,至于你们怎么比试,比试的结果如何,本王一概不过问。」

他们信不信不说,朱瀚先给自己的到来定了调子。

燕京工部的官员们心中腹诽,这些场面话,他们自然是左耳听右耳冒,一句话都不相信。

工部尚书赵和伦笑着道:「这些孩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朝气,也是我大明未来之福。不愧是王爷亲自调教出来的人,就是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志气。」

他的话,看似是夸奖皇庄的学生们,实际上却是在嘲讽他们不自量力。

朱瀚就仿佛没听到这位工部尚书的嘲讽:「年轻人嘛,如果连这点气势都没有,那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对了,本王只听说你们要比试,可是这具体比什么,可有章程?」

对于朱瀚的问题,赵和伦告诉恭敬,实则非常不屑的解释:「回王爷,大匠们也不想欺负这些孩子。所以,想要怎么比斗,全都由这些孩子们说的算。」

「这样啊。」朱瀚摸着下巴想了想,朝自家侍卫招招手:「去把刘申弘找来。」

没多一会,刘申弘快步来到朱瀚面前:「见过王爷。」

朱瀚笑着问:「比试的项目,你们都准备的怎么样了?这可是难得向大匠们学习的机会。」

「输赢什么的先放一边,你们这些家伙只要能学到大匠们十之一二的本事,就够你们受用终生了。」

好家伙,刘申弘哪里能听不明白自家王爷的意思?

如果这次跟燕京工部的比试输了,以后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回王爷,我已经问过学生们的意见。学生们觉得,我们也不应该占那些老前辈的便宜。」

「所以此次,我们会选择几个项目,然后抽签决定。在一个大项目下,我们一共比试三场。」

看刘申弘十分自信的伸出三根手指头,朱瀚饶有兴致的问:「都比什么?」

刘申弘赶紧解释:「我们打算按照工程进度,把比赛氛围前期筹备计算,建造技巧,以及质量验收三项。」

「等等……」工部尚书身边,一个穿着八品官府,皮肤黝黑看起来像是农夫多过官员的人疑惑提问。

「前期筹备跟建造技巧老朽明白,可这质量验收又是怎

么回事。一间房子造的好不好,工匠自己心里就有数,难道还需要别人来评判不成。」

主看看向赵和伦:「这位是?」

「回王爷,此人是我们工部令使大匠卫池,卫大人曾经参与过蒙元皇宫的修建。」工部尚书连忙向朱瀚介绍。

「原来如此。」朱瀚微微颔首。看卫池这年纪就知道,绝对是个老资格。

「刘申弘,你向魏大人解释一下。」

「是王爷。」朱瀚发话,刘申弘自然不敢怠慢:「卫大人工匠建房子也好,建造桥梁公路也罢,归根结底都是要给人用的。」

「我们大明匠人建造的时候,往往以个人的经验为标准。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东西的质量参差不齐。」

「如果只是普通的房屋桥路之类的,也许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可如果换成比较重要的项目,那情况就比较麻烦了。」

「就比如朝廷兴修黄河水利……」

「咳咳!」刘申弘还在向卫池解释,燕京工部尚书赵和伦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人家毕竟是工部尚书,刘申弘虽然不满,却也没有直接表示出来。

等赵和伦咳嗽的差不多了,他又继续讲解:「就比如黄河河堤的建造……」

「咳咳咳!」才开了个头,赵和伦又开始咳嗽。

朱瀚有些不耐烦的道:「赵尚书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没……」赵和伦下意识的就想要否认。

可接触到朱瀚那冰冷的目光之后,就知道自己的小心思瞒不住这位英王殿下。

于是压低声音解释道:「英王殿下,黄河的事不吉利……」

朱瀚会意,修建黄河河堤,这可是蒙元覆灭的重要诱因之一。他们这些老官僚,真让他们做什么实事,往往都是畏首畏尾什么都做不好。

可让他们搞这些场面上的东西,他们又一个个精明的跟狐狸似的。

一两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能让他们联想到很多东西。

「没什么忌讳不忌讳的,我大明又不是蒙元。刘申弘,你继续!」

刘申弘清了清嗓子:「卫大人,就拿黄河的堤坝来举例。一旦洪水来临,有些地方的堤坝,几乎是不堪一击。而有些地方的堤坝,就算巨浪滔天,依旧固若金汤。为何如此?」

卫池想也没想的就反驳道:「此言大谬,黄河绵延数千里,每一段河堤地形不同,面对的压力也不同,怎么可能同日而语?」

对于这个问题,刘申弘却早有准备:「大人觉得这是因为地形不同,可据我所知,并非如此。」

「蒙元至正二十五年,黄河泛滥,金乡河堤遇水则溃。两年后至正二十七年,黄河又一次发大水,这一次金乡河堤表现却比之前好了许多,足足撑了三天,才被洪水冲垮。」

「这……」卫池迟疑道:「也许是之前的河堤年久失修,所以才会被大水冲垮?」

「不是。」刘申弘果断否认:「金乡的河堤,修建于至正二十一年,前前后后也不超过四年时间,哪怕当地衙门疏于管理,也不至于相差这么多。」

「更何况,至正二十年之后,蒙元朝廷贪腐愈发严重。正常情况下,这处河堤应该不如之前建的好。」

听到刘申弘这么说,不少燕京公布的官员,脸色都有点不好看了。

他们怎么觉得,这个刘申弘好像是在指桑骂槐呢?

郁闷的同时,也为这个刘申弘的博闻强记所震惊。对于蒙元的各种情况都能够娓娓道来。

这一点,就连他们都做不到。

「那你说是为何?」卫池有些不服气的反驳。

「卫大人,之所以变成这样,并不一定是因为,那些匠人不用心。以前的匠人,在建造各种工程的时候,往往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经验。」

「可受限于每个人的资质不同,以及他们经历不同。对于工程的把控,自然也是天差地别。」

「有的标准,放在别的河流适用,可放在黄河边上,未免就有些不够看。」

「王爷就曾经教导我们,如何避免这种因为各人诧异,而导致出现问题的办法。」

「提拔高级匠人,作为施工的工程师,提前制定好一套标准,所有人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个人认知差别,而出现的问题。」

「说的好!」卫池听的是眉飞色舞,勐的一拍大腿高声叫好。

他做了一辈子的工匠,甚至还参与过,因为种种原因损坏的蒙元皇宫,一些宫殿的重新建造。

最是清楚,只要人多了,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就都来了。

如果真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执行,对于很多大型工程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工部尚书赵和伦,恶狠狠的瞪了卫池一眼。

你这家伙注意点自己的身份,身为工部的人,不要被对方给忽悠瘸了。

察觉到自己顶头上司的不满,卫池连忙收敛心神,故作平静的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对于第三项比试内容,我们没有意见了。」

朱瀚打了个哈欠:「既然你们都明白了,那比赛就开始吧。那个谁,来写几个标签。别说本王的学生欺负你们,这个签你们工部的人来抽。」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工匠几何,以及需要多久才能够建好。

看热闹的朱瀚,嘴角请不自检的抽了抽。

这感觉。

怎么这么像后世小学的应用题呢?

皇庄的学生们听到题目之后,立刻开始忙碌起来,有条不紊的进行各种验算。

在他们计算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工部的匠人站了出来。

「启禀大人,小人已经算完了。」

此人虽然也是个工匠,但是跟卫池不一样,并不是官身,所以只能自称草民或者是小人了。

赵和伦有些得意的,看了看还在计算的皇庄学生们,故意拿捏着腔调:「这么快就有结果了?说吧!」

匠人不敢怠慢,连忙道:「回大人,建设这样一座桥梁,预计需用石料五百万斤,民夫万人,工期四年。」

此人回答的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因为他就是负责桥梁项目的。

多大的桥梁,大概需要多少石料民夫工匠,建造需要多久,他只需要看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

「你先下去吧。」赵和伦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堆在一起了:「王爷,这一局看来是我们工部的匠人小胜一筹。」

其它工部官员的想法,也跟赵和伦差不多。

题目才刚刚出,他们工部的官员就已经回答完毕。而朱瀚的那些学生,现在还不知道在干什么,也没有给出答桉。

这个差距,简直不要太明显好吧?

之前他们多少还有点担心,这些人既然是英王殿下专门培养的,说不定真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现在看来,根本就是他们想多了。

「一切,等我的学生,算出结果再说。」朱瀚不可置否的道。

他的话。

却被工部的官员们,当成了死鸭子嘴硬的狡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