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融入大明,从过年开始

朱元章什么都没做,若非如此,他也不会那么快的得到马秀英的原谅,只是让他在外面呆了一天,然后就让他回坤宁宫了。

至于朱棡,侥幸躲过一劫,朱元章也没说他的事,仿佛这件事不存在一样。

大年三十夜,朱标设宴款待群臣。

朱元章则在皇城李贞处,带领皇子还有后宫嫔妃们、朱瀚一家吃饭。

为了找到过年的氛围,朱元章故意没有在皇宫中,而是在李贞处,不是什么玉盘珍馐,只是普通的家常便饭。

虽然不是特别的高大上,但却分外有家庭氛围感。

至于朱标……他则要代表朱元章大宴群臣。

过年时大家在一块吃饭,这已经形成了大明的一个传统,也算是君臣交心的一种表现,相较于往年,今年的朝堂格外热闹,因为朱元章没在,大家都很开心。

而且,朱标主持此次的大年宴席,这不就代表着朱标距离接任朱元章的位置更近一步了吗?到时候谁还能取代朱标的位置?

所以,开心的朝臣为了能够在朱标心中留下好的印象,所以一个劲的劝酒,甚至拿出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套路,‘我干了您随意’,朱标被灌了一肚子酒,那叫一个难受。

到后来,朱标直接不喝酒了,谁劝都不喝。

时间一点点过去,朱标把朝臣赶走后,这才骑马来到家庭聚会的地方,一肚子的酒水,让朱标脑子都跟着有点懵,但还是过来给诸位长辈拜年,还有自己的一众兄弟们,他也要维持着彼此的关系。

喝的酒太多,朱元章让人给他端过来一碗醒酒汤,酸酸辣辣,朱标喝了两口,立刻感到身心都舒泰不少,这让朱标在心中不由得感叹,还是在家吃饭香,和朝臣们一块吃饭那就是折磨。

朱瀚看着难受的朱标,笑着说道:“标儿,你也是真傻,你不想喝酒,难道不会喝水吗?你身边的小太监难道不会帮忙?”

“这个……”

朱标摇摇头,对朱瀚道:“我爹说,以前他也不会喝酒,但现在却练出来了,以后我面对朝臣,怎能用水来代替?先喝着吧,先把酒量练出来再说。”

“小小年纪,练什么酒量?喝酒到二十岁以后再说。”

朱瀚可不管这些,朱标这才刚十四,喝酒喝的太多,很容易喝坏身体。

朱标是朱瀚和朱元章一起培养出来的大明接班人,英年早逝是朱瀚最不想看到的,所以直接下令,让朱标不允许喝酒,就算想喝也得到二十岁以后。

朱元章听到后也没什么意见,他知道朱瀚之所以看重朱标,不仅仅因为朱标是朱瀚的大侄子,而且还有大明继承人的这一身份,哪怕是朱元章呢,他对朱标也想要多照顾,可有时候在照顾时,没有朱瀚想的全面。

吃过饭后,朱元章回皇宫,朱瀚也要回到英王府,临走的时候询问朱元章:“哥,过完年要不要出去玩?琼州那边正发展着呢,沉万三已经在那边忙活一年了,应该有些成效了。”

琼州在发展什么,朱元章也略有耳闻,听完朱瀚的话后,朱元章狠狠地瞪了眼他:“还去呢,你以为琼州在发展什么你嫂子不知道吗?去红袖招喝酒的事刚过去,咱再去琼州,你嫂子能放过咱?”

说的也是。

朱元章是个痴情的人,虽然后宫女人很多,但那些女人都不过是他传宗接代的工具,朱元章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先考虑马秀英,这就是他对马秀英的爱。

“那我自己去咯?”

朱瀚想出去玩,可朱元章却是不肯:“不行,你得陪着咱,还得祭祖呢,过年的时候哪都不许去,咱还有很多话想和你说呢。”

朱元章:咱不能出去玩,你还想出去?

留在应天陪着咱喝酒吧!

朱瀚听到朱元章的话,也知道他想出去玩的计划落空,就朱元章的性格,他如果知道朱瀚跑出去,肯定会派人阻止,说不定他自己就去抓朱瀚回应天了。

……

大明本土在过年,在海外的大明领土上,也都在过年。

海外的将士过年时难免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可在过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海外领土的将领,都下达了一个命令:想要留下的,可以把家人喊道海外来,由军方进行接送,并且予以安置费用,如果不想来,只要在海外驻军时间满五年,就可以回家。

这对到海外来的将士们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

海外的飞地有大片土地,有遍地的金银,而且家人现在来还有安家费……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

不少军卒动了心思,写信给家人让他们来海外安顿下来。

正是这一举动,让大家的思乡情减退不少,将领看到手底下的军士重新恢复士气,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大明海外的土地,有一些是比较安全的,但也有不少会发生战争或者在未来会发生战争,因为大明要一直扩大地盘、一直扩大,抢地盘必然会发生战争,如果没有一支有着合格战斗力的部队,他们还怎么打仗?

当然,这些将领们是非常希望将士们的家人到海外来的,一方面是家人都在,将士们心中会少一些牵挂,打仗的时候也会更卖力,毕竟自己的家人就在背后,他们是为守护家人,为了让家人得到更多财富而战,这样一来将士便会更有动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大明的计划可以得以实施,海外的汉人越来越多,大明在海外的统治地位就会越稳。

所以在过年的当天,将领们康慨解囊,大肆采购,几乎都把大明商船上的物资都抢购空了,不过商人们也早就准备,他们在快要过年时,所有的物资基本上都是过年时需要的,特别是酒水更是充足,足够满足将士们的需要。

而当地的土着,看到大明将士疯狂采购,也很是好奇发生了什么,询问过后才知道,大明人要过一个叫做“春节”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会有很多好吃的,而且还会有新衣服穿,晚辈给长辈拜年还可以拿到钱。

海外的土着听到大明过年的节日,想了想……这不是和他们的圣诞节一样么?

刚过完圣诞,这是又有机会过春节了么?

海外的土着现在也都是穷人,甚至连大明的百姓都比不了,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些好吃的,但他们的美食和大明的比起来,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和大明一起过节呢?

想到这些后,大明海外飞地的土着们,也都开始行动起来,甚至他们的一些家族的家主还求到大明军营中,希望大明能够在做菜这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诚意十足。

大明的将领不傻,他们早就在想办法尽快同化当地土着了,只是语言不通,同化过程收效甚微,但现在只是一顿美食,同化的效果马上就体现出来,这让将领们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那还说什么,立刻整起来,所有人载歌载舞岂不美哉?

……

殷州,入夜。

在一片开阔地上,在七八十个火堆的照应下,映衬的像白天一样。

胡大海、沐英、平安、孔明德、周德明等人,站在远处看着火堆周围载歌载舞的人们,他们有大明的军士,也有当地的百姓,如今的他们,亲如一家。

吃着烤肉,喝着美酒,围着火堆载歌载舞……

让殷州的土着也可以过属于汉人的春节,这是孔明德提出来的,一开始胡大海还不相信,他觉得语言不通的双方,应该先让他们学会汉人的语言,然后管理起来才方便,至于本地土着……他们算什么东西,也配和汉人过一样的年?

胡大海当即就拒绝了孔明德的请求,可孔明德并不气馁,而是再向胡大海谏言,胡大海被孔明德磨的没办法,最后只好答应,但也没有全都答应,只是告诉孔明德先找一小拨人搞一次实验,如果真的有利于土着汉化,他才会做的更进一步,如果这么做没什么效果,以后孔明德就不许提什么建议,老老实实干活就好。

孔明德倒是信心十足,最后的效果呈现在胡大海面前,让胡大海不由得长叹:“都说武人马上打天下,文人下马治理天下,我再用以前的老法子,是没什么用了。”

叹了口气,对沐英和平安道:“未来是你们的,这殷州要交给你们呐。”

对胡大海的感叹,沐英和平安是一个字都不信,胡大海留在殷州,身上还肩负着朱瀚给予他的使命,胡大海完不成朱瀚给他的任务,他会离开殷州?

不可能!

胡大海回去后,肯定会被朱瀚呵斥,到时候他还不得回到殷州?

至于沐英和平安……他们接到了朱元章的命令,但却没有认真的执行,因为没什么好执行的,朱瀚对殷州的发展有着他的计划,而且就朱瀚计划中有关殷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就算用上十年、二十年都不见得能完成。

既然一时半会完不成对殷州的建设,那还担心什么?沐英和平安整天琢磨着的就是打仗,殷州的地盘越打越大,胡大海建设殷州的步伐就越慢,这不就完成朱元章给他们派发的任务了么?

沐英笑呵呵的对胡大海说道:“胡大叔,孔明德能够让土着归心,这是好事,这么一来他们建设殷州的动力不是更足了么?您也好尽快完成七五叔给你的任务不是?”

“七五哪里给我任务了?你小子别胡说八道。”

胡大海瞪了眼沐英,随后道:“你们俩也是,啥事都瞒着我,我还能害你们不成?整天商量着打这打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再这么打下去,会对我们的后勤补给造成多大的困难?我们和大明本土有多远?送一次补给就要半年的时间,万一后勤补给跟不上怎么办?到时候不仅军心不稳,连带着我们时征服的百姓也会发生动乱,到时候还要重新收拾烂摊子。”

沐英听到后笑了:“胡大叔,您这就想多了,七五叔说过,一切的不足,都会促使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进步,就像我们当将领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到最后就会失去动力,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发展,这才是对大明有利的,您看运输物资的船只,不是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多么?现在正是扩张的时候,我们打仗,你带着孔明德搞建设和发展,这不是很合理?”

“混小子!”

胡大海想踹一脚沐英,却被他灵巧的躲过,胡大海呵斥道:“咱才是将领!”

“可您多久没有上战场杀敌了呢?”

沐英反问胡大海,胡大海闻言,立刻喝骂道:“你小子不识好人心,咱如果再继续上战场,你和平保儿还怎得立功?给你们机会反而要笑话我?信不信我带兵出战,你们俩汤都喝不上?”

“信信信,咱知道胡大叔是为了我们好。”

沐英赶紧点头,随后对胡大海道:“所以说啊胡大叔,开疆扩土的事交给我和平安哥,你和孔明德把殷州建设起来,就说殷州这么大片的土地,咱如果能把粮食的产量提升上去,其他的建设不也可以一步步跟上了么?一直依靠本土的支援,建设殷州得花费多少时间?”

胡大海自然知道,把殷州建设好,必须要依赖殷州本地的优势,之前胡大海也为殷州的发展缓慢而着急,但今天孔明德举办过年活动的成功,让胡大海看到了殷州加速发展的希望。

真诚才是必杀技。

孔明德通过举办活动,迅速拉近了汉人与土着之间的感情,以后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对待,他们岂会不感激?

再说,殷州建设的越好,对他们也越是有好处,毕竟谁也不想过贫苦的日子不是么?

“看来,孔明德还是有些用处的。”

胡大海摸了摸下巴,决定有机会的话,去找孔明德好好聊聊,如果他对殷州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胡大海也愿意给他一部分的权力。

别的不说,就说从大明本土来的那些读书人,都可以交给孔明德统一管理,胡大海只需要做好监督,让他们不作乱,这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