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明之国,华夏国中国!

朱元章这才快步离开,在离开的时候,手拉着马秀英,生怕自己的皇后被落在后头。

这还是马秀英第一次被朱元章在大庭广众之下拉着手,脸红得不得了,低着头快步向前走。

而百姓就跟着朱元章的步伐向前走,根本拦不住,就算周围亲军都尉府的兵把刀抽出来,都无法阻止老百姓的热情。

为了方便对港口的管理,福闵布政使司的府邸离海边并不算很远,可就是这么短短的路,朱元章却走了两个时辰才进入府邸中。

给朱元章准备的行辕还有一段距离,但现在朱元章根本出不去,他只能在布政使司的府邸呆一段时间,等外面百姓散去了再行离开。

朱元章却显得很兴奋,喝了一大杯水后,开心的对马秀英说道:“妹子,感受到百姓们的热情了吗?啧啧……这些年咱为老百姓干的事,他们都记在心里呐,好!真好!咱这辈子值了!哈哈!”

马秀英也很认同朱元章说的话,但也仅仅是认同而已,她现在还有些不好意思呢:“你说你……干什么呢?大庭广众之下拉着手,多让人难为情?”

朱元章看着不好意思的马秀英,自己却没有丁点的不好意思:“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妹子你平时出来转的时间太少了,七五在应天经常带着咱弟妹去街上转,哪次不是手拉手?一开始咱还收到过不少批评七五影响和败坏风气的奏折,现在老百姓们都喜欢牵着手一起走,对七五批评的奏折才逐渐减少,这没啥……咱虽然是皇帝,你是皇后,但咱还是两口子呢不是吗?下次等咱回到应天,一定带你出去转转,到时候咱就手牵着手走。”

“胡闹嘛不是?咱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知道害臊。”

马秀英看着朱元章,眼神里也带着期待:“不过,你那么忙,恐怕回去后也有一堆事等着你呢,还是别出去了。”

朱元章哪能看不出来马秀英的期待?

这个时候再说自己忙之类的话,真的不合适,而是大手一挥,对马秀英道:“这有啥?回去后咱就带你出去,这天下还有咱不能去的地方?去!到时候把应天转一遍!”

嘴上说的好听,但真正等到行动的时候,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朱元章并没有急着回应天,而是准备到周围几个行省去转转,反正距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朱元章此时显得一点都不着急。

这一年多的时间,朱元章就在全世界各地转不假,但他却始终没有放松对朝堂的监视,朱元章得知朱标在朱瀚的帮助下,对朝堂治理颇有成效,六部改革也在同步推进中,这样一来朱元章就放心不少:“这一年多,标儿成长了不少,很多事情不需要咱再操心了,等咱回去后,稍微处理些小事,咱就能清闲下来了。”

这一年,进步的有朱标,还有朱元章,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继续这般管理朝堂了,所以也在寻求改变中。

至于如何改变,还得视朝堂上的情况而定。

但这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

……

等朱元章回到应天,已经进入腊月,马上就要过年了。

朱元章回来的时候,百官在应天府的南门外迎接,与百姓一起齐呼万岁,朱元章看着跪了一地的朝臣,并没有那么的兴奋,他知道这些百官中,有不少人是不想他回来的。

但是,朱瀚、朱标、徐达、李善长、杨宪……等人,是不会有二心的。

再说了,只要有朱瀚在,就算与天下为敌,朱元章不会有任何担心。

第一天回到应天,朱元章就以舟车劳顿需要休息为由,继续让朱标监国,朝臣们都知道,朱元章就算休息,也不会休息一个月,在过年前朱元章必定会出山。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元章在返回皇宫后,立刻换了身行头,出现在朱瀚的英王府中。

朱瀚早就料到朱元章会来,所以一早就在等他,热腾腾冒热气的火锅已经准备好,朱元章进屋后闻着火锅底料的香味,还有牛羊肉的鲜味,不由得咽了下唾沫:“好久没吃到这种火锅了,哈哈……今天咱来的正是时候,跟着你解解馋。”

“哥,你在外面没吃到这些东西吗?”

朱瀚感到惊讶,看着朱元章:“别的不说,就说澳洲和殷州,耕牛和奶牛得有十万头吧?羊更是无算,您在船上什么都有,咋没想着吃点?”

“这个……耕牛和奶牛,咱咋舍得杀嘛。”

朱元章有点不好意思,对朱瀚道:“咱知道你想说啥,可这大手大脚的日子,咱也过不习惯,七五你说咱的日子是不是过的很小气?”

那是相当小气。

朱瀚也清楚,像朱元章这样的人,穷日子过习惯了,再想改变已然是非常不易,干脆也不再提,招呼着朱元章过来,然后拿出来精酿啤酒:“来吧哥,这是咱大明的酒厂新出的啤酒,好喝不上头,你尝尝味道。”

啤酒的工序并不复杂,就是储存的时候有点难,朱瀚也没办法管那么多,他先把东西造出来,至于以后能不能做到长时间储存,那就看大明人的智慧能不能将其研究出来了。

朱元章喝了一口啤酒,咂咂嘴:“没味啊,还是喝点能上头的酒吧。”

朱瀚只好给他取了两瓶白酒,两兄弟一人一瓶的开始喝。

两人喝了几杯酒,最后的话题还是要归结到大明的发展中来:“七五,咱这次去外面转了一圈,才知道以前咱就是井底的癞蛤蟆,也相信了七五你说的话,这天下……就是一个球。”

朱瀚没说话,朱元章感慨归感慨,可他来找朱瀚,绝不只是感慨两句就算完了,肯定还有其他话要说。

朱元章说了下自己的发现和感慨,然后回到了如何治国的问题上:“七五,之前你跟我提过的算学,你说应该怎么整,才能让其纳入到朝堂吸收人才的范围?”

朱瀚回答了两个字:“建学。”

“哥,我说的学堂,不是现在只学四书五经的学堂,而是囊括科学以及文学的学堂。”

朱瀚把他的计划说出来,让朱元章听到后感到头皮发麻:“每个县,甚至每个乡里,都要有学校,这个学校是属于教育部门,请的先生有自己的编制,他们负责教授算学和文学。”

现在还没有生物学以及物理化学,只有文学和算学两门课,如果再加上兵学,这就足够了。

朱瀚继续对朱元章道:“不过,现在我们能找到的人才太少,也没有如此多数量的教师,我们只能从应天或者北方选择几个城市,让他们来教授算学,等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培养出来,我们的教育体系才算能够完成。”

每个乡里都要有学校……而且教师还是国库给发钱,这得有多少老师?得花费多少钱?

想到会从国库里发出去的钱,朱元章就一阵心疼,可他听到朱瀚说的话后,又忍不住向往起来,如果能把学校普及到乡村,那就说明大明的孩子都有书可读,未来大明的人才必然会出现井喷的局面。

想到大明本土,还有比大明本土多许多倍的海外飞地……朱元章就觉得投资办学的那些钱花的很值得。

“干!”

朱元章眼睛红了起来,对朱瀚道:“等咱死之前,咱一定要把学校办起来!”

说到这儿,朱元章顿了一下,对朱瀚继续道:“这件事,咱准备让标儿做,七五你觉得咋样?”

“嗯?”

朱瀚看着朱元章,有些惊讶。

自己这位老哥,竟然舍得放权了?

“这个嘛,也不是不可以……哥你怎么想的?”

重新把皮球踢给朱元章,这是他们父子俩的事,朱瀚只负责出主意,怎么做得是朱元章和朱标来做。

“你小子,还担心我会和标儿争权不成?”

朱元章翻了个白眼,然后对朱瀚道:“咱出去一趟,才知道大明有多大,七五你说外面的那些土地,咱是不是也要管理?”

听到朱元章这么问,朱瀚就明白了。

合着自己的老哥出了一趟门,野心也变大了,看不上大明本土这么小的地盘了啊。

朱瀚看着朱元章询问道:“哥你想怎么办?”

“我想让标儿继续监国,夯实本土基础,标儿做的很好,而且现在处于发展阶段,其中的细节需要群策群力,而不是搞一言堂发展,标儿做的话比我更合适。”

朱元章分析的透彻,这也得益于他在大明本土看到的各个行省的发展情况:“但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野蛮发展,高强度的压榨百姓并不是好事,再者海外飞地基本上都是咱大明的军士,他们管理起来太过粗暴,标儿性子太软,估计处置不好。”

朱瀚点点头:“嗯,也对。”

显然,朱元章已经不再想眼前的三年、五年怎么发展,而是想到了五年之后。

现如今大明打下来的土地,三五年的时间差不多可以稳定下来,再加上文化上输出以及物资上的帮助,那儿的百姓必然会和大明同心同德,到时候就不能再继续让武将对当地进行粗暴的管理了。

随着商业以及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和武将产生矛盾。

那么,接下来如何做,朱元章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着手处理了。

对朱元章的提议,朱瀚是非常乐意看到的,他和朱元章一样,想把海外的飞地纳入到大明版图中,管理起来会更加方便。

但朱瀚觉得这件事着急不得,准备先稳个两三年再做也不迟,可现在朱元章直接问出来,很明显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既然如此,朱瀚也就把他的计划说出来:“哥,大明是天下的大明,是世界的大明,而非本土的大明,所以我建议给大明本土改名。”

改国号吗?

朱元章听朱瀚的意思,似乎改了又似乎没有改,他准备等一下,听听朱瀚的意思:“大明本土,属于炎黄……我们是炎黄子孙,在《尚书·周书·武成》中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我们可以把大明本土定义为华夏国,而从华夏国走出去,身上有华夏血脉的人,都是炎黄子孙。”

华夏?

朱元章听着很有意思:“这个名字好!炎黄子孙也很好,如此一来他们对华夏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然后,朱元章又问道:“既然是华夏国,那大明呢?统御万疆吗?”

“这是自然。”

朱瀚点点头,对朱元章道:“大明是世界的大明,哥来做天下共主岂不是更好?”

“呃……那,皇帝怎么办?”

朱元章想到了一个悖论,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这是独一无二的称号,他对朱瀚询问道:“大明是天下共主,但每个地方都要有皇帝吗?”

“皇帝是大明皇室所有,天下又岂能有第二个皇帝?那和造反有何区别?”

朱瀚不同意在各个地方都有皇帝的名字,这是他不认同的,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朱元章:“哥,我们为什么要在各国有自己的皇帝呢?内阁首辅岂不是一样?”

朱元章却说道:“难道,不能封王吗?”

天下那么大,在各个地区建立起国家后,再裂土封王不好吗?

朱元章别的不多,就是儿子多,实在不行再生几个嘛!

出去巡视一圈的朱元章,此时又展现出了更强大的雄心壮志,他觉得自己还能生。

朱元章不知道未来,但朱瀚知道啊。

就他那些后代,一个比一个专情,一个比一个喜欢玩,可就是不喜欢生孩子,这就很操蛋了。

“这个……可能不太现实。”

朱瀚挠挠头,对朱元章道:“反正现在时间还长,未来怎么样我们说不清楚,不如先不设王,等时间到了,我们再做商议。”

“也只能这么做了。”

朱元章听出来了,朱瀚不想让他这么早封王,至于朱瀚的担心,朱元章也懂,万一有哪个不懂事的王把一个国家搞得支离破碎,再治理起来可就难了。

不如先沉淀一下,等逐步治理各地出成果以后再做决定。

不愿意封王这种事,也只有朱瀚敢在朱元章面前说,但凡换一个人,朱元章都会觉得说这种话的人别有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