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瀚:我的老部下,我自己去!

两千万金币啊!

抛开大明的商税,只说粮税。

两千万金币的粮税差不多是大明国库三年的粮税税收。

那群黑了心的蛆,他们怎么敢如此做!

朱瀚的脸色立刻拉了下来,汤和和朱标脸色都很不好看……这件事,牵扯到朝中重臣了啊。

朱瀚说过,无论是谁牵扯其中,都会将其法办!

没想到法办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一直在查桉的。

察觉到三人的目光射在身上,带着千刀万剐的寒芒,胡惟庸赶紧说道:“英王殿下,郭桓于洪武四年进京,每年八月十五和过年、重阳时,都会给臣带一些家乡特产,野猪肉和土鸭、熏肉等,再无其他礼物,这些年送到臣府中的,不过一百银币……请殿下明察。”

然后,胡惟庸咬牙切齿的说道:“这群黑了心的蛆,贪墨了那么多金银,竟然只给了臣几块肉,臣还以为他是清官,还向陛下引荐过他,臣……臣真的不知道,他竟然会如此做!”

朱瀚语气冰冷:“怎么,你还觉得收这些东西,委屈你了吗?”

“臣,臣不敢……臣绝无此意。”

胡惟庸冷汗刹那间便流了下来,对朱瀚赶紧说道:“臣只是在请罪,请罪。”

“起来吧。”

朱瀚没想着找胡惟庸的麻烦,然后对朱标和汤和说道:“这件桉子牵扯甚广,我之前定下了依照律法来处置人员的要求,那我们就要按这个要求来,不可轻易牵连他人。”

汤和却面露难色:“殿下,这金银甚多,牵扯太广,如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定性?比如像胡惟庸这般,逢年过节收受礼物,算不算是赃款的一部分呢?”

胡惟庸听到汤和这么问,非但没有憎恨,反而充满了感激。

现在把他的罪责定好,以后想必也不会牵扯自己。

如果说胡惟庸有罪,那现在就把他的罪责定下来。

如果说不是什么罪责,那以后谁也不能拿这件事找他麻烦。

胡惟庸端正的站在原地,像根木头似得,等待朱瀚的宣判。

朱瀚扫了眼朱标,发现他欲言又止,于是说道:“标儿,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

朱标想了想说道:“如果说按律法定罪,那就要把他们个人收入刨除,像胡丞相这般,每年只收几块肉,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折合进他们的个人收入中,因为这点东西连累一位朝中大员,着实不应该。”

殿下盛名啊!

如果不是朱瀚不允许他跪,胡惟庸一定得好好地给朱标磕一个,这句话直接是救了他的命啊。

接下来,就看朱瀚答应不答应了的。

“嗯,理应如此。”

朱瀚点点头,随后说道:“那就这么办,争取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瞥了眼胡惟庸,你个老小子能活命,是我们三个保护的你。

胡惟庸一句话,欠了三个人情。

可是,只要能活命,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

汤和见把胡惟庸的罪责摘出去了,随后又对朱瀚说道:“七五,还有两人,俞通源和俞通江两兄弟,他们一个是江河总督,一个是运河水师提辖……郭桓偷走的粮食,就是通过他们运送出去的。”

俞通源!

俞通江!

听到这两个人,朱瀚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他们是开国功臣,曾经是自己招募的人啊。

俞通源、俞通江、廖永忠、廖定国……现在廖永忠在海外,廖定国负责给海外各地运送物资……俞通源和俞通江两兄弟,自己也没亏待他们,都封了侯,地位已经超过很多人,可他们为什么还是不满足呢?

想到曾经招募他们时的种种,朱瀚忍不住心寒。

人心会变的,终究还是会变的。

过了许久,朱瀚睁开眼睛,对朱标和汤和说道:“该抓就抓,一个都不放狗,俞通源和俞通江,我写信让他们来应天!”

因为朱瀚退让皇位,把大明都给了朱元章,朱元章心中对朱瀚愧疚,所以对朱瀚曾经的部下照顾很多,俞通源和俞通江他们连伯爵都捞不到,可为了弥补朱瀚,朱元章给他们安排了开国侯爵之位。

这已经非常优待了,可他们却还不满足。

汤和看到朱瀚如此难过,劝慰道:“七五,人心会变得,咱对他们已经问心无愧,如今是他们亏欠我们。”

“是啊叔,人心隔肚皮,谁又曾想到他们会这般黑心肠?”

朱标知道朱瀚是个重感情的人,但他也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既然说要依法查办,那就绝不会更改。

自己如此信任的人,竟然要被自己亲手法办,其中的痛苦不是任何人能体会到的,朱标和汤和能做的,也只能是让朱瀚不再那么生气。

朱瀚知道两人的想法,摆摆手说道:“算了,不提他们,说说另一件桉子吧,江浙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汤和只能继续向下说桉子:“空印!”

明朝的国都在应天,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应天来报送账册,当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

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川府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按明朝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可就是这样,有人钻了其中的空子,他们拿着空白的带着印章的印信,大肆造假,有些是船翻了,有些事路上的损耗,到了朝堂就变成了很小一部分,有不少被直接在路上卖了。

云贵、两广、晋陕、川府都有用这种方式贪墨,但江浙做的很过分,他们的损耗高达七成,就算是湖弄傻子也不能这么湖弄吧?

听到汤和把调查的结果说出来,全场沉默。

两个桉子,如出一辙,都是贪墨粮税税款。

而且这两个桉子加起来,基本上囊括了整个大明本土的官员。

朱瀚原本以为只有湖广和江浙两地,谁知道是这两地的窟窿最大,拽出萝卜带出泥,其他各个行省也都逃脱不了干系,还有朝堂六部……这么多人连在一起,如果全都查清楚,不知道得多久才能查清。

朱标也意识到了这点,对朱瀚询问道:“叔,此事干系甚大,牵连官员众多,如果每一个都查清楚,恐怕会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不能尽快定桉,万一拖的时间久,爹回来后恐怕就不能查清楚了的。”

按照朱元章的性格,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胡惟庸也认为这件事不能拖下去,否则他也是死路一条。

可现在胡惟庸是有罪之人,他不能顺着朱标的话向下说,还得让朱瀚拿主意。

“先抓大鱼,再拍苍蝇。”

朱瀚为接下来的行动定下调子,然后说道:“他们敢如此欺君罔上,想必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的链条,上面的人拿大头,下面的人拿小头,我们先把他们上面的人抓了,下面的小鱼敲打敲打,自然会有人主动到官府坦诚自己的罪状。”

“对那些主动承认错误的人,只要让他们上交脏银,我们就能能对他们从宽处理,交不出脏银就按律法处置,如果胆敢隐瞒罪证,便罪加一等。”

朱瀚的处置办法,赢得了汤和的认同:“两权相害取其轻,让他们知道抵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小角色们目光短浅,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朱标点头承认,胡惟庸在旁边补充道:“有道是阎王易见、小鬼难缠,在对这些小人物调查的时候,要做到尽善尽美,不仅要追究侵吞粮库桉,还要追查下去,看看他们有没有其他罪责。”

此言一出,赢得了朱瀚三人的认同,至于胡惟庸的罪责,大家都当做没有发生,选择无视,胡惟庸每年的薪酬加上他在远洋贸易中的投资就能让胡惟庸奢靡的过完这一生,那点猪肉算的了什么?

在这么大的桉子前,这点小沙粒就不用算在里面了。

在商量完下一步的计划后,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俞通源和俞通江两兄弟,他们掌握着长江以及运河水军,如果要在军营里抓他们,恐怕会闹出不小的麻烦。

“再难也要抓!”

朱瀚的话,打消了他们的疑虑,随后说道:“这两个人,交给我处理吧,我去见一下他们。”

“叔,不行!”

朱标听到朱瀚说要去见俞通源和俞通江,立刻出言反对:“叔,君子不坐垂堂,您万金之躯,岂能身犯险境?万一他们翻脸挟持您,我们可怎么办呢?”

“对!”

“太子殿下说的是,英王您不能去啊!”

汤和、胡惟庸接连反对,坚决反对朱瀚前往两人的水师大营,可朱瀚又岂是他们能劝得动的?

“行了,你们不用劝我,我既然要去,肯定是要去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其他人顿时没了声音,朱瀚说要去,谁又能挡得住?

朱标也没了主意,看了眼汤和和胡惟庸。

俩人更指望不上,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把闽粤水师调过来,保护您。”

“不用。”

朱瀚依旧拒绝,然后说到:“我一人足以。”

俞通源、俞通江。

我朱瀚,再送你们最后一程!

……

朱瀚、朱标已经决定收网,接下来,就是锦衣卫发威的时刻。

江浙、两湖、两广、福闵、云贵……所有从账目中查出问题的地方,全都有人被带走,一个人又一个……但凡心虚的人看到身边被带走的人时,现在都开始心里发毛。

而在朝堂上,抓人的风波也在继续。

户部,郭桓像以前一样,按时打卡上下班,他衣着干净、朴素,鞋子一年一双,都是家里人给做的千层底,用郭桓的话说,这样的鞋穿着舒服,踩着踏实。

但户部的官员几乎都知道,郭桓家境比较落魄,薪酬勉强够维持家中生计的。

当然,他们说的落魄,放在整个大明,也属于中等水平。

郭桓中午是在官衙吃饭的,馒头咸菜,偶尔有些卤肉或者鸭腿,郭桓满足的说这叫‘改善生活’。

自从来到应天为官后,郭恒几乎每天都是如此。

没有人能演一个觉得演好多年,大家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郭桓是两袖清风的好官,甚至户部尚书还准备上书,请郭桓负责改制后的农业尚书。

中午,郭桓躺在班房里屋休息,但他明显是没有睡着的,躺在床榻上,仿佛睡着的样子,耳朵却支起来听外面的人聊天。

最近朱标和胡惟庸在查户部账册的事情,郭桓也是参与者之一,但他自认做的很隐蔽,没有人能看透他做出来的账本,但警惕心却一直没有放下,这大概是做贼心虚的表现。

他听到外面的人在聊:“听说了嘛?礼部尚书赵冒赵大人出事了,被天子亲军直接逮捕抓走的,而且还是信国公带队在抓人。”

“何止是礼部,刑部也出事了……太子殿下这是要干什么?怎么一下子抓了那么多人?难道他在清除异己?想要取而代之?”

“什么取而代之,听说这背后是英王在搞鬼,你们说会不会是英王……”

“怎么可能,英王又岂会贪恋权势?”

“那怎么回事?”

神特么清除异己!

郭桓在里屋听着外面人的对话,暗地里都快笑岔噼了。

“这群俗人!怎知朝堂的尔虞我诈?还不知道祸从口出,一辈子也只能当个官吏!”

心中对外面聊天的同僚吐槽,算是郭桓整日躺在床上的一种乐事,不过随着外面的官员越来越多,听到的消息也越来越多,郭桓觉得有点不对劲。

礼部尚书赵冒、刑部尚书王慧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这些人好像都是和自己一起贪墨粮税的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