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打喷嚏关我什么事?

的确,大明的军队已经有了些许的疲态。

在海外呆了很多年,要么漂泊在海上,要么在打仗,蓝玉之前给他们定下的任务,就是打败王保保和陈友谅,现在这个任务完成,大家紧绷的神经也就放松下来,再加上大明军纪严明,打完仗也不能肆意杀戮进行情绪的宣泄,现在他们的确需要休息。

休息的话……回国内最好。

这些将士在海外打仗多年,赚取的钱财也足够他们回家当富家翁了。

在成军之初,朱瀚就专门对战场上的战利品的分成进行过详细的划分:七成归于国库,三成由将领进行分润,不要小看这三成,日积月累下来也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另外,不要认为国库拿七成会很多,因为战利品中的大部分,都是要分给百姓的,粮食和金银、布匹丝绸、以及一些农用工具、耕牛、家畜等,都会送到百姓手中,让他们以此改变家庭的生活环境。

其实最后留到国库的,并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的军士军纪严明的原因,因为上面的人公平公正,他们牟利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让百姓也跟着得利,这些士兵也希望自己在解甲归田时能有这么好的待遇,所以哪个不拼命?

到海外征战的将士,朱瀚为了避免他们因为思乡的情绪丧失斗志,专门制定了规矩,海外的收益六成归国库,其余四成由将士分润,并且朱瀚对分成有很明确的要求,普通士兵必须要分其中的一半以上。

在海外打仗,敌人弱,钱还多,除了离家远这一条,其他的并没什么限制,不少将士在海外打仗这些年,已经打成了富翁。

但是,现在朱元章给他们的命令已经完成,这些将士也没有继续在海外呆着的想法了,都想找机会回家,拿着自己用命换来的钱,回到自己的老家好好过日子。

只不过,他们暂时还不能回去,得等从国内传来的军令。

……

王保保败了、蒙元灭亡,这条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朝堂为之欢腾,齐齐为朱元章贺。

倒不是因为别的,因为朱元章是反元起家,蒙元的灭亡昭示着朱元章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连蒙元都没了,大明就把最后一块小小的短板给补上。

朱元章看到蒙元败亡的消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不过是王保保败了而已,有什么好激动的?再说蒙元对大明还有什么威胁吗?

除了名义上的完全胜利,就没有其他什么意义了。

对于这种给自己戴高帽,却没有实际利益的事情,朱元章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草草结束了百官对他的恭贺,然后就去找朱瀚了。

打败蒙元,则意味着大明第一阶段的海外扩张计划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的发展了。

而且蓝玉在奏折中也提到,大明将士在海外多年,已经有了思乡的情绪,如果再继续在外征战,这些将士恐怕没了当初的心气。

朱元章觉得这才是大问题所在,他在国外好不容易打下来那么大片的地盘,没被敌人打败却因为内部原因而无法继续占领国外的地盘,这才是朱元章需要关心的问题。

而能给朱元章解惑的,除了朱瀚以外再没有第二个人选。

没有让朱瀚来皇宫,而是出宫去找朱瀚,朱元章很喜欢朱瀚家里的氛围,很自在,比他在皇宫里都要自在。

而朱瀚似乎早就知道朱元章会来,正在家烤羊腰子吃呢。

这两天,家里生完孩子的女人恢复好了,再加上朱瀚此次去杭城,又带来了两位美人,她们都在争风吃醋呢,朱瀚的腰有点酸,所以吃点大腰子补一补。

朱瀚也在想,自己要不要在应天开一个动物园,动物园里不养别的,只养鹿。

鹿血大补,时不时的放点鹿血补补身子,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是身体不行,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几个女人轮番上阵啊。

朱元章见到朱瀚在烤吃的,调料下散发出来的肉香,让朱元章忍不住耸了耸鼻子:“真香!七五,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咱要来了?专门在这烤肉等我呢?”

“不是。”

朱瀚摇摇头,如实说道:“我这两天没休息好,需要补一补,所以在这烤羊腰子吃呢。”

腰子……

朱元章无奈的摇摇头,自己这弟弟什么都好,就是……太不忌口了。

啥都敢吃,比如那个叫辣椒的东西,自己听都没听说过,他就敢油炸着吃,还说吃辣椒觉得辣的,不是因为味觉,而是因为痛觉……这都是什么玩意?朱元章听不懂,但他觉得吃辣椒挺爽的,辣到极致时满头大汗,这大概是朱元章最开心的时候,只是第二天出恭的时候有点火辣辣的疼。

朱元章虽然在吐槽朱瀚什么都敢吃,但他现在也不赖,只要朱瀚吃的东西,他都想尝一口,有些他接受不了,便果断拒绝,只是朱瀚吃的津津有味……贼难受。

“来来来,给咱也补一补。”

朱元章坐下,看着朱瀚烤羊腰子,吃了旁边洗干净的黄瓜,喝上一口酒,别提多畅快。

舒服的同时朱元章也没忘正事,对朱瀚询问道:“王保保败了,蒙元灭亡,蓝玉询问咱再海外征战的将士应当如何安置,我心里没个主意,七五你觉得应该咋办?”

朱瀚说道:“那就让他们回来啊,这些海外将士回到国内,想解甲归田的,正好可以让他们为吏,在村上、乡里执行哥的命令,这不也正好解决了咱官员不足的问题了么?”

难道还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

朱元章摇摇头:“咱说的不是这个,是继续向外派兵的事,他们从海外回来,那些土地咋整?难道咱就不管了吗?”

“管!”

朱瀚说道,“其实,第一批将士出去,就是想搏出一个好的前程,他们在大明本土看不到改变的希望这才去的国外,但他们在外征战、灭国,不仅换来了前程,而且还变成腰缠万贯的富人,他们回国后会有多少人羡慕嫉妒恨?”

听到朱瀚这么说,朱元章点点头:“言之有理。”

财帛动人心,如果别人知道去海外那么赚钱,谁不想分一杯羹?如今第一批海外将士回来,自然会有人为了挣钱,为了利益到海外去,届时根本不用去下达什么动员令之类的没用东西,报名到海外去的将士会非常多。

没想到,自己头疼的问题,在朱瀚这儿这么轻易的就解决了,朱元章不由得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酒。

有朱瀚在身边,哪里还需要动脑子,遇事不决问朱瀚就是。

喝了一口酒,朱元章逐渐冷静下来,摸着下巴思考着:“七五,你说的在理,不过第一批出去的将士能获得财富,是因为灭了很多国家,现在海外的国家基本上都被我们所占领、同化,他们再想通过灭国来发财,恐怕不太可行。”

“这不是必然的吗?看到别人发财就眼红,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自己去?”

朱瀚贬斥了一通,随后对朱元章说道:“哥,发财多少与否,取决于他们现在能得到多少,到海外去能让他们得到更多,这些人就算会失落也不会发太多牢骚,再说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咱们也不知道这些人能创造出什么财富,海外如今就是一片空白,万一有那么一两个人,把海外的土地经营起来,咱们就是赚的。”

听着朱瀚的话,朱元章忍不住咂咂嘴:“七五,你这话说的,咱听着好像是打家劫舍的山匪似得,这不是做无本生意吗?”

难道不是吗?

海外的哪一块地不是打下来的?

朱瀚没接这话,对朱元章继续道:“我们不妨设定个年限,海外驻军五年轮一次,有自愿报名的优先考虑,如果没有,就把国内的兵马拉出去,哦,对了……殷州的兵马不能动,那是咱的老底子……咱以后到了殷州,还得靠他们呢。”

听到殷州,朱元章只感觉牙花子都疼。

本来以为朱瀚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他还记得这件事呢。

“去殷州有什么好?不行……殷州的兵马必须调换。”

朱元章说完,看到朱瀚想要辩解,赶紧解释道:“到时候殷州换谁的兵马,你跟咱说,要多少人你也和咱说就是,胡大海是咱的老兄弟,咱早就想他了。”

“胡大海不能动,最起码在新去的主将不熟悉殷州情况的时候不能动。”

“不成,胡大海必须得回来!”

朱瀚看出来了,朱元章执意要调换殷州的兵马,就是为了拖时间,殷州都还没发展好呢,你去干啥?这么做也能拖慢大明发展的时间,毕竟向海外派遣驻军,这也是一件大事,朱元章有的是理由把朱瀚拖在应天。

“沐英吧,让沐英去,还有平安他们,都一起去殷州吧。”

平安,小名保儿,是朱元章收的最小的一个义子,原本是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后来平定战死,朱元章就吧平安收为义子,虽然在建立大明后,他们都恢复了原姓,但依旧以父子相称,别看平安年纪小,但武力超群,勇冠三军,如今正跟在朱元章身边当亲军,如今朱瀚提出让平安去,也是想把他历练一番。

朱元章听到朱瀚点的将,脸上立刻乐开了花,自己的儿子们去了殷州,那岂不是更好操作了吗?

到时候把殷州的情况说的困难一些,朱瀚想去殷州更不可能了。

为了把朱瀚栓在大明本土,朱元章也是操碎了心。

“行,就让他们去,这几个小崽子,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呵呵……给你个腰子。”

朱瀚故意在里面多撒了一把辣椒,让朱元章第二天出恭的时候更难受一点。

第二天大朝会,朱元章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但满朝文武都在,他又得端着,越端着越难受,最后干脆随便找了个由头,借着御史上奏没事实根据为由打了二十大板,然后宣布散朝。

散朝后,朱元章就回到马秀英的坤宁宫趴着了,难受的对马秀英说道:“七五也不知道是咋回事,老想着去殷州,那殷州有什么好的?一个来回就得一年时间了,到时候咱想见他咋整?”

马秀英却对朱元章说道:“七五想去殷州,说到底还是为了陛下,为了大明。”

不等朱元章追问,马秀英就继续说道:“海外飞地,在绝大多数臣子眼中,可有可无,虽然海外商贸可以带来很多财富,现在用海外贸易把臣子栓在一条船上,让臣子愿意开疆扩土,可如果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到大明的领土中,到时候还能创造财富吗?到时候会不会造成海外飞地不受重视又重新变成洋人的地盘?”

“七五在百官中名望颇高,甚至和陛下并列,他到殷州,这就相当于释放了一个信号:大明永远不会放弃海外飞地,所以这些臣子就会非常努力的把海外飞地经营起来,到时候百官自己想要去海外为官,也不是不可能。”

听到马秀英如此解释,朱元章感动的红了眼眶。

他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朱元章有些哽咽:“七五,七五付出的太多了,说到底,还是咱这个当哥哥的没用。”

“重八,不要妄自菲薄,如果你如此不堪,七五又岂会竭尽全力的辅左你,又岂会在你建立大明后急流勇退?你是合格的帝王,天下让你来管理,他放心!”

马秀英拍着朱元章的后背,缓缓地说道:“所以,咱应该想办法,让殷州和大明的距离变得更短一些,哪怕让船跑的更快呢?如此一来,你们兄弟二人不是就可以经常见面了吗?”

听到马秀英这么说,朱元章点点头:“咱明白了,咱没办法阻止七五去殷州,那就让咱能随时去殷州……婆娘,等咱大明稳定了,咱把天下交给标儿,咱和七五一起去殷州,这小子想甩开咱,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朱元章这辈子,就赖定朱瀚了,谁也阻止不了!

此时,在英王府和赵敏聊天的朱瀚,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不由得看向赵敏:“你心里是不是在偷偷的骂咱呢?”

“……”

赵敏无语,这都什么和什么啊?你打喷嚏关我什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