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元璋:我听闻有几个被俘的公主?

说服百官有多简单?

在召开大朝会的前一天,朱元章带着他们去了稽首,在用于做实验的火车上,让他们体验了一把火车的效果,所有人都成了哑巴。

谁都能看出来,这火车有多么的便利。

用的是地底下的煤炭、铁矿,打造出来的铁车,烧点水就能动转起来,可是比马车方便多了啊。

要论速度,骑马也比不上火车,而且在火车上根本不需要人和牲口用力,直接用动力推动,可以每天十二个时辰日夜不停地赶路。

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但是,在想清楚火车的开通对大明的便利后,朝臣们也开始考虑自身利益。

大明的皇帝,不可能永远都是朱元章,朝臣们看出朱元章的心狠手辣,他们愿意做一个坦荡臣子,但他们不奢求短期利益,而是长期的利益。

以后大明如果换个皇帝,他必然不会像朱元章一般,那个时候就会是他们的机会……如果不行,那就再等待。

为什么说世家千年不倒?

因为他们在王朝强盛的时候,选择依附于皇权,树立自己忠君爱国的形象,等到王朝衰微,他们就开始吸血,等到把王朝的血抽干,他们再换一个王朝。

世家,就是如此。

没有什么所谓的国,他们只有自己的‘家’。

朱元章定国号‘洪武’,铁血手腕,让百官噤若寒蝉,他们此时都放弃能够随时获得的利益,选择树立自己忠君爱国的形象,等以后再找机会吸血。

可是,如果朱元章要大规模建铁路,把火车开到四面八方,就会瞬间打破地域限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这些贵族们想在地方上称王称霸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对这些大家族来说,这是弊端。

但也有好处,他们可以借助火车提供的便利,把当地的产品输出,通过经商的方式提升自己家族的底蕴。

商业可以创造出很多财富,而且还是朱元章默许的,商业的互通有无,可以让这些官员赚的盆满钵满。

先赚钱,剩下的事以后再说。

有反应快的,第一时间就选择认同朱元章。

比如,刘伯温。

刘伯温在看到火车,想到火车的普及对大明形成的巨大变革后,立刻站出来对朱元章表示支持:“火车的出现,可助力陛下完成千秋伟业,之前是臣愚钝,向陛下请罪。”

说着,刘伯温就弓腰道歉,然后对朱元章说道:“陛下,江浙位于大明东南,地理位置尤为重要,而且又是前往海外飞地的重要港口,陛下要建火车道路,应该先通往江浙地区。”

“非也、非也,应该先修建到北方的铁路,沿途经过淮西等地。”

李善长第一时间出来制止,并且对朱元章说道:“陛下,修建通往全国的铁路,耗费是天文数字,国库难以支撑,臣略有家资,可全部拿出来为陛下修建铁路。”

好事凭什么让你刘伯温占了啊?

我李善长也可以!

很快,越来越多的臣子加入到了投资铁路的行列之中。

朱元章听到后,喜上眉梢,看着眼前争相投资的大臣,他看着朝臣们的眼神都带着俯视。

你们一个个的,不是都不想让咱建铁路、通火车吗?

现在看到利益了就这么积极?

哼!

现在的朱元章有些傲娇,面对争抢的臣子,朱元章摆摆手说道:“这件事,咱交给七五去做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和七五去交谈吧。”

无论在私下,还是在外人面前,只要朱瀚在,朱元章称呼他都是用‘七五’这么一个称呼,这是在警告一些有心人,不要挑拨离间他和朱瀚之间的关系。

而且,朱元章知道朱瀚的手段,他不是雁过拔毛的人,更不是铁公鸡,在做事的时候,朱瀚讲究共赢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保证大明的利益。

朱元章自认在谈生意这件事上,和朱瀚有不小差距,所以他很理智的把这件事交给朱瀚。

刚刚还争执不休的朝臣,听到朱元章要让他们和朱瀚谈,立刻选择停止相互攻讦,所有人几乎都是下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朱瀚身上。

和朱瀚谈生意,得多几个心眼,否则被他卖了都还得替他数钱。

“诸位,你们对大明的拳拳之心,我和陛下都感受到了,我代表陛下对诸位大人表示感谢。”

说完,朱瀚低下头鞠了一躬。

大臣们看到后,连连侧身,朱瀚代表皇帝的感谢,谁敢接?

“不敢!不敢!”

“这是臣子的本分!”

胡惟庸:“英王殿下您折煞小人了,我愿为大明赴汤蹈火。”

说的好像自己多么忠心耿耿一样。

朱瀚没有理会胡惟庸,然后继续道:“诸位大人,这火车和铁轨,象征着的是我大明的重工业,煤铁盐乃我大明命脉,象征着我大明的嵴骨,这是万万不可以假手于人的,仅能也只有属于大明!”

朱元章听完朱瀚的话,非常满意。

但接下来,朱瀚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这火车皮可以由你们包,在不影响大明国策的情况下,可以为你们增加火车皮,你们只要付一些费用就可以,我们也不多要,一斤货物十文钱,就可以把你们想运输的物资运送到你们想要送达的地方。”

命脉归大明,但利益嘛……我们可以分。

朱瀚笑呵呵的对诸位大臣说道:

“诸位大人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对大明呕心沥血,陛下都看在眼里,所以想拿出一些来,奖励给诸位大人,不过你们要等等,如今的十三节火车皮,还不足以满足朝堂的需要,等匠作营把火车的动能再增加,等火车皮加到三十节、四十节的时候,就可以满足诸位大人的需要了的。”

“……”

啊,这……

朝臣们听到朱瀚的话,不由得面面相觑。

朱瀚给他们画的大饼,有点接受不了,现在火车刚刚有十三节,朱瀚说要增加到三十节以后才能给他们使用……这得等到何年何月?

倒是朱元章听到朱瀚的话,有些意动,而且他是来过稽首,提前见到过火车的,当时的火车只有三节,现在才半年的时间,就增加到了十三节,估计还没等火车铺满大明,火车皮就能增加到三十节了的。

这不是大饼,这就是挂在眼前的肥肉,只要稍稍努力一下,就能吃得上,看着朝臣兴趣缺缺,感觉自己被欺骗的样子,朱元章心里乐开了花……他巴不得看到朝臣们吃瘪呢……

朱元章敢确定,朱瀚给朝臣们挖了一个大坑,正等着他们往坑里跳呢。

“诸位大人,觉得你们能用上火车,会用很长时间是么?”

朱瀚笑容很灿烂,然后继续道:“不过,我可以给你们提供另外一种合作方式,我们建铁路,在一些交通枢纽的城市,需要一定的转运仓库,比如在应天、北平、长安等重要城市,需要货物转运仓库,如果诸位大人想要与朝堂合作,我们完全可以合作共赢。”

货物转运仓库?

虽然大家是第一次听到,但仔细思考一番后,的确有搞头。

货物转运,就是把周围的货物都集中在一个地方,然后借助火车的便利,把货物再运往各地,如此一来货物转运站的作用以及他能创造出来的财富,用脑子一想就能想出来。

这不比包火车皮强?

李善长立刻抢到刘伯温前头,对朱瀚道:“臣愿为大明效犬马之劳!”

“臣等愿意!”

一个个的大臣站出来,表示愿意出资,和朝堂共同建设货物转运站。

投资嘛,自然是先到先得。

朱元章看到朝臣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朱瀚来者不拒的样子,有点郁闷。

这么赚钱的买卖,自己做多好,何必再让大臣横插一脚?

在回去的时候,朱元章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朱瀚,朱瀚听到后大笑起来:“哥,他们是现在把钱拿过来让我们用……我给他们说的那些地方,连铁路都没铺过去呢,怎么建火车站?”

“……”

朱元章听到朱瀚的话,立刻就懂了:“你的意思是,咱们在空手套白狼?”

“也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提前做出产业布局。”

朱瀚对朱元章解释道,“哥,我们要掌握煤铁盐,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其他的东西,给各位大臣说的货物运输站,不过是一个利益联结点而已,对我们来说,遍及到乡村、县城的货物转运站,才是最重要的。”

朱元章不解:“这是为啥?长安、北平这样的城市,才应该更重要才是。”

“不一样,那些大城市不用我们说,他们本身就是重要的,可对大明来说,基层更重要,我们掌握了基层,才相当于抓住了前后端。”

朱瀚比划了一下,“哥,这官场和商场不同,你作为天下的主人,在商场上只要掌握了原材料和消费者,这就相当于抓住了两个基本盘,中间的利益我们不需要全拿捏在手里,那些大臣们自然会向我们屈服。”

“行,你看着办吧,你做事咱放心。”

朱元章说完,随即问到了关于铁路的问题:“七五,你准备先修南方的铁路,还是先修北方的铁路?咱觉得南北都重要,却无法分清楚哪个更重要。”

“南方!”

朱瀚直接选择南方,他对朱元章说道:“北方已经平定,大明不再有敌人,而我们接下来的目标主要放在海外,经营好南方,对大明接下来的战略更有益处,北方有运河,也可以通过海运来运输,问题不是很大。”

至于西北方向,那边刚刚平定,百姓尚且还在休养生息的阶段。

综上考虑,率先发展南方的铁路更合适。

朱元章见朱瀚这么说,也就没再言语。

他倒是觉得,北方同样重要,不是针对大明本土,而是通过西征占领的他国领土,如果在他们的地界上把大明的铁路架上去,谁还敢反抗?

但朱瀚说的是实情,大明如今的实力,无法一下子把所有的铁路都建设完成,就算把俘虏都利用起来也不行。

说到底,还是人手不够。

想到这些后,朱元章对朱瀚道:“七五,咱之前计划的发展工匠,要开始做了,咱得让大明有百万、甚至千万工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明的发展。”

说完,朱元章觉得自己有点口不择言了。

现在大明的人口刚两亿,贸然把工匠的数量提升上去,确实有点多。

可朱瀚听到后,却摇摇头道:“哥,一千万不够,最少得五千万!不过咱大明的百姓更喜欢土地,我们得想个办法,让转成工匠身份的百姓没有这个担心。”

朱元章想不住来办法,他直接把这件事推给朱瀚:“咱想不出来办法,七五你主意多,这件事你来做,咱相信你。”

“……”

朱瀚无奈的苦笑,“哥,你一句相信我,我得跑断腿。”

“咋可能,别人不了解你,咱还不了解你?大不了咱给你找个助手。”

朱元章可不给朱瀚拒绝的机会,直接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你说吧,找谁?胡惟庸或者刘伯温,他们俩你选一个去。”

朱瀚冷哼一声,看着朱元章:“小孩子才做选择,我都要!”

“……”

这小子!

朱元章背过手没答应,他手底下就五个干活的丞相。

朱瀚一下子要走两个,那他没人的时候找谁干活啊?

难道还要我再找人去干活不成?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朱元章看着朱瀚:“七五,你用胡惟庸或者用刘伯温,这只是第一个条件,不是两个,咱还有其他的条件呢。”

“什么条件?”

看着朱元章不怀好意的样子,朱瀚有点吃不准朱元章说的条件是什么。

这是拿捏住自己的软肋,确定自己一定会答应了么?

朱瀚想了想……他还真有点想挑战自己的软肋了。

朱元章装出高深莫测的模样,等了一会儿才对朱瀚说道:“我听说,周氏商行弄来了一批外国美人,每一个都是按照你的喜好挑选的,盘靓条顺,现在周氏商行正在找老鸨培训她们呢,据说被调教的那些外国美人,每一个必须都要有十八般武艺。”

朱瀚听到朱元章的话,眼睛不自觉的亮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想要挑战自己的软肋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