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学会自己发展

殷州,我们来了!就

在甲板上的学子,顾不得烤全羊,纷纷来到甲板边上,隔着栏杆向空无一人的港口招手。

这是他们要征服殷州的一次招手!

在风中飒飒作响的明字旗,用簌簌作响的风,给了他们最好的回应。

随着船只一起来的,并不只是大明的学子,还有工匠、农夫……

这些来殷州,待遇比大明的学子更好。

学子们来到殷州,除了吃喝路费不需要花钱,以后干活了还可以发薪水,可他们的薪水,和工匠、农夫比起来,有很大差别。

对现在的殷州来说,工匠、农夫比学生更有价值,他们不需要管理,而是需要创造价值。就

胡大海并不知道,这艘船上面还有学生,他是来接工匠、农夫的,听说船上来了三百多学生,胡大海的眉头不由得皱了一下:“他们来做什么?”

听到是朱瀚下的命令,胡大海立刻没了言语。

哦,既然是朱瀚下的命令,那就没事了,朱瀚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

船长把人都组织下船后,拿出一封信交给胡大海,告诉他:“越国公,这封信是英王殿下让我交给您的。”

胡大海立刻严肃起来,接过信就开始看,看完以后胡大海心里就有了数。

原来,这些学生要这么用啊。

……就

应天府,朱瀚和朱元章在武英殿里喝酒聊天。

能在武英殿里吃烧烤的,除了朱瀚也没有第二个人了,两人聊的话题,自然和前往海外的学生有关,朱元章虽然把这件事交给朱瀚去做,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关注这件事。

那些学生,对大明都有大用,朱元章岂能不关心?

“都送出去了?”

朱元章耷拉着眼睛,一直盯着朱瀚手里的烤串,同时也不忘提醒朱瀚:“一定要安顿好,咱大明的读书人本来就少,现在被你送出去那么多,少一个都是咱大明的损失。”

朱瀚一边翻动着烤串,一边对朱元章说道:“每个地方的人,我都写信过去了,怎么用,怎么保护我都有说,飞地的那些驻军将领,文化水平虽然谈不上太高,但都还算听话,教给他们怎么做了,应该问题不大。”

朱元章也觉得问题不大,在海外的那些驻军,基本上都是从一开始就跟着打天下的兄弟,能力上也说得过去,朱元章对他们很是信任。就

当然,也有让朱元章感到担心的。

比如……倭岛。

朱元章提醒道:“倭岛的情况呢?倭岛上七五你可是下了狠手呐,再加上那个方国珍也是个混账,学子到了他手底下做事,能做好吗?”

朱瀚却说道:“方国珍是个混账不假,但他不是傻子,我们派过去的人,他敢找麻烦?”

朱元章听到朱瀚的话,觉得是这个道理,而且方国珍的妻儿都在应天府,除非方国珍能舍弃妻儿,否则他绝对不敢不听话。

但想想如今倭岛上的环境,朱元章还是叹了一口气,对朱瀚道:“虽然方国珍不成问题,但你在倭岛上做的事情,如果被那些学生知道,他们能接受得了吗?”

“接受不了也要接受,至于我的名声……和汉人的利益比起来,我的名声算得了什么?”就

朱瀚知道在几百年后中原大地上遭受到的屈辱,他就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现在把倭岛除名,把倭人从世界上抹除,是最正确的决定。

不过,给朱元章解释的时候,不能这么解释,他对朱元章道:“哥,倭人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自隋唐以来,倭人为了发展向中原王朝求学,他们的字都是我们的汉字,可他们是怎么做的?竟然扮成倭寇劫掠我大明百姓,谁能忍?”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更加可恨,他们也是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当缩头乌龟,在中原王朝萎靡的时候抽刀劫掠……但倭人和草原游牧民族是有区别的,草原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敌人,可倭人呢?他们一开始是以学生的姿态来当学生的,让人误以为他们是朋友。

但是……他们是敌人,比草原游牧民族更可恨的敌人。

杀了就杀了,只要朱元章不怪罪朱瀚,那所有人都不能定朱瀚的罪。

朱瀚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拿着烤好的肉串递给朱元章,朱元章接过来一边吃一边说道:“所以,去倭岛上的学生,更值得咱们关注,他们成长不起来,只能是废掉,可一旦在那种环境下成长起来,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朱瀚认同朱元章提出的观点,但他随后也说出自己的观点:“首先是倭岛上的学生,然后就是前往殷州的学子,这两个地方的学子,都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地方……就看自己的悟性了。”就

朱瀚没办法去管所有人的事,他只能先保住一部分,然后去管另外一部分,其他的就看自己能创造出多少价值了。

朱元章对此表示理解,他只是有点心疼朱瀚,带着歉疚对朱瀚道:“早知道这件事后续会有这么多麻烦,咱就下圣旨了,到时候那些不能回来的学子,少不得会憎恨你。”

“哈哈哈,哥,你担心这个就是多余的了。”朱瀚对此并不放在心上,反而笑嘻嘻的说道:“咱又不是金币,做不到任何人都喜欢咱不是?”

朱瀚越是这么说,朱元章心里越不是滋味,觉得让朱瀚背黑锅,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大明学子出海,可不只是要他们管理,而是要让他们在海外土地上扎根。

比如到了殷州的学生,到了殷州后,锻炼身体的这项任务并没有随着他们下船而停止,胡大海依旧让他们继续。就

学生们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可胡大海根本不给他们说明缘由,直接下命令:在殷州,你们所有的一切都要按照我的命令去做!

不服者,斩!

有些学生不吃胡大海这套,梗着脖子要抗拒,却被赶来的孔明德和周德明阻止。

学生看到南孔的家主在,立刻像找到主心骨一样。

纷纷围在他身边,让孔明德带领他们去抗争。

可是,现在的孔明德,可不是以前的南孔家主,他是一名手持钢刀的大明将领,面对群情激奋的学生,孔明德哪能不明白他们想的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

胡大海强硬的命令学生按照他的计划去做事,这让学生们感到自己被压迫,所以想要反抗。

这些年轻人,还是没遭受过现实的毒打啊。

太意气了啊。

孔明德把学生激动地情绪安抚下来,然后并没有去给这些学生讲大道理,而是把自己的经历讲出来,学生们听到孔明德为了取暖,把家传的书籍都烧了后,顿时忍不住了啊。

他们认为孔明德和自己一样,都遭到了胡大海的压迫,是被不公平对待的。

他们要上奏,让朱元章去治胡大海的罪。

“越国公有罪?他凭什么有罪?”就

孔明德却没有顺着学生的话说下去,而是反问道:“诸位学子,越国公无罪,只是你们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你们都是读书人,懂得道理,仅仅是因为越国公的态度,你们就不满,这不是一叶障目吗?我希望你们都冷静下来,去走走、看看,你们来到这里负责教化,可不是只能教他们读书识字!”

却有学生不服,站起来反驳:“我等都是读书人,教化万民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也是英王殿下交予我们的任务,我们不教读书识字,还能教什么?”

“打仗,种田,编史……这些不都是你们应该做的吗?”

孔明德看着一众学子,直接采取了激将法:“在殷州,军士可以打仗,可以种田,可以冶铁、也可以担任文职进行相关记录……你们连我殷州将士能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你们凭什么教化万民?”

“……”

这种激将法很肤浅,但却很管用。

尤其是用武将来刺激学生们,更是让他们有了攀比心。就

一群臭丘八,也配和我们比?

孔明德离开后,由周德明对他们进行更加细致的劝说:“在殷州一切都要身体力行。”

然后,周德明又用孔明德进行举例,告诉他们孔明德如何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变成现在文能下马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双全人才。

在谈及自己时,周德明笑着自我调侃道:“以前的我手无缚鸡之力,和现在的你们差不了多少,可在殷州这么久,我的武力还算可以,打你们中的几个,应该没有问题。”

梅方有些不服:“周先生,你别瞧不起人,在船上的时间,我们可都在锻炼。”

区区锻炼,怎么可能和战场搏杀相比?

但周德明并没有说明,而是对梅方说道:“行,你去挑选十个人出来,我们之间较量,如果你们赢了,我会和越国公请命,让他们少些对你们的约束,可如果你们输了,就……给我在殷州挑选几个女子当婆娘吧……可以不是正式的,你们以后回家娶妻,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就

“啊,这个……”

梅方听到周德明的话,顿时红了脸: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先生,我们岂能自己在外娶妻生子?”

“没说娶妻生子,只是让汉人血统在殷州延续而已,你也别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大明血脉想要在殷州扩散,不能只依靠国内的人迁移,我们也要学会自力更生嘛。”

周德明看着梅方,眨眨眼睛:“放心,你如果不喜欢,在离开的时候不用理会她们。”

“……”

那我岂不是要成为陈世美?就

我堂堂读书人,岂能成为被人谩骂的渣男?

不可以!

坚决不可以!

周德明却不给他拒绝的机会,大手一挥:“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这学生太过拘谨,放松些,在我们殷州,很多事情是比较放得开的,你不要用大明本土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来来来,你们谁和我打一场?一起上吧!”

“……”

为什么感觉,周德明这个读书人怪怪的?丝毫没有读书人的骨气和道德底线。

然后,到了晚上,喝了一杯鹿血的梅方,被直接塞进了有三个女人的空房间,周德明告诉他:“小方,你先造人,早造人造脱生,我给你找女人没其他意思,就是想让我汉人血脉在殷州开枝散叶,这次的鹿血不行,下次我再给你整点药效大的。”就

“我……”

口干舌燥的梅方,无奈的接受了周德明的安排。

他无法享受男女之乐,只感觉自己是个传宗接代的工具人而已。

没办法,这就是命。

周德明把些许小事安排好以后,然后就跑去和胡大海、孔明德见面。

此时,胡大海和孔明德正坐在胡大海的府邸,聊着殷州的发展以及对前来学生的任用方式呢。

胡大海和孔明德之间没什么交情,身份又是文武之分,着实没什么共同语言,再加上他们又有上下级关系,相互之间能交流的更少了。就

周德明回来,先是把情况汇报了一遍,胡大海听完后点点头:“嗯,就该如此,咱殷州需要的可不只是读书人,工匠和农夫,对我们来说意义更大。”

“如果是从长远来考虑,读书人更重要,但殷州需要的不是只会读书写字的人,而是全面人才。”

孔明德认为,学生的到来更加重要,只是要用合适的办法,把这些学生的能力扩展开来。

胡大海听到孔明德和自己意见相左,后也不生气,他需要意见不同的人,但最终要听从他的命令。

胡大海认为,只要照着孔明德的改变方法去训练学生就可以了,把他扔到环境艰苦的地方,就不信他们不能成长。

……

像梅方这种情况,在很多海外飞地都同时上演着。就

汉人需要开枝散叶,不能只通过大明本土的人口迁移,那样做是非常被动的,需要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就是不错的选择,咱大明的男人,还是很有责任心的,有了后代也不会直接舍弃。

至于能不能养得起后代……

也不是问题嘛,朱瀚早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生孩子发钱。

你生的孩子越多,发的钱就越多,这些钱可以去做投资,也可以自己拿着去做生意,反正现在只要做生意都会赚钱,根本不需要担心赔钱的事……当然,如果你拿到钱以后胡乱花,那以后过苦日子的话,就怪不得别人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