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九十六章 蓝玉的成才之路

朱元章对朱瀚是百分百信任的,所以他把这场战争的发起点放在了海上,他告诉蓝玉,打王保保,不必在意会打多久,但一定要打的漂亮,赢的彻底,决不能让王保保再当漏网之鱼。

所以,蓝玉赶到东印度的时候,他是带着朱元章的命令,怀着敬畏与谨慎来的。

蓝玉接到的命令是消灭王保保,可王保保和印度,中间还隔着很大一片地方,蓝玉想收拾王保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倒是在印度的陈友谅,可以顺带着一起消灭……也算是大战前的一个小小开胃菜吧。

蓝玉想要一战功成,他就必须要想的多,想得远。

所以来到以后,蓝玉并没有急着去发动进攻,甚至连陈友谅都被蓝玉扔到一边,而是放平心态,克制自己急切立功的心理,在军营中把手底下能用兵马的情况摸清楚。

这里驻扎的兵马,算是大明外谴兵马中最多的地方,这里是朱瀚规划的重要战略点,也同样是因为这里是大明进攻西方的桥头堡,这里必然要当成重中之重。

当然,也有东印度公司的原因在里面。

这块土地距离大明不远也不近,只是中间有一座大山阻挠,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必须绕远路,这片土地是天然的良田,也有非常优质的港口,将其打造成一个战略要地再合适不过,故而朱瀚非常看重这块地,并且提出要求,让他们务必把这里经营好。

无论是在这里的驻军,还是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全都按照朱瀚的要求去做。

王保保现在在罗马,中间隔着波斯王国和奥斯曼帝国、尹尔汗汗国……其中最强大的是奥斯曼帝国,波斯王国已经分裂成好几个小国家,尹尔汗汗国同样是内忧外患。

想要从海上走,这三个国家是避免不了的。

还好,印度的人比较听话,他们见到大明军队使用的火器后,就把大明的军队当成神明。

蓝玉也很是不解,这里的人为什么那么相信所谓的神明,虽然大明也说什么老天爷之类的,但也不至于这么狂热。

不过,蓝玉并没有参与毁灭土着信仰的事情中,因为朱瀚之前就提醒过他们,当地人愿意信什么就信什么,所有人都不要参与,只是把孔氏的儒学传过去,谁愿意读谁就读,不愿意读就继续去信奉他们的教。

反正有一大批土着,是注定要被淘汰的,朱瀚可不会去细致的规定要死的人是谁,反正能把一部分人同化过来就足够了,就算同化不过来……那也没啥,现在的大明人口已近超过两亿,用个几十年,生下来三代孩子,全世界不得到处都是大明人?

别的不说,就说对土地的热爱,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大明。

蓝玉用了七天的时间,把手底下的兵马情况摸了个差不多……不得不说,在海外的情况比国内的麻烦多了。

虽然有八万兵马,但这些兵马蓝玉并不能完全动用,因为还有不少兵马还在继续西进,还有的兵马在已经控制的区域驻守,那儿也并不平静,得需要更多的军士来维护治安。

所以,蓝玉能动用的兵马,不过五万之数。

有火炮之利,还有火铳之威,蓝玉有信心和王保保斗一斗……不止是和王保保,在去和王保保正面硬刚之前,他还要先把波斯、奥斯曼和尹尔汗王国。

这么多敌人,只能动五万兵马,蓝玉觉得不是那么的保险。

再继续向国内申请调兵?

也不是不行,但运送物资消耗的钱粮太大,而且要时刻规避海上的风浪,万一出了差池,会很容易导致物资的运送不能及时运达。

从大明调兵,成本太高,而且这么打……蓝玉不喜欢。

自己作为被朱元章亲自点将的主帅,蓝玉更想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遇到什么事就去找朱元章和朱瀚寻求帮助,那还要他这个主帅干什么?

既然军士不够,那就想办法再增加一些数量。

蓝玉把目光盯在了东印度公司上。

东印度公司属于商行不假,但这是有着官方背景的公司,而且无数商人都购买了公司里的股份,他们在行商的时候,也有着自己的商贸护卫团。

比如,周氏商行,他们的商船上就配备了火炮,而且有些商船比大明的战船都要好……但是蓝玉也清楚,他们之所以能拥有这些超级商船,是因为朱瀚的缘故,所以他觉得自己这是在为老朱家办事,周氏商行理应支持。

为了自己的计划,蓝玉是做足了准备。

他喊来了周氏商行在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开口就是借炮。

蓝玉要把他们家商船上的炮全都拆下来,当做战备物资用。

周氏商行的负责人,是也是周家直系中的一位,叫周胜,他听到蓝玉的话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不不,蓝将军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商船上的炮,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准备的,如果把炮都拆下来,以后我们商船就不用在海上行走了,你不知道啊蓝将军,那些海盗都不是人,他们都是疯子……对金钱充满贪欲的疯子,为了抢到大明商船上的生意,他们连死都不在乎……我们行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遇到过这么难缠的对手。”

“蓝将军,不是我们不帮你,而是……我们真不能帮,现在我们家所有的钱都压在了海上贸易上,经不起任何闪失。”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不管周胜有没有说实话,但其中必然有三分是真的。

其实,还有另外一点拒绝的要求周胜没有说,蓝玉是大明官府的人,他手眼通天,把炮借走了不还怎么办?这些炮都是真金实银买回来的,如果被蓝玉借走后不给了,那就是天大的损失。

蓝玉听到后,却显得胸有成竹:“我今天喊你过来,不仅是为了要你们的炮去打仗……你们船上的炮,整天风吹日晒的,船上的海浪又大,不少炮都生锈了,如果不是从国内运到这儿时间太长,我才不会用你们的炮。”

说这些的时候,蓝玉还是一副嫌弃的样子,让周胜看到后觉得分外无语。

你既然这么嫌弃,那你不借啊!

在这里说这些干啥?

“周胜,你不要觉得,我是白借你的炮,我要告诉你,这次我的计划,可以保你们的商船三年内无忧!”

蓝玉伸出三根手指,骄傲的对周胜道:“至于三年后……三年后的航线上,将再无海盗!”

周胜没有说话,用沉默表示他不相信。

如果现在坐在周胜面前的是朱瀚,他答应都不带犹豫的,或者说是徐达、常遇春,又或者是最早跟着朱元章一起打天下的冯胜、汤和、赵庸,周胜稍稍犹豫后也会答应。

但蓝玉……不行。

倒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蓝玉名声不显,说的话又像是在吹大话一样。

还三年之内海盗不敢找麻烦,这怎么可能?

那些海盗一个个都是要钱不要命,蓝玉他能让海盗不找麻烦?

完全就是在吹牛。

周胜不相信,但蓝玉随即拿出他手书的政令让周胜看:“你看看这个,再回答我的问题。”

什么?

接过蓝玉递过来的政令,周胜一开始看的浑然不在意,可当他看清楚政令里的内容后,周胜的眼睛顿时就瞪大了,蓝玉看到周胜脸上不敢相信的样子,微微的笑了起来。

小样……还敢小瞧我?

“这……这,蓝将军,您说的这个,是真的?”

周胜不敢相信的指着自己手里的政令,“您能做得了主?”

“当然!”

蓝玉回答的很轻松,喝了口茶然后才慢条斯理的说道:“陛下让我全权负责印度的战事,我的政令就是这里的最高政令,你们所有人都要遵守政令,你是商人,而且英王殿下对你们又颇为看重,所以我来和你谈,是给英王面子,如果到时候这份政令送到你的船上,那性质就不一样了,你说呢?”

那肯定不一样!

蓝玉给朱瀚面子,没有为难周家,可周家如果不配合蓝玉,那就是不给朱瀚面子,周家好不容易攀上了朱瀚这条大腿,又怎么会轻而易举的放弃呢?

“是是是,蓝将军说的是。”

周胜没有再对蓝玉排斥,而是笑的非常谄媚:“哎呀,蓝将军您和英王殿下那么熟,您如果早点说,我肯定百分百的配合您啊。”

“蓝将军,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配合您,您需要什么,只要我们能提供的,一定全力配合蓝将军。”

得到周胜的保证,蓝玉表示很满意:“好说,好说……以后见到英王殿下,我肯定会向他说明周家对我工作的支持。”

“谢谢蓝将军!”

一时间,宾主尽欢。

蓝玉离开的时候,周胜亲自把蓝玉送到门外。

如果换成以前的蓝玉,周胜不配合他的工作,刀子直接都抵到他的脖子上了,不配合工作,直接杀你全家。

但现在,蓝玉不像以前那般了,他现在也在向朱瀚学习,学习以德服人。

那份让周胜看得政令,就是蓝玉的德。

你周胜不是看不起我吗?那好,我把政令拿出来了,你还看得起看不起?

这是蓝玉的成长,他不再是没脑子的莽撞青年,因为被朱元章训戒,心中又存在着对朱瀚的愧疚,所以蓝玉也已经改变了曾经的自己。

就目前的情况看,他改变的还不错,如果朱瀚看到现在的蓝玉,说不定也会感到惊讶,这小子,改变的也太大了吧。

……

蓝玉正在紧张备战中,另外一边的王保保也没闲着。

送走赵敏让王保保心情低落了很长时间,但很快他就调整过来,毕竟人得往前看,而且现在还有一大堆事情都需要他处理,王保保不可能坐视不管。

尤其让他揪心的,是大明的动向。

中间虽然隔着三个帝国,实力也不容小觑,可王保保却总感觉,他和大明的距离很近,仿佛他睡一觉的功夫,大明的军队就已经到了身边。

为此,王保保派出了一支庞大的暗间队伍,潜入到印度,为他源源不断的获取到大明的信息。

但最近,王保保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他在赵敏临走时对她说的话,绝不只是单纯的骗赵敏,而是他真的感受到会出事。

根据情报,王保保得知最近驻扎在印度的军队,几乎没有任何的活动,似乎在准备着什么。

而且,大明往印度派遣了蓝玉担任统帅。

蓝玉?

这个名字王保保并不陌生,是大明军中的后起之秀。

他的到来,让王保保心中很慌。

王保保不敢有丝毫怠慢,现在的大明处于强势,而蒙元则是在苟延残喘,明军的任何一次攻击,都有可能让蒙元元气大伤,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两手准备,一手准备是为了抵抗,另外一手准备则是逃跑。

波斯、奥斯曼、尹尔汗这三个国家,虽然看起来很庞大,但在王保保看来,这三个国家就是外强中干。

如果不是因为打下这三个国家,自己就得正面面对大明,王保保早就把他们给收拾了。

为此,王保保也很烦闷,以往的中原汉人王朝,他们在打败上一个统治者以后,基本上就会偃旗息鼓,不会再打仗……向西跑是最好的逃跑路线,可朱元章就像战争疯子似得,一个劲的追着他们向西,往往是王保保找到一个落脚点,后面大明的军队就追上来了,王保保只能一直跑跑跑,让他是苦不堪言。

王保保想了想,让手底下的人把蓝玉到印度的消息传递给陈友谅,让陈友谅先和蓝玉打一场,他也好趁此观察一下蓝玉的实力。

西元在罗马立住脚,发展谈不上好,但也不算差,而且王保保实行的是战时政策,所有的资源都要向战争靠拢,所以蒙元大军的战斗力恢复的不错,再加上王保保用大量金银和女人为手段,让大家的心也算是稍稍稳定下来。

不过,在碰到蓝玉之前,王保保也想先打一仗,让军士的士气提振一番。

当然,王保保说的打仗,并不是和明朝打,也不去攻击处在罗马和印度中间的奥斯曼等国家,而是把目光看向了西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