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九十章 大明朝堂的异端

应天府里,朱元章如何处理整治贪墨的事情,朱瀚并不关心,或者说他了解朱元章,知道自己不必操心。

再者,根据朱瀚对朱元章的了解,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贪官污吏在大明朝存在,而且朱瀚为朱元章解决了一个难题,他开心还来不及呢。

不经朱元章允许在徐州大开杀戒朱元章只会开心,如果朱瀚一点动作都没有,那朱元章才会生气呢。

离开徐州后,朱瀚并没有直接北上齐鲁,而是向西进入豫南境界。

在原本的计划中,朱瀚是要到曲阜休息的,毕竟那儿曾经是孔氏地盘,不过却被朱瀚直接从天上按到地下,此时曲阜的大臣是朱元章派出去的心腹,就算去也不过是看到的表面文章。

而且,他们早已知道朱瀚会路过曲阜,经历过徐州这件事,朱瀚干脆直接转道,突袭豫南。

豫南行省的布政使司听说朱瀚突然改道,立刻慌了起来,在朱瀚原本的行程中,朱瀚根本不会从豫南过,可现在怎么突然转道了?

徐州距离豫南不远,朱瀚在徐州城大开杀戒的事他们必然会有耳闻,在这些官员看来,朱瀚就是一个扫把星,所到之处必然会给他人带来灾祸,豫南行省的布政使司原本还想着自己比较幸运呢,可谁曾想……朱瀚却直接给他带来灾祸。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此时的豫南布政使司是孟端,一位反叛了大元进入到大明官场的人,不得不说他有两把刷子,能从降臣变成大明朝的重臣,主管一方,孟端是有两把刷子的。

可他本事再大,此时也不可能阻拦朱瀚出现在豫南。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接。

同样的,孟端也让身边的人告知豫南各府、县的官员,让他们各自照顾好自己,如果谁做了贪墨的事情,尽快站出来认罪,如果被朱瀚查到,最后必然会是家族也跟着受牵连。

孟端的威胁,再加上朱瀚凶名在外,的确恐吓住不少官员,以至于他们在见到朱瀚的时候,双腿都是战栗的。

朱瀚来到豫南后,孟端带领着豫南布政使司府的大小官员前来,见到朱瀚后躬身道:“臣,豫南布政使司孟端,见过英王殿下。”

“你就是孟端?”

朱瀚上下打量着孟端,却发现……这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大忽悠,也不怎么样嘛,看上去连读书人都不像,就像个老农,毫无出彩之处,朱瀚实在想不明白,这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中年人,他是如何坑骗蒙元大臣们的。

转道来豫南,一则是对齐鲁的情况比较放心,另外也是想搞一下突然袭击,检查一下豫南行省的治理。

当然了,还有朱瀚的一个小小愿望,他想见一次孟端。

孟端可了不得,当年如果不是朱元章北上的行军速度比较快,孟端一个人就把蒙元在豫南的高层全都给掀翻了。

这老家伙,就是个骗子!

孟端是读书人,但他却不是循规蹈矩的读书人,他当年高中进士后,因为不被蒙元重视,心中非常郁结,寒窗苦读十年,好不容易高中进士,你们却不重视我?

一咬牙一跺脚,孟端直接走上行骗的道路,给自己安了个官职,然后南下豫南进行行骗,那些蒙元的贵族也傻,知道孟端是来口传圣谕的,直接选择相信,孟端直接成为豫南的土皇帝……然后在被戳破谎言前夕,孟端直接选择先下手为强,把豫南的高层都给绑了起来,还没等到他下手呢,徐达和常遇春带着人打过来了,孟端干脆把被他抓住的蒙元高层当成自己的投名状。

后来,孟端从一个七品县令做起,短短七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豫南行省的布政使司,别的不说就说他这份能力,就足以让很多人佩服……这其中也包括朱瀚。

没有金手指,没有武力值,没有对历史的先知先觉,甚至连帮手都没有的时候,一个人在敌人的大本营勾心斗角……朱瀚不得不承认,如果换成自己,不见得比孟端做得好。

这是个大才!

为此,朱瀚专门在豫南多呆了两天,和孟端到黄河边上看了看,顺便在周围的几个州府走了一遍,看过之后朱瀚没觉得有什么新奇的地方,但也没什么出错的地方。

一个字形容就是:稳!

豫南行省走的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不求出差错,也不求出成绩,就是一步步的向前迈进。

在黄河边上,朱瀚对陪在他身边的孟端说道:“来到豫南,和我在应天以及路过江浙、皖徽时的完全不同,你不故步自封,也不急于求成,四平八稳的一步步向前迈进,豫南的老百姓有你这位父母官,真是他们的福气。”

“能得到英王殿下的夸奖,是臣的福气。”

孟端情商很高,否则也不可能一个人就在敌人窝里把对方搞到团灭,他听出朱瀚话里的意思,对朱瀚解释道:“豫南的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他们更想安稳的过日子,让他们去建工厂、做生意……太遥远,只能先让百姓们安稳下来,带领一部分人先去做生意,然后满满的引领百姓也开始想办法增加收入……”

作为豫南的最高行政官员,孟端对豫南行省的情况摸的很清楚,甚至有一套自己的方案,只是他在和朱瀚说的时候,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说太多自己的规划。

“不错,不错。”

朱瀚看着身边的孟端,笑呵呵的说道:“没想到,孟大人胆子这么大,但是在面对百姓的时候,你却用了最稳妥的方式,大明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

“我?”

孟端自动过滤了朱瀚最后对他的夸赞,因为朱瀚话中的意思在前面两句,他胆子大……说的也是在蒙元时期,而不是现在。

“英王殿下说的是我当时绑了蒙元官员的事情吧?当时我也是太年轻,太气盛了,如果换成现在……我或许不敢那么做。”

孟端说着就露出苦笑,“臣寒窗苦读十年,在蒙元却备受欺压,臣实在是忍不了这口气,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但在大明,臣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些,陛下和殿下您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所有人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即便现在把臣罢官,让臣去做平头百姓,那臣也是愿意的,在大明……做百姓可比做官幸福得多。”

瞧瞧,孟端多会说话,朱瀚明明是在说他,可他把话接过去以后,开始拍朱元章和朱瀚的马屁,而且让人听着很舒服。

做百姓比做官幸福,这不是贬义,而是赞赏朱元章对官场的治理决策英明果断。

“哈哈哈,老孟你还真是个人才,豫南在你手里准没错!”

朱瀚对孟端夸奖起来,“行了,我明天要继续北上,这两天辛苦你了,希望你再接再厉,让豫南的百姓不仅能吃饱,而且要过上好日子,你能不能做到?”

孟端回答的也很干脆:“臣定不辱命!”

……

殷州。

胡大海已经掌控了很大一片区域,他对投降的土着采用了军事化管理的政策,所有人都必须按照军中的规矩生活,这无疑让他对殷州的治理变成非常简单的事情。

如今,孔明德、严向东、周德明三人已经完成蜕变,胡大海直接让三人为先锋,对掌控外的区域进行扩张。

这位南孔后裔,现在已经完成蜕变,从拿着纸笔的读书人,进化成了提刀砍人的武将,随着死在他刀下的人越来越多,他身上的气势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这天,是孔明德前来向胡大海汇报进展的日子,顺便向胡大海要一些物资,以满足扩张的物资需求。

胡大海看着黢黑、健硕的孔明德,心中非常满意……他这算是完成了朱瀚给他的任务了吧?

朱瀚让孔明德流放到殷州,为的就是促使他做出改变,大明需要的孔家,是能文能武的孔家,是能为大明效力的孔家,而不是一心只想着家族利益的孔家。

孔明德为了取暖,选择烧毁带来的书籍,从那一刻开始,孔明德就已经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是巨大的……最起码胡大海很满意,为此胡大海还专门请他吃了顿饭。

糙米饭,大肥肉……孔明德吃的狼吞虎咽,一点都没有读书人应该有的儒雅。

“我听说,你又找了三个土着女子?”

胡大海看着孔明德,开口说道:“节制些,色字头上一把刀,你整天打打杀杀,再趴在娘们身上用力,身体受不了,回头我给陛下和英王殿下写信,请求他们在大明给你找两个婆娘。”

“将军,我还行,这女人……我也不想,还是大明的好,但是……我必须这么做。”

孔明德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对胡大海解释道:“越国公,殷州距离大明太远,运送物资就已经非常艰难,运送女人……太过浪费,越国公……英王殿下要控制殷州,让其变成大明在海外的飞地,我们要能够自给自足、长久发展,而不是一直靠国内运送物资,那么物资、人口都需要自给自足,我手底下的那些人,不少是大明人,他们不希望和当地的女人发生什么……呵呵,说句难听点的话,老……我现在看身边的男人都比看那些女人要好,但是……我作为他们的头领,您又对我那么的信任,我不想辜负您的信任,所以……我必须以身作则。”

也就是说,孔明德睡了土着女人,他的手下才会有学有样的去做。

为了大明血脉能够在全世界开花结果,孔明德觉得自己的牺牲非常大。

“放屁!”

胡大海撇了撇嘴,对孔明德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这里的土着虽然长得和咱大明女人不同,但她们的皮肤很滑……咳咳!”

“嗯?”

孔明德抬起头,看着胡大海:“没想到,越国公也是同道中人啊……”

“……滚蛋!”

胡大海骂了一句,随后调侃着说道:“能和南孔孔家主在一张饭桌上讨论女人,真是罕见。”

“以前是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英王殿下和陛下……孔某从心底感到佩服。”

是真的佩服,孔明德万万没想到,他被流放以后,生活竟然会如此出彩。

孔明德对胡大海说道:“越国公,他们这儿的土着为我献上了一种食物,是植物的根茎,呈紫色,吃下后对身体非常好,一夜七次不在话下……”

“嗯?给我……咳咳,那是什么玩意?别有毒!”

胡大海来了兴趣,但在孔明德面前不好失去他作为将领的威严:“节制些,把殷州打下来,还要靠你们来治理呢,未来英王殿下来到殷州,我希望让他看到富饶的殷州。”

“英王殿下要来?”

孔明德眼睛亮了起来,情不自禁的询问道:“什么时候?”

他是真希望见到朱瀚,毕竟当初被流放到殷州就是朱瀚的主意,如今孔明德在殷州得到重生,他自然希望能够见到朱瀚当面感谢。

“不知道,他只是说他要来,具体什么时候他没有提。”

胡大海也不想再提,摆摆手对孔明德说道:“拿上物资走吧,另外你警告一下严向东,他最近做的有些过分,让他老实点,别以为这里是殷州,他就能在这当土皇帝!这里,依旧是大明的天下!明白吗?”

“是!”

胡大海没说什么事,孔明德也不好再问,他转过身后,不由得皱起眉头,严向东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这才刚过了一点好日子,他就想搞其他的了吗?

离开的孔明德,拳头不由得攥紧。

趁着这次去给严向东送物资,去严向东的营地去看一下,看看他在做什么。

如果严向东做的过分,孔明德不介意让他从殷州消失。

孔德明被流放到殷州,已经让孔家遭受巨大灾难,他不希望孔家最后的香火从他手中消失,孔家无法在大明生存,他想在殷州再造新孔氏,他决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到他的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