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瀚讨伐南洋

孔明德深深一个呼吸,低声喝道:“长矛手守在谷口两侧,弓弩手瞄准谷口!”

这是孔明德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很简单,所有人也都能听得懂。

但是并没有人知道,从此刻开始,向来以清华世家,书香门第而闻名的南孔,自今日之后,便是这海外殷州的将门世族!

甚至,孔明德日后还得了武将的最高谥号,忠武,人称孔忠武公!

孔夫子的血脉成了一代名将,不得不说,这真是个极大的讽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的。

稍时,就听得谷内传来一片激烈的喊杀声。

谷外的人顿时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真要说起来,这个谷内的部落,只是个小部落,全部落在一起也不过五百人。

去了老弱妇孺,能有二百战斗力就算不错了。

况且这些土着没有铁器,手中武器多是石矛、骨矛之类,也没有什么甲胃,真杀起来,基本上那八十老卒就能解决战斗了。

但众人还是心下慌得不行,毕竟即将开始的杀戮,是他们第一次杀人。

终于,谷内跑出来一个高大的人影,穿着草鞋,身上披着兽皮,头上戴着硕大的羽冠,跌跌撞撞的往谷外跑着。

太可怕了!

这些异族人太可怕了!

他必须跑出去,然后向远方的同族求救。

忽然,只听得耳边传来破口之声,而后便觉得胸口一痛,三支锋利的箭失,就这么穿透了他的身体。

这土着眼前一黑,便没了意识。

大青石后面,二十名弓弩手只感觉喉咙都干透了,这是他们第一次杀人,感官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倒下的土着似乎是按下了一个开关,陆陆续续有其他的土着,惊慌失措的从谷内跑了出来。

他们要么被弓弩手射杀,要么被藏在谷口两侧的长矛兵刺死!

噗嗤!

孔明德几乎是闭着眼睛,狠狠的将手中的长矛,刺中了面前的土着,温热的血液溅到了孔明德的脸上……

那新鲜的血腥气,让他浑身都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已经陷入那土着体内的长矛几乎没有力气拽出来。

但是他没注意一件事儿,那就是这名土着身上也带着一柄锋利的石刀,可偏偏那名土着还没死透。

巨大的疼痛也激发了他的凶性,他勐地高举石刀,就要朝着孔明德身上砸下来。

此时的孔明德,在初次见血之后,已然是浑身发软没有应敌之能了。

其他几名孔氏族人虽然发现了族长陷入危机,有心前来救援,却奈何双方距离过远,根本救援不及。

就在这关键时候,一柄长矛毫无迟滞的从这土着的后背,惯透到了前心。

那土着无力的倒下了,露出了站在他背后,正大口大口喘着气的严向东。

这也是严向东第一次动手杀人,不比孔明德好到哪儿去。

这一战,八十老卒在谷内斩杀二百余人,守在谷外的南孔青壮,围杀了陆陆续续冲出来的土着也有将近百余人。

这一战,用时一个半时辰,将此处土着杀了个干干净净。

八十老卒无一伤亡,八十青壮多是皮肉轻伤,连一个见骨头的伤口也没有。

谷内,孔家的八十青壮望着大片大片已经被土着开垦出来过的良田,顿时欢呼雀跃不已。

只有孔明德和严向东默然不语。

他们望着手里带血的长矛,望着堆在一起的三百多具土着尸首,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一声长叹。

他们明白,圣人的仁恕之道,在照片血腥野蛮的土地上是没有存活的土壤的,想活下去,只有靠手中的长矛利刃将这片土地上的土着,斩杀殆尽,放有可能!

一想到这里,两人不约而同的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大明驻扎殷州的战舰上,胡大海坐在舱内,听着副将的报告,眼中喜悦之色闪烁。

“此役,该部落三百余人尽数斩杀,孔氏八十青壮并无逃兵,人人见血,族长孔明德手刃土着三人,严向东手刃两人,其余孔氏青壮人人手上不少于两条人命,可奖励耕田地每人五十亩,皮毛、粮食若干……”

“好!好啊!”

那副将尚未说完,便听得胡大海忍再也忍不住,仰天大笑起来。

副将有些疑惑不解:“属下愚钝,此番收获并不算丰厚,大都督何以如此大悦?”

胡大海摆摆手:“你不懂,这一战是个缩影,亦是一个开端!”

副将一愣:“缩影?开端?”

胡大海点点头:“不错!这次的一万流放犯人,不是普通人,个个都是书香门第,再次也是能识字能书写的人……”

“这些人到此之后,虽然被这殷州的艰苦环境所打击,但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妄想,希图再次树立起儒门的权威,却看不见此处蛮荒,无有他们施展‘大才’的地方,长此以往下去,只怕真个要死在这片蛮荒之地,那便违了圣上把他们流放此地的真意!”

“如今,这儒门之首,南孔圣人血裔,却是开了一个好头……”

说到这里,胡大海脸上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这帮饱读圣人之书的南孔老爷们,少了诗书,拿起了长矛,干起了我们这群臭丘八的伙计,这要是传扬出去……”

副将这会儿也明白了:“这要是传言了出去,其他那些还不服气的读书人,就没了心气儿,必须面对现实了!”

胡大海狠狠一拍大腿:“不错!到时候,鼓动这帮人四处剿灭土着就会轻松许多,如此一来,英王殿下改造殷州大陆的计划,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大明,应天,英王府邸,朱瀚处理公务的书房,忽然传来了依一阵大喜过望的笑声。

“哈哈哈哈,好,好啊!”

朱瀚一边翻阅着胡大海寄回来的书信,一边满目喜色道。

“殿下,何事如此雀跃啊?”

侧妃刘三娘端着一盏参汤,笑盈盈的走进了丈夫的书房。

此刻已然是深夜,见丈夫还在忙于公务,刘三娘便给朱瀚准备了参汤提神,结果刚进书房,便看见了朱瀚失态的模样。

朱瀚应声望去,见是自己的侧妃刘氏,连忙欣喜的招手:“是三娘啊……快快快,为夫给你看个好东西!”

此言一出,刘三娘登时就闹了隔大红脸。

却原来,她自与朱瀚成婚之后,这位英王殿下在闺帷之中,实在是不成话,这句“给你看个好东西”,几乎快成了暗语。

纵然刘三娘出身绿林,但也还是个女儿家,实在是吃不消英王殿下如此奔放豪迈。

此刻听得朱瀚一脸兴奋的说出这句话来,还当他是要在这书房里与自己胡闹。

刘三娘这些年也是被他欺负惯了,只能羞羞答答的小碎步走到朱瀚身边。

果然,就见朱瀚长臂捞住刘三娘那健美丰腴的腰身,带在了怀里,坐在了腿上!

刘三娘刚羞涩的闭上了眼睛,依偎在英王殿下的怀里,却听朱瀚满腔疑惑的道:“嗯?三娘你闭眼干嘛?睁眼看啊!”

刘三娘一愣,不由得睁开眼睛来,却见朱瀚将一纸书信递到了自己面前。

见丈夫不是准备胡闹,刘三娘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居然还有一丝难言的失望,实在是复杂之极。

刘三娘撇去心中杂念,接过书信看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了惊异、迷惑之色。

她不可置信的从朱瀚怀中坐直了身子:“殿下,你……你居然让南孔的人,却殷州剿灭土着?”

朱瀚扶着刘三娘温润的腰肢,笑眯眯的道:“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刘三娘是跟着朱瀚从最艰苦的时候,一路走过来的,说话也是没什么顾虑:“当然不妥,这帮子文人,让他们之乎者也的还行,让他们行军打仗,不但害了自己的命,也害了同袍的命!”

朱瀚一听,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这么说起来,倒也没说错……不过你也看到了,这胡大海信里面说,孔明德等人初次出战,情况也还算不错,都是轻伤,没闹出什么大的损伤来……”

“再者说,凡事都有第一次嘛!像是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我朝的名帅大将们,还有我和皇兄,都不是天生就会打仗,也曾吃过败仗,都是打着打着就会了!”

讲道这里,朱瀚的眼神也逐渐深邃了起来:“海外殷州是一块宝地,更是天赐我大明的富地,若是能用的好,我大明必然可以开创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业!”

“只是这等宝地、福地,此时尚是一片荒芜,尤待开发,孔明德那帮人,我还是对他们有颇大的期望的!”

“他们虽然是腐儒,但毕竟读过不少书,眼界还是有的,这些眼界在大明这里,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在那片蛮荒之地,却可以说是超前……就看他们能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了!”

“若不能,死了也不可惜!若能,海外殷州对他们而言不啻为一场天大的机缘造化,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合则两利,利国利民的好事!”

刘三娘痴痴的望着朱瀚,虽然丈夫说的这些事情,她听得半懂不懂,可她就喜欢朱瀚沉浸在自己的蓝图伟业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刘三娘看来分外迷人……

可惜,这些事情她都帮上什么忙。

想到这里,刘三娘又忍不住老调重弹起来:“殿下,你也该立个正妃,找个贤内助了!”

朱瀚的英王府妃之位一直空悬,朱元章一直想给他指婚,奈何朱瀚非要搞自由恋爱那一套,朱元章拗不过他,只能随他去。

可偏偏朱瀚整日忙得跟陀螺似的,团团转,哪有时间去自由恋爱啊,这事儿就耽搁了下来。

其实朱瀚最初的想法,是想把刘三娘扶到正妃的位置上,但奈何刘三娘死活不愿意。

一提起这个,朱瀚就头疼起来:“我早说了,让你当这个英王妃,可你偏偏不干!”

刘三娘摇了摇头道:“我不行的,你是陛下的亲兄弟,堂堂英王,立个绿林出身的女匪当王妃,实在是有失威仪,不像话的!”

这话朱瀚听着就不乐意了:“绿林出身?绿林出身怎么了?如今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除了那些个文臣,哪个不是绿林出身?咱们的陛下、皇后,就是最大的绿林头子!”

一听此言,刘三娘的小手一把捂住了朱瀚的嘴,瞪大了明亮的双眸,责怪道:“陛下虽是你的嫡亲哥哥,你也不能什么胡话都往外说啊,再者说了,陛下那是受命于天,起义军驱逐鞑虏,救天下万民百姓于水火,怎能以绿林称之!”

朱瀚无语,果然是环境改变人,以前那个整天打打杀杀的刘三娘,现在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刘三娘最后叹了一口气:“再者说了,这当王妃的,就得管着整个偌大的王府,还得与京中的贵妇们各种往来,我不耐烦这些麻烦事,只要把你伺候好,我就心满意足了的!”

朱瀚一时间大为感动,但感动还得靠行动来表达,就听他靠近刘三娘耳边,轻轻的道:“三娘,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呸!”刘三娘眼波流转,娇羞轻啐。

半推半就之间,满室皆春,不足为外人道也……

……

应天的英王府春色无边,印度洋上的孟加拉湾,此刻却是大浪滔天。

征南将军张定边,正在自己的主舰船舱里呆坐,满脸的阴郁。

他现在十分怀念自己做康巴行都司的都指挥使的那段时日。

乌斯藏那地界,虽然是苦寒之地,环境恶劣,但好歹是陆地上啊,而且山高林密,猎物甚多。

无论是跑马行猎,还是练兵剿匪,对于张定边来说,那都是无上的乐事。

再加上,大名官兵在那里大批的解救农奴,甚得民心,那小日子不要过的太美啊。

结果英王殿下,一声令下,自己就被赶到了海上。

是,从地方上的康巴行都司都指挥使,一跃为大明的征南将军,那是大大的升了官不假……

手下也有十条双层甲板炮战列舰,五条大明盖伦船,十条混帆飞剪船,还有五条洪武型武装商船,这些都是大明最先进的远洋型战舰……够威风了,也不假……

但这是在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上啊。

整日里面,除了吃鱼,就是看海,以前在大明根本看不上眼的野菜,都特么快成龙肝凤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