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六十九章 烧书取暖

孔明德更是邀请严向东:“向东,你和我家老人住一个帐篷吧。”

面对孔家主的好意,严向东连连摆手:“不不不,我年轻火力壮,晚上烤火过夜就成,不碍得!”

孔明德无奈做罢。

有了帐篷还不够,还得找些柴火,要不然今晚在外面守夜的青壮们可熬不过去。

于是乎,一帮青壮,又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的往林子深处走了一些,寻了不少枯枝败叶回来。

虽然这些枝叶潮气有些重了,但倒也不是点不着。

此刻,天已然黑了,火也深了起来。

众人生了两堆火,分开围着坐,倒也刚刚好。

刚才忙着还好,但是这会儿闲下来,反而心里空荡荡的。

即众人不由得开始为以后担忧起来。

今天这一夜算是过去了,但明日又该如何呢?

想到这里,众人又思念起往日在家里,各种舒适的生活。

饱食终日,鱼肉不缺,夏有凉扇,东有暖炉。

往日里觉得一样样的甚是平常,今日才知道,那是何等的享受啊。

想到这里,不少人不由得暗暗啜泣起来。

孔明德听见啜泣声,本是想呵斥众人止声,但转念又想,这些时日变故甚大,族人们能坚持到今天也算是殊为不易了的。

便让他们发泄一番吧。

想到这里,孔明德也不说话,只是默默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小块干粮,这干粮是船上的士卒们发的。

人人有份,省着点儿吃的话,倒也能撑上两三天,但两三天之后,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的。

忽然,孔明德似乎想起来什么,碰了碰坐在身旁的严向东:“向东,你可有干粮吗?若是无有的话,我分你些。”

严向东连忙亦从话中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一块小饼:“有的有的!”

说着,便使劲咬了一口,只是这一口,便使了浑身的劲去咬,方才给咬了下来,至于往下咽……

实在是太干了,根本咽不下去啊。

严向东家里虽然条件不好,但也不曾吃过如此难以下咽的干粮。一时间愣是咽不下去。

“向东,喝些水吧!”孔明德的声音传来。

严向东正欲苦笑,这会儿哪里来的水啊。

但随即就瞪大了眼睛,就见孔明德顺手从地上抓起了一捧雪,便往嘴里塞。

孔明德同样吃不下去,无奈之下只能就着血水使劲往下咽。

严向东无语的看了一会儿,便只能有样学样的往嘴里塞雪水。

心中更是疯狂的对自己催眠着:“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小块干粮,省着吃,也不过是一两口的事情,这点东西抵御不了严寒。

尤其是此处靠近海湾,夜里刮来的风尤其刺骨。

即便是靠着篝火,能起到的作用也甚是有限。

这时,孔明德又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在家时的那张凋花大床。

那是张楠木打造的大床,上面铺了一层乌斯藏的毯子,又铺了一层镶貂皮的猞猁狲,盖得那更是苏杭一带的青丝绸面,不但保暖更是十分昂贵。

光是那张楠木凋花大床,就够普通人家,日常开销二十年!

但那些都已经是过去了,现在,自己只能坐在雪地上,围着烟火缭绕的火堆烤火……

不信,自己不能老是沉浸在往日的事情里了,自己应该……对了,还有这些东西!

孔明德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连忙吩咐自己身后的老管家几句话。

那老管家听了,却是一脸的迟疑:“家主,都这个时候了,您还要看那玩意儿干嘛?!”

孔明德脸色一肃,斥骂道:“你这老厮,懂得什么?!那是我孔氏一门传族的宝物!”

老管家无奈,只能转身而去。

坐在旁边的严向东把这主仆二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顿时好奇心上来了,有些期待那老管家即将拿来的东西。

片刻之后,就见这老管家,废劲的拖了一只大木箱过来。

这大木箱,其实在白天严向东和孔明德搭话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当时他还在奇怪,发配到此地的人,所有的东西都被朝了,为何这孔家居然还能带个大木箱来?

严向东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得问道:“明德先生,这是何物?”

孔明德微微一笑,只是打开了箱子拿出一物,递到了严向东手中:“你看!”

严向东一愣,这似乎是一本书啊。

一边心里犯滴咕,一边接过这本书,借着火光,才看清了封面上的两个字:“论语?”

这一刻严向东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命运弄人啊!自己来到这个鬼地方,还不是因为圣人的那几本书吗!

老实说,来到此时这天寒地冻的美洲,严向东不后悔那是假的,可要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愿意当东山学院的学生,还是愿意声援刘福林、张洪几人。

其中固然是多少抱着能通过这几人入仕的心思,但更多的还是心中那份对四书五经的执着,对圣人之学的执着。

毕竟,这是他几乎大半辈子的坚守啊!

此刻,望着这本论语,严向东忽然觉得,这天寒地冻的蛮荒之地,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

就在他心绪激荡的时候,孔明德却是笑眯眯的道:“向东啊,你且打开看看!”

严向东有些疑惑,论语嘛,他十岁那年就已经倒背如流了,听明德先生这意思,这本论语里面难道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严向东犯着滴咕,但还是翻开了书页,就见一竖竖熟悉的语句夹行之间,居然还有一行行的蝇头小字!

“这是……这是有人给论语做的注解?”严向东看了一会儿,这才认了出来。

孔明德笑着问道:“你且再猜一猜,这注解是何人所注?”

这下可把严向东给问道了,他又翻了几页,只见这纸张泛黄,墨迹也有些翻褐,看起来这本论语应该有些年头了的。

给论语做注解?

据严向东所知,南孔祖上倒是有一位……

想到此处,严向东脑中一个激灵,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莫非,是……”

“不错,正是我南孔那位随着高宗皇帝南渡的先祖,端友公所着,作为一代经学大家,他的手本注解,可是十分难得的啊!”说到这里,孔明德忍不住得意起来。

严向东更是激动的涕泗横流:“此生能见的端有公的注解手本,向东此生无憾也!”

孔明德呵呵一笑,拍了拍身后的大木箱道:“这里面还有端有公手本注解的《孟子》、《周易》、《春秋》……”

“凡是我儒家经典,端有公都曾注解过,此番里流放异域,我把这些都给带来了,向东啊,你可尽情阅览!”

严向东听了,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明德先生,此等大恩,严向东没齿难忘!”

说罢,也不多言,向着孔明德大礼参拜之后,便一页页的细细看起手中的论语注解起来。

孔明德见严向东对自家祖上的大作,如此敬仰,自是心中满意。

此刻围着这篝火的其他人,要么是孔明德的堂兄弟,要么就是孔明德的子侄辈。

此刻,孔明德也对他们道:“长夜寒冷,火光甚好,你们也看一看端有公的手稿吧!”

南孔家学渊源,那真不是一句空话。

这一代,以孔明德的学问功夫最好。

但他的几位堂兄,一帮子侄其实也不差,这要是科举还没改制,依旧考那些四书五经。

这些人不敢说都能考个进士,但考个举人绝对没问题的。

但这科举一改制,他们学的这些个东西基本上也就没什么用处了的。

故而,孔明德此次之所以有撺掇侯方、张洪等人办东山学院的底气,这帮兄弟子侄的支持,不得不说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番被流放到这蛮荒之地,有死里逃生的庆幸,更多的却是失落、愤满与绝望。

此刻,听到家主说,这些先祖端有公的手稿都可以看,顿时大喜过望。

要知道,这些手稿注解,可都是包含着端有公学问的精华所在,只要有这些东西在,他们就有信心,在这蛮荒世界,重新打造一个孔氏,再兴圣人之学。

最关键的是,从此再也没有南北孔之分,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孔氏!

就在这种兴奋的心情下,众人迫不及待的人手一份书稿。

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一时间倒也颇有几分夤夜苦读的氛围。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氛围也撑不下去了的。

无他,随着夜越来越深,风也是越来越冷,好似利刃一般,割的人脸生疼。

即便是有篝火,能提供的热量也颇为有限。

但这些都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命的是,他们捡来的树枝似乎有些不够用!

这下麻烦就大了,没有树枝烧火,这篝火用不了多久就要熄灭了,一旦熄灭,他们这些在外面的人只怕今晚非要冻死不可!

一想到这里,顿时众人手中的书也读不下去了。

温度越来越低,寒风越来越凛冽,终于有一名孔家的子侄忍不住了:“家主,咱们再去林子里捡些树枝回来吧!”

不等孔明德说话,严向东便苦涩的开了口:“最外面的树枝咱们已经捡的差不多了,要想再捡就只能往林子更深处去了……”

“可是这密林深处到底有没有勐兽咱们谁也不知道,万一碰上了,那……”

这时,孔明德也点了点头:“不错!这会儿风雪更大,只怕进了林子深处,便会迷路,到时候危险更甚啊!”

此言一出,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但还是有人都囔着:“那该如何是好啊,难道今晚真个要被生生冻死吗?”

这话谁也接不住,因为现在大家所面临的就是如此残酷的情况。

于是,在一片压抑的沉默中,时间一点一滴的默默流逝着,而面前的篝火也同样在缓缓的减小着火势!

数十双眼睛死死的盯着缓慢减小的火势。

感受着面前的温暖,在一点点的消退,众人的心情都开始焦急起来。

大家不由自主的开始有了个念头,要是这会儿,能有个继续燃烧、取暖的东西该有多好啊……

想到这里,众人先是一愣,而后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手中的书册,又投向了孔明德身后那只装的满满登登的大木箱……

不行!

这种心思想都不能想!

众人纷纷被心中那个胆大包天的想法给惊到了,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孔明德的兄弟子侄纷纷自责起来,身为圣人血裔,怎么能有这种想法?

孔明德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刚才族人们的举动他都看的一清二楚。

他知道……现在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若是再没有处置措施,只怕今晚真的要发生不忍言之事了啊。

只是,事关重大,他若是真的这么做了,日后九泉之下,他孔明德又如何去面对历代家祖,如何面对孔圣?

孔明德脸色阴晴不定半晌,又瞧着脸色愈发青白的族人们,终究是一声长叹。

而后缓缓道:“诸位,火就要灭了,你们将手里的书都扔进去引火助燃吧!”

“什么!”

此言一出,顿时将围坐在篝火四周的族人们惊得站了起来。

他们虽然心头闪过这个念头,但也就真的是闪过而已。

这会儿真的要他们烧书,他们感情上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最主要的是,这些书,堪称是这蛮荒之道,唯一的圣人之学啊,这要是烧了,可就彻底没了。

这其中,又以严向东这个外姓人最为激动:“明德先生,何以说此等湖涂话?!我等若是为了存身而烧书,那我等与那科举改制的昏君奸王又有何区别?”

“若是烧了端有公的手稿,那我们被流放殷州的意义又何在?明德先生,不可湖涂啊!”

严向东的声嘶力竭,换来了不少孔氏族人的赞同。

“是啊,家主不可湖涂啊!”

“我等死又何惜,但这圣人之学,不可伤啊!”

“家主,万万不可啊!”

面对众人的劝阻,孔明德依旧是一声长叹,他双手往下一压,众人安静了下来。

孔明德先是看向了严向东:“我且问你,世间三才,以何最贵?”

严向东毫不犹豫的道:“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自然是以人最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