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得到朝廷允许的合法转世

对于一个威尼斯人来说,挖墙脚是最拿手的商业手段之一,更何况现在的东罗马帝国境内百业萧条加政治混乱,许多有学之士都早已经想要逃离这一片绝望之地。

只不过西欧的天主教对于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徒并不怎么友好,东罗马帝国的这些学者才迟迟没有动身逃往西欧。

而同样信奉东正教的罗斯和保加利亚等地区,则在东罗马人眼中是一片蛮荒之地。

自诩为文明人的东罗马帝国学者,自然也不愿意逃往这些东正教地区。

所以在罗列丹看来,招募东罗马的学者来大明,简直不要太容易。

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就是象征着强大富裕和文明。

相比于依旧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欧洲,对于东罗马帝国的人来说,东方的大明就好似昏黑夜空当中的一座长明灯塔。

只要在经济条件上稍加优待,就能够吸引无数的东罗马帝国学者,前往大明探索幸福和真理。

“尊贵的殿下,你打算给东罗马帝国的学者开出什么样的待遇呢?”

罗列丹觉得招募东罗马帝国的学者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朱瀚对于东罗马帝国和西欧的薪水待遇,自然是没有什么清楚的概念,只能按照大明这边的待遇,做出自己的标准。

“现在大明太学教习,一个月的薪水是五两银子,也就是十个银币,高等教习一个月是八两银子,也就是十六个银币,普通教授是一个月二十两银子。

朱瀚对于大明的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体现在教授的课程当中,更是把原本清寒微薄的学者收入给提升了一大截。

尊重知识才能有未来。

现在大明的教习教授等,都是百姓们人人艳羡的高薪岗位。

朱瀚的话刚说完,罗列丹就已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脸上满是羡慕和嫉妒的深情。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明的这些学者,竟然能够拿到如此高昂的薪水。

“尊贵的殿下请相信我,这些东罗马帝国的学者根本不用达到大明学者的薪水水平,只需要有他们的一半,就能够招揽到无数的人才!”

东罗马帝国的财政已经近乎枯竭,根本没有多少钱去供养学者,大明这里没有什么宗教限制,让这些学者来大明,简直不要太容易。

“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去办,无论是天文,物理数学,还是其他的什么学科,都通通把人才挖到大明,这件事情办成以后,我将会考虑给你一个大明的爵位!”朱瀚一脸笑意的说道。

“什么,大明的爵位?!”罗列丹顿时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在大明这几个月,罗列丹可是知道大明的爵位是有多么的尊贵。

哪怕是最低等的开国男爵,所享受的待遇放在欧洲,差不多比一个小国王都要滋润。

而且获得大明爵位之后,就自动获得了大明国民身份,也就是说罗列丹可以凭借大明贵族身份自由的从事商业等活动,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因为外国人的身份受到种种限制。

在得到朱瀚的允诺之后,罗列丹立刻拿出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给朱瀚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挖墙脚套路。

朱瀚对罗列丹提出的这一套方法,那是非常的满意。

罗列丹的方法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先利用商业与东罗马帝国建立起来联系,获取东罗马帝国皇帝约翰五世和国民的信任好感。

罗列丹这个威尼斯人的身份,非常适合帮助大明在与东罗马之间牵线搭桥。

第二步,通过波斯地区向亚美尼亚地区渗透,扶持当地的亚美尼亚王国。

这样就可以帮助大明通过亚美尼亚建立与罗马帝国的直接联系,方便把东罗马帝国的各种人才直接转移到安全通道上。

亚美尼亚位于黑海东岸,东罗马帝国位于黑海西岸,中间是奥斯曼土耳其等几个天方教国家。

亚美尼亚势力弱小,如果能够获得大明的支援,肯定会积极的帮助转移东罗马帝国的移民。

至于第三步,可是在这些移民抵达大明之后,由大明朝廷帮助它们发行各种各样的传记和游记,内容自然是用来记述大明的繁荣,富强,伟大和开明!

只要这些传记能够推广开来,那将来东罗马帝国的各种人才将会把大明视为人间天国。

到那个时候都不需要大明在花费力气主动去招揽人才,只需要坐在家中就能等待这些东罗马帝国的人才主动上门。

朱瀚对于罗列丹的方法非常的满意,当即就拨给了他二十万银币,并且给他派了一百多名手下,两艘最好的快速帆船,尽快前往波斯办理这件事情。

……

应天府,皇宫。

朱瀚把自己向东罗马帝国挖人才的事情,跟老哥朱元章说了一遍之后,朱元章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理解这个举动。

因为在老哥朱元章看来,大明富有天下,不仅是国力富强,更是富有各种各样的人才,犯得着去万里之外挖掘那些蛮夷胡人嘛?

不得不说,朱元章的这个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的大明人。

因为朱瀚的参与,大明的各种科技发展几乎可以用火箭般速度来形容。

作为代表城市的应天府,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朱元章他们看到应天府的变化,自然也都明白大明的科技是有多强。

“哥,这件事情不仅是挖掘东罗马帝国人才的事情,更是为了将来给大明开拓眼界!”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明现在独步天下,但是谁也不能够保证将来这些蛮夷西方人,会不会有崛起超越大明的一天。”

“说实话他们崛起,甚至是赶超大明,这些都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到了那个时候,大明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处于固步自封的状态,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所以把挖掘外部的人才,当成我们获取外部发展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样就不怕大明将来落后而不自知,避免了落后挨打的危险!”

朱瀚的这一篇长篇大论,可算是说到了朱元章的心里头了。

朱元章本来就是一个心思很长的人。

考虑事情好比下棋,普通人能看三步两步,他往往都要往十步上看。

现在朱元章也经常考虑,将来后世子孙会不会有一些人守不住这江山,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所以他现在发布各种命令政策,往往都想要达到百年受用的长远的效果。

现在朱瀚明确的告诉他,对于外部的威胁,可以通过招揽这些外部人才,提早预防察觉。

这简直就太对朱元章的胃口了。

“好啊,太好了,咱就说这件事情花二十万银币,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是不是应该多给那个罗列丹一些钱,让他办得更快更好一些?”朱元章显然是非常的上心这件事情。

朱还撇了撇嘴,笑着说道:“这些威尼斯人说是世代经商,但其实各家各户的本钱都算不得太大,二十万洪武银币,已经相当于那个罗列丹家族小半个身家了,足够他去东罗马帝国境内先打开局面!如果他办事得力,再给他一些赏赐和多些经费,那也不算晚!”

洪武银币的品相非常好,白银含量也是各种银币当中最高的。

二十万洪武银币足够让罗列丹在东罗马帝国打开局面。

老哥朱元章今天找朱瀚来,并不简单是想要询问这件事情。

而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与朱瀚商议。

那就是,现在朱元章除了与马皇后所生的四个皇子之外,还有另外差不多将近十个小皇子。

这些孩子们都一个个逐渐长大,将来如何安置他们,必须早早做出规划。

“这还用商量什么?自然是分封啊!把他们都分到大明新的领地上,让他们在那里开枝散叶,为大明巩固疆土!”朱瀚毫不犹豫地说道。

“分封是好,可是分封到什么地方呢?”朱元章问道。

现在大明的疆土异常辽阔,远超之前任何一个朝代,也就仅仅比巅峰前期的大蒙古国稍差一些。

这也带来了一个幸福的烦恼,那就是领地太多,朱元章不知道该给这些皇子们分封到哪些地方合适。

“西北不合适,那里位置太重要了,靠近边境前线,是大明将来的西大门,必须由朝廷直接管辖!”

“大西南的云南,倒是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分封一到两个皇子,那里脱离中原朝廷已经数百年,必须要下大力气汉化才行!紧紧依靠流官,难免有三五年任期一过,政策就作废的坏处!”

听到朱瀚的话,老哥朱元章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立刻提笔在纸上写下云南两个字。

“还有呢?”朱元章立刻催问道。

朱瀚悠闲地喝了一口茶,然后砸巴了一下嘴,慢悠悠的说道:“东北的辽阳行省也可以安置一到两个藩王,不仅可以有效的汉化地方,而且还可以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监视蒙古草原东部!”

朱瀚随后又把南洋棉兰涝、东胜洲等地都作为分封建议。

这些地方通通都属于汉族人口非常少,当地土着占据绝大部分人口。

自然就要学习当年周王朝封建天下的策略。

利用少量的贵族精英人口,统治并且同化当地的土着蛮夷。

根据朱瀚制定的详细分封统治政策,大明的这些皇子们,将来成年去往封地之后,只需要进行一两代人的统治,就能够把这些区域全给教化成大明的永久藩属国。

因为无论是南洋的棉兰涝,还是新大陆的东胜州,当地的土着人长相跟中原人差别并不是很大,文化又严重落后,几乎等同于原始部落,非常便于接受大明的文明统治。

朱瀚说的这些地方,都非常符合朱元章的心意。

但却有一个地方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乌斯藏?连这里也要分封吗?”

朱瀚最后提出了这个地方,让老哥朱元章大吃一惊。

乌斯藏就是青藏高原,自从吐蕃王朝崩溃之后,整个高原上就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

蒙古崛起之后曾经短暂的统治青藏高原,但是当地恶劣的气候让英勇善战的蒙古人也无法忍受,很快就把当地归于宣政院管辖,其实就相当于给他们高度自治。

陈友谅占据四川的时候,与青藏高原东部的吐蕃部落连番恶战,给予他们极大的杀伤。

等到明军占据西南之后,面对更加强大的大明王朝,青藏吐蕃各部主动诚信归附。

大明在西川一带广泛开设互市榷场,物美价廉的物资迅速涌入青藏高原,缓解了当地各种生活物资严重不足的窘迫。

吐蕃各个部落对于大明,更加的心悦诚服。

毕竟历史上的各个中原王朝对于吐蕃人都是严加防范,小到生活当中需要的食盐茶叶,大到铁器金属制品,无一不严格限制交易的数量。

而大明现在已经逐步步入火器时代,原本的冷兵器地位逐步下降,对于青藏吐蕃部落也就不再限制各种金属铁器等物资交易。

虽然吐蕃的青塘,也就是青海一带出产最坚固的青塘铠甲。

但是就算是再坚固的青塘铠甲,也挡不住明军的一发火枪。

其实绝大多数的吐蕃部落并不是多么凶残好战,再得到大明的物资供应之后,基本的生存得到了保障。

他们又怎么会主动跟强大的明军去交战?

“现在青藏的一代没有一个君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法王,正是最合适推广大明教化的时候!”朱瀚在旁边赶紧说道。

现在吐蕃各个部落的分裂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分裂,在宗教上也已经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藏传佛教的好几个教派都在过去数百年间飞速发展。

每个教派都影响相当多的土地和人口。

这个时候大明如果派出一个代表中央的藩王,便能够轻而易举的把各个派别控制在朝廷手中。

“按照你的意思,分封这个乌斯藏,是不是还得让他统领各个教派?”朱元章立刻问道。

朱瀚笑了一笑,老哥还真是猜对了他的心思。

“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乌斯藏人都相信高僧法王会转世,那朝廷就派驻一个藩王,不仅统治地方教化百姓,而且还可以代替朝廷管理高僧法王转世!”

“凡是没有得到大明朝廷允许的转世,那通通都是非法!”

“既然是非法,就不可能获得朝廷的册封,也就不具备统领民众的资格!”

“谁要是非法转世,还敢非法传教的话,那大明就要用他的人头来严肃法度!”

朱瀚的这一套策略,在后世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