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归化全世界【求全定】

不过,这种在陈友仁看来是乱伦的联姻,对于菲鲁兹沙这些天方教徒来说是毫不新奇的正常操作。

对于陈友仁的拒绝,菲鲁兹沙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按照真主的教义,三四岁实在是年龄太小了,怎么着,也得等到九岁才行啊。

“既然如此,那我就把这件事暂且放下,等到大汉公主到了九岁时候,我们双方在商量这件事情!”菲鲁兹沙最后说道。

“……好。”

陈友仁听到这个说法,内心极度的无语,憋了半天也只能说出这一个。

德里苏丹国与东方的大汉帝国,不仅是缔结了同盟,还达成了联姻的亲密关系。

这个消息被德里苏丹大肆宣扬,不仅仅是想要让德里苏丹国的臣民们为此庆贺,菲鲁兹沙更是想要让波斯、呼罗珊和毕露之一带的商人们知道。

德里苏丹国掌控了一条通往东方的崭新商路,想要挣钱的商人们赶紧来呀。

只要这些商人们来到德里苏丹国,那必然会在此地缴纳商税,德里苏丹国将会更加的繁华富裕,作为苏丹的菲鲁兹沙也将打造更加强悍的军队。

陈友谅的大汉国与德里苏丹国结盟的消息,也同样传到了孟加拉。

段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更是无比惊讶。

他原本只需要防守西面的德里苏丹国就好,现在恐怕还要分出所剩不多的兵马去防备东面儿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段功内心无比的焦急,几乎天天都派人去海边盯着大海,盼望着大明朝廷的援兵能够赶紧抵达。

段功日思夜想的大明援兵,此时刚刚抵达南洋。

朱瀚率领的大明舰队在消灭了安南国叛逆之后,留下了沉长河等人组建安南都护府暂且管理。

他自己则是率领大明舰队继续向南航行。

沿途的各个南洋小国城邦,早已经听说了大明舰队仅用三天时间就灭亡安南国的事情。

要知道安南国可是整个南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强大国家,除了南边的吴哥王朝,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安南国相提并论。

但就是这么强大的安南国,在明军进攻之下连三天都没有撑到就灭亡了掉。

大明天下无敌的概念,在这些南洋小国心目中已经成了真理。

所以。

朱瀚率领的大明舰队一路行情几乎是畅通无阻。

不仅这样,各个小国还争先恐后奉献出自己国家当中最为珍贵的宝藏,欲讨得大明的欢心。

他们谁都知道,如果惹的这位尊贵的大明亲王不满,灭亡他们的国家易如反掌。

大明,洪武六年,正月下旬。

朱瀚率领的大明舰队就进入到了南洋都护府的地盘。

原本叫做乌卡城的城池,如今已经改名叫做马六甲。

朱瀚率领的舰队到来的时候,大明靖南王朱文正并没有在马六甲城中,他正率领自己的王府亲兵在香料群岛,清剿那些南洋土着部落。

大明靖南王府的探查队,在香料群岛发现了大批的香料产地。

这些在南洋岛屿上随意生长的香料,只要采摘晒干就能够卖出近乎金银的天价。

朱文正作为大明靖南王,虽然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亲王,但还背负着沉重的贷款。

大明朝廷给予这些封蕃的亲王,提供的所有物资武器都需要以后偿还的。

朱文正在得到这么多的香料产地后,立刻就看到了提前还清封蕃贷款的希望。

“文正这个小子,原来吊儿郎当的,现在成家立业了,再给他安上一脑门子的贷款,比那地里的老黄牛都踏实肯干!”

朱瀚刚刚进入马六甲城,就听到了朱文正最近辛苦创业的事情,不禁感到非常得意。

这一切可都是出自自己的手笔。

朱文正原来在应天府的时候,那是何等的少年气,如今成家立业背负债务就变得这么踏实懂事。

想一想后世那些结婚买房的社畜,跟现在的朱文正相比,似乎没有什么两样。

朱文正的王妃已经有孕在身,作为华夏英雄文天祥的后代,靖南王妃文氏在马六甲城有相当大的权力,朱文正不在的时候,她就是一国之君。

朱瀚把随行的军医派了一些去给靖南王妃这个侄媳妇检查,保证大明靖南王能够安全生下继承人。

与此同时,朱瀚利用这个时间对马六甲城里里外外进行了一番巡查。

不得不说,朱文正这个大侄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马六甲的所有明军驻军不仅训练有素,而且一个个战意高昂,并没有因为南洋这里的土着敌人非常落后而有所懈怠。

朱瀚下令蓝玉和张定边在马六甲城外登陆修整,他自己则是带着陈宝刀等人居住到了马六甲城内。

大明在此地军备森严,所有的南洋土着进入城池,一律不许携带任何兵器,城内的安全自然是非常有保障。

朱瀚带着手下的护卫,乔装打扮成了普通的商人,在马六甲城内四处转悠巡视。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海洋贸易的中转站,马六甲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仅有无数的大明商品,还有许许多多在大明很难见到的其他商品。

比如马六甲城内最为着名的一个地标,就是马六甲的奴隶市场。

大明禁止使用奴隶,所有的外来人口,要么是不能长久定居的外国商人,要么就是充当奴婢的外国女人,所以在大明境内,几乎是见不到外国男奴隶的。

但是在马六甲城内的奴隶市场,最多的商品就是那些各色各样的男奴隶。

毕竟,奴隶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干活,而干活这方面是需要力气的,男奴隶的市场,自然就大多了的。

“南洋这里气候不行,死了不少的桨手,要想补充的话,还真需要在这奴隶市场当中买一些!”

朱瀚内心看着热闹的奴隶市场盘算着。

明军舰队虽然主力战舰全都是风帆战舰,但还有一些随行的船只,使用的是船帆和划桨并用。

桨帆船虽然在远洋航行当中不如风帆战舰,但是在近海和无风地带,桨帆船却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明军舰队当中的桨帆船使用的桨手,全部都是倭国人,桨帆船的船舱内非常的狭小,又要装备足够多的木桨,桨手之间的距离非常的狭窄。

身材矮小结实的倭国人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只不过这些倭国人在进入南洋之后,接连发生了几次疾病,导致大批桨手减员。

朱瀚看到这马六甲城的奴隶市场内,就有许多的奴隶桨手售卖,不禁是想要从这里补充一些。

只不过。

朱瀚他们今天来的实在是有些晚了,那些足够强壮熟练的桨手都已经被其他人买走,剩下的这些奴隶要么实在太过瘦弱,恐怕难以撑住接下来的航行,要么就是一个凶神恶煞模样,训练起来颇有难度。

朱瀚打听了一下,知道几天之后还有将会有一些新的奴隶到货,便扔下了几个银币给自己在几天后定了一个最佳的拍卖位置。

这个奴隶市场的卖主是一个南洋土着人,他看到朱瀚等一名的人都是大明汉人打扮,又说着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身边跟随着护卫和翻译,早已经是展露出了自己十二万分的恭敬。

如今在得到朱瀚的银币定金后,更是高兴的眉开眼笑。

“尊贵的主人,几天之后会有一批强壮的波斯奴隶,他们都是个顶个的好手,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大明在此地的统治处于绝对的金字塔顶端,所有中原来的大明将士和商人都是高于当地土着贵族的。

所以这些南洋土着在见到大明子民的时候,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南洋土着一概都是尊称他们为自己的主人的。

朱瀚回到乌卡城的王府后,又命人把大明靖南王最近签发的各种命令,通通汇总拿给自己查看。

两天之后。

大明靖南王朱文正率领自己的王府卫队,终于是得胜回城。

经过这一战后,朱文正把香料岛上所有部落几乎一扫而空。

凡是不肯听从大明号令的部落,一概都是杀光男人,抢光女人,部落的一切焚烧殆尽,把这个部落彻底从土地上抹去。

在如此强悍的手腕之下,香料岛上的所有部落想要活命,就全部变成了大明的走狗奴隶。

朱文正这一次回城,不仅带回了胜利的消息,更是带回了无数的战利品,一船一船的香料,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精美兽皮,只需要在马六甲城内稍加处理,就可以卖出高昂的价格。

而且这一次彻底平定香料岛,大批的土着部落成了靖南王府的奴隶,将来无论是种植粮食或是采集香料,他们都会让朱文正获益无穷。

朱文正得知朱瀚到来后,自然是高兴的不能自已。

连自己的王妃都没有顾得上瞧一眼,就迫不及待的前来给朱瀚请安。

没办法。

朱瀚虽然只比他大一年,那也是货真价实的叔叔辈儿,孝道礼数是必须要讲的。

“侄儿给叔叔请安!”

朱文正一看到朱瀚就笑嘻嘻的说道。

“自家人,礼数就别讲了。”这里面也没有外人,朱瀚懒的跟朱文正在这地方虚虚实实的讲什么理数。

“小叔,这一次香料岛被我彻底拿下了,你不是说了,这岛上要是种上稻米,顶得上一个苏杭啊!”

朱文正迫不及待地向朱瀚展示自己的成就。

“这些土着一个个落后的很,击败他们很容易,可难就难在其他地方。”朱瀚澹澹的说。

“叔,你担心他们野蛮不开化?”朱文正一点就透。

朱文正在这里实行的统治,基本上都是学习自大明治理地方土司的策略,实行的是拉拢打压的政策。

但是这些策略,在朱瀚看来实在是太仁慈了啊。

南洋土着这里的生产水平极度落后,利用南洋土着去种地的话,恐怕根本没有多少收成,往往都是往地里撒一片种子或者秧苗,然后就回去睡大觉了,所以,朱瀚的策略就是让朱文正在此地实行真正的殖民血腥统治。

“马六甲城这些重要的商业城市可以实行我大明的仁政,让那些土着首领和商人们逐渐汉化。”

“而在香料岛这些蛮荒之地,这要执行彻底的换种战略!”朱瀚说道。

“换种战略?这是什么意思?”

朱文正还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于这些血腥的殖民手段并不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朱瀚自然要好好教一番自己的大侄子。

“香料岛上的土着,又懒又笨,大多数都处于部落状态,要想把他们教成一个合格的农民,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呢。”

“所以还不如用一些手段把这些土着给彻底消灭掉,留下那些有用的小孩和女人,其他的不好控制的男人全部杀光。”

“这样一来香料岛上的土着人就可以换成更加合格的农民。”

朱瀚的这一番话让朱文正大为惊讶。

朱文正始终觉得自己对付那些南洋土着已经算是雷霆手段了,但是跟自己的叔叔相比,完全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文人雅士风格。

“可是这样的话,土着死光了,又让谁给咱们干活呢?”朱文正忍不住的问道。

“这个还不简单,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换种战略!自然就是用别的种族替换这些南洋土着!”

朱瀚非常澹定的说道。

“有哪些人替换?”

这才是关键问题的所在。

南洋这里土地虽然肥沃,温度实在是有些高,一般的人根本承受不住这里的高温湿热天气。

“首选当然是我大明的百姓,大明百姓吃苦耐劳,在南洋这里可以很好的耕种土地,并且随时可以拿起武器保卫这里的安全。”

“只不过大明现在人口增长虽然迅速,但要想短时间内招募足够多的人来南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大明采取的休养生息战略,让百姓人口增长迅速,但增长的许多人口大多都是以婴幼儿这些新出生的人口为主,青壮年的劳动力依旧是在各地都很缺乏。

要想把这些新增长的低龄人口变成实用的劳动力。

最少还要再等待十多年的时间。

而十多年的时间,很显然,并不是朱文正能够等得及的。

“咱们大明的百姓是上上之选,实在招募不到足够多的人,还可以选用其他的归化人。”朱瀚紧接着又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什么是归化人?”

朱文正已经被自己的叔叔搞得一头雾水。

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见识不足。

“你可以派人去高丽,琉球,倭国等地招募一些老实听话的人,只要他们肯来南洋这里定居,改成我大明的风俗生活,那就给他们划定一片土地,让他们去开荒耕种,只需要经过一代人,这些样貌上跟中原百姓没有太大差别的人,就可以归化为大明国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