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股份制

其实,朱瀚告诉汤和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让段功在印度的统治不要追求什么车同轨书同文。

段功虽然是大理人,但接触了许多的中原思想,为了巩固和方便自己的统治,肯定会要求下属的百姓和领主在语言和文字上追求统一。

但是印度这块大陆本来就是一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大大小小的领主们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各不相同,如果段功利用自己的强力手段,把他们捏合在一起,那也就相当于变相制造出一个巨大的群体。

这个巨大的群体,开始的时候似乎是人畜无害,能够让段功的统治变得顺利异常。

但是人总会是变的,思想也总会是有的。

再过个几百年之后,印度这片大陆上的人总有一天觉醒的时候。

而数以千万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和文字,就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外来殖民者在印度统治的终结。

所以朱瀚绝对不愿意看到一个拥有统一思想和文字的印度大陆。

印度大陆各方势力必须越破碎越好,虽然会让段功和大明的统治变得更加的繁琐和不方便,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

汤和把这些话解释完了之后,段功整个人都已经是傻掉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距离印度万里之遥的大明应天府,英王朱瀚仅仅凭借一些传闻和史书记载,就能够准确拿捏到印度大陆上的文明脉搏。

而且,是一掐就掐中命门的那种。

说实话,段功之前虽然对大明又是上表称臣,又是派人送儿子去当人质,但内心深处对于大明的认同感和敬畏并不怎么深厚。

段功仅仅把大明当做自己在异国他乡立足的靠山,等到段功以后在孟加拉彻底站稳了脚跟,不再需要大明提供支援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把大明第一脚踢开。

但是现在段功绝对不敢有这个想法了。

远隔万里之外,英王殿下朱瀚就已经把印度人的命门给拿捏住,那肯定也已经猜到自己潜藏在内心的想法。

那个所谓的东印度公司,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商号。

一旦某一天自己有了背叛大明的举动,那个东印度公司,也就是其背后的英王朱瀚,肯定会有无数种办法废掉自己。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段功想到这里,身上的冷汗已经湿透了衣服。

“段老弟,喝酒啊!”汤和一句话,让段功手中的酒杯一颤。

段功立刻一笑,化解了一下自己刚才的尴尬。

“汤大哥,喝酒,喝酒!”

整个酒宴,段功都不禁为自己之前的自大而懊悔,幸亏自己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

看来从今以后,自己要对大明真心实意的表示忠诚。

英王殿下竟然能猜到几百年后这片大陆上有可能爆发的动乱,自己那点小心思又怎么可能瞒得过他呢?

为了不让自己犯下大错,保存住大理段氏最后的这点势力和血脉,段功在随后的日子里,对大明舰队有求必应。

凡是汤和或者其他大明将领,亦或是随行的商船,无论他们有什么要求,段功一盖都严令手下百分之百的执行。

像什么澹水,粮食,水果,蔬菜,肉类等等的必需品,那更是保质保量,每天送最新鲜的。

至于什么南亚生产的各种香料,也是成筐成筐的往大明商船上运送。

为了让大明的将士们纾解思乡之苦,段功还下令周围臣服的印度领主,凑出来了一万多名印度少女,在新大理城内给大明将士们牵手解闷儿。

这么庞大的数量,足以让每一个大明僵尸都有了一个“印度外室”。

大明舰队的将士们在新大理这里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

包括汤和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有些乐不思蜀。

最后,要不是波斯商人马鲁阿里提醒汤和,再耽误下去就将会错过季风,导致舰队无法航行。

只怕汤和和手下的大明将士们,还要在新大理待上一个月。

最后在汤和的命令下,大明将士们在码头上与自己的印度妾室们纷纷挥别。

一艘艘的舰船上是威武雄壮的大明汉子,码头岸边是一个个披着纱丽的印度美女,双方依依不舍的样子,极像天上的牛郎织女分别。

其实,大明将士们心中还好,大部分都是渣男属性,自带拔吊无情特性,可能下一站的征程还有更漂亮的女子在等待自己。

而这些流泪的印度女子却不同,她们是真的伤心呀,而且还真的怕这些大明将士回来的时候不把她们带走。

因为这些当地女子,基本都出身下层种姓。

而在段功与当地婆罗门达成合作之后,作为上等种姓的婆罗门教就一直宣称,这些东方来的统治者,他们也都是神创者,乃是和婆罗门刹帝利一个级别的上等种姓。

这些下等种姓的女子,平常根本没有机会攀到高种姓的高枝。

如今好了,几乎人人都分到了一个高种姓的大明男人,不仅是她们自己,各自的家庭也都因此受到实惠。

汤和率领大明舰队离开新大理之后,段功立刻宣布,凡是与大明将士结亲的土着家庭,一概免除人头税,并且他们的女儿还将获得大明人的身份,只等着大明将士们回程,再度来到新大理之后,就会把她们带回遥远富庶文明的大明帝国。

段功的这个策略,不仅仅是像舰队当中的大明将士们示好,也是借助此事,继续分化瓦解当地的土着人。

这些在与大明将士联姻当中受益的中低种姓,必然会因为特殊的优待而另类起来,段功就可以在后续继续施展手段,把他们拉拢进自己的阵营。

毕竟要想稳固在当地的统治,仅仅依靠最上等的婆罗门贵族,很难建立起巩固统治,必须把依附自己阵营的人变得越多越好。

分化瓦解,拉帮结派,就是段功最好的手段。

从此之后,新大理城内就多了一万多名人人羡慕的“准大明人”。

不得不说,大明海军的将士们一个个龙精虎勐,战斗力绝对超群,几个月之后七成的印度美女就一个个肚子大了起来。

这些中低种姓的土着美女,一想到自己肚子里是高贵的大明血脉,对于那些大明丈夫们更是日思夜想。

而跟随印度洋季风向着西南前进的大明将士们,此时已经根本没有心思去想自己那一段露水姻缘结出的果实。

因为,陌生的印度洋,此时终于显露出他狰狞的面目。

虽然在洋流和季风下航行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沿途的风暴和高温,却让这些远航的大明将士们吃尽了苦头。

而且,沿途的印度土着门对于突然出现的庞大舰队,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十足的戒备,各种通商和贸易都算不得很融洽顺利。

好在印度大陆虽然富庶,但汤和这一次下西洋的目的并不主要为了经商,在了解和测绘的一些基本地理数据后,汤和就率领舰队继续向前进发,朝着最终的目的地波斯,重新扬帆起航。

汤和的舰队在前往波斯之前,派了一部分手下搭乘遇到的波斯商船返回大明。

这一路上的见闻和情报都积攒了不少,必须要尽快给朝廷传送回去,否则谁也不知道这一去波斯,什么时候才能够有机会返回大明。

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大明舰队的几个船员乘坐波斯商船终于抵达了广州。

随后他们就在广州乘坐朝廷的快船,又返回了应天府。

作为大明第一次下西洋的重要情报,应天府的官员第一时间就向皇帝和英王做了汇报。

大明洪武皇帝在奉天殿亲自接见。

在得知段功对大明毕恭毕敬的态度后,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后又是按照惯例赏赐慰问了这几个辛苦返回的将士。

等到群臣散朝,老哥朱元章立刻拉着朱瀚说道。

“七五,汤和在这密报是不是吹牛了?印度那里竟然这么的富有?”

密报这种东西,自然只有给大明皇帝朱元章和朱瀚看。

在朝堂公布于众的奏折,仅仅是大陆货而已。

朱瀚把手中的密报看了一遍,笑着对老哥说道。

“汤和是老实人,不会吹牛,这里面说的都是实情!”

老哥朱元章更是惊讶。

“要是真按照汤和在密报里所说,那印度这里没有冬天,岂不是一年到头都可以种庄稼?”

朱元章出身农民,自然知道气温对于种地的重要性。

“印度这里大部分都没有冬天,但是他们有旱季和雨季,水利工程没有建好的话,就算有好的天气也没有办法耕种,只不过总体来说重地的条件比中原是强了不少。”朱瀚说道。

神奇的印度次大陆,在土地肥沃程度上绝对是冠绝天下。

在现代社会,印度的农业科技可比华夏差了好几条街,但就凭借这么拉跨的农业科技,依旧养活了十几亿人口,而且每年还有大批大批的粮食出口。

其中的原因除了低种姓贱民都是牲口,不配吃粮食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的土地和水利优势实在是巨大。

“不仅土地肥沃,汤和还上奏,说那里出产高品的铁矿,做出来的刀剑,不用精挑细选就可以锐利无比!”老哥朱元章有说道。

“乌兹钢嘛,做出来的刀剑,既坚韧又锋利,那么好的矿石,根本不需要多么高的技术就能够做出神兵利器,这也是印度的一大优点。”朱瀚也不得不赞叹道。

“而且当地还出产宝石,黄金,香料!这么一块肥沃的土地,就这么便宜给了段功,实在是让咱心疼啊!”朱元章有些可惜的说道。

“也不算便宜段功,他占据了孟加拉那一带,实在算不上最肥沃富庶,印度的金华地带还要再往西北,也就是现在的德里苏丹国地盘,将来我大明探索好了下西洋的海路,建设好了沿途的据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用船队派出大军征服印度!”朱瀚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印度的野心。

历史上,不列颠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并且接连打赢一战二战,其中就有印度的殖民地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这么一颗耀眼的明珠,就在大明的隔壁,朱瀚要是不把他替大明搞到手,那绝对就算是犯下大罪。

只不过跨越万里海洋输送兵力实在是困难,吞并印度也只能一步步来。

“哥,我也已经想好了,要想吞并印度,咱们先用商船建立据点,然后再把当地的土着领主分化瓦解,等到他们陷入内乱的时候,大明的军队就可以正式入场,只要在印度分封上几个诸侯王,再掌控一些重要的海港城市,最多不用两百年,整片印度大陆就将会是大明的领地。”

朱瀚的话,让老哥朱元章激动了起来。

“第一步是不是就是你之前说的那个东印度公司?”朱元章连忙问道。

“没错,咱们先建一个东印度公司商号,这个商号不仅可以经商,而且在印度那里可以有征税和募兵的权力, 我粗略的计算过,只需要五十艘战舰,再加一万常备军,就可以掌控印度百万土地和千万人口,相当于又拥有了一个直隶的财富!”

其实,朱瀚对于统治印度的成本,还是往高了算的。

按照印度人一旦屈服,就打死不抵抗的尿性,其实可能都用不了一万常备军。

历史上的不列颠统治印度时期,正规军兵力最少的时候只有区区数千人,却让整个印度大陆没有丝毫的异动。

“太好了,这样的话,越打仗越有钱呀!”老哥朱元章忍不住赞叹起来。

按照朝堂当中那些儒家官员们的说法,大明现在驱逐了蒙古人,又开始让百姓们休养生息,要是再继续用兵作战,会让朝廷财政捉襟见肘。

但是,最近这两年,这种说法逐渐消失了。

因为在朱瀚的主持下,大明四处征战的步伐丝毫没有停歇,但是国库却一天比一天充实,虽然积蓄算不得多,毕竟花钱的地方是越来越多。

“不挣钱,打什么仗。”朱瀚笑了起来。

“哥,我们大明的东印度公司,将来会是最赚钱的。”

“所以这最挣钱的买卖,就不能够吃独食,必须要让更多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朱瀚的这话,让朱元章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七五,你快说说又有什么鬼主意?”

“哥,我们大明的东印度公司,我准备把它建成股份制!”朱瀚严肃的说道。

“股份制?什么是股份制?”老郭朱元章对于又冒出来的新奇词汇,充满了好奇和不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