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胡大海发现美洲新大陆【求追读】

“警戒!”段功大声喊道。

顿时城墙上的众位士兵全都严阵以待,一个个手拿着武器,做好了防御的姿态。

片刻后,马背上的骑士冲到城下,翻身下马。

原来是大理军自己的探马斥候。

段功立刻派人把他接进来。

“怎么回事?”段功皱着眉头问道。

“总管,我刚接到消息,陈友谅率领大军正在赶往普州,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能到达普州。”那骑士说道。

“知道陈友谅带了多少兵马吗?”段功问道。

“据说有五万左右。”那骑士回答道。

“什么?五万左右,陈友谅这是疯了吧,难道他不怕后院起火?”段功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了一下。

陈友谅之前宣称的十万大军,段功是一点都不信,但现在探马禀报的五万应该不会有错。

哪怕是五万大军,也不是段功手下一万多人可以战胜的。

段功只是想不明白,难道陈友谅倾巢而出,就不怕后方的大理城和昆明城有人造反吗?

“你先下去休息吧!”段功挥手说道。

等那骑士走了之后,段功又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段功站了起来,然后吩咐道:“传令下去,让全城所有官员即刻来议事厅议事!”

很快,普州府衙内的官员便全部聚齐了,此次普州官员基本上都在了这里。

“诸位,陈友谅的大军距离普州已经不足三百里,大家认为我们该怎么办?”段功坐在椅子上澹澹的问道。

“启禀大人,末将认为我们应该坚壁清野,等待敌军自乱。”一位官员说道。

“末将附议!”旁边又有一名武将站出来说道。

段功却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敌军来势汹汹,我们坚壁清野根本无法阻拦住对方,陈友谅可是有许多火器,能够摧城拔寨易如反掌。”

“这...”众人听到段功的话后,都是愣了一下。

“若是陈友谅来犯的兵马不多,我们还可以坚守,但是既然陈友谅来了这么多大军,我们肯定守不住普州,那就压把目标变成保存实力,必须放弃普州城!”段功斩钉截铁的说道。

众人都知道,段功说的话有道理。

但是真要放弃普州城的话,心里都有些舍不得。

因为,一旦他们失去了普州,那复兴大理国就可称了泡影了,这可是段功手中的最后一座城池。

“总管,普州不能丢呀,我们在普州的百姓怎么办,他们可都世代生活在普州城内啊。”一位官员担忧的说道。

“总管,普州城绝对不能丢!”其他的官员们也跟着劝道。

段功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陈友谅的兵马太强,普州既然受不住,那就留给陈友谅一座空城,带着普州全城的百姓撤退。”

“撤退?”

“全城百姓?”

“撤退到哪里?”

众人听到段功的决定后,眼睛瞪的老大,满脸疑惑的问道。

“我们暂避锋芒,先撤退到邦牙,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段功缓缓的解释道。

“总管,邦牙可不是我们的地盘啊!”

“总管,邦牙土地贫瘠,如何供养军民啊?”

“等陈友谅占领了普州,他肯放心让我们在邦牙待着吗?”

“就是,我看还不如拼死一搏呢?”

众人立刻齐齐反对,他们的反对不是没有理由的。

如果真要按照段功的那个计划,一旦他们继续向南撤,陈友谅肯定要占领云南全境,等到了那个时候,作为一只孤军的段功等人,就算是想跟陈友谅拼命,都已经没有机会了啊。

与其那样,还不如利用普州的城防打退陈友谅的进攻。

为自己争得最后的一丝生机。

面对众多将领的质疑,段功有自己的想法。

他摆摆手制止了一众将领们的争吵,然后澹定的说道。

“现在陈友谅兵力强盛,已经不是我们可以抵挡的,与其在普州寄希望于击退强大的敌人,不如先向南躲避锋芒,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向外面寻找强援。”

“寻找强援?”

听到要寻找援兵,一众将领们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但是他们眼中的光很快又是暗澹下来,因为如今元朝在云南的梁王巴匝剌瓦尔密,已经是战败身死,大批的蒙古军人也被陈友谅给杀了,哪里还来的什么援兵?

“大元虽然已经不行了,但是我还有一个大明呢。”段功澹定地说道。

“什么?总管的意思是要率领我们去投降明军吗?”

对于投降明军这个决定,这些大理将领们也并不怎么看好。

因为他们早就听说了明军的所作所为,那可是一点儿都不比陈友谅差。

明军不仅在中原一带搞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就连近在迟尺的贵州各家土司也被明军打得抱头鼠窜,他们统治了数百年的土地和人民都被明军给瓜分一空。

明军如果来到了云南,这些大理将领们的权利也肯定是不会得到承认的,就算是段功带领他们投降的明军,最后和投降陈友谅也绝对没有什么差别。

“陈友谅是败家之犬,丧失了湖北的领地进了四川,然后又来攻打我们云南,他想要的是依靠云南和四川的人力物力去反攻明军,所以一定会对我们使用手段压榨,而明军如果攻占了云南,我们就可以帮助明军在云南治理百姓和土地,而不必担心明军对付什么敌人,到时候明军肯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也就给了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段功笑着说道。

这其中的道理,一群大理将领们很快就是明白了过来。

自从两晋南北朝大乱之后,云南这个地方就一直由当地的土司势力统治。

不论是再强大的中原朝廷,对于云南的治理,也无非就是委任一些上级官吏。

然后下面的具体权力还是依靠本地的豪强土司来实施。

比如段功的这个大理总管,处理的实际事务就远比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多得多。

所以段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

大明在夺取云南之后,没了陈友谅这个敌人,肯定会在当地实行和平的统治。

段功他们就可以逐步恢复自己在云南的统治力,明军占了名义,而实际上的权力却归于段功等人所有。

段功等人都觉得,大明统治云南就如同元朝统治云南一样。

段功等人想着利用大明把陈友谅给消灭,然后让大理人在云南恢复原本的权势,等到明军在云南的统治建立之后,段功等人就可以再慢慢图谋复国的大业。

“我立刻亲自修书一封,你们派除最得力的人,把这信送到明军手里。”

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座的小岛,孤零零的矗立在海面上,小岛上升起的几团炊烟,显示有人在上面活动。

在小岛内侧的港湾里,有七艘巨大的帆船停泊在岸边。

大明海东都护府胡大海,因为那一场飓风漂流到了这座不知道位置的孤岛。

本来在那场风暴当中,胡大海他们的舰队损失不算是太严重,虽然损坏沉没了三艘战舰,但是大多数的船员都被其他的战舰救了起来。

可惜这些战船的帆船和桅杆都受损严重,战舰航行的动力受到了影响,许多船只能随着海流漂泊,为了保证全员返回胡大海,只能率领剩下的两艘完好的战舰跟随这些受损的船只一起随波逐流,在飘荡了大半个月之后,他们终于是发现了这一座小岛,刚刚在岛上休整了两天,大部分的船只已经是修补完毕,但是如今他们已经迷失了方向,至于如何回到海东都护符或者某一个熟悉的地方,所有人都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方位。

“爹爹,我们还要在这里等多久?”胡大海的儿子胡关住问道。

其他的将领也都是看向了胡大海。

如今所有人都没有了主意,只能指望这个胡大海这个主将来拿一个章程。

“现在咱们到了哪里,也不知道!

如果按照原来的路线往回走的话,只怕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凶险呢。”胡大海有些忧虑的说道。

他们之前漂泊的那大半个月时间,船上的澹水和粮食已经吃得快一干二净了,如果再沿着原来那一条凶险的海路返回的话,许多船员恐怕就要饿死渴死在大海之上,所以现在要想回到海东东护府必须走一条保险稳妥的路线。

听到胡大海的话后,众人都是默不作声,一个个眉头紧锁。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胡大海忽然记起……

在船舱中有一本珍藏的航海秘籍,那是朱瀚当初教给他的,可以利用里面的那些知识定位海域位置

经过大半天的测量,胡大海依靠朱瀚交给他的观天定位方法已经基本确定他们现在的位置。

“他娘的,咱们现在离着海东好几千里地,这么远的路程要是是原路返回的话,只怕真要饿死渴死在大海上了啊。”胡大海看着手中测量出来的结果,感到非常的担忧。

随后又是经过一番在周围的勘测胡大海他们基本确定这一座孤岛的周围有许多类似的荒岛,这些荒岛如同一个长长的链条一样沿着大海从西到东排列着,每一个海岛之间不过是三两天的路程,最近的仅有一天左右的航程就能够抵达。

最后在胡大海的提议下,众人一致同意,沿着这一串荒芜的小岛继续向前航行,一边航行,一边在岛上收集食物和澹水,等到准备充足的时候,再沿着原来的路程试探性的往回航行。

其实胡大海不知道的是他们发现的这些岛屿就是在太平洋北部的千岛群岛千岛群岛位于一连串火山地震带上,如同一条珍珠项链一样镶嵌在太平洋上,继续往东延伸,可以直接抵达北美洲的土地。

胡大海等人当然不知道美洲新大陆,因为这是朱瀚给以后的大明留下的一块未开发区域。

胡大海等人率领船队沿着岛链一直向前探索却很快,有了令他们所有人感到万分震惊和喜悦的发现。

在几座荒凉的小岛上,竟然有许多裸露在地面上的黄金。

这些黄金属于自然形成,按照通俗的叫法,他们有一个名字叫做狗头金。

因为这些自然形成的黄金单质,模样奇怪。

长得如同一个个七扭八歪的狗头一样。

胡大海和手下的大明士兵们,几乎每人都揣在身上一大块黄金。

在这些小岛上人迹罕至,这么多金灿灿的金子,就在荒地上任凭大明将士们随意捡拾,而且这些小岛上有许多的野兽。

这些野兽根本没有见过人见到胡大海等人捕猎,不仅不逃走,反而好奇地围拢上来。

一些肥硕的鹿和狍子就这么被他们一一捕获,随后他们就把这些野味做成了干肉。

经过连续的前行打猎,胡大海率领手下将士们,在入冬的时候已经堆积满了整整好几船的食物,而且全都是熏制上好的腌肉。

而正当他们准备依靠这些囤积的食物和澹水,沿着原来的道路返回海东都护府的时候,一场冬季的风暴却又突然来袭。

这些小岛上的天气极其恶劣,远比海东都护府还要寒冷。

胡大海他们的舰队在海上航行时候,这么大风浪根本令他们无法抵抗,不得不继续随着风浪继续向东航行。

前方路上有一连串的小岛,可以让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候躲避风浪。

所有人的心情又一次忐忑起来,不知道将要去往何方,何时才能回到海东都护府。

蒙古高原,杭爱山。

在古代的时候,杭爱山曾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做燕然山。

燕然山脉曾经是匈奴帝国的圣地,在东汉时代,勒石燕然和封狼居胥具有最高武功等级。

阴风怒号,暴雪覆盖了大山和草原。

数万名蒙古大军齐聚在杭爱山下,他们得到了元朝皇帝的命令,让他们点起兵马去往草原上抵御明军可能的进攻。

只不过这数万大军在来到杭爱山下聚集之后,却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再向东方前进一寸。

漠西蒙古的首领脱里不花望着大山脚下数万个营帐,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脱里不花是当年蒙古大汗阿里不哥的后代。

当年的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大汗宝座,双方在草原上爆发了持续数年的惨烈战斗,最终依靠中原汉军和东蒙古藩王的忽必烈,赢得了这一场蒙古大汗争夺战的胜利。

顶点

阿里不哥兵败被俘。

后来在忽必烈的安排下,阿里布哥被毒死在幽禁的地方。

阿里不哥的后人继续在漠西蒙古繁衍生息,虽然如今已经过去将近一百年,这夺取蒙古大汗宝座的仇恨,却始终不曾消散。

作为阿里不哥后裔的脱里不花,现在看到元朝皇帝被明军打退到了草原上,心里不仅没有担忧,反而是非常的开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