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 第八十六章 塞罗迪厄姆海战(一)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八十六章 塞罗迪厄姆海战(一)

作者:陈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05:02 来源:蚂蚁文学

在接到哈斯德鲁巴的命令之后,伊比利亚步兵就携带口粮和武器,开始向南翻越山岭。而哈斯德鲁巴则继续进攻塞罗迪厄姆城,以吸引守军的注意力。

伊比利亚步兵翻山越岭,绕了一个大圈,于第三天凌晨出现在塞罗迪厄姆城侧后方的山口,山口的塞罗迪厄姆防御营地疏于防备,在伊比利亚步兵的迅猛进攻下很快失陷,然后伊比利亚人迅速向塞罗迪厄姆城东面逼近。

塞罗迪厄姆人很快知道了“敌人出现在了后方”的消息,十分惊慌。因为当初得到戴奥尼亚人的提醒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只集中人手加固了西面的城墙,对于东面城墙,他们只来得及作简单的修缮,其城墙不但矮小,城外也未做任何防御设施,但他们抱着侥幸,认为这个方向暂时不可能遭到迦太基人的攻击,毕竟这已经处于戴奥尼亚友好城邦的势力范围,随时可能得到戴奥尼亚人的增援,迦太基人要想在这里登陆,将冒着很大的风险,至于迦太基人要想翻山过来,那些高耸的山岭并不是那么好翻越的,而迦太基人在这方面并不擅长。但没有想到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恰恰就出现了。

而这时,哈斯德鲁巴的军队也同时在西面对塞罗迪厄姆城墙发动了强攻,塞罗迪厄姆守军立刻就显得兵力不足了,他们预感到情势危急,匆忙的组织了所有能作战的公民到城头防御,同时也派人到港口乘坐快船,赶往墨西拿求援,此外他们还安排城内的民众开始往港口撤退。

事实上,在塞罗迪厄姆城附近的海面上,每一天都有戴奥尼亚的快船在巡逻和观察战况。当他们看到迦太基的军队出现在塞罗迪厄姆城的东面时,就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刻回返墨西拿,所以当塞罗迪厄姆城的使者前来求援时,墨西拿行政长官阿密克里斯已经组织好船队准备出发救援了。

与之同行的还有第三舰队。在迦太基人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同时从南北两个海岸向东进攻之后,塞克利安也不得不将他所负责的西西里舰队也分成了两部分,第一舰队在卡塔尼亚,第三舰队在墨西拿,随着战争的进行,第一舰队的大部分战船后来又进驻了杰拉的军港,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及时阻止迦太基的舰队在两个海岸协助陆军,绕到戴奥尼亚友好城邦的后方去登陆,同时也可以及时的保护运送辎重或难民的船队,而这一次第三舰队的出动显然是出于后面的目的。

当戴奥尼亚的船队赶到塞罗迪厄姆城附近海面的时候,塞罗迪厄姆城东墙的防御已经被伊比利亚步兵所攻破,公民兵们不得不放弃城墙的防御,部分退守卫城,部分退往港口。

幸运的是,塞罗迪厄姆当初建城的时候,港口虽然被囊括在城市之内,但是又有城墙将其隔开,最初的目的是防止港口的奴隶和自由民随意出入城区,而扰乱城内秩序,而现在它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塞罗迪厄姆公民兵事先在港口城墙布防,并且还捣毁了上城墙的石梯,堵塞了出入港口的洞口,毕竟这道城墙主要是防止港口的敌人进入城区,他们只希望能够为民众从港口逃离争取时间。

原本停留在港口内的船只载满塞罗迪厄姆民众后,一艘接一艘迅速的驶离,戴奥尼亚的船队也迅速的驶进港口,继续将停留在码头、惊恐不安的民众接走,还有一些来自廷达瑞斯、卡里阿克特(caleacte)、哈鲁恩提姆(haluntiu的船只也赶来救援,尽管场面有些混乱,甚至还有船只碰撞、倾覆的事情发生,但在这一刻,所有在北海岸的希腊城邦水手们都在齐心协力的救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将塞罗迪厄姆民众救出去,避免受到迦太基人的屠戮。

塞罗迪厄姆不是个大城,人口也不算多,很快老幼妇孺都上了船,开始装载赶到码头的公民兵们……

第三舰队的战船陈列在港口以西的海面上,以防止突然袭来的迦太基舰队。快船驶来,向旗舰上的第三舰队长官弗拉里奥斯汇报:“港口内的塞罗迪厄姆民众已经全部上船。”

弗拉里奥斯点头表示知道了,对于这样没有什么风险的护卫任务,他提不起多少精神来,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让乌鸦战船上的舰队步兵登陆港口,协助塞罗迪厄姆人守住港口,但在了解了实际战况后,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他不认为4000名舰队步兵仅凭借并不牢固的城墙能够挡住已经快要破城的两万敌人的进攻,把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舰队步兵折损在这个并不重要的地方实在不值得。

“等船队都离开后,我们就返航。”弗里尼奥斯刚传达完命令。

突然,桅杆上的嘹望手高声喊道:“将军,前方有敌情!”

弗拉里奥斯心里一紧,抬头凝望远方,穿过多艘战船的空隙,只见最西边的的战船桅杆顶上飘起了两条黄旗。

是迦太基的舰队,战船数量和我们差不多……弗拉里奥斯立刻根据旗语做出了判断(升黄旗代表有敌情,一条黄旗意味着敌舰队数量少于戴奥尼亚一方,两条黄旗表示双方数量大约相等,三条黄旗表示敌船数量多于戴奥尼亚舰队,而四条黄旗则是敌船数量远超)。

弗拉里奥斯顿时精神大振,他立刻改变命令:“吹响军号,升起黑旗!”

旗舰之上,五名司号兵同时吹响弯曲的铜号,响彻这一片海域,桅杆上也高高的飘扬起长长的黑色旗帜。

“黑夜之下,必有繁星。”满天星是戴奥尼亚海军最典型的战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乌鸦战船的威力,当初正是靠着它,戴奥尼亚初建的海军才击溃了强大的锡拉库扎海军。但经过十年的发展,由于舰队战船组成的改变,这个战术又有了新的变化,他正需要一场大战来验证其功效。

所有战船的舰长和船员在收到指令后,都立刻兴奋起来:甲板操纵员开始将搁在甲板上的吊桥抬到前桅杆处进行安放;舵手调整战船的方向,开始排列阵型;水手们开始吞咽口粮,并给坐垫涂抹滑油;坐在底仓过道的步兵们则开始穿戴盔甲……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焦急等待着这一场海战的到来。

……………………………………………

从西面而来的这一支舰队来自伊比利亚,准确的说它隶属于伊比利亚总督玛哥统辖。

阿非利加沿岸地势平坦,却没有高大坚固的树木,像迦太基这样一个著名的航海种族,很早以前就将伊比利亚半岛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基地,不光是因为那里丰富的金银矿,也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木材资源,绝大部分迦太基的船用木材来自伊比利亚。

玛哥担任伊比利亚总督之后,最初他并没有统辖舰队的权利,事实上在征服伊比利亚南部的过程中,大半的时间都用不上舰队,但是玛哥考虑到将来,要将军队用于其他地方作战时,海上运兵没有舰队的保护,将会是大麻烦,而想要调动迦太基舰队前来伊比利亚,却一定会受到以汉诺为首的元老院的阻挠,所以他才决定用在伊比利亚赚到的钱财和伊比利亚的树木,建造一支属于自己的舰队。

几年之后,一支由120艘三层桨战船、加上中小型战船、总共180艘战船的伊比利亚舰队成立,其统帅为马戈尼德家族的阿德米卡,水手有一半来自腓尼基城邦,其余的来自努米比亚以及毛里塔尼亚,没有一个是迦太基人。这支舰队很快就纵横在伊比利亚海岸以及赫拉克勒斯之柱附近。

汉诺知道之后,对此非常的忌惮,所以这一次,当这支舰队护送哈斯德鲁巴的军队来到西西里岛利利俾时,汉诺就指使迦太基舰队指挥官安诺巴斯要将其收编。

这遭到了阿德米卡的坚决反对,他说:“玛哥大人只是同意让陆军部队接受蒙特阿德诺的指挥,并没有说让舰队也接受迦太基海军的指挥。”

而安诺巴斯则反驳道:“既然都是迦太基的军队,当然要统一指挥,这样才对战斗有利!对迦太基有利!”

阿德米卡拒不服从,双方险些发生冲突。

最后这官司打到了元老院,元老院不得不再次派人与玛哥进行商讨,这样一来二去又开始了繁琐的谈判。而两支舰队,一个停靠在迦太基,一个停靠在利利俾,相互僵持着,这就是为什么之前蒙特阿德诺一直未见到有迦太基舰队出现在西西里岛南海岸附近海面为其部队护卫的原因。

直到哈斯德鲁巴知道这件事后,以“自己即将攻陷塞罗迪厄姆城,为防止敌人从海上逃跑”为由,要求舰队前来相助,这也是为什么伊比利亚舰队恰好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