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元老将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元老将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久前,老将王禀,趁着金国将完颜昌调到北方去剿东北抗金联军之际,用巧计夺取了金国的大定府,再下关键一城。

金国朝廷得知此事,大为震惊!

要知道,金国一共就只有三京,即金上京会宁府、金中京大定府、金东京辽阳府。

之前,金东京辽阳府就已经被岳飞给打下来了,让金国丢了一大片疆土。

如今,金中京大定府也丢了,搞不好,金国就将失去半壁江山了。

金熙宗完颜亶赶紧跟完颜宗干、完颜宗磐等人商量对策。

经过商量,完颜亶命金国都元帅金兀术,立即亲率大军南下,去收复大定府。

金兀术领命后,将防御岳飞的任务交给儿子金弹子、银弹子、粘得力、完颜寿等,他亲率主力十余万,绕道挥师南下。

燕青在第一时间探知这个消息,将之传递给岳飞和王禀。

王禀收到消息后,派探马探知,金军前锋已进至恩州,距大定府约三百里。

大定府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大兴安岭南端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为金军南下必经之地,它不论是战略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是首屈一指。

王禀深知大定府之重要,不仅关乎一城之得失,更是牵动元金两国战局的关键所在。他迅速召集众将,目光如炬,沉声道:“金贼来势汹汹,意在夺回大定府,但我等岂能坐以待毙?今我大军士气正盛,当以逸待劳,务必教金兀术有来无回!”

众将闻言,无不热血沸腾,纷纷请战。

大将蔡撙更是挺身而出,请缨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吾辈责无旁贷。”

王禀点头赞许,随即王禀跟他的搭档老将王彦商量过后,决定坚守大定府。

在大敌压境之际,王禀和王彦沉着果断,他们亲自视察城内外的防御工事和地形,加高加厚城墙,构筑防御工事。号召大家同心协力,保卫大定府城。同时密令城中百姓坚壁清野,做好持久战准备。

王禀和王彦还将他们全家老少搬到一座庙里,在门口堆满干柴,嘱咐守卫的士兵,万一城被金军攻破,即放火焚烧他的全家,以此激励士兵和百姓,誓死保卫大定府城。

根据地形和兵力,王禀和王彦以后军统制许清守御东门,中军统制守御西门,右军统制焦文通,游奕军统制钟彦守御南门,左军统制杜杞守卫北门。

同时,王禀和王彦派出哨探,并依靠当地人作向导,不断侦察金军行动方向。

经过七天的努力,王禀和王彦初步完成了大定府城的防御准备。

随后,金军游骑数千渡过三肤河,进迫大定府城郊。

五日后,蔡樽率领大元军伏兵活捉金军银牌千户阿赫和阿鲁等二人。

王禀和王彦从俘虏口供中了解到金将韩常、翟永固带领部分兵力在距城十五公里的白沙涡一带安营扎寨,便乘其初至,毫无作战准备,派蔡樽率领五千大元军乘夜前往劫营,一直激战到次日凌晨,大元军首战告捷。

金军残兵于三日后逃到后方,向金兀术报告了惨败的经过,金军主力迅速向大定府集结。

四日后,金军三路都统韩常、及副都统翟永固两军三万余众,渡三肤河迫近城下,接着,三万余金军四面包围了大定府城,进行强攻,企图一举而下。

大定府城下,战云密布,金戈铁马之声震耳欲聋,仿佛天地亦为之色变。

城头之上,王禀与王彦并肩而立,目光如炬,穿透重重硝烟,直视着那如潮水般涌来的金军。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既有决绝亦有默契,深知此战关乎国家兴亡,万不可有丝毫懈怠。

“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固守待援,务必让金贼知晓我大元儿郎誓死不退的决心!”

王禀的声音沉稳有力,穿透喧嚣,传至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将士们闻令,无不精神抖擞,誓与城池共存亡。

城下,金军攻势如潮,箭矢如雨,密密麻麻地覆盖着每一寸城墙。

然而,大定府城墙坚固异常,加之守军士气高昂,金军的猛攻一时竟难以奏效。

韩常与翟永固见状,面色阴沉,他们未曾料到,大元军竟有如此顽强的抵抗意志。

夜幕降临,金军稍作休整,准备发动更为猛烈的夜袭。

王禀观察了一整天,终于让他找到了胜机。

王禀让王彦坐镇,他亲自领兵从西门迎战。

金军逼向城墙,一边抢夺吊桥,一边以强弓硬弩向城上的大元军射击。

大元军以劲弓强弩还击,矢如雨下,金军死伤甚众,被迫后撤。

王禀抓紧战机,乘势以步兵出击,继以步兵持长枪、大斧猛冲,金军溃乱,仓皇渡水逃命,溺死甚众。

时近黄昏,仍有数千金军的铁骑在河外逗留,王禀派兵连续向其发起进攻,大获全胜,缴获甚多。

金军主力随后赶来,王禀使用疑兵计,大开城门,金军不知虚实,不敢冒进。

大定府被围第四天,金军从各地向大定府增调兵力,一部分金军扎营于距大定府十公里的东村。

大定府处于金军的铁壁合围之中。

金军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攻占大定府城上,却忽略了对营寨的防守。

王禀和王彦利用雷雨天气,派骁将阎充选拔五百壮士,乘黑夜突入敌营。

是夜,等电光一闪,大元军便一跃而起,奋勇进杀;电光过后,大元军全都潜伏不动。

金军不知大元军底细,满营大乱。

而大元军则按战前约定的暗号,时分时聚。

金军惶恐之中,自相残杀,等到天明,金军已无力还击,只得退去。

夜色渐淡,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大定府外,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胜利的芬芳与未散的肃杀之气。

王禀与王彦立于城头,望着远方金军撤退时留下的狼藉,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那是对大元将士英勇的自豪,也是对战争残酷的深深忧虑。

“此战虽捷,然金贼势大,不可轻敌。”王禀沉声对王彦说道,语气中既有鼓舞也有告诫,“我等需乘胜追击,更要加强防御,确保大定府万无一失。”

王彦点头,眼中闪过坚毅之色,“都统所言极是,我已命人加固城墙,并分派精锐巡逻四门,确保敌无隙可乘。同时,当尽快派人向朝廷报捷,请求援军,以图彻底击溃金贼。”

正当二人商议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一名探子疾步而来,跪禀道:“禀告二位将军,金军虽撤,但并未远离,似在东村附近重新集结,意图不明。”

王禀闻言,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对王彦道:“金军此举,或为诱敌之计,亦或欲图再战。我等需小心应对,既不可贸然出击,亦不可坐视不理。”

言罢,他转身对探子吩咐道:“速去通知阎充将军,令他继续密切监视金军动向,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探子领命而去,王禀与王彦则继续商讨对策。

王彦提议道:“兄长,我们不妨设下伏兵,若金军再犯,便来个瓮中捉鳖,定能大破敌军。”

王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此计虽妙,却需谨慎行事。金军非等闲之辈,若被其察觉,反而不美。不若我等以逸待劳,待其疲惫之时,再行反击,方为上策。”

王彦点头称是,二人随即部署兵力,加强城防,同时秘密派遣小队人马,于城外设下多处伏兵,只待金军自投罗网。

这几次战斗,大元军智勇结合,使围攻大定府的金军元气大伤,取得了大定府保卫战的初步胜利。

金兀术得知金军进攻大定府失败的消息后,率兵十余万昼夜兼程,用不到七天的时间直趋大定府。

金兀术所部是金军中的精锐部队,攻城略地,凶悍无比。其专攻城池的士兵号称“铁塔兵”,士兵都穿甲戴盔,配备最精良的武器。

其作战方法是每三人分为一个战斗单位,后面紧跟着拒马子,士兵每前进一步,就将拒马子往前移一步,以示一往无前,决不后退。

又在左右两翼以铁骑相配合,号称“拐子马”。

这是金国最精锐的人马,凡难攻之城、决定胜负的大战,金军都使用这一支王牌去攻打,屡次取得胜利。

当初战取胜之后,大元军中有人提出乘金兀术未到撤离大定府,保存实力。

王禀认为金兀术援兵将至,如果南撤,不仅前功尽弃,而且一旦被敌追及,必遭覆灭。

更为严重的是,金军将长驱直入,这会破坏大元军的士气,造成严重后果。

为今之计,只有背城一战,于死中求生。

众将同意这一方案,虽然处于劣势,但愿奋力一战,保住大定府。

几日后,金兀术领兵扎寨于大定府城外的三肤河北岸,连营十余公里。

金兀术看到大定府城垣简陋,竟狂妄地说:“大定府城可用靴尖踢倒。”并当即下令,他要在大定府城内府衙中吃早饭,城破之后,女子玉帛悉听诸将掳掠,男子一律杀死。

金兀术的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把王禀、王彦等放在眼里。

王禀、王彦等一方面加紧备战,另方面为了进一步麻痹金兀术,派曹成等二人为间谍,随探骑行动,故意让金军俘虏。

曹成等二人向金军散布王禀、王彦老迈,还喜好声色、贪图安乐、无所作为等假情报。

金兀术听后信以为真,下令留下攻城车、炮具,轻装急进。

转天,金兀术指挥金军向大定府城发起总攻。

这天天明,金兀术率金兵渡过三肤河,沿城列成阵势,从东门到南门,从南门到西门,把四门连成一片,并呐喊不停,企图在精神上吓倒大定府城内的军民。

可城内大元军丝毫不为所动,一心一意迎战金军。

大元诸将都认为金军中韩常部较弱,宜先打击该部。

王禀认为击败韩常部,仍不能阻挡金兀术精兵的进攻,不如先打败金兀术军,则整个金军将无能为力。

这时正值天气炎热,金军远道而来,没有休息即投入战斗,人困马乏,只好休兵立营,准备再攻。

大元军则轮番休息于羊马垣下以逸待劳,主动出击,突入金兀术营垒,打败其装备最好的三千牙兵。

金军以铁骑拐子马从左右两翼企图包围大元军,由于大元军奋勇作战,金军企图未能得逞。

盛夏酷暑,金军给养不足,人马饥渴,大量饮食被大元军施放了毒药的水草,中毒病倒者甚众。

王禀又趁烈日当空的中午,时而派遣数百人于西门扰敌,时而又从南门袭击,大败金军。

转天,风云突变,大雨倾盆,天气于金军不利,金军又屡攻不下,士卒死亡病疾又多,不得不改变方案,企图长期围困大定府,于是移营城西,掘壕列陈,与大元军相峙。

为了推垮金军,王禀派一百多名骑兵,或乘雨大作,或乘大雨停歇,不间断地袭扰金军,重创金军于城外。

两日后,金军中又打响战鼓,王禀不动声色,密切注视金军动向,并抚恤阵亡之大元军将士家属,再励士气。

金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金兀术开始引兵退走。

王禀趁此时机,全军出动,尾随追击,大败金军。

这时,大元大将杜壆、卢俊义率领五万援军前来增援大定府。

金兀术被迫率全部金军撤走大定府回金上京。

大定府保卫战取得了彻底胜利。

王禀所部不满五万,真能出战的,实际上只有三万多一些。

王禀、王彦率领将士同心协力,坚决抵抗,采取了正确的战略策略,这就是先发制敌,挫敌锐气;麻痹敌军,制造战机;以逸待劳,乘其不备。

加之城内居民的广泛支持。

终于以少胜多,以劣胜强,大灭了金军的嚣张气焰,保住了他们胜利的果实。

这一战是金军自成立以来,遭到的最重大的惨败之一,震撼了金国统治者,让金国高层无不为金国的前途发愁,担心金国的末日就要来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