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构的女儿长大了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构的女儿长大了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历史上赵构的“阿爹”,江鸿飞的印象很不好。

完颜宗贤,一个名字背后,是北宋末年无尽的苦难与屈辱。

他,一个金国的将领,竟公然宣称:“自今而后,赵构须唤我阿爹!”

这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挑衅,更是对赵宋皇室尊严的践踏。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金军铁蹄踏破东京汴梁,繁华不再,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与无尽的哀嚎。

赵宋皇室成员,无论是尊贵的皇子皇孙,还是温婉的妃嫔公主,皆成了金人的俘虏,命运多舛。

韦贤妃,赵构的生母,亦未能幸免。她虽已三十八岁,且身为祖母,但深宫之中的保养,让她依旧风韵犹存。于是,她成了完颜宗贤的猎物,被强行掳至北方,开始了她长达数年的屈辱生活。在那片异国的土地上,她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折磨,更要承受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江鸿飞是对赵宋王朝的男人恨铁不成钢,可也厌恶完颜宗贤这样的人。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对韦贤妃的所作所为,更因为他代表了那个时代金人对汉人的极端蔑视与侮辱。

完颜宗贤的嚣张跋扈,不仅仅体现在他对赵构的“阿爹”之称上,更体现在他对赵宋皇室女性的肆意玩弄与践踏上。他好色成性,将赵宋皇室之女与宗室之女视为玩物,肆意凌辱,给汉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与痛苦。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赵构为了维护母亲的尊严与自身的颜面,不惜牺牲妹妹柔福帝姬的性命。

这位同样遭受过金人凌辱的公主,在逃回南宋后,本应得到应有的关怀与庇护,却因韦贤妃的一句“冒牌货”而命丧黄泉。

赵构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柔福帝姬的二次伤害,也是对历史真相的扭曲与掩盖。

江鸿飞深知这一切背后的复杂与残酷。他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望着眼前这位曾经的“盖天大王”,心中五味杂陈。他一边享受着韦贤妃与柔福帝姬赵多富的伺候,一边暗自思量:该如何对待这位历史的罪人?是简单地以暴制暴,还是寻求更为深刻的复仇方式?

在江鸿飞的眼中,完颜宗贤不仅仅是一个敌人,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代表了那个时代金人的傲慢与残忍,也揭示了汉人在异族统治下的艰难与屈辱。

因此,江鸿飞决定,他要让完颜宗贤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其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江鸿飞跟完颜宗贤是一种人。

他们都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征服欲,那种将战利品炫耀于世的冲动,仿佛是他们血液中流淌的共性。

江鸿飞不仅征服了疆土,更将那些战败者的女性亲属纳入自己的后宫。他为这些女子加封的妃嫔称号中,巧妙地融入了她们曾经的身份印记,这不仅是对她们过往的铭记,更是对自己辉煌战绩的一种无声宣告。每当这些称号被提及,便是他胜利乐章中的一个响亮音符,让世人皆知,这些女子是他从敌人手中夺得的宝贵战利品。

在此点上,江鸿飞似乎比完颜宗贤走得更远,因为完颜宗贤虽也有类似之举,但其在历史上留下的此类事迹,相较于江鸿飞而言,显得颇为有限。

然而,江鸿飞对待这些女子的方式,却也有其温柔之处。他并未让她们重蹈历史上那些被俘女子所经历的屈辱与苦难,更没有让她们在苦寒之地过着野人般的生活,或是成为任人摆布的玩物。他给予了她们相对体面的生活,这份“仁慈”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难得。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江鸿飞作为一位“大渣男”的本质。他的行为,无疑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是对人性深处自私与贪婪的极端展现。

不过即便如此,江鸿飞自觉也比完颜宗贤强得多。

因一段历史恩怨,也就是,靖康之难之际,完颜宗贤密令千户菑西国禄,致书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欲以弟菑西野利易娶赵多富。然闻赵多富已在完颜宗望的府邸,遂求释归并赐婚。完颜宗望、完颜宗翰闻讯大怒,将菑西野利斩首于南熏门。而对赵多富怀恨在心。

在金国的高层斗争中,完颜宗贤站对了队伍,进而得偿所愿将赵多富要到手上。

然而,完颜宗贤对待赵多富的方式,却令人所不耻。在享受完她的美色之后,他竟将她嫁给了一个名叫徐还的汉人,以此作为对自己亲弟弟菑西野利被杀的报复。

这种行为,与潘大户将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有什么区别?

这不仅是对赵多富的极度不尊重,更是对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位高权重之人的尊严的极大侮辱。

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完颜宗贤却将这份恩情化作了仇恨的火焰,烧毁了彼此间的所有美好。

而江鸿飞的行为,虽然同样令人不齿,但他却并未像完颜宗贤那样,将个人恩怨上升到国家与民族的层面。他作为一名汉人统治者,在处理这些战利品时,更多地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量。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定人心。

同时,在这个时代,征服者将战败者的女性亲属纳入后宫,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古往今来,权力更迭之际,类似的安排屡见不鲜,非独今日。

回溯至唐朝初期,那场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仅稳固了皇位,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处理了兄弟遗孀——他将她们纳入后宫。

此举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

首先,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

自北朝以来,战胜者收纳战败者家族女眷入后宫,已成惯例,这一习俗跨越了隋朝,直至唐朝仍被沿袭。李世民此举,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时代背景的顺应。

李世民之后,李治娶了武则天,李隆基娶了儿媳杨贵妃,唐顺宗李诵娶了爷爷的才人。

除此之外,在唐朝,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不只唐朝,宋朝也是一样的。

赵匡胤打败后蜀,收花蕊夫人入自己后宫。

宋灭南唐,赵光义幸小周后。

由此可见,这种事在朝代更迭的时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江鸿飞这么干,也有例可援。

再者,此举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

李世民深知,新朝初立,人心浮动,尤其是那些拥有深厚背景的贵族家庭,他们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朝局的稳定。通过接纳这些贵族之女,李世民不仅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他并非嗜杀之人,反而愿意重用旧贵族,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安抚,更是对整个社会情绪的调节,有效减少了因政变而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以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为例,她出身显赫,是隋朝宗室之后,更与唐朝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世民接纳杨氏,无疑是对关中集团的一次重要示好,巩固了李唐王朝在长安的根基。这样的安排,既是对杨氏家族的安抚,也是对其他贵族势力的一种暗示:只要他们效忠于新朝,就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与杨氏之间甚至产生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共同孕育了子嗣,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关系。李世民甚至一度有意立杨氏为后,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这一提议本身已足以说明他对杨氏的重视和信任。

综观历史,江鸿飞的选择与李世民之举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在尊重传统与顺应时代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了政治智慧来稳定人心、巩固统治。

所以,江鸿飞的做法,不仅是对历史的借鉴,更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把握。他明白,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只有灵活应对、善于变通,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此外,江鸿飞在处理这些女子时,虽然带有一定的自私与残忍成分,但他也给予了她们相对体面的生活待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出了对她们的尊重与关爱。

这不比金人将她们当成人尽可夫的妓女、或者交易牛马的筹码强多了?

关键,江鸿飞是汉人,她们落到江鸿飞手上,属于肉烂在锅里。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的母亲也姓杨,也是杨雄的侄女,跟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是表姐妹。

这样的家族脉络,无疑为武则天日后的宫廷之路铺设了错综复杂的基石。她步入李世民的后宫,也是得益于此。

韦贤妃走的就是这条路。

韦贤妃入宫时已近三十多岁了,虽凭借不凡的容颜与不懈的保养,力求在后宫中站稳脚跟,但终究难敌岁月的侵蚀。

尤为关键的是,自赵构被俘,江鸿飞对韦贤妃的宠爱日渐式微,这无疑是对她的一次重大打击。

为挽回恩宠,韦贤妃不得不另辟蹊径,她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族,尤其是那些年轻貌美的侄女们。

她先是安排了两个兄长韦宗颜与韦宗闵的三位女儿入宫,企图以此重燃江鸿飞的热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韦宗颜的小女儿韦瑄,她不仅姿色出众,更因身材高大,从而赢得了江鸿飞的青睐,甚至为其诞下子嗣。

韦贤妃借此机会,在后宫中重新赢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江鸿飞对韦氏三女的兴趣渐减,韦贤妃再次陷入了失宠的危机。

面对这一困境,韦贤妃并未放弃,她再次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决心。她不惜将弟弟韦渊的双胞胎女儿也送入宫中,试图以此维系自己在后宫的地位。

然而,这一次的尝试并未如她所愿,江鸿飞虽偶有光顾,但终究未能长久。

时光荏苒,江鸿飞忙于政务,几乎忘却了后宫中的这位旧人。

直到他再次擒获完颜宗贤,才忆起召见韦贤妃及其一行人。令他惊讶的是,多年未见的韦贤妃非但未见衰老,反而更显年轻,仿佛岁月对她格外宽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韦贤妃此次并非孤身前来,她还带来了赵构的侧室田春罗与姜醉媚、五位侄女以及赵构的两个女儿——康大宗姬赵佛佑与康二宗姬赵神佑。

这一行人中,唯有赵构的两位女儿让江鸿飞眼前一亮,她们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江鸿飞对这两位少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召她们至前,仔细端详。看着她们与赵构相似的面容,他不禁感慨时光飞逝。

询问之下得知,赵佛佑与赵神佑半月前曾随祖母前往万国城拜见父亲赵构。

赵构托她们转达对江鸿飞的忠诚与祈愿,声称自己每日抄写善书、念诵天尊名号,为江鸿飞与大元祈福。

然而,江鸿飞深知赵构的虚伪与算计,对这番话只是冷笑以对。他明白,赵构的祈祷不过是权宜之计,难以掩盖其内心的怨恨与诅咒。

但江鸿飞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他深知自己一生树敌无数,早已习惯了敌人的诅咒与怨恨。在他看来,这些不过是权力斗争中的常态罢了。

江鸿飞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赵佛佑与赵神佑身上,这两个少女无疑为他带来了新鲜感与乐趣。他明白韦贤妃等人的用意——她们希望借此机会让这两位少女在后宫中立足。

其实,这种事,已经成了江鸿飞后宫中的惯例。

事实上,江鸿飞早就冲各国年轻一代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下手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桓的女儿柔嘉公主,前年就成了江鸿飞的妃嫔,如今连孩子都给江鸿飞生过了。

江鸿飞伸出手将赵佛佑和赵神佑抱在怀中,将她们放在自己的腿上。

尽管赵佛佑与赵神佑在韦贤妃、田春罗及姜醉媚的悉心教诲下已颇具仪态,深知今日或将成为江鸿飞的囊中之物,然而,江鸿飞仅以轻描淡写的一语,便将她们温柔地揽入怀中,坐定于膝上。

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令两位未经世事的少女脸颊绯红,心跳如鼓,手足无措。

田春罗与姜醉媚目睹此景,心中不免为赵佛佑与赵神佑的慌乱而揪心,尽管深知江鸿飞对纯真少女怀有宽容之心,但关爱之情却让她们难以自持,思绪纷乱。

正当二人思量如何为赵家姐妹解围之际,韦贤妃温婉启唇,打破了室内的微妙氛围:“陛下或许未曾深晓,构儿已对其过往之失深感懊悔,现正一心向道,每日诚心祈愿,为陛下、为大元、为苍生祈福,不求功名利禄,只愿洗刷罪孽。佛佑、神佑目睹其诚心,特来传达此意,实为孝义之举。”

江鸿飞深知赵构不甘心一辈子被困在万国城中,他甚至都愿意当一个宦官进宫来伺候江鸿飞,以图东山再起。

但在江鸿飞眼中,谁人欲效仿越王勾践,皆不足挂齿,他誓不做那妇人之仁的吴王夫差。

所以,江鸿飞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赵构的请求,将其永囚万国城,既绝其权柄之梦,亦断其自由之路。

江鸿飞心志坚定,对于这些囚徒,他早已决意让其终老城中,或随自己共赴黄泉,绝不让其后代插手。

如今赵构表面上的虔诚更甚,或许真的日夜抄经祈福,但其背后的算盘,江鸿飞岂会不知?

只是,江鸿飞不会因此放松警惕,即便深知赵构已是一败涂地,再无翻身之日。

面对韦贤妃的委婉求情,江鸿飞淡淡一笑,恩威并施:“构儿能有此等觉悟,实属难得。朕意已决,赏其勤抄善书之功,赐道袍一袭、善书百卷、宣纸千张,以示嘉勉。”

言下之意,赵构既愿赎罪,那便成全他,让他在笔墨间消磨余生。

韦贤妃见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无奈与叹息。她深知,江鸿飞的决定,无人能改,赵构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在这权力的游戏中,每一颗棋子,都需按照既定的轨迹前行,无人能够逃脱。

暗叹一声,韦贤妃就乖巧地转移了这个话题:“这两年,臣妾一直教佛佑、神佑跳舞,让她二人为官家舞一曲,如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