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五十六章 春风化雨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五十六章 春风化雨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岳飞和金兀术在前线交战之际,江鸿飞君臣也没有闲着。

经过跟自己的臣子商量研究,江鸿飞做出了三个重要的批示:

第一个重要的批示就是,号召辽宁路的文人士子投身大元朝廷举办的科举,将辽宁路的文人先给消化掉。

江鸿飞期望通过这些未来的治理者,将大元帝国的辉煌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播撒至辽宁路的每一寸土地,让那份对帝国的向往与归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确保所有辽宁路的参试者亲临国都元大都,亲历科举盛事,好好领略一下大元帝国的文化,对大元帝国生出向往,最好生出归属感,江鸿飞做出重要指示,辽东地区来参加科举的文人的衣食住行,全部由朝廷买单,这算是对辽宁路刚并入大元帝国颁布的特赦。

不过江鸿飞特意做出过指示,此次科举虽然会对辽宁路的文人有一定的照顾,但考卷的语言却无一例外地采用汉字——这不仅是知识的钥匙,更是通往帝国核心的通行证。

江鸿飞明白,若要真正融入大元帝国,掌握汉字,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对于那些未曾涉足汉字世界的辽宁路学子,帝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慷慨与包容,提出可先入太学深造,费用全免,待学成之后再赴科举之约。

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文化融合的深切期许。

与此同时,一个更为深远的决策悄然酝酿——废除辽宁路原有文字,包括金国文字、辽国文字、渤海文字以及以前的所有文字,全面推行汉字与汉语。

历史上的无数先例证明过,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文化认同的基石。若想真正统治一个地区,唯有消弭文字的隔阂,方能实现真正的心灵相通,将那里彻底变成自己国家的一部分。

这么说吧,文字其实是有文明基因的,只要一个民族的文字不消亡,它就可以维持着复杂的民族自我认同的精神归属。

也正是因为如此,古往今来,那些真正的征服者,想要彻底征服一个地区,就先要消灭那里的文字,否则统治者,要么被那里的文明同化,成为其一部分,要么最终被驱赶,宣告失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华文明。

在中华大地这片土地上,汉民族也曾被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统治过,但就因为汉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了巨大的文明体系,所以,无论任何民族统治汉民族,最后的结果都是要么被汉人同化,要么被汉人驱赶,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彻底征服汉人。

所以,被统治者从精神和情感两方面认同统治者,是统治成功的唯一选择。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纵观历史,每一次成功的统治,都是首先灭掉当地的文字,使得被统治民族完全或彻底的集体失忆,重新接受统治帝国的精神与情感灌输,以实现其长治久安。

这么说吧,掠夺辽宁路的地区的物质财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想要真正将辽宁路变成大元帝国的一部分,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哪怕江鸿飞已经将整个辽宁路的达官贵胄豪绅阶层消灭掉了。

因此,江鸿飞坚信,通过汉字与汉语的普及,辽宁路终将彻底融入大元帝国的怀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为了不让人类智慧的结晶毁在自己手上,辽宁路原来的书籍、碑文、所有记载,都被吕将、韩昉等人收集起来,送往元大都,交给李清照等人,将之编入到《洪武大典》中,甚至就连这些原稿,江鸿飞都不让人销毁,而是命人刊印十份,分开保存。

第二个重要的批示就是,废除辽宁路原有的货币,全面推行大元帝国的货币,以此加强经济控制,深化统治根基。

——江鸿飞已经搞出来了灵石本位制(具体可以参考布雷顿森林体系),发行了大元帝国的纸币。

控制住一个地区货币的发行权,意味着对地区经济命脉的牢牢把握,从商品定价到工业布局,从财政税收到军备国防,无一不受到帝国意志的深刻影响。

江鸿飞深知,这一举措的实施,将是辽宁路全面“大元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长久稳定统治的关键一步。

换一种说法就是,控制住了一个地区的货币,就等于是控制住了这个地区,如果控制住了全世界的货币,那么就等于是控制住了全世界。

想想江鸿飞上一世的大漂亮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霸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不是因为它发行的货币,是世界通用货币。

当然,对于辽宁路的治理,大元帝国及江鸿飞等人的智慧远不止于此。他们深知,治理之道在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需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方能实现最佳效果。然而,无论策略如何变化,其最终目标始终如一——将辽宁路彻底转变为大元帝国坚固的基石,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肌肤都流淌着帝国的血脉,让每一个灵魂都沐浴在帝国的光辉之下。

如此,辽宁路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异乡,而是大元帝国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融合与进步的光芒。

……

金兀朮退到大灵河以北,设下防线,想阻止大元军过河。

可大灵河又不是黄河、长江这样的天堑,加上它又长,怎么可能守得住?

双方游斗了半个多月,林冲便率一支偏师过了大灵河。

金兀术得知这个消息了之后,亲自率领大军前来交战。

见金兀术前来交战,林冲挺枪上前,道:“金兀朮?!太巧了,我正要会会你!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快来让爷爷豹子头林冲送你上路!”

金兀术大怒,心想:“你林冲虽然也是大将,可怎么能跟我比,我可是大金国四太子,大金军元帅,岳飞跟我打,还算身份相当,你哪够资格跟我打?”

林冲还在那骂战:“金兀术,你莫不是怕了我林冲?碰上我,就是你死期临头!你及早退兵,乃是上策。不然的话,叫你这些兵马全军覆没!”

金兀术被骂得急眼了,便想出战。

正在这时,金营当中有人高喊:“父王有事,孩儿服其劳,杀鸡何用宰牛刀!”

说话间,金军阵营中冲出一匹战马,到金兀朮跟前:“父王,给孩儿观敌掠阵,我来会他!”

金兀朮一看,是自己的二儿子银禅子:“孩儿呀,你要多加小心,这林冲虽然年纪不小了,却是那元主江衍手下起兵大将,随江衍南征北战,实力高强,经验丰富,不可轻敌大意。”

银禅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他高声道:“父王放心,孩儿这实力仅次于兄长,旁人谁能是孩儿对手,正欲借此良机,扬我大金威名!那林冲虽强,孩儿亦有破敌之策。”

银禅子手使一对亮银锤,自认在金国得算第二条好汉。除了他哥哥金禅子,其他人全不是他对手。

言罢,银禅子催动战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林冲。

阳光洒在他银色的铠甲上,熠熠生辉,宛如战神降临。

林冲见金兀术没有出战,却派一员小将出来战自己,豹眼一竖:“竖子,敢小觑大将!”

林冲立马握紧丈八蛇矛,一夹战马,身形一展,如同猎豹捕食般迅猛,迎了上去。

两骑相交,枪锤交错,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四周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激烈的战斗气息所凝固。

林冲的长枪如龙出海,每一击都蕴含千钧之力,而银禅子的双锤则势大力沉,舞得密不透风。

二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

战场之上,尘土飞扬,两军将士皆被这二人间的精彩对决所吸引,一时之间,竟忘了呐喊助威,只余下兵器碰撞的轰鸣和战马嘶鸣的回响。

林冲心中暗自赞叹,这银禅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实力,真是英雄出少年。

林冲可不认为他老了,他身形一晃,就变成了豹头人身的半兽人,接着每一招每一式都直指银禅子要害。

而银禅子见此,也身形一晃变成了狼首人身的半兽人,亦是越战越勇。

两人在战场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战况之激烈,令人叹为观止。

斗了一百二十合,林冲到底还是有点老了,不堪鏖战。

眼见林冲就要吃败仗之际,岳云赶到,舞动双锤,马踏敌营。所过之处,砸得金兵东奔西躲,四处逃散,转眼间来到两军阵中,和金兀朮马打对头。

金兀朮暗暗吃惊:“中原真有高人,这么点儿娃娃能闯我三川六国几十里地连营,令人佩服。”,问道:“小英雄高姓大名?”

岳云一报自己的名姓,吓他一跳,脑袋都疼,因为他叫岳飞打怕了。

金兀朮倒吸口凉气:“噢!原来是岳飞的儿子?我说这么厉害呢!”

岳云道:“金兀术,碰上洒家,算你倒霉,速来送死!”

金兀术冷笑一声,目光如炬,凝视着岳云,讥讽道:“乳臭未干的小子,你何德何能,竟敢在此大放厥词?若是你那威名赫赫的父亲岳飞至此,我或许还会掂量几分,但你岳云,又有何资格让我正视?”

话音未落,银禅子已按捺不住,双锤猛然一震,瞬间将欲上前挑战的林冲震退数步,随即策马直取岳云而来。

银禅子身形矫健,犹如猎豹捕食,他横亘在金兀术与岳云之间,目光炯炯,对岳云使锤的技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岳云,你可曾听闻我银禅子的名号?”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

岳云眉头微皱,反问道:“你是何人?”

银禅子傲然一笑,自报家门:“我乃大金国四郎主的次子,银禅子是也!快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岳云打量着眼前的对手,银禅子面如冠玉,胯下坐骑毛色鲜亮,手中的亮银双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自己今日所使的锤金不相上下。

岳云心中暗道:“此人与我正是一个好对手!”。

于是,岳云一声低喝,催动战马,挥舞双锤,如狂风骤雨般向银禅子砸去。

银禅子亦不甘示弱,亮银双锤交织成网,与岳云的锤头激烈碰撞,发出“嘡啷”巨响,震得四周尘土飞扬。

交锋数回合后,银禅子只觉双臂酸痛,锤柄滚烫,心中暗惊:“这岳云的力量竟如此惊人,硬碰硬绝非良策。”,他迅速调整战术,改为游走战,试图寻找岳云的破绽。

而岳云则愈战愈勇,锤法愈发精妙,每一次挥击都力沉势猛,直逼银禅子要害。

此时,金兵阵中旌旗招展,呐喊声震天动地,为银禅子助威:“二殿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然而,岳飞率领的大军已悄然渡过大灵河,抵达战场。

岳飞及众将目睹岳云的英勇表现,无不惊叹。

岳云如同猛虎下山,战马奔腾如蛟龙出海,其威势不亚于三国时期的吕布,又仿佛李元霸再世。

岳飞表面冷静,内心却为儿子的成长感到骄傲。

会做人的张俊,更是大声道:“擂鼓助威!”

顿时,十八面大鼓齐鸣,鼓声如雷贯耳,激励着岳云更加奋勇向前。

在鼓声的激励下,岳云战意更盛,双锤挥舞得密不透风。

银禅子虽奋力抵抗,但二十余回合下来,已是汗流浃背,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功。

正当战况胶着之际,岳云突然挂锤摘弓,一箭破空而出,直指银禅子。

银禅子反应迅速,侧身躲过第一箭,却未能躲过紧随其后的第二箭。

“嘣”的一声,狼牙箭正中银禅子肩头,剧痛之下,他惨叫一声,狼狈逃窜。

岳云欲乘胜追击,却被金兀术一斧拦下,那招“玉带缠腰”险象环生,岳云只得闪身避过。

趁此机会,银禅子得以逃脱。

金兀术见状,心中暗自盘算:“岳云太厉害了,把我二儿子都打败了。岳飞又来了,此战断难取胜。”

于是,金兀术果断下令:“鸣金收兵!”

随着“当啷啷”的锣声响起,金兵如潮水般撤回大营。

岳飞见此,下令:“追!”

大元军将士闻令而动,策马追杀金兵。

金兵们溃不成军,抱头鼠窜。

直追到金军的大营门,金军弓箭手挡住去路,乱箭射回大元将士。

岳飞才下令鸣金收兵,然后大元军将士敲着得胜鼓、唱着得胜歌,回到大灵河畔背水扎营结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