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五十一章 首战告捷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五十一章 首战告捷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金国朝堂震颤于耶律昂哥率契丹人诡谲夺取盘锦,完颜宗辅父子被生擒活捉,大元军冲破盘锦防线,进入金国的腹地等噩耗时,耶律余睹一族已悄然北去,遁入到东北招讨司的庇护之下了。

完颜亶闻讯,怒不可遏,即刻颁下严旨,誓要诛杀耶律余睹全族。

随后,在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完颜宗隽的力主之下,金国朝野上下掀起了一场对契丹与汉人叛军的残酷清剿。

此举虽迅速激化了金军的动荡,更令女真人的发祥故地落入辽人之手,辽人还在金国的后方大肆屠杀女真人,断了金国高层的后路。

然而,已经不是很在意他们那个苦寒老家的金国高层,并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放在平叛上,而是令分裂出来的东北招讨司,不要再南下了,即刻回师平叛,以稳固后方。

随着东北招讨司承担起平叛重任,金国高层的目光又跨越千山万水,聚焦于已突破辽西走廊、虎视眈眈的大元军。

面对势如破竹的大元军,金国朝堂再次争论:如何抵御大元军的凌厉攻势?

经过激烈辩论,金国高层达成共识,唯有以战止战,方能彰显金国威严,迫使大元知难而退。

为此,金国不惜调动一切可用之兵,包括由金兀术统领的、原属完颜宗翰麾下的四五十万精锐,以及完颜昌麾下的二三十万大军,同时征召臣服于金国的合底忻部、塔塔儿部、山只昆部、广吉剌部等部落,共同抵御外敌。

当时,金国朝廷打的主意是让这些中间派势力去增援盘锦。

谁想,当时驻扎在广宁府的耶律余睹部三万契丹军,不等其他盘锦的援军到来,便在耶律昂哥的率领下把盘锦城给献了。

其他金军见状,只得仓促撤退至金东京,而刚刚赶来增援的塔塔儿部等部落,也在此地集结。

加之原本就驻扎在东京一带的完颜昌部(实则为完颜宗隽部,暂由完颜昌代管)。

金国东京一时之间汇聚了四五十万大军。

为应对此等局势,完颜昌亲赴东京,亲自坐镇指挥,力图稳住阵脚,准备迎接更为艰巨的挑战。

与之相对应的是,岳飞留下部分人马占领盘锦防线,又在盘锦城休整一番过后,就亲率二十万大元军向着金国东京开去。

与此同时,中线的王禀,也率领十万大军抵达金国的大定府外,与完颜昌所部的十万大军对峙。

——这其中七万金军驻守在大定府中,三万金军驻扎在大定府西边的大光顶子山,与大定府呈犄角之势,相互为援。

大定府矗立于大兴安岭南麓与燕山北端之间,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宛如天然屏障,保护着金国的腹地。

完颜昌巧妙地将七万大军布置于大定府,另三万精锐则驻扎于大光顶子山,与大定府互为犄角,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这让稳重善战的王禀一时之间有些不敢轻举妄动。

西线,朱武正率领着十万大元军,与金国的西北路招讨司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西北路招讨司,是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娄室留下来的打过很多硬仗却很少有败绩的老底子,极为能征善战。

如今,完颜娄室虽然已死,但完颜娄室的两个儿子,同样能征善战,尤其是他的长子完颜活女。

在完颜活女的统帅下,凭借着西北路招讨司深厚的底蕴和灵活的游击战术,屡次化险为夷,让大元军头疼不已。

就在两国大军对峙,决战一触即发之际,金国朝堂之上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权臣完颜宗磐,面对大元帝国的汹汹来势,竟主张通过议和来换取短暂的和平。

完颜宗磐慷慨陈词:“大元皇帝以仁厚著称,多年未动刀兵,其志不在灭我金国。此番战事,皆因粘罕等将领屡次侵扰大元边境,积怨成仇。如今,讹里朵、斡鲁补、阇母等将领已落入大元之手,若我们再将粘罕一家送出,以示诚意,再辅以重礼,定能平息大元之怒,化干戈为玉帛。”

完颜宗磐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完颜宗干的强烈反对。他言辞犀利地指出:“斡鲁补、讹里朵、阇母等人,皆为我金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大元皇帝囚我族男子,掠我族女子,此仇不共戴天。身为宰相,不思为勇士们报仇雪恨,反而要将粘罕一家送入虎口,此举何异于自毁长城!”

完颜宗干的愤怒并未能阻止朝堂上的争论。

完颜宗隽以沉稳的语调表示:“宰相之言,虽有无奈,但前线战报频传,大元军勇猛善战,我军恐难以匹敌。为保宗庙社稷,暂且委曲求全,待平定内乱,再图后计。”

而完颜昌的亲弟弟完颜勖更是直言不讳:“若此举对我金国有利,我等岂能因私废公?”

然而,主战派的声音并未因此而减弱。

有大臣提议:“国内契丹、汉人民心浮动,若大元军来袭,必将引发动荡。但大元军虽气焰嚣张,我军亦非等闲之辈。陛下可退回泰州,亲率大军平定余睹之乱,再分兵四路,合围大元军,必能将其一举歼灭。”

另一大臣则主张坚守上京:“上京乃国之根本,若失守,则天下动荡。应坚守上京,收拢民心,待勤王之师到来,则内外夹击,大元军必败无疑。”

完颜宗干则提出了更为深远的见解:“昔日契丹百万大军压境,赵宋王朝面临灭顶之灾。然宋真宗在寇准等忠臣的劝谏下,毅然亲征,最终大破辽军,收复失地。今日我金国亦面临相似困境,陛下应效仿宋真宗,御驾亲征,以振军心,定能克敌制胜。此事宜速,不可缓也。”

完颜亶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深知完颜宗干亦非省油的灯,那双贪婪的眼睛背后,隐藏着对权力的无尽渴望。

然而,在这宫廷的漩涡中,完颜亶能依靠的,唯有名义上的父亲完颜宗干。

完颜亶心里明镜似的,完颜宗干让他亲自率军出征,无非是想借此机会为他树立威信,为将来从完颜宗磐手中夺回皇权铺路。

权衡利弊之后,完颜亶终是点头应允,决定亲自披挂上阵。

完颜亶即刻下令草拟亲征诏书,诏令有司迅速集结兵马,整装待发。

同时,完颜亶任命完颜宗宪为亲征行营副使,赋予其临机专断之权;完颜银术可、完颜勖则担任参谋官,辅佐他制定战略。

然而,就在这一片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金国东部战区,也即金东京地区,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决策悄然酝酿。

金国朝廷增援盘锦城的各路大军已悉数到位,完颜昌统帅的数十万大军中,骑兵占据了绝大多数,其数量几乎是大元军的两倍有余。

在野战之中,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无疑是致命的,更何况大元军并未龟缩于坚城之内,而是摆出了决一死战的姿态。

完颜昌望着眼前的军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完颜昌坚信,与岳飞所部的大元军决战,他有着必胜的把握。

这份信心不仅来源于完颜昌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更源自于麾下将领们的狂热支持,尤其是那些与大元帝国有着深仇大恨的高丽军和草原强盗塔塔儿部,他们日夜催促完颜昌发起决战。

经过与幕僚们的精心推演,完颜昌更加坚信此战必胜无疑。

完颜昌决心借此一战扬名立万,甚至像完颜宗翰一样长时间跟金国皇帝分庭抗礼。

于是,完颜昌果断下令全军出击,将部队分为四路,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岳飞部发起攻击。

完颜昌更是亲自率领八万金军担任右侧南路的主力,誓要一举围歼大元军。

然而,岳飞却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所吓倒。他通过遍布敌后的密探网络,迅速掌握了金军的动向。面对金军的四路合围之势,岳飞只是淡淡一笑:“任凭你几路来犯,我只需一路迎敌。”

岳飞迅速调集大元军的所有骑兵力量,交由张宪统一指挥。

张宪也不废话,率领七万骑兵直奔金军的左侧中路而去。

与此同时,高丽军为了抢夺首功,行军速度远超其他三路金军。

当双方军队在辽河附近不期而遇时,高丽军因进展过快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高丽军主将拓俊京大将见状不妙,急忙分兵为二,试图以部分兵力固守辽河渡口,自率精锐先行渡河。

然而,拓俊京的这一举动却正好落入了张宪的圈套之中。

张宪利用千里镜观察敌情后,迅速作出判断。他让牛皋率领两万骑兵半渡而击,自己则亲自率领五万骑兵绕道攻击高丽军的主力。

两军很快便陷入了激战之中。

随着天色渐暗,战场上更是杀声震天、火光冲天。

高丽军点燃的火炬不仅照亮了夜空,更为大元军提供了绝佳的射击目标。

大元军利用火炬的光芒进行集火射击,给高丽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张宪更是身先士卒,率领骑兵越过高丽军的堑壕和栅寨,直捣其营垒。

经过一番苦战,高丽军的主力终于被击溃。

与此同时,牛皋也成功击败了由拓俊京亲率的三万精锐。

此役过后,高丽军死伤惨重、损失殆尽,辽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一片。

拓俊京仅率领少数残兵败将逃回了金东京。

左侧北路的四万塔塔儿部和两万金军在得知高丽军战败的消息后也是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他们不敢再贸然前进而是选择了就地防御。

完颜撒离喝作为统帅更是小心翼翼地布置了驼阵环营作为防御工事,并将神射手列于其后,以骑兵为后盾,还命塔塔儿部万人分屯大营数里之外,以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

然而,岳飞并未给他们喘息之机。

他亲率大元步军稳扎稳打地来到了辽河边上。

面对完颜撒离喝的防御部署,岳飞并未急于强攻,而是命令工匠迅速布置了五百辆奔雷车,又布置了一百六十门红衣大炮,准备对金军阵地实施炮轰。

随着一声令下,大元军的红衣大炮齐发如雨点般落在了金军的驼阵之上。

霎那间,驼阵中血肉横飞、哀嚎声四起,完颜撒离喝也被炸得痛哭流涕、狼狈不堪。

炮火过后,张宪和牛皋各率领两万骑兵,在奔雷车的掩护下,乘胜追击杀入金军阵地之中。

尽管完颜撒离喝奋力抵抗,但金军已被炮火炸得阵脚大乱、士气全无。

经过一番激战,左侧北路的金军最终败退,留下了大量伤亡和物资被大元军缴获。

而完颜撒离喝则率领残部如丧家之犬般逃离了战场。

金军右翼中路的八支联军,包括合底忻部、山只昆部、广吉剌部等,因指挥体系的混乱与山路的险峻,步履维艰,未能如期抵达辽河之畔。他们浑然不知,左翼中路与北路已遭重创,仍固执地遵循着既定的北上策略。

与此同时,大元军的铁骑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了左翼北路,随即便调转锋芒,直指那八万联军。

面对这庞然大物,岳飞展现了他的军事智慧,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聚歼的策略。

岳飞暗中调集主力,埋伏于辽河南岸的密林深处,同时派遣一支契丹扮装的部队,手持伪造的高丽军令箭,谎称已与大元军交恶,引诱联军加速前进。

联军果然中计,轻装上阵,疾驰而来。他们的步伐,如同被无形之手牵引,一步步踏入了岳飞精心布置的陷阱。

当先头部队踏入明达岗的那一刻,大元军的伏兵如潮水般涌出,红衣大炮的轰鸣与奔雷车的冲撞交织成一首死亡的序曲,合底忻部首当其冲,瞬间被这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吞噬。

岳飞见时机成熟,即刻下令林冲、关胜等一众猛将出击,乘胜追击,将联军的后续部队逐一击溃。

此役,金军精锐损失惨重,而完颜昌,这位坐拥八万铁骑的统帅,却因情报的闭塞,未能及时给予任何有效的支援。

当拓俊京与完颜撒离喝的败讯传来,完颜昌方才惊觉,自己麾下的四路大军,已有两路折戟沉沙。

绝望之中,完颜昌急令右翼中路与南路的金军撤退。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完颜昌。

当传令兵终于追上右翼中路的联军时,他的八万大军,已缩水至不足三分之一。

而南路的前军,在撤退途中又遭遇了岳云的先锋营。

岳云一声令下,山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螺号声,伴随着战士们的呐喊,金军误以为是大元军主力来袭,顿时乱作一团,自相践踏,伤亡惨重。

在这场混乱之中,辽降将耶律马五,带着他部的五千契丹军,毅然投奔了大元军。

在庆祝的宴会上,张俊代表岳飞与耶律昂哥一块热情款待了耶律马五。

席间,张俊不仅阐述了大元帝国的招降政策,更对耶律马五的复仇之心表示了理解。

张俊承诺,虽然大元军不杀俘虏,但可以安排契丹军看管女真战俘,以解其心头之恨。

三日之后,借助耶律马五对金东京地形的熟悉,岳飞部整装待发,再次踏上了征伐之路。

此时的完颜昌,手中虽握有数十万大军与百万民众,以及坚不可摧的东京城,但内心的恐惧已让他失去了往日的决断。

得知岳飞部正向东京逼近,完颜昌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金东京,带着残余的部队与追随他的民众,逃向了大定府……

至此,大元帝国的箕地包括日本八郡终于跟大元帝国的本土连接上了,大元帝国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也已经全部达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