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岳飞的雄心壮志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三十七章 岳飞的雄心壮志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世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岳飞在江鸿飞所在的那个维度,所承载的深远意义。

他,不仅是民族的脊梁,更是历史的丰碑,其光辉在汉人的心中,历经千百年而不灭,铸就了无尽的敬仰与遗憾。

好吧,江鸿飞目睹了无数历史的风云变幻,亲历了众多英杰的辉煌与落寞。他见证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柔情似水,为自己孕育了六朵生命之花;亦目睹了千古第一名妓的风华绝代,与自己情感纠葛如丝如缕。

这一切的繁华与沧桑,都让江鸿飞对岳飞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儿时的崇拜与神化。

经历了这么多事,江鸿飞已深知,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奸臣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风云、政治的博弈而摇摆不定。

曾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岳飞,他的忠诚与牺牲,在权力的游戏里,也曾被无情地扭曲与抹黑。

但江鸿飞坚信,岳飞的心中,从未有过背叛与投降的念头。

若真如此,他大可效仿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屈膝求和的将领,享受金国的荣华富贵。

然而,他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忠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构的懦弱与自私,与岳飞的忠勇与悲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若没有岳飞等将领的力挽狂澜,南宋小朝廷或许早已在金人的铁蹄下灰飞烟灭。

那些指责岳飞为奸臣的言论,在江鸿飞看来,不过是些无稽之谈,是对历史真相的歪曲与污蔑。

岳飞之死,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民族的痛楚。

但无论如何,他对于南宋的贡献与牺牲,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至于他是否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称号,或许可以留待后人评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的真正含义。

在江鸿飞的心中,岳飞永远是那座不可撼动的精神丰碑。他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位伟大的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而那些试图抹黑岳飞的人,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

而历史上,所有指向岳飞的证据,没有一条是能站得住脚的。

没办法,最后秦桧等人才给岳飞定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什么是莫须有?

就是可能有。

就是还用问吗?

话说,江鸿飞其实大概知道,历史上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历史上,赵构敢于使用双面间谍秦桧,娴熟驾驭虎狼之兵将,周旋于强敌金国之侧,他不仅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也确实是有些水平和谋略的。

加上赵宋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自己的老爹、老妈、老婆、五个女儿、全部宗族都被金人捉到金国百般凌辱,他自己却一心逃跑,只顾自己苟活和享乐,不思营救和报仇。

不得不说,赵构其实是个人物。

然而遗憾的是,赵构有知而无志,有才而无德,他更无千古一帝的野心。

赵宋王朝是中国国运的转折点。

赵宋王朝开启了中国犬儒的时代。

犬儒比之奴儒要更可怕的多。

犬儒除了奴性更强之外,还具有凶残的兽性。

由赵宋王朝开始,中国盛行封建加迷信。

中国由秦朝建立的封建加法制的治理逻辑,被彻底颠覆了。

破坏了法治基础,也就自然解除了道德约束。

迷信、权谋和实力决定一切,并成为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

正因为如此,举国皆知秦桧是间谍,而仍可为宰相。

究其原因。

赵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本就是贵族,其政权也是靠贵族支持取得的。

他们的统治基础,依托于贵族和大地主,必须确保贵族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这就决定了赵宋王朝的治国方针,也就是平衡策略。

要点是,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平衡及舍取。

何舍?何取?

这可是个大问题!

在阶级矛盾压倒民族矛盾的时候,取舍就变得不可思议。

赵宋王朝的政策取向很明确。

让自耕农的中产阶级破产,成为庄园奴隶。

让大地主兼并,成为庄园奴隶主。

为了镇压庄园奴隶反抗,不惜借助外国的反动势力。

别以为大地主名字不好听。

他们一个个赫赫有名。

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秦桧,等等等等等等。

换而言之,赵宋王朝的那些保守派,其实都是大地主,他们代表的也都是大地主的利益。

范仲淹改革、王安石变法都是为了自耕农,所以他们必须失败。

岳飞要北伐,只能土改,也就是分给士兵、难民、流民土地,他均田了。

土改之后,岳家军呢,就非常有战斗力,兵源也充沛,战斗力强悍。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是第三次土地革命战争。

这是由岳飞发起的第三次土地改革。

这是动了赵宋王朝的根本。

秦桧在杭州有两千亩良田。

每一个赵宋王朝的官员全都有良田。

不是赵宋王朝的所有的官员想杀岳飞。

因为你岳飞在北方土改完了,赵宋王朝这边怎么办?

旧有的部分恐怕也要改了。

所以岳飞必须被杀。

直说吧,他们统统被赵宋王朝的权贵“平衡”掉了!

岳飞触犯了赵构的两大禁忌:

一是,得民心,功高震主,将来不排除黄袍加身的可能性,毕竟,赵匡胤当时就是这么当上的皇帝。

二是,北方土改,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均田制,搞得贵族和大地主们惶惶不可终日。

赵构想杀岳飞。

赵宋王朝的很多大臣们也想杀岳飞。

君臣同仇敌忾,理由当然就是“莫须有”了。

一句莫须有,其实已经道出了赵宋王朝的政治内涵。

何为莫须有?

第一,杀岳飞,乃是朝中共识,所以理由“莫须有”。

第二,杀岳飞的理由难以启齿,所以理由“莫须有”。

第三,杀岳飞无需司法程序,所以理由“莫须有”。

赵宋王朝的有权、有钱的人都要杀岳飞,这件事就是不用再讨论了,就是共识,莫须有就是共识。

江鸿飞上一世的法律,提倡疑罪从无。

岳飞本应无罪,然赵构君臣却枉杀功臣岳飞,此举令人扼腕。

赵构之昏庸,秦桧等奸臣之恶行,无需多言。

历史上的岳飞,生不逢时,让他遇到了胸无大志的赵构,以及以秦桧为首的顽固势力,使他含恨而终。

赵构也因为杀了岳飞,而失去了唯一的一次解决赵宋王朝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土地问题的机会,进而为南宋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彻底葬送了赵宋王朝。

而在这个世界,岳飞遇到了江鸿飞。

不用岳飞去搞土改。

江鸿飞自从建立水泊梁山政权开始,目标就很明确,干翻赵宋王朝,干翻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士绅望族,彻底消灭所有胆敢阻挡自己建立一个全新的大元帝国的反动势力。

江鸿飞这一路走来,杀得赵宋王朝的那些顽固势力片甲不留,无不元气大伤,得冲江鸿飞摇尾乞怜,仰仗江鸿飞的鼻息,才能苟延残喘。

至于岳飞在历史上想搞的土地改革,江鸿飞已经帮他建完了。

如今,江鸿飞已经为岳飞扫平了所有阻碍他北伐的道路,他可以专心致志的干金人了。

而江鸿飞对岳飞之推崇,不仅源于私情,更因岳飞乃超群统帅,勇冠三军,无人能及。

两宋名将虽多,如韩世忠、吴玠等,但在攻坚克难上,皆难及岳飞之勇略与决心。

因此,在江鸿飞麾下众多将领中,江鸿飞最器重的还是岳飞。

江鸿飞甚至毫不吝啬的对左右说:“岳飞,乃朕的卫青、霍去病,早晚有一天能为朕横扫草原。”

岳飞闻听此言,心中涌动的不仅是感激,更有壮志未酬的激昂。

他深知,此生得遇江鸿飞,乃是命运之幸,亦是时代之幸。

而北伐之路,虽长且艰,但有江鸿飞为后盾,他岳飞誓要踏破贺兰山缺,直捣黄龙府!

于是,在江鸿飞将岳飞调到锦州了之后,岳飞整顿兵马,厉兵秣马,时刻准备誓师北上。

可岳飞在锦州准备了好几年,江鸿飞这边始终都没有动静。

不仅如此,江鸿飞还在国内搞起了改革,大力发展民生,似乎有马放南山的意思。

而且,岳飞听说,江鸿飞一有时间,就在自己的后宫中,跟自己的妃嫔玩乐,从不谈及对金、夏两个大敌的看法。

岳飞着急了,悄悄的给江鸿飞上了一道《平金策》。

在岳飞的《平金策》中,他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深刻剖析了大元帝国的安危之道。

岳飞明言,大元帝国虽然完成了大一统,但还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安全,唯有彻底消除金国威胁,并深入草原,征服漠北,方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中,岳飞尤为强调,以辽东为核心的东北大地,乃是大元帝国的命脉所在,关乎其生死存亡。

江鸿飞在研究历史时,特别是明末崇祯帝从励精图治到最终悲壮自缢的历程,深刻体会到了岳飞预见的精准与深远。

大明王朝虽以奇迹般的北伐统一中原,但开国之初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时,大明王朝国民经济因战乱与饥荒而凋敝,国防更是危机四伏。

而蒙元虽失大都,退守草原,改号“北元”,其势力依旧不可小觑。

特别是在洪武五年的岭北之战中,北元给予了大明王朝沉重一击,双方遂以长城为界,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事对峙。

在这场对峙中,大明王朝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广袤的漠北、东北乃至西南的云南,这些昔日的元朝领地,依然牢牢掌握在北元手中。

其军力之强,据清朝学者谷应泰所言,引弓之士不下百万。

在这重重战争阴云之下,东北地区的局势尤为严峻,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反观今日的大元帝国,其面临的局势与当年大明王朝何其相似。

金国虽未必能集结百万雄兵,但数十万精锐加之草原各部的支持,已足够构成巨大威胁。

更为严峻的是,金国还联合了西夏以及草原诸部,使得大元帝国的敌人实力丝毫不弱于历史上的北元。

面对如此强敌,大元帝国能否寻求与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道路?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游牧民族的生存之道在于侵扰农耕民族,这是他们无法改变的天性。

中国悠久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一现实是永恒不变的。

岳飞在《平金策》中,不仅预测了大元帝国的未来困境,更以强烈的使命感告诫江鸿飞,切莫因燕云十六州的屏障而自满懈怠。

岳飞深知,人皆有松懈之时,唯有时刻保持警惕,方能抵御外敌的侵扰。

岳飞强调,对金国与草原诸部的威胁,必须视为大元帝国最大的敌人,不可有丝毫的轻视与疏忽。

只有这样,大元帝国才能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中,稳固其基业,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其实不用岳飞跟江鸿飞说这些,江鸿飞对此也是十分清楚。

从匈奴,到乌桓、鲜卑,再到突厥,直到如今的契丹、女真、草原诸部,他们变得只有名称,不变得却是他们侵略农耕民族的本性。

可以说,只要不是将这些胡虏打怕了、打服了,他们就会一直寻求南侵的机会,永无止境。

江鸿飞知道,自己的爱将这是急了,怕自己说话不算数,不打金国,不让他横扫草原建功立业了。

江鸿飞没有废话,他直接给岳飞写了一道密旨,上面只有十几个字:“稍安勿躁,时机马上就到,加快准备,不要声张。”

岳飞收到江鸿飞的密旨了之后,大喜!

君无戏言。

更何况,知道江鸿飞的人,全都十分清楚,江鸿飞从来不会在大事上开玩笑的。

所以,既然江鸿飞说,伐金的时机快到了,那就是,伐金马上就要开始了。

老实说,在大元帝国的一众将领中,岳飞的战功并不算多。

可即便这样,江鸿飞还是将岳飞的名字放在了天罡地煞功臣榜上,而且名字还非常靠前。

对此,不少人都颇有微词,觉得岳飞功不配位,认为,他就是仗着江鸿飞的宠幸,才获得此高位的,甚至认为都不够资格掌管至关重要的锦州军区。

所以,岳飞始终在憋着一股劲,他要让世人看看,他岳飞到底是不是浪得虚名,够不够资格入天罡榜,够不够资格执掌锦州军区?!

如今,岳飞想要的机会,终于快到了。

岳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