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穷途末路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一十六章 穷途末路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解珍、解宝一把大火烧了乌龙岭,岭上的永乐军几乎全都被烧死了,永乐朝的最后一道防线消失。

丞相祖士远得知此事了之后,忙差人去清溪大内,告诉娄敏中。

娄敏中听言,大惊失色,忙入朝启奏:“见今大元军已烧了乌龙岭,只等岭上山火灭掉,便会前来攻打睦州。乞我王早发军兵救应,迟延必至失陷。”

方腊听了大惊,急宣殿前太尉郑彪,点与一万五千御林军马,星夜去救睦州。

郑彪奏道:“臣领圣旨,乞请天师同行策应,可敌大元军。”

方腊准奏,便宣灵应天师包道乙。

当时宣诏天师,直至殿下面君。

包道乙打了稽首。

方腊传旨道:“今被大元军兵马侵犯寡人地面,累次陷了城池兵将。即目大元兵见今俱到睦州,可望天师阐扬道法,护国救民,以保江山社稷。”

包道乙奏道:“主上宽心。贫道不才,凭胸中之学识,仗陛下之洪福,一扫大元军兵马,必教他等死无葬身之地。”

方腊大喜,赐坐设宴管待。

包道乙饮筵罢,辞了方腊出朝,和郑彪、夏侯成立即商议起军。

原来这包道乙祖是金华山中人,幼年出家学左道之法。向后跟了方腊,谋叛造反,以邪作正,但遇交锋必使妖法害人。有一口宝剑,号为玄天混元剑,能飞百步取人。协助方腊行不仁之事,因此尊为灵应天师。

郑彪原是婺州兰溪县都头出身,自幼使得枪棒惯熟。遭际方腊,做到殿帅太尉。酷爱道法,礼拜包道乙为师,学得他许多法术在身。但遇厮杀之处,必有云气相随,因此人呼为郑魔君。

夏侯成亦是婺州山中人,原是猎户出身,惯使钢叉,有万夫不挡之勇。

当日,包道乙、郑彪、夏侯成便在殿帅府中商议起军。

门吏报道:“有司天太监浦文英来见天师。”

问其来故,浦文英说道:“闻知天师与太尉、将军三位,提兵去和大元军战。文英夜观乾象,大元一统之象已成,天师此行只恐不利。何不回奏主上,商量投拜为上,且解一国之厄。”

包道乙听了大怒,掣出玄天混元剑,把这浦文英一剑挥为两段。

当下,包道乙便遣郑彪为先锋,调前部军马,出城前进。包道乙为中军。夏侯成做合后。军马进发,来救睦州。

且说鲁智深兵将攻打睦州,未见次第。

忽闻探马报来,清溪救军到了。

这时,石秀也走入帐中,道:“此次贼军领兵之人,乃天师包道乙,他妖法高强,又有一口宝剑,号为玄天混元剑,能飞百步取人,他那徒弟郑彪妖法亦是不弱,非公孙军师、樊天师等亲自出战,不能敌此二獠。”

公孙胜、樊瑞一听,笑道:“也该我等立功了。”

就在这时,天边又飞来一朵青云。

不多时,就见陈希真率领五位金门羽客进入帐中。

鲁智深见此,问道:“国丈为何而来?”

陈希真道:“陛下算到,方腊已穷途末路,必欲使妖法力挽狂澜,故派我等过来,以防万一。”

听陈希真这么说,鲁智深心下大定,道:“既如此,全看诸位仙师的了。”

随后,鲁智深便差杨志和武松随公孙胜等人出哨迎敌。

杨志、武松等人率领五千骑兵、一万步军投清溪路上来,正迎着郑彪。

杨志首先出马,便与郑彪交手。

两个更不搭话,排开阵势,交马便斗。

才到八九合,只见郑彪口里念念有词,喝声道:“疾!”

就见,郑彪的头盔顶上流出一道黑气来。

那黑气之中,立着一个金甲天神,手持降魔宝杵,从半空里打将下来。

杨志看见,吃了一惊,手忙脚乱,失了枪法。

眼看着,杨志就要被郑魔君一枪给戳下马去。

就听见樊瑞高呵一声:“妖人尔敢!”

随着樊瑞话音一落,一道闪电正好劈到了那个金甲天神上。

霎那间,那个金甲天神就被劈碎。

郑彪大惊,也不敢再用枪去戳杨志了,慌忙歇住铁枪,舒手去身边锦袋内,摸出一块镀金铜砖,扭回身看着樊瑞的面门上只一砖。

只见樊瑞立在马上,左手挽定流星铜锤,右手仗着混世魔王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愁地暗,日月无光。

郑彪的眼睛立时就被蒙住了,他的金砖也失去了准星。

樊瑞随后口中念动咒语,喝声道:“疾!”只见永乐军阵中,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四边并不见一個军马,一望都是黑气,后面跟的都不见了。

杨志见此,把鞭梢一指,三军一齐掩杀过去。

郑彪见势不好,急引人马奔走上山,走不迭的,折其大半。

见郑彪败归,包道乙怒气填胸,遽尔当先出马,大喝追赶过来的杨志、樊瑞道:“逆贼怎敢败吾爱徒!”

杨志便提枪出马,要战包道乙。

随后赶上来的武松,也舞起双刀与郑彪交上了手。

见杨志冲他杀来,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射向杨志,并准备在斩杀了杨志后,直接去杀武松。

就在这时,公孙胜道:“包天师莫非只会偷袭?”

言毕,公孙胜抖擞精神,口中念念有词,把手一招,就见他手中的古定宝剑忽地离了手,如腾蛇般飞起,向包道乙刺去。

包道乙此时若是执意要杀杨志,他就得跟杨志同归于尽。

没办法,包道乙只能操控他的玄天混元剑去斗公孙胜的古定宝剑。

就见,一往一来,两柄宝剑捽风般在空中相斗。

两军迭声喝彩。

猛可的一声响,两军发喊,空中古定宝剑把玄天混元剑打落下来,咚的一声,倒插在永乐军的战鼓上,把战鼓搠破。

那司战鼓的军士,吓得面如土色。

而古定宝剑随后回到了公孙胜的手上,恰似不曾离手一般。

大元军将士笑得眼花没缝。

公孙胜喝道:“你在鲁班面前弄斧也!”

包道乙见公孙胜厉害,又捏诀念咒,把手望北一招,喝声道:“疾!”

就见永乐军寨后面的乌龙岭上,忽的一片黑云飞起,云中现出一条黑龙,张鳞鼓鬣,飞向前来。

公孙胜左手仗剑,右手把麈尾望空一掷,那麈尾在空中打个滚,化成鸿雁般一只鸟飞起去。须臾,渐高渐大,扶摇而上,直到九霄空里,化成个大鹏,翼若垂天之云,望着那条乌龙扑击下来。只听得刮刺刺地响,却似青天里打个霹雳,把那条乌龙扑打得鳞散甲飘。

包道乙再要使妖术时,被公孙胜运动五雷正法的神通,头上现出一尊金甲神人,大喝:“包道乙下马受缚!”

包道乙口中喃喃呐呐的念咒,并无一毫儿灵验。

慌得包道乙举手无措,拍马望本阵便走。

这时,陈希真与一众金门羽客纷纷施法,霎那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永乐军中狂风大作,永乐军的将士连眼都睁不开了。

见此,杨志和武松立即指挥军队,向着永乐军拼命射箭。

永乐军立时大败。

不多时,鲁智深率领大部队也到了此地。

得知公孙胜、樊瑞、杨志、武松、陈希真等人已经大败永乐军了,鲁智深道:“此贼末路已至,明日开打睦洲!”

吴用说:“不错,事已至此,当给他最后一击。”

次日天明,鲁智深传下军令,点起大队人马,攻取睦州。

鲁智深令解珍、解宝、孙立守住乌龙岭这条大路。令花荣、关胜、秦明、栾廷玉四员正将,当先进兵,来取睦州,便望北门攻打。又令凌振施放红衣大炮、九厢子母等火炮,直打入城去。

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地动,岳撼山摇。城中军马,惊得魂消魄丧,不杀自乱。

且说包道乙、郑魔君后军,已被大元军杀散追赶,夏侯成不知下落。

右丞相祖士远得知这些后,与参政沈寿,佥书桓逸,元帅谭高,守将伍应星等商议。

伍应星问:“大元军已至,何以解救?”

祖士远说:“自古兵临城下,将至濠边,若不死战,何以解之?打破城池,必被擒获。事在危厄,尽须向前。”

如今还在为方腊和永乐朝效力的,多是摩尼教的死忠。

听祖士远这么说,大多数人都认为,理应如此,准备破釜沉舟,与大元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随后,郑魔君引着谭高、伍应星并牙将十数员,领精兵一万,开方城门,与大元军对敌。

鲁智深让把军马略退半箭之地,让永乐军马出城摆列。

那包道乙拿着把交椅,坐在城头上。

祖丞相、沈参政并桓佥书,皆坐在敌楼上看。

郑魔君便挺枪跃马出阵。

鲁智深阵上大刀关胜,出马舞刀,来战郑彪。

二将交马,斗不数合,那郑彪如何敌得关胜,只办得架隔遮拦,左右躲闪。

这包道乙正在城头上看了,便作妖法,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念着那助咒法,吹口气去,郑魔君头上,滚出一道黑气。黑气中间,显出一尊金甲神人,手提降魔宝杵,望空打将下来。

此时,永乐军队里,荡起昏邓邓黑云来。

樊瑞见了,急令作法,并自念江鸿飞传他的回风破暗的密咒秘诀。

只见关胜头盔上,早卷起一道白云,白云之中,也显出一尊神将。怎生模样?但见:

青脸獠牙红发,金盔碧眼英雄。

手把铁锤钢凿,坐下稳跨乌龙。

这尊天神,骑一条乌龙,手执铁锤,去战郑魔君头上那尊金甲神人。

下面两军呐喊,二将交锋。

战无数合,只见上面那骑乌龙的天将,战退了金甲神人。

下面关胜,一刀砍了郑魔君于马下。

包道乙见徒弟被大元将领斩了,大怒起身。

就在这时,公孙胜手中拂尘一甩,一道天雷正打中包道乙,他的头和身躯,立即就被击得粉碎。

永乐军将士见法力通玄的包道乙都被大元帝国的国师一雷给轰碎了,全都吓得弃城而逃。

永乐军大败,大元军乘势杀入睦州。

杨志把元帅谭高,一枪戳在马下。

栾廷玉一铁棍砸死了守将伍应星。

在吴用的提醒下,鲁智深下令全军攻城。

大元军军马全都杀入城,众将一发向前,生擒了祖丞相、沈参政、桓佥书。

其余牙将,不问姓名,俱被大元军杀死。

鲁智深等入城,先放把火烧了方腊行宫。

所有灵石、灵器,原封不动的封起来,派忠正之人看守,等待着户部的官吏前来清点查收。

吴用来到州治,让人设置大量的施粥点,同时,制作大量的摩尼光佛像,在每个施粥点摆放一个,只要唾一口佛相,就可以接受赈济,然后免债、分田、分粮,而如果不肯唾一口佛相,不分男女老幼,杀无赦!!!

再说,乌龙岭大火熄灭了之后,花荣率领大元军越过乌龙岭,来到江边,上下夹攻。

江里水寨中四个水军总管见乌龙岭已失,睦州俱陷,都弃了船只,逃过对江。

不想,被隔岸百姓生擒得成贵、谢福、翟源、乔正,解送献入睦州。

见到鲁智深了之后,成贵四人,立即拜降,表示愿意投降大元帝国,甘心当一小卒。

向摩尼光佛像唾口水?

撒尿他们都没问题。

不只是成贵四人,大量永乐军的将士都争先恐后的投降。

大元军已经打下了睦洲城,下一步就是打永乐朝的清溪县帮源峒,方腊和永乐朝被剿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大元帝国只要剿灭方腊和永乐朝,就完成了大一统,从今往后,这个天下就姓“江”了。

事已至此,这时候再看不清局势,以为已经穷途末路的方腊还能翻身,永乐朝还有希望,那可真就是蠢到家了,也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太长了。

所以,那些不想死的,再也不说他们是摩尼教的坚定信徒了,而是争先恐后的当摩尼教的叛徒。

当然,宗教就是宗教,它肯定不缺打心底里忠于他的人。

对于这些人,没说的,唯有成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