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不佑王庆、佑江衍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不佑王庆、佑江衍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却说江鸿飞斩双龙,离开巩义,御驾亲征淮西。

江鸿飞率领五十万大军,席不暇暖,马不停蹄,向西南进发。

很快,大元军就接近鲁州,襄州。

时近七月,天气炎热,尤其是在这南方,酷暑难受。

大元军等冒着暑热,汗马驰驱,繇粟县、汜水一路行来,到阳翟州界。

得知江鸿飞亲率大元军来了,鲁州,襄州二处的楚军,全都弃城而去。

战略要地可以分为这几种:物产丰富的战略要地;交通要道;兵家险要之地。

纵观历史上历次战争之中,历来争夺的焦点无不围绕在几个地方:两淮地区、秦洛地区、汉中等地、襄樊地区的争夺等等。

而襄樊地区的争夺一直都是古代军事研究的重点,回顾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对于荆州的争夺一直是最为激烈的,而要夺取荆州则必要夺取襄阳,一旦襄阳丢失,那么这整个政权则就会有覆亡之危险。

像西晋灭吴之战,在前期东吴和蜀汉相互依存之时尚能自保,随着蜀汉的灭亡只有东南半壁的东吴是不可能挡得住西晋的。

又像历史上元灭宋之战,在南宋降将刘整向元廷提出了攻取襄樊的战役之时宋的灭亡已经注定了。

所以从这就能够看出襄阳的实际战略地位有多么的重要。

襄阳的战略地位为何那么重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交通要道。

套用诸葛亮的《隆中对》来说明其问题:“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由此不难看出襄阳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无论是哪个方向进取天下,襄阳都是必须要夺取的军事重镇:

首先其地处于长江中上游最险要之处,可以说直接俯瞰整个长江中下游,一旦形势突变其直接可以顺流而下威胁东南政权的都城建康,而于襄阳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长江天堑形同虚设,故而为了东南政权的稳定性,必须在襄阳周边建立的坚固军事防御体系拱卫江南,而一旦襄阳失手,那么整个东南则危险了,实际上从晋灭吴之战和元灭宋之战就能够看出。

其次,襄阳也是北伐最重要的前进基地,从历次北伐就可以看出,偏安南方的江南政权发起北伐,那么襄阳方面也会同时出兵从侧翼威胁敌人牵制敌人的部分主力或总本身就担当主力部队。

其三,正如诸葛亮所言,襄阳也与其西面的益州方向是接壤的,从此地出兵也可以直接威胁到益州腹心地带。

所以从襄阳实际的地理位置上来看,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而打通了荆州则意味着是直接把偏安南方的江南政权从中间一分为二,直接切断了益州和扬州之间的联系。

二、极为险要的军事重镇。

襄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有一点也是极为重要的,过了襄阳整个荆州腹心堪称险要的地方属实不多了。

襄阳一面环山可以作为屏障所依靠,一面环水直接解决了从侧面威胁其的可能性,背靠江陵,所以这就给襄阳城的防御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首先这样子减轻了侧面敌人的威胁,要知道,攻城战之中,敌人的进攻方向不是单单从一个城门进攻,而是以四面开花的方式从多个城门进攻,这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的确是加剧了困难,因为其要面对从各方应付威胁的可能性,而襄阳城的险要地势弥补了这一点缺陷。

故而从防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可以侧面映证襄阳城的险要。

三、物产丰富的战略要地。

三国时期关于荆州方面的争斗很尤为激烈的,为了一个荆州,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关系走向了破裂,对于孙权来说夺取荆州并不仅仅意味着其扩大地盘其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减除了刘备集团对于江东政权的威胁性,刘备占领了荆州之后直接占据了长江上游,对于孙权来说等于直接掌控着进入了自己家的钥匙,把自身的身家安危都交托于刘备手中,所以这无异于是不可能的,有这层关系在孙刘联盟是不可能长久的。

其次在当时江东政权之中,真正富庶的地区只有三吴地区,而孙权实际掌握的很多地方当时还处于偏僻的蛮荒地带,还未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因而为了掌握经济上的主动,荆州地区也势必要进入孙权之手。

综合论述,从这些方面来看,襄阳肯定是兵家必争之地。

江鸿飞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战未打,王庆就将襄阳这个战略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让给自己了。

有阴谋?

江鸿飞将刘慧娘、贾夫人、徐青娘、吴用、萧嘉穗、公孙胜、乔道清、陈希真等人找来,商议对策。

众人都觉得楚军放弃襄阳城一事很蹊跷,可又找不出问题的所在。

贾夫人说:“我大军五十万,他要想取得扭转干坤之大胜,唯靠水、火二法,否则必不能建全功。”

乔道清道:“此地既有水又可施以火攻,两种可能性皆有。”

萧嘉穗道:“无妨,我等人马众多,皆可防之。”

陈希真道:“我等将兵马分开驻扎,再分管一片,陛下行宫不要入城,且先驻扎在平旷、无水火之地,量他有千般诡计,也奈何无大元不得。”

商议过后,众人定下,让萧嘉穗和陈希真代江鸿飞驻扎在襄阳城中,他们只率领五万人马入城,江鸿飞率领亲卫军驻扎在被一片平原包围的小山坡上。

其余大军分散屯扎于方城山树林深密阴荫处,以避暑热。

又因大元军将士跋涉千里,中暑疲困者甚多,让安道全、孔厚、牟介等率领御医营的医师置办药料,医疗大元将士;再让皇甫端率人搭盖凉庑,安顿马匹,调治,刻剐鬣毛;又让将士再去于本山高岗凉荫树下用竹篷茅草,盖一小小山棚。

这是刘慧娘提出的计划,也就是引蛇出洞。

按照刘慧娘的原话就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不如引蛇出洞。”

于是,刘慧娘便定下这个诱楚军来放火烧大元军的计策。

为此,乔道清主动请缨,坐镇山棚之中。

江鸿飞让张俊率领本部人马往东山麓埋伏;令刘光世率领本部人马往西山麓埋伏。

将粮草都堆积于山南平麓,让林冲和关胜率领本部人马看守。

大元军准备好了之后,公孙胜道:“如此溽暑,军士往来疲病,倘贼人以精锐突至,我兵虽十倍于众,必不能取胜。待贫道略施小术,先除了众人烦燥,军马凉爽,自然强健。”

说罢,公孙胜便仗剑作法,脚踏魁罡三字,左手雷印,右手剑诀,凝神观想,向巽方取了生气一口,念咒一遍。

须臾,凉风飒飒,阴云冉冉,从本山岭岫中喷薄出来,弥漫了方城山一座,数十万人马,都在凉风爽气之中。

而除此山外,依旧是销金铄铁般烈日,蜩蝉乱鸣,鸟雀藏匿。

江鸿飞见了,暗道:“公孙胜的实力又精进了。”

大元军在襄阳这里等了六七日,楚军却仍旧按兵不动。

在这期间,经过安道全等人的救治,大元军将士已经彻底恢复了战斗力,甚至就连大元军的灵马,也都渐渐强健。

李逵、刘唐等人不免有些心急了,觉得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事啊,来向江鸿飞建议继续深入?

但是这些建议全被相信自己的一众谋臣的江鸿飞给否决了。

再说楚军方面。

主持这一战的是刘敏,他是王庆手下少有的颇有谋略之人,人称为“刘智伯”。

鲁州,襄州二处的楚军,全都弃城而去一事,其实是刘敏也没料到的。

不过,刘敏并没有担心,因为他准备将计就计,学关羽,水淹七军。

可也不知是不是天不佑王庆、佑江鸿飞。

在这个多雨之季,竟然一连六七日,一滴雨都没下。

这可急坏了刘敏。

这要是再拖延下去,等大元军将襄樊一带布置好了,大雨来了,也没有用。

这时,有人向刘敏禀报,大元军全都屯扎山林丛密处避暑。

刘敏笑道:“这伙终是水泊草寇出身,不知兵法,所以不能成大事。待俺略施小计,管教那数十万军马,焦烂一半!”

随即传令,挑选轻捷军士五千人,各备火箭,火炮,火炬;再备战车二千辆,装载芦苇干柴,及硫磺焰硝引火之物;每车一辆,令四人推送。

此时是七月初新秋天气,刘敏引了鲁成,郑捷,寇猛,顾岑四员副将,及铁骑一万,人披软战,马摘銮铃,在后接应,又留下偏将韩蘩,班泽等,镇守城池。

刘敏等众,薄暮离城,恰遇南风大作。

刘敏大喜道:“这伙人合败,天助我大楚!”

楚军行至三更时分,到方城山南二里外,忽然雾气弥漫山谷。

刘敏让楚军将士在后擂鼓呐喊助威;令五千军士,只向山林深密处,只顾将火箭,火炮,火炬射打焚烧上去;又让寇猛,毕胜,催趱推车军士,将火车点着,向山麓下屯粮处烧来。

楚军正放火大烧特烧,想要一把大火点燃山林,将在其中避暑的大元军将士全都烧死。

突然!

都叫道:“苦也!”

原来,南风正猛,一霎时,却怎么就转过北风!

又听得山上霹雳般一声响亮,被乔道清使了回风返火的法,那些火箭,火炬,都向南边楚国阵里飞将来,却似千万条金蛇火龙,烈焰腾腾的向楚军飞扑将来。

楚军将士躲避不迭,都烧得焦头烂额。

指挥此战的刘慧娘,让人点燃号炮!

那炮直飞起半天里振响。

东有张俊率领五万大军冲杀过来。

一个照面,楚军便大败。

鲁成被鲍旭一剑,砍为两段;郑捷被张清一石子,打下马来,再一枪,结果了性命;顾岑被张子盖搠死;寇猛被翟兴部乱兵所杀;二万三千人马,被火烧兵杀,折了一大半,其余四散逃窜,二千辆车,烧个尽绝;只有刘敏同三四百败残军卒,向前逃奔,到宛州去了。

大元军几乎零伤亡便首战告捷。

江鸿飞下令,统计战功,立即按功劳大小进行升赏。

江鸿飞按照他们君臣事先定下的计策,依计传令,让关胜,秦明,杨志,孙立等统领兵马十万,屯扎宛州之东,以防楚军南来救兵;林冲,呼延灼,索超、縻貹等统领兵马十万,屯扎宛州之西,以拒楚军北来兵马。

江鸿飞又令张俊、刘光世、翟兴、翟进、张清等部,在贾夫人和乔道清的率领下,率领十几万大军为前部,直杀向宛州。

贾夫人和乔道清领命了之后,率领张俊等部人马,拔寨都起,离了方城山,望南进发,到宛州十里外扎寨,将宛州围得水泄不透。

再说刘敏。

那夜中了刘慧娘之计,只身逃脱得性命。到宛州,即差人往南丰王庆处申报,并行文邻近州县,求取救兵。

今日又见大元军兵临城下,只令坚守城池,待救兵至,方可出击。

巧了,贾夫人、乔道清与张俊等人一商量,如此形势,使用围魏救赵之计最好。

于是,大元军开始佯攻宛州城。

宛州城北临汝州,楚将张寿领救兵二万前来,被杨沂中等杀其主将张寿,其余偏牙将士及军卒,都溃散去了。

同日,又有宛州之南,安昌,义阳等县救兵到来,被关胜等大败楚军,擒其将柏仁、张怡,送到江鸿飞大寨请赏。

见楚军短时间内应该是派不来援兵了,贾夫人和乔道清这才令大元军将士囊土,四面拥堆,逼近城垣;又选勇敢轻捷之士,用飞桥转关辘,越沟堑,渡池濠,军士一齐奋勇登城,遂克宛州,生擒活捉守将刘敏以下偏牙将佐四五十人,投降楚军三万多人。

未几,江鸿飞留下萧嘉穗和陈希真镇守襄阳,自己亲率主力来到了宛州城。

这时天气太过炎热,根本不适合以北方人为主的大元军行军打仗。

老实说,在这一点上,江鸿飞君臣是有些失误的。

当然,江鸿飞君臣当初之所以选择这时南下伐王庆,也是估计,楚国不会料到,他们这时出兵,可以打楚国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证明,江鸿飞君臣确实拿下了至关重要的襄阳,所以,说江鸿飞君臣在时机上的选择有些失误,也不尽然。

总之,现实的天气情况,比江鸿飞君臣估计的还要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元军攻打楚国。

江鸿飞君臣商量过后,决定暂停进军,等天气凉一点,再继续南下。

在这期间,大元军除了加强防御,也在商量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吴用说:“此处南去山南军,南极湖湘,北控关洛,乃是楚蜀咽喉之会。当先取此城,以分贼势。”

江鸿飞君臣都觉得有道理。

于是,江鸿飞定下,留下花荣、林冲率领五万兵马镇守宛州;令阮小二和阮小五率领水军统驾水军船只,繇泌水至山南城北汉江会集;又将陆军分作三队。

到了八月十日,天气已经没有那么炎热了。

江鸿飞亲率大军三十万,离了宛州,杀奔山南军而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