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用混江龙和铁叫子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用混江龙和铁叫子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个世界,对于中原农耕文明来说,草原游牧民族就是其不死不休的敌人,双方之间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能调和。

而且,农耕文明肯定是被动的一方。

这不仅仅是因为草原游牧民族有快马弯刀还骁勇善战,其实在很多方面,草原游牧民族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草原游牧民族才能一次次的劫掠中原,还明明没有多少人口却能建立自己的王朝。

历史上,西晋亡于匈奴人刘渊;北宋亡于女真人;南宋亡于蒙古人;大明虽然亡于李自成,但最后却被满清人摘了桃儿,成了很多汉人心中永远的意难平。

可以说,这两千多年里,草原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汉人的心腹大患。

毫不夸张地说,草原游牧民族一直不停的暴兵,而中原王朝大多时候都是疲于奔命。

虽然在这期间汉人王朝也有过几次封狼居胥,将胡虏打得撤出草原,但老实说,那些全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客观的看,大多数的时间里,中原汉人都是处于防守和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首先就是因为,草原游牧民族不事生产,一心想打劫勤劳富有的汉人,这不会因为你对他好点,他就改变。

只有彻底将草原游牧民族打服,再将他们削弱到告别快马弯刀,变得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起来才行。

不过老实说,这并不容易做到。

首先,草原游牧民族的组织效率极高,他们一个部落几万、十几万人,都住在一个草场上,普通牧民跟部落大汗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两个人的区别可能就是你的帐篷比我的大点,你的女人、牛羊比我的多点,可你出门骑马,我出门也骑马。

这种事,在中原王朝肯定不会出现。皇上出门什么条件?百姓出门什么条件?皇上住哪?百姓住哪?双方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而且,农耕文明是一台庞大、复杂且运行低效的机器,耕地分散在全国各地,人口也分散在全国各地,想集结起一支军队,少则一個月,多则数月,甚至说,那边皇帝都换了,这边得好几个月以后才能得着信。

而游牧民族可不一样,大汗就住在山坡上,招呼一声,全族老少上马就开拔了,大汗说去哪抢,所有人就全都跟着走。

以满清为例。

满清入关前,人口不到二十万,其中男丁八万多,能骑马打仗的也就四万。

这么换算下来,战争动员比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大明王朝人口接近一个亿,能动员两千五百万人口吗?

就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年抗战,也才征兵两千万,这还包括抓的壮丁。

而当时人口已经四个多亿。

这动员比才刚刚够到百分之五。

这已经是一个二十世纪农业国家的极限了。

更何况这个时期了。

其次,草原游牧民族,不怕打败仗,不是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是,打不过,他就跑,他们全部生活家当都在马背上,有草地的地方就是家,漠南他待不住了,就去漠北,今天把他打跑了,明天他就回来。

还有,爷爷、爸爸、丈夫、儿子在前面打仗,奶奶、妈妈、媳妇、闺女赶着牛羊就在后边跟着,男人打到哪,女人就跟到哪,永远不发愁后勤补给。

农耕文明可不行,好多人一辈子没出过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烧了他的房子,毁了他的农田,他这辈子可能就完了,别说生活了,连生存都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生存环境锻炼出来的种族天赋不同。

草原游牧民族生下来就是强盗,男孩从小就弓马娴熟,一声令下,牧民立即就变成士兵,平时宰羊,上了战场就宰人。

这都不用训练。

更要命的是,不光男人,女人也会骑射。

而中原地区的那些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农民,可能一辈子连只鸡都没宰过,你让他拿起武器上战场,你觉得他的战力如何?

吃窝窝头长大的,能和吃烤羊腿长大的比杀人吗?

他们的身体素质也不一样。

所以说,高悬在中原王朝头顶的这块草原,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的噩梦。

匈奴人刚被打跑,鲜卑人就来了。

鲜卑人刚被打跑,突厥人就来了。

突厥人刚被打跑,契丹人就来了。

契丹人刚消停没几年,女真人就来了。

女真人还没摆平,蒙古人呼着麦就过来了,横扫欧亚,灭国无数。

老朱好不容易赶走了蒙古人,满清又入关了。

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的江鸿飞,铁定要彻底解决草原上的问题,绝不会把这个难题留给自己的子孙。

老实说,江鸿飞也不相信,自己的子孙有横扫草原的魄力。

不过,草原的问题是得解决,但绝不是现在。

攘外必先安内。

江鸿飞还没统一中原呢,现在就跟草原游牧民族死磕到底,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那不是蠢嘛。

江鸿飞不是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很强,甚至隐隐有跟两三家同时开战的实力。

但江鸿飞绝不会傻到完全两线作战,就更别提多线开战了。

所以,虽然江鸿飞回来了,虽然江鸿飞肯定会抗金,但江鸿飞绝不会现在就跟金国决战。

基于这个战略思想,江鸿飞并没有对自己之前做的部署进行更改,而只是给陈遘、詹度、王禀、李彦仙、赵立他们增加了一些兵力,让他们继续据险而守。

当然,江鸿飞既然回来了,也不可能没有别的打算,尤其是在这个需要破局的关键时刻。

事实上,江鸿飞在回来之前,就已经将李俊从琉求给调回来了。

这几年,李俊干得非常好。

他不仅将极难开发的琉求给开发出来了,而且还让琉求成了大元帝国的大后方,给大元帝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与此同时,他一直在支持大元帝国在东南的势力。

而且,有时候,他还负责各地的运输、转运。

毫不夸张地说,李俊肯定是大元帝国背后默默付出的功臣之一。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李俊的付出。

因此,李俊在大元帝国的百官当中,一点都不突出,品级也不算太高。

然而,即便如此,李俊也没有任何怨言,江鸿飞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表现得非常沉稳。

别人没看到李俊的功劳,江鸿飞又怎么会看不到李俊的功劳?

而且,没有人比江鸿飞更清楚,李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大才。

如今正好有一个可以展示李俊的才能和让他扬名立万的舞台。

再加上,琉求已经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也用不上李俊在那里坐镇了。

所以江鸿飞就将李俊给调了回来。

除了李俊以外,江鸿飞又将乐和给带了回来。

跟李俊一样,乐和也是大元帝国背后默默付出的功臣之一。

而且,乐和也是任劳任怨,从不挑三拣四,更没有任何抱怨。

江鸿飞这个人,从不委屈功臣。

所以,等李俊回到元大都后,江鸿飞就召见了李俊和乐和,然后开门见山地对他们说:“高丽助纣为虐,攻打我大元,朕要你二人奇袭高丽,将那里的钱粮给朕带回来。”

好吧。

江鸿飞承认,后者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高丽王朝建国至今已经二百多年了,而且又哪哪都跟赵宋王朝学习,肯定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就算之前被金人抢掠和敲诈了一些,也应该没有伤到高丽王朝的根本才对。

毕竟,金国的那些土鳖,更多的只是抢掠和勒索了一些钱财和女人,他们肯定不会带走太多的粮食。

而粮食就是江鸿飞现在最大的限制。

老实说,高丽王朝不跟金国一块攻打大元帝国,为了粮食,江鸿飞都得收拾高丽王朝,更何况高丽王朝还敢跟金国一块联合攻打大元帝国。

这正好给了江鸿飞灭掉高丽王朝的借口。

不过,仅仅只是这一个借口,并不足以支持江鸿飞灭掉高丽王朝。

而且,也不能太小觑了高丽王朝。

要知道,这个王朝的寿命可是非常长——历史上,它不仅熬垮了北宋,还熬垮了南宋,甚至就连元朝都被它给熬垮了。

而在这期间,辽朝,金朝,西夏,乃至整个欧亚大陆都发生了王朝更替。

还有,高丽王朝好歹跟崛起之初的女真族打了好多年,直到最后也只不过就是把吃下的土地又给吐出去而已,并没有遭遇致命的挫折。

由此可见,高丽王朝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所以,一味地蛮干,肯定不行。

江鸿飞对李俊和乐和说:“夫东国之有奴婢,大有补于风教。所以严内外、等贵贱,礼义之行,靡不由此焉……”

高丽王朝富有不假,但也是非常落后的。

其落后,主要体现在,中原王朝这边早就进入封建社会了,而高丽王朝那边却还是奴隶社会,双方整整差了一个大的基本阶级。

而且,高丽王朝的奴隶制还难以更改。

可以说,奴婢制度对高丽王朝意义重大,事关高丽王朝贵族豪强群体的既得利益,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江鸿飞所知,高丽王朝那边,每当君主要对奴婢制度进行改革,势必会遭致反对。

也就是说,高丽王朝也有极其严重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

——其剥削阶级分为两个阶梯,最上面是两班阶层,通常被称为“文班”与“武班”,也即“东班”和“西班”;被剥削阶级分为三个阶梯,平民阶层、身良役贱阶层、贱民阶层。

在高丽王朝,身良役贱阶层、贱民阶层的最重要成份就是奴婢。男为奴,女为婢,奴婢是一个笼统的称谓。

高丽王朝的奴婢来源主要有四种形式:

第一来源是血脉传承。

在高丽王朝,良贱通婚是为法律所禁止的,如果良贱真的通婚了,那良贱为婚后所生子女坚持“一贱则贱”、“从贱不从良”的原则,也就是说,只要一旦沦为贱民,本人及其子子孙孙永远都不能脱离贱籍。即使本人被放良,效果也仅限于一代一人,其子女家人(包括放良之后所生子女)仍为贱民。另外,不论是父还是母,只要有一方是贱民,本人及其子孙就永属贱籍。

第二是因犯罪而没为公贱。

因犯罪,特别是谋反、大逆、盗窃等罪,妻以夫罪,子从父罪,而成为奴婢的非常多。

第三是购买外国人充当奴婢。

日本与高丽临近,高丽人有时也会购买日本人作为奴婢。

四是因战争,战俘沦为奴婢。

这就比较简单了,不论谁与高丽人开战,只要被高丽人捉住,就会成为他们的奴婢。

奴隶制是极其落后的制度,他有碍社会的发展。

所以,高丽王朝的王室,其实也曾想过,改变其国的奴隶制。

但奴隶制在高丽王朝根深蒂固,奴婢是高丽王朝贵族豪强群体的重要财产,因此对其的改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在现有的王权和贵族的力量对比下,根本无法改变这个现状。

如果按照历史走向,没有强权人士插上一手,高丽王朝的奴婢制甚至还会延续近千年,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会彻底结束。

江鸿飞打的主意就是以解放奴婢为借口,推翻高丽王朝的统治。

这样一来,大元帝国的侵略战争,就会变成救苦救难的解放战争。

这肯定会得到高丽王朝的奴婢阶层的大力支持。

再以免债、分田、分粮的形式得到那些人数最多的平民阶层的支持,高丽王朝没个不败。

李俊和乐和都是聪明绝顶之人。

江鸿飞稍稍一点播,李俊和乐和就明白怎么做了。

而且,李俊和乐和明白,江鸿飞这是给他们立功和扬名立万的机会,不然,这样的好事,肯定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毕竟,在此之前,他们二人可是并没有多少统兵出征的经验。

李俊和乐和什么都没说,他们知道,江鸿飞是不会看他们说什么的,而是会看他们怎么做。

很快,李俊和乐和就拿着江鸿飞的圣旨,开始秘密调遣军队。

九月中旬。

一切准备就绪的李俊和乐和,带了十万水陆大军,悄悄离开了蓟州港,向着高丽王朝的腹地礼成港杀去……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