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明君也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明君也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人知道,最近坐拥花丛的江鸿飞,其实有点迷惘!

江鸿飞忍不住去想,经过自己这一系列操作,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是没有发生,可自己却好像创造了另一个版本的“靖康之耻”。

唯一不同的就是,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没有便宜金人,而是便宜了自己。

有时候,尤其是在江鸿飞放空自己搂着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睡觉的时候,江鸿飞就忍不住思考起这个问题来。

后来,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一点,江鸿飞对自己说:“我这么想是不对的。”

“我不能站在赵氏的角度想这个问题,要站在全体汉人的角度,甚至站在生活在这片区域的所有人类的角度看待这件事。”

“是。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抢夺了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抢夺了大量赵氏的女人。”

“可是,我并没有让这场灾难外溢出去。”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时,金人将汴梁城中的粮食全都给掠夺走了,使得当时的汴梁城中,饿死者不可计数。后来,由于汴梁城被围日久,粮食日益短缺,物价飞涨,穷困者迫于饥饿,只能到处搜集饿死之人的尸体,靠割尸以啖活着。他们不仅自己吃,甚至还贩卖,一斤标价为八百五十文钱。”

“而我不仅没抢汴梁城里普通民众的粮食,还给他们免债、分田、分粮,由于粮食不够,我还特意让人从我控制下的河北、河东、田山运来了大量的粮食,在我的治理下,汴梁城中没有一個人饿死,历史上那一悖逆人伦的人间惨剧更没有发生。”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时,金人勒索妇女,赵桓下令,王时雍、徐秉哲操办,大量的平民女人被捉,然后被赵桓君臣献给金人,她们被金人祸害过后,又被金人带去金国当成物品赠送贩卖,甚至用来换牛羊。”

“而我严令任何人烧杀抢掠,使得汴梁城中的绝大多数女人都逃过了这一劫。”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时,在金人的勒索下,汴梁城被刮地三尺,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被金人带回金国,使得金国变得强大,然后金人又来侵略汉人,战火不断,民众一直饱受战火的迫害。”

“而我只是消灭了那些为富不仁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所得钱财,会用在治理国家、建设国家、造福民众上。”

“总之,我没让金人掳走汉人大量的财富、大量的女人,杜绝了北方胡虏屡屡南下欺负汉人。”

“还有,我用最短时间扑灭了战火,我让被我统治地区尽快重建,我让我治下的民众休养生息。”

“历史上,宋徽宗末期,宋朝时人口约一亿一千万。到了赵佶、赵桓被金人掳去,金国灭北宋,自北向南,几千里无复鸡犬,迫使宋室南迁。后来,忽必烈破宋都临安,亡南宋,数千里间人民杀戮几尽,其存者,以户口记,千百不一遇。到元初,人口仅剩不到一千万。共损失人口八千六百多万,损失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一。”

“我肯定能在很短时间内就结束战争,还民众一片乐土,也不会像靖康之耻发生后那样,到处都是焦土、战乱、动荡,人民想要活命都非易事,华夏大地十室九空。”

“而且,我会将西夏、金国、草原诸部全都统一,一劳永逸地消除隐患。”

“至于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时,金人为了带着方便,下令“已顺从大金将士之妇女,应立即换掉汉人梳妆,改成大金梳妆;已怀孕者,应听从医官安排,一律堕胎。”,最后包括赵构的皇后邢秉懿、郓王妃朱凤英、洵德帝姬赵富金、柔福帝姬赵嬛嬛在内的所有怀了孕的女人,相继被迫坠马流产。”

“而在我这里,肯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时,赵仙郎、赵香云、赵金儿等帝姬及不少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以及大量的平民之女,都被金人给祸害死了。”

“而在我这里,她们全都活得很好,以后也会活得很好,她们绝不会落到历史上那样的下场。”

“我消灭了赵宋王朝,怎么能是金人消灭赵宋王朝可比的?”

“我根本就没有创造另一个靖康之耻,我只是在完成大一统,这是黎明前的阵痛。”

“再者,说句矫情的话,不这么处理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怎么处理?难道将他们全杀光?那不是更残忍?”

“如果让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自己选,是杀光他们,还是让他们过现在这样的生活,他们多半也会选择后者吧?不然他们完全可以自己选择前者。”

江鸿飞看了看一床的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心想:“都已经这样了,我再想这些没用的干什么?大不了,我以后对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好点也就是了。”

话说,事情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也不能全怨江鸿飞,有时候真是,你不达到一定的高度,不知道女人会主动到什么程度。

不夸张的说,江鸿飞现在都有一种,自己才是猎物的感觉。

真的。

只要江鸿飞到了后宫,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艳遇。

装偶遇,装晕倒什么的,都不值一提。

有一次,江鸿飞要去洗澡,竟然从水桶里钻出来两个赤身果体的宫人。

要不是江鸿飞反应快,陈丽卿和晏贞姑非把她们当成刺客给宰了不可。

没办法,对于后宫中的女人来说,江鸿飞就是她们生活的全部,能得到江鸿飞的宠幸,就是她们最大的事也是最幸运的事。

不过,江鸿飞十分清楚,对于自己来说,这些自己想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玩的女人,只是自己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自己有很多比她们重要的事要去做,而且那些事情必须得做好,否则,自己就会失去自己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自己后宫中的这些女人。

而对江鸿飞来说,最近当务之急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消灭以赵构为首的宋军,另一件就是科举选仕。

前者,江鸿飞已经做出了布置,也安排好将领去做了。

后者,看似不如前者,实际上也很重要。

江鸿飞肯定要将这些文人安抚好,并且给他们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以及用武之地,让他们愿意为大元帝国效力。

这样,这些人才不会像黄巢、洪秀全他们那些落榜生那样,惹出乱子。

其实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江鸿飞需要人才,也需要储备人才。

这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尤其是像江鸿飞这样有心将所有威胁都解除的君主,肯定少不了人才。

公平公正的说,赵宋王朝,尤其是赵佶一朝,在教育这块搞得真不错。

这使得赵宋王朝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太学生。

这些都是优秀人才,是江鸿飞以后统治更大区域的基础。

为此,江鸿飞亲自去视察了太学以及辟雍。

江鸿飞给这些太学生讲了赵宋王朝灭亡的原因,讲了中原的形势,讲了国际上的形势,讲了自己的梦想,讲了自己想让中华崛起……

直到这时,这些太学生才知道,江鸿飞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土匪,而是一个极为博学的人,而且是极为有大智慧的人。

还有,江鸿飞推翻赵宋王朝,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叛逆,而是赵宋王朝的君臣干得太差了,土地兼并,弊政频出,君主穷奢极欲,好大喜功,以至民不聊生。

另外,江鸿飞还向所有人展示出来了,自己礼贤下士的一面。

江鸿飞亲自接见了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太学的官员,跟他们说了太学和太学生的重要性。

江鸿飞又见了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优秀太学生,根据他们以往的优秀表现,亲自表扬了他们,并听取了他们的建议。

江鸿飞还见了陈东、欧阳澈等比较有名的太学生,与他们讨论了一下新王朝的建立。

不夸张地说,江鸿飞绝对表现出来了,自己到底有多重视太学生。

关键,在这个过程当中,江鸿飞也让这些太学生了解了自己。

江鸿飞的诚意,太学生看到了。

江鸿飞如此重视太学生,也让太学生群体非常激动。

江鸿飞还表示,这次恩科,会特招三千人,而且考中的人,立即就会进行培训,然后就上岗。

更让人佩服的是,江鸿飞并没有完全否认赵宋一朝,而是承上启下,发扬传统,重用新人,开启改革,他刚毅而不保守,稳健但敢于创新,他向所有人展示出来了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魄力。

江鸿飞所做的这一切,让就连之前屡屡给赵桓上书的陈东、欧阳澈等太学生,都对江鸿飞这个新皇帝有了期待。

更为关键的是,江鸿飞不像赵桓那样不成熟、那样愚蠢,他和他手下的大臣制定的所有政策,都有理有据,充满了政治智慧。

这让不少人都开始相信,江鸿飞就是那个能完成大一统的人,他能消灭遍布赵宋王朝的战火。

不过话又说回来。

赵宋王朝毕竟存在了小二百年,又重视文人,刑不上大夫,必然有忠于赵宋王朝的人,甚至有想帮赵氏复国的人。

吴革就是这样的人。

吴革是华州华阳人,宋朝开国勋臣吴廷祚七世孙。他从小就好学,喜欢谈兵。因为没考中科举,吴革便去泾原军当兵,后来一路做到了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

吴革也曾做过江鸿飞的俘虏,但他并没有像姚友仲等将那样被江鸿飞所折服,最后选择投效江鸿飞,而是在江鸿飞废掉赵宋王朝了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致仕,然后就开始谋划帮赵氏复国。

吴革与跟他志同道合的人一块,通过各种各样隐秘的渠道暗中招兵。

一个叫“议伟”的名士,得知此事了之后,率领两学进士崔鼎臣、周虎臣等八十余人,前来应募。

又过不久,太学生吴铢、朱梦说、左时、张知彰、马献可、吴忠、徐伟等前来应召。

经过一个多月的谋划和串联,吴革聚集起来了两千多名死士。

吴革他们暗地里训练这些死士,并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约束。

这件事后来还发展到他们得到了一些原宋臣的支持。

这些原宋臣出面斡旋,为吴革他们提供了启圣院作为他们的秘密基地。

后来,吴革他们得知,赵构已经聚集起来了十几万人马,计划跟赵构里应外合,救出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复兴赵宋王朝。

只可惜,尽管吴革他们已经很小心了,但江鸿飞还是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的行动。

这很简单。

在夺取汴梁城了之后,尤其是在将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捉到了之后,江鸿飞是让人打开了汴梁城的所有城门,让民众随意进出。

但这并不是说,江鸿飞就放松了警惕。

事实正好相反,江鸿飞让朱贵、燕青将密探全都散出去,不仅监视汴梁城中的一切,还特意派密探打入到原宋臣的身边。

——其实,就连大元帝国的官员身边,也都有密探在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所以,吴革他们搞的事,江鸿飞没个不知道。

江鸿飞之所以一直没动手,就是想看看,到底谁是人,谁是鬼?

后来,更是有不少原宋臣向江鸿飞和有关部门举报吴革他们。

见这么多人都知道吴革他们的行动了,江鸿飞下令收网。

就在吴革他们正在计划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焚其居室,攻打皇宫,擒贼先擒王,抓住江鸿飞时,锦衣卫和开封府以及江鸿飞的亲卫一块动手,将吴革他们一网打尽。

——当时,吴革他们手上连兵甲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被捉。

有人建议江鸿飞对吴革他们这些反贼抄家问族,以儆效尤。

江鸿飞却将这个建议给驳回了,而是将这两千多人编成一军,让他们去锦州的最前线,抵御金人。

吴革他们被带下去之前,江鸿飞说:“望你等能将功赎罪,而非背叛民族。”

接着,锦衣卫将他们从启圣院搜出来的书信和文件拿到了大庆殿上。

见此,梅执礼、吕好问等不少宋臣的脊背都被汗水给打透了,有些心理素质差的,差点没瘫倒在地上。

你道为何?

只因这里面肯定有他们跟吴革勾结谋反的证据。

只要江鸿飞让人查看,他们不仅人头落地,还有可能被抄家问族,最差也得是让江鸿飞给刺配到边疆去。

就在很多人都以为马上就会有一场血雨腥风降临之际,江鸿飞却淡淡地说:“烧了罢。”

在场之人无不知道,江鸿飞是学刘秀、曹操、萧道成、周祖等人用烧信的方式来笼络人心,使他们为大元帝国效力。

虽然这难逃作秀之嫌,但也的确能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

就说眼下,见江鸿飞如此有帝王气度,别说那些胆都快被吓破的参与者,感激江鸿飞让他们逃过这一劫,就是那些没有参与此事的人,不论是大元帝国自己培养的,还是原大辽王朝的,亦或是原赵宋王朝的,全都对江鸿飞敬服到五体投地!

不少人都是从这一刻起,开始真心忠于江鸿飞、忠于大元帝国的。

其实,都是千年的狐狸,谁都明白,江鸿飞让人将他们参与谋反的证据烧了,并不代表江鸿飞不知道谁参与其中,这只代表江鸿飞不想再追究此事想放他们这些人一马。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因为谁都清楚,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他们要是再不知悔改,那下次可就是老账新账一块算了。

这一刻,无数人都在心中想:“真明君也!”

待所有书信和文件全都化为灰烬的那一刻,殿下突然爆发了一声雷鸣般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