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三十三章 伐田虎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三十三章 伐田虎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朝缘一些大臣不务大计,辄生事,从田虎、天祚私请等事,几至与大元展开战事,尚赖大元皇帝不愿生灵涂炭,愿与我大宋讲和,止于割地而已。今朝廷将山东、河北、河东割让给大元,两国今后以大河为界,契义誓好,使两界士民安业,各享太平。另大元草创,亟需治理国家贤才三千,不限官吏、太学生、乡野贤才,有意者,可去都亭驿报名接受考核,若得选中,三师月入三百六十缗,宰相九百缗,参知政事六百缗,六部尚书一百八十缗,侍郎一百六十缗,九卿一百三十五缗,少卿一百零五缗,赤县县令九十缗,赤县县丞四十五缗……”

宋宣和五年二月初,这样一份公告张贴在东京汴梁城的大街小巷所有醒目之处。

无疑,赵宋王朝的人丢大发了,也引起了很多爱国人士的激烈反对。

看到公告后,很多热爱赵宋王朝的百姓,陆续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赵宋皇宫宣德门门前的广场上。人们纷纷往门前拥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喧腾不已,纷乱不定。

很快,太学生陈东率诸生数百人,也来到宣德门门前上书,请求赵佶收回成命,主张祖宗之地尺寸不能割让。

此事,很快便轰动全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没过多久,更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走来,不期而集会于宣德门外,他们中有市民,也有军人。

人是越聚越多,很快便达数万之众,可谓人山人海,声势浩大。

这些人们都是自发而来的,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的。他们全都很兴奋,互相鼓励说:“非教陛下收回割地成命不可,祖宗之地岂可许给他人?”

这时,恰好百官退朝,朝官们从东华门陆续朝宣德门走来。

王黼走到门口时,忽然有人认出了他,大家呼啦一拥而上,纷纷指责他,历数其罪,还有人大声嫚骂道,“王黼,致国家如此,汝岂能做宰相?!!!”

甚至有人径直走到王黼跟前,想要打王黼,更有甚者,有人拾起地上的瓦砾,朝着王黼猛地扔去!

幸亏有王黼的亲卫拼命护卫,王黼才逃得一命。

当然,也有宋臣支持太学生和民众的爱国行动,有些宋臣甚至举鞭向陈东等拱手行礼,说:“诸公为此,可谓忠义矣。”

在阙下巡逻的卫兵们,赶紧将门外发生的情况紧急层层上报给赵佶。

赵佶得知后,立即下旨,令邠门速派人前去接受陈东所上之奏疏。

王黼也跑进宫中,向赵佶请求诛杀陈东等闹事之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佶不仅没有同意王黼的请求,还很快就暗示王黼致仕。

王黼失宠,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上台以后赵宋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如今更是公开割地求和,让赵佶颜面扫地,其实,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佶突然发现,王黼与梁师成居然是邻居,而且两家还有便门相通。

也就是说,赵佶终于反应过来,王黼之所以这么懂他,跟他是知己,完全是因为有梁师成做内应。

任何朝代,大臣与内侍相交结都是犯忌讳的,皇帝对此都很敏感。

在赵宋王朝也是一样的。

朝官不得交结宦官,宦官也不宜与朝官交结,这是赵宋王朝防范宦官专权的一条重要原则。按照规定,两者若相互往来,将受到惩处。

然而,赵佶时期,特别是自宣和以来,宦官与朝官相交结,已成为赵宋王朝一种普遍的风气。士大夫几乎无不奔走于宦官之门,他们相习成风,皆以附内侍为荣。但凡权势显赫的宦官,像梁师成、童贯、杨戬、李彦、谭稹、张迪等,无不门庭若市,各大宦官各立门户,公受货赂,以贩鬻官爵。

究其原因,跟赵佶喜欢重用宦官,让宦官的权柄重大,甚至在宰执之上,有很大的关系。

加上王黼上台后,一切的一切,都每况愈下。

赵佶觉得,王黼太让他失望了。

当初,赵佶可是力排众议,破格提拔王黼,让王黼取代政绩斐然的蔡京担任赵宋王朝的宰相,可以说是对王黼是寄予了厚望。

赵佶给王黼的待遇也是他这一朝宰相中最高的,不仅赐给他宅邸,还亲自给他的宅邸题字为“得贤治定”,甚至又亲自给王黼的宅邸题写了载赓堂等七牌匾。

结果,王黼与粱师成在赵佶面前一唱一和,阳奉而阴违。

赵佶觉得王黼把他给害惨了。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出了这么大的事,肯定得有人站出来背锅,而王黼就是这个背锅之人。

王黼的政治嗅觉很灵敏,他也感觉到了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于是,见赵佶对他的态度变了,他赶紧主动上奏章请求致仕。

赵佶很快便批准了王黼的请求,给了王黼跟蔡京致仕时一模一样的退休待遇。

王黼致仕以后,赵佶火速让蔡京重新出山,兼领讲议司,仍领三省事,五日一赴朝请,至都堂治事,使得蔡京又一次登上了赵宋王朝的政治舞台。

这是蔡京第四次出任宰相。

这年蔡京已经七十六岁了,已目盲不能书字,足蹇不能拜跪,凡是需要蔡京所签署的文件,蔡京皆让他的季子蔡绦代替,甚至连上朝奏事也由蔡绦来代替。

也就是说,这宰相名义上是蔡京在当,实际上是蔡绦在当,至少很多事都是蔡绦在处理。

而蔡绦每次上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前呼后拥,堂吏数十人抱文书在后面跟从。

蔡绦的趾高气扬和耀武扬威,引起赵宋王朝的一众大臣的强烈不满,为赵宋王朝接下来的政治埋下了隐患。

那赵佶为什么重新启用蔡京?

这其实实属无奈之举。

赵宋王朝如今的局势实在太差了,而在蔡京还担任宰相时,赵宋王朝的局面比现在好太多了,他、蔡京、童贯这个铁三角还取得了很辉煌的政绩。

赵佶觉得,以蔡京的老练,一定能找到解决赵宋王朝目前的困难与克服危机的办法,因此他对蔡京仍然抱有很大的期望。

蔡京父子上台后,以雷霆之势压下了太学生和百姓反对割地议和一事,将赵宋王朝至此的责任一股脑地全都推给了王黼,对外表示,事已至此,只能先施以这权宜之计,为赵宋王朝争取点时间。

而大元帝国在东京汴梁城招募三千文人的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

有人可能会问,太学生不是热爱赵宋王朝,不是反对割地议和吗?他们怎么会答应大元帝国的招募?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多。

一是,只要是有点远见的人,就能看出来,赵宋王朝如今已经是日薄西山了,而大元帝国则是如日初升,他们留在赵宋王朝不仅不会有一展其政治抱负的机会,没准还得为赵宋王朝陪葬。

二乃,赵宋王朝冗官实在是太严重了,往往一個官位上会挤六七个人(一个当官,五六个候补),甚至更多,而且就算是当上官的人可能都没有从政的机会,更何况是那些根本就没有当上官的人,比如寒门子弟,比如不是特别优秀又没有太好家世的太学生,说句不好听的,哪怕赵宋王朝能挺过这一关,他们在赵宋王朝也没有出仕的机会,而他们去了大元帝国,立即就能开始从政。

三者,大元帝国给的待遇实在太好了,俸禄跟赵宋王朝这边一般无二不说,去了就给分房、分老婆、安置所有家属,哪怕你家有八百人,大元帝国都不嫌弃,分田、分粮、安排住的地方。

四则,这次前来招募文人一众吏部的官员中,有很多是从赵宋王朝前去大元帝国的文人,其中不乏原本在赵宋王朝这边混得很一般或者能力比较一般的文人。

——见此,很多文人都会想:“他们在大元那边都能当官,我去了,怎么也不能比他们差罢?”,这比任何言语都有说服力。

还有就是,不是所有文人、太学生都像陈东他们这么有骨气。

要知道,历史上,随着东京汴梁城沦陷,很多太学生主动卖身投靠金人,他们不但给金军南侵献言献策,还照着金人要求,把自己家乡(主要是南方)的山川地貌原原本本画出来,甚至直接给金人当向导。还有些太学生听说,金人离开东京后,可能会屠汴梁城,为了逃过一死,他们抢着指认妓女当妻子,以期以家属的身份跟金人北上,结果,连金人都觉得他们不配当读书人,将其中的六十多人给清退了。

所以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文人自古多无风骨。

总之,江鸿飞要的,差不多全都达成了,田豹、沈安,以及成德帝姬赵瑚儿、洵德帝姬赵富金、徽福帝姬赵金仙、显德帝姬赵巧云,早就在今年正月的时候北上到燕京了,这三千文人也会陆续分批地前往燕京,进一步解决大元帝国治国人才不足的处境。

关键,赵宋王朝跟田虎的关系肯定会彻底决裂,以后只怕也没有人会相信赵宋王朝,跟其结盟,而大元帝国的统治则更稳了。

当然,柴进后来也代表大元帝国做出了一点让步,给了赵佶君臣一点台阶。

那就是,大元帝国不仅没要那三百万石粮食,也同意了不在公告中提及四位帝姬,也就是帮着赵佶君臣隐瞒,他们不仅割地了,还和亲了,并且是将四位帝姬一块嫁给江鸿飞当妃嫔。

不然,赵佶君臣就是将王黼推出来背锅,只怕也过不了这关。

再说田虎。

其实,江鸿飞不是先派柴进和萧容出使赵宋王朝的,而是先派闻焕章和王介儒出使田虎的晋国,跟田虎谈他的晋国并入自己的大元帝国。

江鸿飞给田虎写了一封亲笔信:“盖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得人心者,可以立国,失人心者,罔克守邦……”

简单来说就是,江鸿飞在信中表示,自己不计较之前田虎阴结赵宋王朝准备联合攻打自己,还准备抢自己的妃嫔,只要田虎肯弃暗投明,自己就给他一个王爷当,再给他燕京城中的一座千间大屋、美人一百,优待他家所有人以及他的所有臣子。

可田虎也不知道是不信江鸿飞,还是自觉有赵宋王朝跟他联合他不会输,亦或是舍不得他当皇帝的梦想,总之他根本就不同意。

闻焕章和王介儒对田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没用。

没办法,江鸿飞只能改变策略,釜底抽薪,也就是派柴进和萧容出使赵宋王朝。

可即便如此,江鸿飞也还是对着田虎抱有一丝希望,说穿了,江鸿飞并不想武统河东。

基于此,后来江鸿飞断了赵宋王朝和田虎的联盟后,派人把大元帝国跟赵宋王朝签署的和约的副本拿给田虎看,告诉田虎,他的弟弟田豹和沈安在自己手上,赵佶许诺给他的赵瑚儿,赵佶也给自己了,赵佶根本就没有跟他结盟的诚意。

江鸿飞还说,只要田虎肯投降自己,自己就把田豹和沈安还给他,还把赵瑚儿赏赐给他,再绕田虎一个赵宋王朝的帝姬。

总之,江鸿飞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另外,江鸿飞还派人去联系乔道清等田虎手下的重臣,包括田虎的嫔妃邬妃、范美人等,让他们劝说田虎投降。

可田虎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不降。

好话说尽,多说无意,江鸿飞也就不再废话了,直接动手。

江鸿飞用田豹和沈安换回闻焕章和王介儒,随后会集众臣子、众将商议,最终定下:令许贯忠担任宣抚使,贾夫人担任都统制,刘锜、岳飞担任左右前锋,公孙胜、樊瑞、徐青娘、汪恭人、闻焕章担任随军参谋,将马军头领杜壆、孙安、花荣、呼延灼、秦明、索超、孙立、杨志、史进,步军头领颜树德、余呈、刘广、解珍、武松、刘唐、晏孝广,共率大军二十万自南向北攻打河东。

同时,江鸿飞御驾亲征亲率三十万大军自北向南攻打河东。

大元洪武二年五月初,南面伐田虎大军在大名府集结,随后开进卫州屯扎。

武松曾屯兵于此,对这里田虎的布置了如指掌,他对许贯忠、贾夫人等人说:“田虎贼兵浩大,不可轻敌。泽州是田虎手下伪枢密钮文忠镇守,差部下张翔、王吉,领兵一万驻守本州所属辉县,沈安,秦升,领兵一万,驻守本州属县武涉。”

闻焕章建议说:“陵川乃盖州之要地,不若竟领兵去打陵川,则两县不攻自破。”

岳飞上前请命:“末将愿领兵去取陵川。”

许贯忠、贾夫人等人同意。

与此同时,江鸿飞亲率三十万大军来到了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的雁门关前……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