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二十一章 登基称帝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二十一章 登基称帝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即位,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和程序。

其中一项重要的仪式就是“三辞三受”。

这项仪式通常是由皇帝在即位前进行三次推辞,然后接受臣子的三次劝进。

别以为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所谓“三辞三让”,最初是指主、宾相见的一种礼节,即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后指周泰伯让位于三弟季历的故事,后人称颂此举为盛德。

从汉代开始,“三辞三让”演变成为开国帝王登基时的一种必备仪式,用以表示皇帝的谦虚和礼让。

像汉高帝刘邦,三让不得后,“无奈”地表示,为了国家,从了。

汉文帝刘恒,可能是因为非开国之主,皇位也来得突然,所以足足让了五次。

魏文帝曹丕,汉献帝第四道诏书来到之后才“被迫”答应。

所以,这套形式又称为“三劝进”,顾名思义,是臣子们要进行三次劝进,被劝进者要连续推辞,第三次的时候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表示接受。

之所以做这种姿态,其实完全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就是为了进一步表明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让天下人看着,自己根本不想当这个皇帝,但大臣们强人所难,才无奈众望所归、顺天应人。

总之,皇帝的即位必须经过臣子的劝进和皇帝的推辞。

说回江鸿飞。

江鸿飞真是万万没想到,王伦、李处温他们这些人,对于自己建元改制的事,这么猴急。

那日,江鸿飞跟一众金国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荒唐了一宿带大半天,强如江鸿飞,从寝殿中出来,都不禁脚步有些虚浮了。

可就在那时,已经等了江鸿飞大半天的王伦,吴用,公孙胜,裴宣,柴进,李应,扈荣,蒋敬,李纲,陈遘,李处温,赵鼎,陈康伯,仇悆,陈公辅,唐昌,蔺仁,李处能,于仲文,曹勇义,契丹官耶律大石、萧乙信等臣,以及在燕京的所有将领,全都排队来在寝殿外,劝江鸿飞登基称帝。

王伦率领众人站在庭院里,向江鸿飞行君臣大拜之礼,朗声说道:

“宋主昏庸,宋地已失十之七八;辽主不德,辽地已丧十之八九;金主跋扈,金人四处抢掠,国运必将不长。宋政、辽政、金政陵夷,豪杰并起,大者窃据称尊,小者连数城邑,皆恣为残虐,糜弊生民,天下大乱极,必将有新主。新主祀者,非公而谁?公在民间,闵焉伤之,已而为众所推戴,拒之益来,乃不得已起义,即条法令、明约束,替天行道,务以安辑为事,故所至抚定,民咸按堵。公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以天纵之资,起自田里,遂成大业。七八年间,荡涤群雄,戡定祸乱,拓土琉求,解放山东、河北、福建、两浙、广东,收复燕云十六州、平滦营三州,立不世之功。天下共公,舍公其谁?愿公即皇帝位以定天下,上以慰祖宗在天之灵,次以安数地臣民之愿。然后,号令天下,平定四方,天下混一,天下幸甚!”

王伦话音一落,文武百官,以及集合在门外的三军将士,连声高呼万岁万岁!声音洪亮,震天动地!

对此,江鸿飞心里只有尴尬:“这帮家伙什么时候来的?他们该不会听到我那些荒唐事罢……”

与此同时,江鸿飞眼角的余光看见,吴用冲自己轻轻摇了摇头。

江鸿飞见了,装出一脸惊讶,斥责王伦等人:“你等出甚言?可斩也!”

见江鸿飞“不为所动”,王伦于是伏地恸哭,一边率众人再拜,一边说:“天下无明主,群心惶惶。公不早为之图,后时有悔。愿公以天下万民为念,速登大统,先正尊位,生灵延颈以望,愿公幸听,俯徇群情。臣王伦率群臣昧死上言,俯伏再拜。”

江鸿飞义正言辞地拒绝:“江衍并无此心。”,然后毅然决然地离开,表示自己不能接受众人所请。

此时,燕京城中政治气氛也很热烈,民众都在议论江鸿飞登基称帝一事,很多人都为江鸿飞拒绝登基一事顿足捶胸。

这日,燕京城内传说,每天傍晚,从四邻八乡遥望燕京州城内,只见金光满天。金光经夜不熄,一直到天亮。有识之士认为,此乃天降祥瑞,正应了江鸿飞登基称帝一事。

转天,水泊梁山的文武百僚僧道父老以及军人大约十万余人,汇合到北辽的皇宫前,一致请求江鸿飞再登皇帝位。

王伦率领众人站在皇宫前,又一次向江鸿飞行君臣大拜之礼,说道:

“盖闻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故白鱼潜跃,武王作周。赤伏显符,光武兴汉。燕京之瑞,则金光见也。天命彰彰,著闻周之武王,汉之光武,何以过此?今天命已兆,人心实归。公应天顺人,宜适机会。天命不可以久滞,人心不可以强违,万机不可以暂旷。天下盼公登基称帝,如盼甘露。公再不从,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公其可久稽天命乎?其可弗顺人情乎?古人有言曰:违天不祥。愿公亟即帝位,上留天心,下塞人望。”

说罢,王伦又拿出来了李俊、孙静、石宝、鲁智深、萧嘉穗、许贯忠、陈希真、朱武等守臣以及他们下属联名请江鸿飞登基的奏折,示意江鸿飞和在场的所有人,所有水泊梁山的人都请求江鸿飞登基称帝。

这次,江鸿飞虽然再次表示拒绝,但语气上已经没有了第一次时的决绝和坚持,他对自己的一众臣民说:

“江衍率梁山好汉揭竿而起,所为者,并非皇帝也,只因赵宋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苛税横行,赵宋君臣又穷奢极欲大兴花石纲,兆人涂炭,豪杰愤怒,故愤然而起。二三大臣暨诸将佐与夫诸路帅守,以天下群情,交章劝进。天下未平,四面受敌,岂敢偃然受天下归往之请?猥当隆极,免徇众志,以答天下之休庶,恢复中原,此吾诚心,天实临之。你等且出,今吾何遽欲正号位乎?”

又过几日,田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说江鸿飞想要登基称帝,竟然先一步称帝,就汾阳起造宫殿,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建立晋朝,自称皇帝。

田虎还再一次对外亮出他的传国玉玺,表示他才是真龙天子,皇朝正统。

接着,王庆也登基称帝,于云安建造行宫,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建立楚朝,自称皇帝。

这两件事刺激到了王伦等人。

要知道,田虎和王庆之所以能够崛起,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占据了天时和地利,打败了一些地方豪杰而已,既没有德行,也没有能力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任。

而江鸿飞就不同了,江鸿飞如今的疆土不仅比田虎大,比王庆大,比方腊大,甚至比赵宋王朝、西夏王朝、高丽王朝都大,江鸿飞还开拓了琉求、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以及平滦营三州,大败赵佶,大败完颜阿骨打,手下有精兵五七十万、强将万计,兵强马壮,又深得治下臣民的爱戴,无论是武功,还是文德,都已无人可以抗衡。

田虎和王庆都能当皇帝,只有区区几州之地的方腊更是早就改朝换代了,江鸿飞不当皇帝,简直天理不容。

于是,王伦再一次率领燕京城中的所有人,第三次请求江鸿飞登基称帝,他说:

“今各朝均,君不明,臣不贤,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公功高盖世,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公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顿了顿,王伦又说:“天下豪杰好汉捐亲戚,弃土壤,从公于矢石之闲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公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豪杰好汉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应该说,王伦表达的意思,江鸿飞很清楚,如果再不给跟自己打天下的人一个交待或者承诺,肯定会有人离开。

于是,江鸿飞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吾将思之。”

江鸿飞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喜,他们知道,距离江鸿飞登基称帝只剩一步。

也就是,目前只缺少一个“天命”。

这难不倒众人。

很快,公孙胜就回了一趟蓟州。

未几,罗真人便驾云来到燕京,他给江鸿飞献上了一本《推背图》。

这本《推背图》的第二十五象是万流汇海。

“衍”字,古字形从水从行,本指水流顺河道汇于海,正应了江鸿飞的名字。

谶曰:

下民之极,一兀自立。

应运而生,燕巢金光。

下民之极,是指江鸿飞是泥腿子出身。

应运而生,就不用多说了。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大泽茫茫英雄起。

北关锁钥复归汉,谈空说偈有真王。

鼎足,宋辽金鼎足而立。

大泽,梁山泊。

北关锁钥复归汉,指江鸿飞收复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

真王,肯定就是说江鸿飞是真龙天子。

罗真人按照《推背图》一通解释,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江鸿飞命中注定就是要当皇帝的,江鸿飞发兵讨伐无道,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对应金德。

罗真人是燕云地区首屈一指的高人,《推背图》是唐朝传下来的预测神书。

群臣纷纷借机进言:您看,老天爷都说行了,您真可谓众望所归,现在天下骚乱不已,您即皇帝位才是顺天应人之举。

该走的流程也走完了,江鸿飞只能说:“皇天大命,不可稽留。”,同意登基称帝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远没有。

别的不说,一個祖宗十八代就让江鸿飞头疼不已!

不夸张地说,以前江鸿飞都不知道祖宗十八代都有什么。

经过礼曹官员的普及,江鸿飞才知道,自己平时问候的祖宗十八代,是以自己为中心,上九代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和鼻祖;下九代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和耳孙。上下一共十八代,只有认下了,才能叫认祖归宗。

而一个人要是当了皇帝,必须得认祖归宗,要不然就立不住,因为你没法立太庙祭祀祖宗,按照惯例,得把上九辈的祖宗全都得凑齐了才行。

江鸿飞是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哪有什么祖宗。

就是在上一世,江鸿飞也只知道自己父亲和自己爷爷的名字,再往上,就一概不知了,也没有人告诉过江鸿飞。

可礼曹的人,又非得跟江鸿飞要这个名单。

没办法,江鸿飞只能把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爷爷的名字写上,然后再编七个名。

江鸿飞糊弄,礼曹的官员可不能糊弄。

可江鸿飞这又给得不清不楚,让礼曹的官员想去考证或者找老人去问,都没有办法。

于是乎,礼曹的人就给江鸿飞编了一个辉煌的家世,说江鸿飞是姜子牙的后代。

江鸿飞看得青筋直蹦,“江”字和“姜”字都不一样,这说出去谁信啊?

见江鸿飞的神色不太好,礼曹的官员赶紧又拿出来了一个备选方案,说江鸿飞是战国时代魏国外交官员“江乙”的后人,就是编了“狐假虎威”故事的那个人。

江鸿飞一看,好歹是一个姓的,狐假虎威也有点应景,就他吧。

就这还只是麻烦之一。

还有一大堆事,都需要江鸿飞亲自配合。

别的不说,就一个国号的事,这些人就快把江鸿飞的头给吵炸了。

也就在这时,江鸿飞听说完颜阿骨打死了。

对此,江鸿飞唏嘘不已,又有点没有对手了的落寞!

在江鸿飞看来,完颜阿骨打是一名特别出众的将领,他善于抓住对手因指挥失策、御众过苛、组织涣散等因素而虚弱的机会来取胜。同时,完颜阿骨打又是一个才智出众的外交家和战略家。

江鸿飞甚至觉得,完颜阿骨打是自己在这个时代唯一的对手。

如今,完颜阿骨打死了,换上了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远不如完颜阿骨打的完颜吴乞买当江鸿飞的对手。

江鸿飞不禁豪情万丈:“属于我江鸿飞独领风骚的时代来临了!!!”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