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汉民族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汉民族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逼战?

江鸿飞冷冷一笑。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是不争的事实,毕竟有史实背书。

不过那也得看其对手是谁。

对手是没落的辽军,重文轻武的北宋军,可以是这样的。

但还有几句话,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他们那些从山沟里出来的金人可能没有听说过。

一句:一汉抵五胡!

还有一句:明军不满响,满响不可敌!

我大汉民族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极为善战的民族,汉唐时期的匈奴、突厥,哪个不像女真一样善战,还不是被我汉人打得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结果论,我泱泱大汉民族,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屹立数千年不倒,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穷人,包括那些穷当兵的,哪有女人愿意跟他们?

即便在历史的某个角落,我们曾经遭遇了挫折,但我们从未真正被打败。每一次外来入侵,每一次异族压迫,最终都被我们那坚不可摧的民族意志和战无不胜的勇猛精神所化解。

有史料记载,明军只要是投降,就算是普通士兵,满清那边就先给一個老婆、八头牛羊和一头驴。

所以,分女人给他们,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更可况,八头牛羊和一头驴在那个时代,就是一笔巨款了。

而像吴三桂、孔有德这样的人,在明朝的时候,就是个总兵,平时都见不着皇帝,因为他们级别不够。但到了满清那边,直接封王,而且带来的部队也不解散,还归他们指挥,足粮足饷,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事直接跟皇太极、跟多尔衮、跟顺治、跟康熙汇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我大汉民族强盛时,五胡同在,那又如何?

于是乎,在明末的一次战斗之后,史可法亲自审问被俘的满清汉军,问他们为什么会投降满清?

为什么会这样?

关键,除了见面大礼以外,清军每月的军饷也是浮动的,具体就是,南明那边给多少,满清这边就加一倍,而且现结,概不赊欠,死了还有一百五十两的抚恤金,马上支付给家属,另外呢还有额外的丧葬费以及有功人员的家属补贴。

可能有人会觉得,分配老婆这种事,简直是不可思议,有悖人伦,三观碎裂。

你比如祖大寿,他有个养子叫祖可法,就是这么上来的。

事实上,明朝人自己也纳闷不已。

反观明朝这边,立国二百多年,军户就毫无地位可言,当时有歌谣,十个军户十个穷,连种地的民户都瞧不起他们,拖欠军饷是常有的事情,战死了也就那几两抚恤金,还不一定能拿到,得打折,要不然呢,就得看将领的脸色,而且在明朝作为一个普通的军户,你没背景,没关系,想要靠军功升迁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去给那些将领家里当家丁,干好了再认个义父,你才有可能有出头之日。

但你别忘了,这是封建社会,女人是没有地位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哪个不是妻妾成群?

简单来说就是,满清给得太多了。

后来,明军投到满清以后,个个骁勇善战。

与其说,大汉民族是败在了满青的手上,倒还不如说,是败在了自己的手上。

而“明军不满响,满响不可敌”这句话,是明朝军队战斗力的真实写照。明朝的军队,虽然在某些时期受到了内部腐败和外部侵扰的影响,但他们的战斗力仍然不容小觑。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明军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心,让后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这待遇,吴三桂、孔有德这些人在明朝八辈子也得不到。

结果得到的答案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但这种事情概率太小了,没有普遍意义。

可问题是,就算你当了武将,也不是说你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要知道,明朝虽然没有宋朝严重,但也向来是重文轻武。

就算是戚继光这样的名将,也得巴结张居正这样的文官,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武将和士兵在明朝太难混了。

可到了满清那边就不一样了。满清为了入关,为了坐江山,只要你投降,什么好待遇都有,不光工资高福利高,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投降的明军主力基本上都编入了八旗,成为了八旗汉军,理论上跟满洲旗人、蒙古旗人是一个级别的。尤其是编入上三旗的,旗主都是皇帝,都算是皇帝的亲兵,都是统治阶级。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就是八旗子弟了,就是铁杆庄稼了,以后有资格提笼架鸟了。

就这待遇,明朝换哪个皇帝来也给不了。

那伱说,这战斗力能不爆棚吗?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虽说到了乾隆年间,满清有点吃饱了骂厨子,过河拆桥,大量裁撤八旗汉军,就是出旗,但是那也是一百年以后的事情,最起码清初那一波投降满清的明军是拿到了他该拿的东西,一点也没少。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说得没错,女真人的确有着强大的战斗力,他们擅长骑射,勇猛善战。但是,他们也并非无敌。

远得不说,到了南宋,等我大汉民族习惯了战争,女真人就不灵了,哪怕是摊上了赵构那样软弱至极的皇帝,宋军也能跟金军打成五五开,就是金军中的女真人,在岳家军、韩家军、吴家军、八字军的坚韧抵抗下,也是屡屡受挫,甚至是大败而归。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结果却往往不同。

大汉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战争与和平、挫折与胜利的历史。

我们曾经遭遇过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从未放弃,从未退缩。

所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是没错,但要记住,只要上面的政策没有问题,我大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善战的民族。我们有着坚韧不拔的民族意志,有着战无不胜的勇猛精神。无论对手有多强大,我们都有能力将他们打败,守护我们的家园和民族尊严。

而江鸿飞自认自己的政策绝对没有问题,自己改变了军人的地位,自己给军人分老婆,自己给军人足饷、丰盛的奖励,自己给军人民族自豪感,自己还有众多梁山好汉,岳飞等一大批汉人名将。

试问,江鸿飞凭什么怕女真人?

所以,耐着性子听完乌歇和大迪乌表述完金国的想法后,江鸿飞压了压手,示意那些想要暴起的水泊梁山的人稍安勿躁。

接着,江鸿飞很平静地说:“两朝之事,若不互相容会,须至争战。你二人既在此,我就不特意遣人去通知阿骨打了。这样,大迪乌你回去告诉阿骨打,我等着他,他尽管放马过来。乌歇,你留下,回头我用你换我那柴进兄弟回来。”

乌歇和大迪乌万万没想到,江鸿飞竟然这么钢,直接就将此事上升到了战争的高度,他们忍不住去想:“他难道没听说过我大金的威名?”

即将被江鸿飞留下的乌歇,有些紧张了,他忙把话给拉回来:“两大国之事,且须商量,何故如此耶?”

吴用淡淡地说:“事已至此,有甚么好商量的?”

闻焕章说:“若是你家不想与我家开战,也不是不能通融,只需将山后九州并所有关隘给我家,你我两家便可秋毫无犯,甚至可结盟,共同抓捕辽主,终结辽国的统治。”

乌歇和大迪乌没敢将话说死,他们只说:“此事你我两家可慢慢商议。”

江鸿飞挥挥手,冲吴用和闻焕章说:“你二人同他们商议去罢。”

吴用和闻焕章领命,带着乌歇和大迪乌下去了。

不多时,吴用和闻焕章就将乌歇和大迪乌带到了驿馆。

刚到驿馆,乌歇就迫不及待地问:“国公辄言举兵,其意何也?”

吴用回答说:“你家咄咄逼人,又不肯还我汉人山后九州并关隘,已不须商量,你我两家唯有一战,才能解决此事,稍后我家便会下答正式战书,教大迪乌副使带回去,并出公告,不许杀戮人民,只是传檄抚定。”

乌歇说:“你我两家都未好好商议一番,一上来就要开打,是甚么道理?”

闻焕章回答说:“只因贵朝贪得无厌,所以才导致如此。”

乌歇说:“兵者凶器也,天道厌之。贵朝吞了燕地,亦是借本朝声势,方能尽得之。今一旦你我两家不顾一切,举兵开战,日后干戈几时定得?你我两家皆大国,世界广阔,军民势力深厚,一旦开战,影响必定不小。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

吴用说:“国公若怕此事,便不会向你家下战书了,如今檄书即将到来,你们亦会看到。”

闻焕章说:“事已如此,我们在这里斗口做甚?副使若能劝贵朝皇帝急行奏请,只且割与云地九州并关隘,存取大金宗庙社稷,却是能报国也。”

见水泊梁山的人态度这么强硬,乌歇知道,再谈下去,也没有用了,他只能说:“此谈何容易?看来贵朝听狂悖之言,却把本朝作破落的契丹看待,但恐后来自取祸患不小耳!”

吴用和闻焕章都是笑而不语,显然,他们对江鸿飞和梁山军很有信心。

大迪乌见已无法交谈下去,只能独自一人回奉圣州,将江鸿飞和水泊梁山的人的态度,向完颜阿骨打作了详细的汇报。

完颜阿骨打惊愕不已,他真没想到江鸿飞这么莽撞,直接就要开战,当即与完颜斜也、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等金国高层紧急开会商议对策……

再说江鸿飞。

对金国宣战了之后,江鸿飞将朱武和陈希真叫来,问:“平州收复得怎么样了?”

平、滦、营三州自古乃形胜之地,地方数百里,带甲十余万,关键其辽西走廊号称“傍海路”,是一条非常适合游牧民族和渔牧民族南下的通道,必须得将其控制在手中。不然,恐怕张觉会西迎耶律延禧,北通萧干,一起成为水泊梁山的边患。或者张觉干脆投降金国,那就更麻烦了。

而且,江鸿飞即将跟金国开战,不想两线作战,所以希望平州那里的战斗尽快结束。

将时间拨回一个月前。

韩世忠一到滦州,就将张觉的军队赶跑,占领了滦州。

韩世忠本欲乘胜进取平州,无奈天忽降大雨,无法行军,遂退兵屯守海濡,逐水草休息,并派兵屯守滦州。同时,令周围那些未降州县不得与张觉发生联系。

不久,岳飞也到了,他见滦州被韩世忠攻下,就率兵去打营州。

不料,营州城早有防备,张觉已派出一万多兵马守卫城池。

岳飞见营州城门紧闭,军兵站在城墙上严阵以待,感到自己兵少,强攻没有取胜的把握,遂不交锋而退归。

张觉手下大将张谦还以为岳飞怕了他,对外宣称已战败梁山军,杀伤甚众,还派人持他亲笔书写的申状到平州向张觉报捷。

谁想,岳飞根本就没走多远,趁张谦麻痹大意,他果断派牛皋率领五百骑兵杀回来,直接杀入城中,接着大军压境。

张谦见此,赶紧带着残军败将连夜撤回平州。

岳飞随后占领了营州。

韩世忠见岳飞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营州,有些着急,出于抢功的目的,他率军从滦州悄悄地出发,沿着西南边的崎岖山路向平州进军,他计划偷袭平州,一举获得收复平州最大的功劳。

可是,韩世忠没想到,他的行军动向已被张觉获悉,张觉悄悄在抚宁西边的兔耳山设好了埋伏。

兔耳山属于燕山余脉,因双峰尖耸形如兔耳朵而得名。

此处地势险要,是一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韩世忠不知前有伏兵,他毫无准备地大摇大摆地踏入两峰之间。

突然,韩世忠的一万步军就遭到了张觉两万人马的猛烈攻击,以至大败。

韩世忠率残兵败将杀出重围,狼狈逃回滦州。

江鸿飞得知此事了之后,很生气,将韩世忠的统制之职给免了,让他当代统制,继续率领本部人马,戴罪立功。

陈希真劝江鸿飞:“韩统制手下尽是步军,又被张觉偷袭在先,岂能不败?”

江鸿飞生气地说:“我是气他战败吗?我气得是他轻敌冒进!他也不想想,张觉在平州经营多少年,是他那支步军能奇袭的吗?”

骂归骂,可韩世忠到底是江鸿飞的爱将,江鸿飞还是在第一时间给韩世忠补齐了一万人马,不仅如此,鉴于韩世忠这次的失败,江鸿飞又给韩世忠拨了一千马军。

另外,为了避免岳飞和韩世忠再争功,江鸿飞还将陈希真派去,担任收复平州的总指挥。

如今,陈希真也过去一段时间了,江鸿飞不知道他们那里怎么样了……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