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一十章 黄袍加身?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一十章 黄袍加身?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打退了萧干,就代表燕京再也没有了援军,也代表江鸿飞收复燕京一事,尘埃落定。

不多时,马灵带着江鸿飞的旨意来到了燕京城,并且跟燕京城中水泊梁山的人包括李处温等投降水泊梁山的辽人说了,江鸿飞一到居庸关,居庸关关口的山墙就忽然坍塌,辽军不战自溃,江鸿飞已经率梁山军占领了居庸关,明天就会来燕京。

得知还有这么匪夷所思的事,燕京城中水泊梁山的人和李处温等投降水泊梁山的辽人全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而有些政治敏感度高的人则认为,是江鸿飞趁着居庸关空虚,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居庸关,之所以说是天降神迹,完全是在为江鸿飞入主燕京城造势。

别说有天降神迹一事了,就是没有天降神迹一事,江鸿飞这个燕京城乃至燕地的新主人,前来燕京城,也是燕京城的头等大事。

为了在新主人面前好好表现自己,李处温等原辽国的官员非常积极,甚至殷勤。

不过,江鸿飞早有命令,任命李纲为燕京留守兼燕京知府负责燕京的所有政务,陈遘为燕京安抚使负责燕京所有的军务,也就是说,李纲相当于燕地的宰相,陈遘相当于燕地的枢密使。

另外,还有吴用和陈希真这两位在水泊梁山权力和地位都非常高的军师在燕京城。

在这种情况下,李处温等辽国官吏要做什么事甚至是想做什么,都得向吴用他们请示。

而吴用、陈希真、李纲、陈遘等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很清楚,如今燕京城新得,很多事还离不开李处温等原辽臣,所以他们对李处温等原辽臣也很客气。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燕京城中水泊梁山的人和李处温等投降水泊梁山的辽人的共同努力下,江鸿飞入主燕京城的仪式,搞得非常宏大。

江鸿飞率领两万人马刚到燕京城,所有已经到达燕京城的梁山军就列阵接受江鸿飞的检阅。

江鸿飞没有骑马,而是骑在自己的神宠锦纹独角金钱豹上。

不仅如此,江鸿飞还将雁翎圈金甲穿上,并且披上了一件非常拉风的红色披风。

如此一来,江鸿飞自然是最耀眼的存在。

江鸿飞骑着锦纹独角金钱豹穿过军阵,梁山军众将皆甲胄齐全,作两行,相对侍立,接受江鸿飞的检阅。

江鸿飞冲梁山军将士挥了挥手:“兄弟们好!”

梁山军将士则齐声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可不是之前在居庸关前,更没有天降神迹,而是一个非常正式的政治场合。

可就是在这个非常正式的政治场合,所有将士都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可不是一件寻常的事。

江鸿飞福至心灵:“难道有人想要劝进?”

真不怪江鸿飞会这么猜测。

实在是,江鸿飞手下的臣子有这样的想法太正常不过了。

要知道,这次江鸿飞率领梁山军北上伐辽后,不论是江鸿飞,还是江鸿飞手下的文武百官,全都意识到了,江鸿飞不建元、不改制,实在是太不方便了,甚至都有些尴尬了。

比如,当初,江鸿飞给耶律淳写信的时候,连个头衔都写不出来,只能用自己的名字。

比如,外人想向江鸿飞表示尊敬,却不知道称呼江鸿飞什么好,没办法,他们只能称呼赵宋王朝给江鸿飞封的“齐国公”,可江鸿飞和赵宋王朝完全不是从属关系,用赵宋王朝给江鸿飞封的爵位,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再比如,一些见风使舵的草原部落或者是跟金国有深仇大恨的草原部落想要向江鸿飞称藩纳表,就很麻烦,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写这降表,最后他们只能不伦不类地称呼水泊梁山为“大水泊国”。

几個月前,江鸿飞不愿意建元改制登基称帝,是因为那时江鸿飞的地盘还不稳定,又和赵宋王朝刚刚议和,答应赵宋王朝自己不建元改制、不称帝、甚至连个王爵都不要。

而且,那时江鸿飞也担心一旦自己建元改制登基称帝了,赵宋王朝没准就不去管田虎、王庆、方腊,跟自己死磕到底,让田虎、王庆、方腊捡了便宜,或者让胡虏捡了便宜。

关键这会耽误江鸿飞收复燕云十六州。

另外,当时水泊梁山只是刚刚打赢了赵宋王朝,不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全都是乱糟糟的,让江鸿飞不敢轻举妄动。

说穿了,几个月前,江鸿飞哪哪都没有准备好,所以才先稳一波。

现如今,江鸿飞彻底稳定了山东和河北的局面,甚至就连江鸿飞在东南的地盘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如今江鸿飞又马上就将收复燕地了,可以说,不论是地盘,还是名望,江鸿飞如今都达到了可以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的程度。

除此之外,江鸿飞境内的民众,主要就是山东、河北北部、福建的民众,经过这一年的休养生息,家家满囤满谷,安定了下来。

与之带来的就是,江鸿飞深受其治内民众的爱戴。

而赵宋王朝,现在已经暴露出来了其孱弱的本质,不说肯定会被四大寇给瓜分,也肯定是国力大退,短时间内威胁不到水泊梁山。

也就是说,江鸿飞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的条件已经成熟。

这时候,江鸿飞再说,我要“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真就有些太过矫情了。

毕竟,江鸿飞将山东、河北、福建、两浙三分之一的地区硬生生地从赵宋王朝手上抢走了,又将赵宋王朝二百来年都没能收复的燕地给收复了,硬实力在这摆着。

用一个更直观点的说法来说。

西夏王朝如今的疆土,都没有江鸿飞大;一顿操作猛如虎的金国,现在疆土也不比江鸿飞大太多。

更直观的是,方腊、田虎、王庆都建元改制了,他们哪个疆土比江鸿飞的大?哪个军事实力比江鸿飞的强?哪个政治、经济、文化比江鸿飞的深厚?

这种情况下,江鸿飞不建元改制,不登基称帝,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至少在江鸿飞手下的很多臣子看来,是这样的。

至于跟赵宋王朝签署的和约?

撕了便是。

和约这种东西,不就是用来撕的吗?

再者说,你以为,如果赵宋王朝顺利消灭了方腊、田虎、王庆,不会撕了跟水泊梁山签的和约来打江鸿飞?

别天真了。

君不见,檀渊之盟,赵宋王朝不是说撕就撕吗?

所以啊,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其它的,全都是假的。

其实江鸿飞早就具备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的条件了。

只不过,那时阻碍江鸿飞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的,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江鸿飞没有登基称帝的地方。

如今,江鸿飞打下了燕京,连这最后的一个小问题都解决了。

江鸿飞手下的某些人想要劝进,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江鸿飞只要登基称帝了,江鸿飞手下的人肯定会跟着水涨船高,大家不说内相外将,也都能跟着获得一官半职,不再像从前那样,顶着个土匪的头衔。

江鸿飞再想了想,王伦的脸就出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虽然没派人去调查,但江鸿飞估计,这事十有八九跟王伦脱不开关系。

至于王伦的目的,很简单——他想当宰相。

这事说起来,其实也无可厚非。

要知道,这些年来,王伦为水泊梁山呕心沥血,付出极多,以至于才四十多岁的他,头发都白一大半了,身体透支得非常厉害。

关键,在王伦的努力下,水泊梁山的政治一直都按着江鸿飞制定的路线稳步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在政治一途,王伦居功至伟。

在这种情况下,江鸿飞要是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王伦肯定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有人可能不解,既然如此,王伦为什么还这么急?宰相早晚不都是他的吗?

答案是,王伦感到了威胁。

这威胁,可不是一两个人给王伦带来的,而是有太多的人都让王伦感到了威胁。

像萧嘉穗、许贯忠、李纲、陈遘、赵鼎、陈康伯、吕将。

这两年,水泊梁山涌现出来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而王伦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些人才的能力都在他之上。

而且,老实说,随着水泊梁山越来越强大,以王伦的能力,治理起来,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他现在只能靠勤劳来弥补他能力上的不足。

王伦很害怕拖得久了,他的宰相之位就没了,所以难免有些着急。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想到有人想劝进,江鸿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伦。

只不过,王伦也好,别人也罢,都知道,江鸿飞非常有主意,如果江鸿飞不想建元改制登基称帝,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所以,难保那些想劝进的人,会借着形势试探一下江鸿飞的态度。

江鸿飞甚至想到了,如果自己不给大家一个明确拒绝的态度,只怕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黄袍加身了。

至于江鸿飞想不想建元改制登基称帝?

那还用说吗?

历史上,从秦始皇嬴政称“皇帝”开始,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清朝溥仪退位结束,共经过了两千一百三十二年,前后共历经了八十三个封建王朝,总共才有皇帝四百九十四个,而且其中的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根本没当多久的短命皇帝。

试问,如果有机会当皇帝,谁能不想当皇帝?

江鸿飞也不例外。

只不过,江鸿飞想是想,但他的确没想好,现在到底适不适合建元改制登基称帝?

此时此刻,并不是细想这个的时候,江鸿飞忽略了将士们口中高喊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而是又说:“兄弟们辛苦了。”

十几万将士齐声呐喊:“报效皇恩浩荡,臣等义不容辞!!!”,声势震天。

这一幕给燕京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给很多燕京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

很快,江鸿飞便骑着锦纹独角金钱豹来到了燕京城门前。

吴用、陈希真、李纲、陈遘、陈康伯等水泊梁山的大臣,李处温、李处能、于仲文、曹勇义、刘彦宗、萧乙信等北辽两府番汉官员,全都站在燕京城的大门前列队迎接江鸿飞。

江鸿飞再往前一点,才看到吴用等人身前跪着一个身穿辽国凤袍的女子,她双手高举玉玺,身后还有一口棺材和一只白色的小羊。

不用去猜,江鸿飞也知道,这个女人肯定是北辽太后萧普贤女。

见此,江鸿飞微微一笑,心说:“戏做得还挺全。”

江鸿飞可不会因为萧普贤女现在摆出一副任由自己宰割的样子,就会小觑这个女人。

江鸿飞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上的萧普贤女,差点打碎了赵佶收复燕云十六州梦想,甚至就连靖康之耻,她都是诱因之一。

江鸿飞心想:“狼永远是狼,哪怕她装成羊,也改变不了她是狼的事实。”

不过,江鸿飞也不会高看萧普贤女,毕竟,哪怕是在历史上,她也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更何况是有自己存在的这个世界。

来到萧普贤女身边,江鸿飞猿臂一伸,就将萧普贤女抱到了怀中,至于萧普贤女手上的玉玺,江鸿飞看都没看一眼。

——它难道还能长腿跑了不成?

萧普贤女没有任何挣扎,她似乎认命了一般,任由江鸿飞将她放在锦纹独角金钱豹的背上,抱在怀中。

突然!

江鸿飞头也没回地说:“我晚上想吃那只羊。”

听见江鸿飞这话,杜壆、卢俊义、孙安、史文恭和王进立即就抽出佩刀,上来将那只小羊乱刀砍死。

见到这一幕,江鸿飞怀中的萧普贤女,吓得一抖,随即将头埋在了江鸿飞的怀中。

江鸿飞身披雁翎圈金甲,坐骑锦纹独角金钱豹,怀抱萧普贤女,威风凛凛,身后是大队骑兵,在燕京人的目送下,浩浩荡荡地开进燕京城去。

江鸿飞来到内城皇宫,缓缓登上万岁殿。

这里是耶律淳和萧普贤女曾经发号施令的地方。

皇宫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江鸿飞神情肃然地端坐在龙椅上。

宰相李处温率领北辽的文武百僚僧道父老,出丹凤门来到球场上伏罪投拜。

江鸿飞说:“你等既无意拒吾,吾便饶恕你等性命,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等纵容怂恿耶律淳、萧普贤女拒我王师,不可不降下罪罚。”

顿了顿,江鸿飞朗声宣判道:“所有原辽国的官吏豪绅贵胄抄家,有罪大恶极者上公审台,有功者可从宽处理,另奴隶皆复为吾民,无错平民秋毫无犯,胆敢反抗,格杀勿论,即刻执行。”

江鸿飞话音一落,北辽的文武百官僧道父老的脸色全都变得很不好看。

可这些人又不敢表现出来。

如今江鸿飞的二十几万大军在燕地将燕京城围得水泄不通,谁敢触江鸿飞霉头,那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随着江鸿飞的一声令下,轰轰烈烈的大抄家、大公审行动便开始了……

与此同时,水泊梁山的文武百官全都给江鸿飞献上贺表,祝贺江鸿飞收复了燕地。

这其中又以詹度最为积极,他还作了一首《平燕诗》,称赞江鸿飞:

“长亭春色送英雄,满目江山映日红。剑戟夜摇杨柳月,旌旗晓拂杏花风。行时一决平戎策,到后须成济世功。为报燕山诸将吏,太平取在笑谈中。”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