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宋江之死

仙侠版水浒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宋江之死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江跟他的父亲宋太公的感情非常好,宋太公也最喜欢宋江这个儿子。

而宋清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替宋江领死,可见宋清跟宋江的感情之深。

毫不夸张地说,宋太公和宋清绝对是宋江在这个世界最亲近的两个人,没有之一。

如今,宋清自己撞死,宋太公因宋江成了残疾、宋清撞死、宋家走上了绝路承受不了这么巨大的刺激气急攻心而死。

宋江成了一个无缘于官道的残疾,宋家一失两命。

可见宋江为此次失败付出的代价之大。

晁盖看着这一切,尤其是先爬到宋太公身前一通痛哭又爬到宋清身前一通痛哭就像爬虫一样可怜的宋江,突然有些意兴阑珊!

晁盖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是宋清在为宋江顶包?

其实不只是晁盖,乃头山的人,只要有点头脑,全都能猜到这件事情的真相,哪怕宋清的顶罪看起来是那么合理。

没办法,晁盖和宋江之争由来已久,宋江做得再像真的,也会有破绽露出来。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不过,事已至此,事情的真相还重要吗?

至少在晁盖看来,事情的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二十多年的感情!

宋江可以不在乎,重情重义的晁盖又怎么可能不在乎?

将惜日的老朋友逼到了这种悲惨至极的地步,晁盖毫无胜利者的喜悦可言,他只有对这個江湖深深的疲惫感及厌恶感。

晁盖甚至在想,他要是没去劫生辰纲,他就可以无忧无虑地一直当一个快乐的保正、一个江湖上有点小名气的大哥,天天喝酒吃肉逍遥快活,一直跟宋江和吴用成为朋友。

可是现在……

“罢了!”

晁盖走到宋江身边,将宋江提起便走。

有人想阻止晁盖的动作,有人想劝晁盖放宋江一马,还有人想建议晁盖绝对不能再对宋江心软了。

可是最后,谁都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晁盖将宋江带走,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晁盖将宋江拎到一个别人听不到他们交谈的地方,将宋江放下,然后问道:“你就这般恨我,非要置我于死地?”

宋江太了解晁盖了,知道晁盖能将他带到这里说话,就说明晁盖已经不想杀他了。

宋江此时算是输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作为一个江湖中人,背上了一个谋杀大哥的名头,他基本上已经混不了江湖了,又断了一条腿,混官道也已经不太可能了。

满盘皆输。

再加上死了父亲和弟弟。

宋江真的是已经没什么不能输的了。

所以宋江缓缓地从地上坐了起来,边用破布将他的断腿处勒紧,边难得地实话实说:“我跟你没有私怨,即便你致我父、我弟两死,致我残疾,断了我的官运,我也不恨你,因是我谋害你在前,你是正常反击,我又技不如人输了,才落到这样的下场,与其说恨你,我更恨江衍。”

索性已经说了,宋江干脆对晁盖这个曾经的老朋友坦露心扉:“实话跟你说,与其杀伱这个对朝廷毫无威胁之人,我更想杀江衍,为朝廷除害,因为江衍必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而你永远都无法对朝廷构成威胁,只可惜,我时运不济,始终都未能壮大起来,那江衍又如妖孽一般屡屡坏我好事,教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晁盖知道,这一刻的宋江,所说的肯定是真话无疑。

而有时候真话更伤人。

曾几何时,晁盖以为他自己是盖世英雄,江湖上数得上数的大佬。

可真正混了几年江湖之后,晁盖才知道,江湖的水太深了,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玩。

晁盖平静地问宋江:“你是说,只因我挡了你的路,我们的想法不同,你便要杀我?那我们之间二十多年的感情呢?非得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宋江悠悠地说:“阻人前程,就如杀人父母!这个道理你不明白?且宋江所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乃大爱,岂是你我之间的这点小感情可比的?!你便是教我再选一千次、一万次,我亦必杀你,而后独占峰山,想办法接受朝廷招安,回头帮朝廷消灭内忧外患,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此方为大丈夫!”

晁盖耐心听完,说道:“我没你聪明,你说得这些我无力反驳,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可你也得承认,你没江衍贤弟聪明,你所选择的道路跟江衍选择的道路相背而驰,且我不聋不瞎,我听到看到的都是,水泊梁山治下的民众安居乐业、百姓丰衣足食,而朝廷治下的地区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眼看就活不下去了,这样,你还觉得你是对的,江衍贤弟是错的?”

宋江没有任何动摇,他大义凛然地说:“那只是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官家被他等蒙蔽,若有一二贤臣出世,替官家一扫污垢,我大宋民众亦能安居乐业,百姓亦能丰衣足食!”

晁盖嗤之以鼻:“宋江,像你了解我一样,我也了解你,你便是投靠朝廷,教你侥幸钻营成功掌了大权,亦非民众之福,因为你的眼里跟那些当权者一样根本就没有过民众,你若成功,无非也是另一个蔡京、高俅,祸乱朝纲必少不得你一份,到那时,你亦必受万人唾骂!”

宋江大声说道:“蔡京、高俅之辈安能与我相比?!!!我一心为公,一颗赤子之心,他等一心为私,非亲不用,非财不取!”

晁盖冷冷一笑:“蔡京初登相位,大刀阔斧改革,文治武功皆取得前几朝所未有之成就,结果又如何,不亦是奸臣一个?你宋江行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那昏君想要花石纲修建万岁山,交之便能受到重用,你宋江必定比蔡京、童贯之辈有过之而无不及,若那昏君想要工匠修园林,而你掌管禁军,只怕比高俅那厮更卖力气。”

晁盖又说:“而江衍贤弟自建立水泊梁山时起,一直在救民、治民,他眼里没有皇权,只有民众,只有教这样的人得了势,才会真正天下大治,民众安居乐业,百姓丰衣足食!”

宋江让晁盖说得无比激动,他慷慨陈词道:“江衍就是一个乱臣贼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收买人心,若天下无此辈野心勃勃之徒,哪能这般混乱?”

晁盖冷冷地说:“天下乱不乱,是你所向往的朝廷决定的,如果皇帝真的英明神武,让百姓安居乐业,鬼才愿意当乱臣贼子!”

虽然宋江觉得晁盖说得有道理,但他依旧没有动摇。

晁盖觉得,他和宋江之间的交谈,如同鸡跟鸭讲,也就像他们之间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除了一方彻底灭亡,否则无解一样。

晁盖不愿意再跟宋江谈下去了,因为这完全没有意义。

晁盖撩起自己的衣襟,扯下一块,扔向宋江的方向,说道:“你我再不是朋友了。”

割袍断义过后,晁盖转身离开。

走了两步,晁盖又停了下来,说道:“朋友一场,我最后给你一句忠告,你斗不过江衍贤弟的,你跟他之间的距离就像我跟你之间的距离差不多,甚至更大,你若与他为敌,必是螳臂当车,顷刻之间便会灭亡。”

宋江看了一眼晁盖扔下的那截袍子,然后从地上捡过一根树枝,借着它站了起来,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乃大丈夫之本色!”

见宋江执意找死,晁盖什么都没再说,而是继续往回走。

等晁盖又走出去了一段距离,宋江的声音在晁盖身后响起:“朋友一场,我也给你一句忠告,离开江湖罢,这里不适合你。”

晁盖头也没回道:“我知晓。”

晁盖回到人群后宣布:“我给你们三个时辰,愿意追随宋江的,便滚出峰山罢。”

而且,让人意外的是,晁盖还让人将江衍派人捉起来的秦明等宋江手下的人全都给放了,让他们自己选择去留。

平时很少主动说话的李应,此时突然站出来补充道:“留下的人,寨主会带你们正式加入水泊梁山。”

晁盖看了李应一眼,这一刻他终于确定了李应到底是谁的人。

面对江鸿飞往他乃头山安插密探,晁盖没有愤怒,只有深深地苦笑!

很多以前晁盖想不通的事,现在终于想通了。

晁盖没有否认李应帮他做的这个决定。

——晁盖知道,如今他就是否认也没用,大不了李应直接打出水泊梁山的大旗,那样一来,只会让他的脸上不好看一些,对于水泊梁山吞并乃头山不会有任何影响。

别说乃头山现在已经分崩离析了,就算乃头山在全盛时期,都远远无法跟水泊梁山相比。

有加入水泊梁山上岸的机会,谁愿意留在乃头山?

李应话音一落,薛永就第一个来到晁盖身后站定。

薛永早就投了晁盖,准确的说是投了李应,不然他也不可能帮晁盖做事。

至于薛永为什么投李应,答案很简单,他已经知道了李应代表水泊梁山,而宋江大败已经成为必然之势,加上薛永的徒弟侯健在水泊梁山混得不错,再加上薛永也看出来了宋江人品不行,他再跟宋江混,很可能会成为宋江的炮灰,很自然地就被李应给招揽了。

有了薛永带头,秦明、黄信、燕顺、郑天寿、石勇、张顺、王定六、蔡福、蔡庆、樊瑞、项充、李衮、段景住、赵富,赵贵、王飞豹、秦会、万俟大年、张大能、火万城、王良、白瓦尔罕、蒋忠、施恩以及大量原本属于宋江一党的头目和喽啰纷纷涌向了晁盖身后。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踊跃的情况,肯定有,宋江不行了,跟着宋江走,很可能会变成无依无靠的流民,说不准明天就被官军给剿灭的原因;还有,今天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多数人都能猜得出来,就算猜不出来,也能听到周围人的分析,进而知道宋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另一方面,离开宋江一方,就能加入前途无量的水泊梁山,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求不到的好事,除非自觉是水泊梁山肯定不会要的大奸大恶之徒,谁不想借此机会上岸;此消彼长之下,宋江手下的人自然成群结队地放晁盖身后跑去。

等到宋江拄着树枝回来,他手下的人,已经只剩不到三分之一了。

而且跑的人当中,包括不少宋江的绝对亲信,像秦明、黄信、燕顺、郑天寿、石勇、张顺等人。

看到这样的结果,宋江的心在滴血。

而晁盖完全没有身为胜利者的喜悦。

——晁盖知道,这么多人选择他这边,并不是因为他这个寨主的个人魅力,而是因为这些人想要加入水泊梁山,跟宋江一样,他也是一个失败者,而且看看宋江都落到了这般田地,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跟宋江走,就不难看出,他其实比宋江混得更失败,关键,他无比清楚,宋江并不是败在他手上,而是败在了江鸿飞手上,如果不是江鸿飞选择了他,他的下场,绝对要比宋江还要凄凉得多。

见到这一幕,宋江赶紧朗声阻止人员继续流失:

“事已至此,孰是孰非,自有后人去公断。我只想对大家说,我已然派人联系上了朝廷大员,离开峰山,我们便可受到朝廷招安,有各自辉煌的前程,我们及我们的家眷再也不必担惊受怕,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指日可待……”

虽然宋江现在的样子很狼狈,但宋江的话依旧很有感染力,让很多人想要去信服。

关键,像孔明、戴宗、李逵、穆弘、穆春,跟宋江绑得实在太紧了,已经离不开宋江了;像王英、崔道成、邱小乙、王道人、邝金龙、沙摩海、邓云、诸大娘、施威、杨烈、邓天保、王大寿、许平升、韩同音这些人,知道他们罪孽深重,江鸿飞肯定不会要他们;又像李成、闻达等人,一心招安,回去当官。

所以宋江还是有不少基本盘的。

宋江满以为,他这番言语过后,应该能留住剩下的人,毕竟,到这时还没走的人,应该是想追随宋江的。

谁想,等宋江说完,两个让宋江既意外又心酸的人走向了晁盖。

这两个人就是朱仝和雷横——晁盖和宋江共同的朋友。

宋江真没想到朱仝和雷横也会离他而去!

在宋江看来,朱仝和雷横,都是他的朋友,原来又都是官身,应该会留在他这边。

可结果却是,就连朱仝和雷横都选择了去投水泊梁山。

——他们之所以现在才走,主要是宋江之前没回来,他们不想背着宋江离开。

这对宋江本就已经很脆弱的队伍,又有了进一步的打击。

在朱仝和雷横离开后,又走了一千多人。

唯一让宋江有些欣慰的是,吴用留在了他这边。

最终,只有吴用、孔明、戴宗、李逵、穆弘、穆春、王英、崔道成、邱小乙、王道人、邝金龙、沙摩海、邓云、诸大娘、施威、杨烈、邓天保、王大寿、许平升、韩同音、李成、闻达这二十二个头领以及不到两千个喽啰愿意继续追随宋江。

晁盖没有为难宋江他们,他还让人将这不到两千人的家眷和二千杆兵器送下山,让宋江带走,另起炉灶。

见大局已定,宋江应该能捡回一条性命,对弑兄杀主、已经毫无义气可言的宋江失望透顶的花荣,一个人向着青州方向默默地离开……

——实际上,花荣在心中已经跟宋江割袍断义了。只是,花荣不想落井下石,才没在这个时候明着说出来。

看着面前连老幼病残全算上都不到五千的丧家之犬,宋江给大家打气道:“兄弟们放心,此次离开峰山,不是我们的失败,而是我们的新……”

不等宋江将“生”字说出口,一支利箭“噗”得一声就射中了宋江的胸口!

紧接着,远处烟尘滚滚,足有一两万人马呼啸着杀来……

……

……

大家看看,谁还能挽救一下,可以留言。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