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还能这么攻城?!

仙侠版水浒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还能这么攻城?!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据史料记载,崇宁元年,赵宋朝廷曾做过一次人口普查。

上写大名府总计有户数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户;口数五十六万八千九百七十六人。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人口普查是不计算女人的。

换而言之,大名府的实际人口应在百万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同样是在崇宁元年做得这次普查,赵宋王朝的首都东京开封府,只比北京大名府多十万户,但是在口数上,北京大名府却比东京开封府超出十万有余。

由此可见,大名府有多大。

不仅大。

大名府在开封府以北四百里处,离辽国边界约八百余里,西临太行山东麓,东南北则是广阔的华北平原,黄河、漳河、御河三大河系构成了大名府十分发达的水道交通,成为了漕粮运输的重要交通线。而大名府更是南方物资运往河北的集散地,被誉为河朔之咽喉。

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大名府的经济也极为发达,此时大名府的商税和酒税都紧随开封府,名列四京第二。

这样一座重要的城市,历代都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从赵宋建国后,辽国一直是其头号威胁,每有战事,河北便成为宋辽之争的主战场,而大名府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御辽的指挥中心。

因此,在宋仁宗时,大名府升格为北京。

这样的大名府,就是一座仅次于开封府的藏宝库。

知道历史上金人在东京汴梁城中榨取出来了多少财富吗?

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少女一千五百名!!!

——后来,除去已经缴纳的金银数目和用一万多个女人(包括数量众多的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以及其它东西抵的账,赵宋王朝还欠金人金三十四万二千七百八十锭、银八十七万一千三百锭,答应以后年年上供、岁岁来朝补齐战争赔款。

粗略估算一下,金人在东京汴梁城中榨取到了至少一亿两千万缗的财物。

当然,大名府城肯定不可能跟汴梁城相比,江鸿飞也肯定不能像金人那样敲骨吸髓。

可江鸿飞要是将大名府城中的达官贵胄、豪绅大户公审一遍,弄到一半,不,弄到三成,再退一步,两成,搞他个两三千万缗,不过分吧?

关键,有些东西就不是灵钱能买来的,像兵甲、灵马,像粮食、牲畜,像布匹,像各种各样的战略资源,等等……

江鸿飞既然动一回手,惹一回这么大的麻烦,肯定想榨干大名府城的所有财富,而不是像宋江打下大名府城那样,也就是杀了梁中书、李成、闻达、王太守各家的老小,然后把大名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段匹绫锦,都装载上车了,再抢了点粮食,就匆匆忙忙地回水泊梁山了,根本就没有得到这座赵宋王朝四京之一的全部财富。

不过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名府城由外城和内城两部分组成,城防工事主要分布在其外城,而且修筑得很坚固,还布有最好的防御禁制。

外城四面城门共有十四座,其中水门和正常城门各七座。

各水门跨河设有铁栅闸门,每到晚上,都要放闸闭门,可以防止敌人沿河潜入城内。

正常城门是交通运输的主要出入口,也是防守与出击的重点。

每座城门口都设置有圆形或方形的瓮城,以加强城门入口的防护。

瓮城之上设有战棚,供守城士兵防御和休息之用。

外城城墙高大坚固,且每隔六七十步设有一座马面,马面突出于城墙之外,可以交叉射击,保护城墙及其上的防御禁制不受敌军破坏。

大约每隔二百米设有一座库房,内藏各种武器和军需品。

为加强城防,在外城周围还开挖了一条护城河,河两岸栽有榆树柳树,也能给攻城敌军构成障碍。

面对这样一座固若金汤的坚城,不论是任何势力,想要攻打下来,都有极大的难度。

另外,为了加强大名府城的防御,梁中书等大名府的领导层,在得知梁山军要攻打大名府城后,组织了大量的民夫、及各种匠人,全面开展备战,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凡是防守所需之器械,全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还由梁中书牵头,大名府城中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集钱百万,设置了战时机构,由梁中书担任最高领导,任命参谋官、书写机宜、勾当公事、管勾文字准备差使,统制、统领准备差使等机关人员一百多名,作为保卫大名府城的一个临时最高指挥机构。

梁中书还让人在大名府城各主要街头上,张贴出一张张招募武勇之人的文榜。

这些文榜征招的对象很广泛,凡是武举及第、或有才武方略、或有战功曾经战阵、或经边任大小使臣、或曾充弓马手子弟、以及诸民族有武勇敢战之人,都在征招范围之内。

梁中书在榜文中希望这些武勇之人,看到榜文后能立即到留守司报到。

除此之外,梁中书还迅速召集了马军与步军四万余人,将他们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八千人,并建立了统制、统领、将领、队将等组织体系,每天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军事素质和战斗力。

而梁山军总共也不过才两万多人马,其中一半还只是辅军,更为关键的是,理论上来说,不算潜入城内的两千精锐步军,可以用来攻城的步军只有三千多。

如果用正常方式攻打大名府城,梁山军肯定没戏,因为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水浒传》中,也是靠着时迁火烧翠云楼,梁山好汉才最终打下了大名府的。

而且还不只是这大名府城不好打下来这么简单。

赵宋王朝和辽国虽然有近百年未曾交战过,双方白首之人都没见过刀兵,但河北毕竟是赵宋王朝防御辽国的第一前线,其境内还是布有大量宋军的。

为了打下大名府,获得大名府的所有财物,江鸿飞早就派人调查清楚了河北的兵力部署情况。

简单来说:

赵宋朝廷在宋辽边界大约布置了二百个指挥的常设禁军。

——一指挥是五百人马。

而河北另外几个军事重镇:真定府大概有四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河间府大概有六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沧州大概有六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翼州大概有二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恩州大概有十七个指挥的常设禁军,定州大概有二十五个指挥的常设禁军。

至于大名府这一左一右,共计大概有一百个指挥的常设禁军。

形象一点来说,整个河北大概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常设禁军,厢军、乡军不算。

而且别忘了,离河北并不算远的京畿地区,可是号称有八十万禁军。

更为关键的是,赵宋王朝还有二三十万最能打的西军。

是。

梁山军消灭了大名府这里大概四十个指挥的禁军。

但仅大名府这一左一右,就还有六十个指挥的禁军。

注意!

这还只是常设的禁军。

还有那些厢军、乡军。

关键,到了战时,梁中书还可以临时招募兵马。

所以,如果梁山军动作不快点,后果不堪设想。

江鸿飞估计,原著中的宋江,可能也是因为看出来了这一点,才虎头蛇尾,在打下大名府城了之后,随便抢了抢,就跑了。

江鸿飞吸取了原著中的宋江打大名府城时的教训,又采纳了原著中的宋江成功打下大名府城的经验,跟一众军师商量了一个用最短时间打下大名府城的策略,关键是利用江鸿飞的先知先觉提前埋伏下了伏兵。

所以江鸿飞还是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目标的。

简而言之。

兵临城下了之后,梁山军休息了一日,接着主力便逐渐散开,在大名府城的四壁分别设置若干军寨,将大名府城的四周围闭起来。

梁山军的军寨甚多,有大有小,不以数计。

江鸿飞又令辅军以及闻讯而来帮梁山军攻打大名府城的民众在郊野上公然举着旗帜往来于各军寨之间。

还有,由于梁山军的兵力太少了,江鸿飞只能让公孙胜、吴角、史谷恭在各军当中施展喷云逼雾之诀,将各军笼罩起来,使得大名府城中的军民不知梁山军到底有多少人马,给他们足够的心里压力。

江鸿飞这么做是有效果的,守城的宋军站在城墙上,对城外梁山军的情况历历在目,皆有惧意。

面对梁山军摆出来的阵势,梁中书令大名府城的所有城门全部关闭,全城实行戒严,守城官兵在各自阵地上严阵以待。

可即便是这样,见梁山军真的要攻打大名府城,好多不太了解梁山好汉行事作风的普通人,以及那些知道梁山好汉行事作风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纷纷举家逃难。

——在梁山军围城之前,在梁中书下令关闭大名府城各城门之前,有数万人逃出了大名府城,甚至在梁中书下令关闭大名府城的各城门了之后,还有不少特权人士,打开了东水门跑出城去。

老实说,因为兵力太少,梁山军是真顾不上这些人。

可怎么说呢?

也许是老天都在帮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不让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逃跑吧。

一些不法之徒竟然趁乱结伙为盗,在路上拦截抢劫,有的甚至诈装成梁山好汉四处抢劫。

那些从大名府城中跑出去的人,全都遭遇到了这些歹徒的袭击,被杀掠者差不多有一半。

歹徒们还在城外放火焚烧房屋,光焰烛天,连夜不止。

大名府城里的人,尤其是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从城墙上看到这一幕幕,以为是梁山好汉干的,所以全都很恐惧,不敢再试图逃出大名府城了,只能跟着梁中书一块死守大名府城。

这天,所有人都在传,梁山好汉今晚肯定会攻城。

这使得大名府城的守军不敢懈怠,他们一直在各自的防区里巡视。

梁中书等大名府城中的管理层,包括达官贵胄、豪绅大户家的管事人员,全都上了城墙,准备应对梁山军的攻城。

果然!

梁山军当晚便开始攻城。

大名府城东高西低,且西水门这里的护城河浅狭,梁山军便选择在这里向大名府城发起进攻。

对此,大名府城中的守军其实早有猜测。

可让大名府城中的守军万万没想到的是,梁山军并没有像以前的攻城军队一样老老实实地填河或者是乘船过河,运用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攻城。

梁山军甚至极为罕见地没有用步军充当攻城的主力,而是匪夷所思地用马军充当攻城的主力。

想不到吧?

大名府城的守军也没想到。

这事还得从江鸿飞充分了解了物化属性灵根炼气士的能力时说起。

有一段时间,江鸿飞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要将物化属性能力当成自己的杀手锏,因此想了很多东西,什么机枪导弹飞机大炮。

后来,实验证明,江鸿飞想多了,想要物化出来这么复杂的东西,太难了,需要极其强大的天赋,反正江鸿飞是做不到这种事。

但江鸿飞也没白想,他还是根据自己超越这个世界的人的见识,想出来了几种有用的东西。

其中一种便是飞桥,也就是让物化属性炼气士凭空建桥,帮军队快速通过其本来通不过的地方,包括攻城。

江鸿飞能想到飞桥,原因有很多。

其中之一,便是刘慧娘发明的“用黄牛皮做就。这桥若拆散了,军士们身边可以分带。凑起来顷刻成一座浮桥,千军万马,任意可渡。用毕,顷刻可以收拾,毫无形迹”的飞桥。

还有就是,江鸿飞上一世看军事节目中看过一种可令坦克快速过河的浮桥船,也给了江鸿飞不少启发。

总之,江鸿飞想到了,若是有物化属性炼气士不走物化兵器的路线,而走物化架桥的辅助路线,那自己不就可以改写这个世界的一些战争形式了?

于是,江鸿飞命人挑选那些物化属性灵根天赋好的炼气士,花大量的灵钱,培养他们往“飞桥”方面领悟神通。

经过多年的积累,江鸿飞已经培养出来了十几个飞桥炼气士。

这次,攻打大名府城,江鸿飞也不藏着掖着了。

开战之初,十几座飞桥便凭空出现,从护城河这边直接就架到了大名府城的城墙上,梁山马军纷纷从飞桥上快速冲上了城墙,打了大名府城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