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七百八十二章 真心悔过就提前释放

“当然!毕竟那是处罚犯错士兵的地方。越是简陋越是糟糕,才能让士兵心生畏惧,才能让他们不敢再犯错。”福明的这番解释很有道理,军规就应该是威严的,犯了错应该受罚。

但杨明志不得不认真审视福明的这番话,他刚刚没有汇报这些,现在想想,若是姑娘们挨了冻,感冒亦或者发烧,都不是好事。处罚的目的不是虐待,而是让士兵明白犯错的代价,让其不要再错。

杨明志长叹一口气,认真的说道:“福明同志,你知道的,那两个姑娘是部队的英雄。什么是英雄?那是部队的楷模!如果是英雄就可以开小差又任性的扰乱训练还不收惩罚,其他士兵会怎么想?如果大家对军纪都有恃无恐,这就糟糕了!萨林奇金同志可是刻意给我提了个醒,以很多堕落为匪徒的游击队说事,指责我们的士兵有些散漫,军纪执行不严格!我真是没办法,她们两个公认的闯入靶场,你说该不该罚?!”

这分析的没毛病,福明点点头。“副师长说得对,我是师副政委,职责之一就是维持部队纪律。出现了这种事,我也有责任。”

“姑娘们负主要责任,罗沙科夫也有责任,而你是连带责任。罗沙科夫就不应该把她俩留在团部,若是早早的给我送到宿舍就没有刚才的事。可是他把姑娘们都待到你的指挥部门口了!”

说道激动处,杨明志不由的敲敲桌子,“我的同志啊!他这样做可是让我骑虎难下!不说我的那些卫兵在看着,你手下的一群政工人员都是围观者,他们若不在你的指挥官工作,就得下基层去做连队政委。

你说的没有错,这本来就是个小事,但关注的人多我能怎么办?我得注意影响!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叫做人言可畏。若是因为她是副师长的妻子,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军营乱窜,甚至干扰到部队的训练,同志们会有意见的!所以我必须考虑影响。”

福明点点头,“所以长官只能忍痛割爱了?”

“那是当然!她们必须成长,必须明白服从命令的重要性!打胜仗的关键,首先是士兵服从指挥,其次才是武器装备和技战术的问题,若是太惯着士兵,危害的则是整个部队。”

顿了顿气,吃下几口面包,杨明志可算是心平气和了。

“今天贝茜卡的表现确实不好,福明,她说的那句汉语你听不懂,其实就是那句话,简直是逼着我把她送到禁闭室。”

“贝茜卡肯定是说自己是你的妻子,让你网开一面?”

杨明志一惊,接着笑了出来:“唉!你们这些做政委的,察言观色的能力都很不错!即便你不懂中国语言,当时的场面还是能猜透,我想其他人也是如此!所以你说呢?我不处罚她都不行了!”

福明点点头:“让姑娘们张长记性也是好事!若是在战场上她们还这么随性,真是太危险了。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要这么绝情,若是她俩因关禁闭生了病可就糟了。”

“你说的对,但军令不能改变,关一天就是一天。”

福明想了想,既然长官一定要把她俩关这么久,至少送进去一些毯子,晚餐也应该送进去。

禁闭室糟糕透顶,杨明志得知如此情况当然不会再铁石心肠。

他就干脆提出了另一套方案,所谓姑娘们的一天禁闭仅限于今日,次日一到出发就解除了。也就是说禁闭只有六个小时,零点一到处罚结束。

如此方案甚是有趣,福明笑道:“嘿嘿!别列科夫同志,你觉得玩个文字游戏有意思吗?现在是晚上七点,五个小时后她们就自由了。”

“即便如此她们也关了六个小时了。干脆这样!”杨明志灵光一闪,所谓关多久就取决于姑娘们自己。“吃完了饭,你我就到禁闭室外,咱们把耳朵凑到木墙边,听她们说话。若是她们真心悔过了,就提前放她们出去。若是贝茜卡依旧认为作为高级军官的妻子可以享受一些特权,那我就继续关着她们,直到认错。”

这样的安排令人满意,福明放宽了心。毕竟自赎的机会将提供给女孩们,她们若是把握了,很快就恢复自由了。

两人还不着急立刻去聆听禁闭室里的窃窃私语,事件既然是因为靶场引起的,福明正好可以汇报一些事。

“别列科夫同志,罗沙科夫没有满足姑娘们打靶的欲望,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擅自进入印象不好,还是因为她们太优秀了!若是她们参加了训练,搞不好会直接打乱新兵的节奏。”

“新兵?罗沙科夫的团又安置新兵了?我怎么不知道?”

“因为长官的思绪不是在武器制造就是在化肥厂上,现在又开始策划下一阶段的战略。师部完全清楚,如今有很多难民进入诺夫戈梅利,却不知道每天有多少难民被征兵。这方面我有相应的数据。”

趁这个机会,福明说了这样的事实。所谓佩罗尼斯基的火车头游击大队,一口起来了五百人,他们确实是人数最大的一股。

但是更多的难民是以家庭为单位,从多个方向试图穿越泥潭,找寻安全地区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普里佩特沼泽区意味着安全,大量的难民涌入这里,我估计这一切正是柳得巴廖夫长期的对四周的不间断广播,起了奏效!”福明如此猜测道。

德军也是苦于各路游击队的骚扰行为,今天杀一人,明日伤一人,各个占领区都是如此。如此伤亡,德军叫苦不迭,更糟糕的是游击战造成的恐怖气氛。德军因而一再加强对游击队的清缴,几乎所有的村庄都被怀疑,以至于系统性屠杀频频发生。

这些杀戮正,加上长久的广播宣传,力量薄弱又不忍德军暴虐的农民,开始尝试逃亡。

人们坚信,只要跨越了沼泽地的烂泥,就一定能找到传说中的安全区,那里正是德军占领下苏联仅存的硕果。

安置在鲶鱼村的难民每天都在增多,其中还有一些中年男人,因为战争之初他们不在征兵男人因而没被征发。家园被焚烧,亲友被杀害,难道因为年纪大了就选择隐忍?

众多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果断站了出来,自愿入伍。

但是福明从来没有计划把他们仅仅当做民兵来用。“其实即便是四十岁的人,依旧受得了高强度的训练,除非这个人年逾六十!我们现在不缺乏武器,缺乏的正是士兵。但是要把农民训练为军人,这需要很多功夫。他们不仅仅需要体能训练,打靶训练也是重中之重。这些人真正成为军人,我认为最快也得一个月。”

这件事杨明志并不意外,其实最好的兵源应该是18岁到30岁的青壮年人群,可惜这些人员不是战死了,就是在德军的战俘营。比亚韦斯托克口袋扎进后,包围圈内的部队只有诸如284师残部的极少数部队成功突围,另外的突围失败,还有三十万人被迫投降。

这些人大部分是年轻的白俄罗斯人,想来这个国家的人口七八百万,18岁到30岁的青年男子能有多少?

敌后作战,让一群中年男人上阵,搞不好这些人很多还参加过苏俄内战呢!真是悲哀,他们在那场战争没有死,搞不好就死于这场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