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921章 大生产(一)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921章 大生产(一)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咖啡,它简直是工作者的福音。

不过如今的苏联,广大公民鲜有品尝的经历,设计局的人们喝到它,瞬间展现出高昂的战斗力。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咖啡因缺乏耐受力,还因为乌莫夫送的这些咖啡,其品质真的很高,不仅仅气味特别的香浓醇厚,咖啡因的含量亦是喜人的。

杨桃早已睡觉了,不过哪怕她才喝了区区两口。对于她这种对咖啡因基本没有抵抗力的人,两口就让她辗转反侧到凌晨一点。她终究没有等到丈夫,因为是大清早,双眼血丝的丈夫打开了自家的门。

她睡眼惺忪的被吵醒,一肚子起床气的她看着丈夫居然在换衣装,不禁一阵牢骚:“你……你应该回来睡觉,难道就在办公室趴桌子睡了一宿?”

“亲爱的,你醒了?”杨明志绷着一张老脸转过身,“你看我这样子像是睡着的吗?”

杨桃又看到了丈夫的黑圆圈,生气的说:“搞的你又像是军队指挥部那样,你又不是指挥打仗。”

“也差不太多。如果昨天的工作不能完成,那就麻烦了。”

“所以都完成了。”

“啊!完成了。”杨明志长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看着妻子,“我真该谢谢安妮。喝了咖啡我终于全部检查了那些图纸,接下来我把图纸给工人们,明天就能顺利开工了。唉,我觉得现在和军队里一样的繁忙。你安心睡觉,我现在还得去工厂一趟。”

“啊?你疯了吗?你会累死的。”杨桃一脸的苛责。

“这就是命啊,是我的责任。再忙活几天,工厂生产稳定后,我才真的轻松几天。真是的,我好像就没有清闲的时间。”

“我看也是,我想为你做点什么。”

“你……那就帮着安妮做饭。”杨明志虽然很疲倦,此时他能感受到妻子亏欠的心情,这便命令说:“你暂且就帮着做饭吧。其余时间多看看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你要是不嫌麻烦就给我多做一些面条,现在天冷,就把它们放在外面冻着,以后我要天天吃面条懂吗?!”

“唉!好嘞!”杨桃满心欢喜的答应,能为丈夫做些好事,自己的心又有了着落。

“接下来……”杨明志又打开柜子,这一次毫不犹豫的找到咖啡罐,高兴的看到里面还剩下不少,“幸亏我还有这个宝贝。”

“啊?你还要喝?!”杨桃惊讶的问,“喝太多会不会不好啊。”

“是不太好。不过今天的事我若办不好,以后的工作都要出岔子。这就是一场新的生产战役,我不是开玩笑。”说罢,杨明志给自己戴上那顶哥萨克风格绒帽,左手拎着咖啡罐,右腋夹着自己的军官大檐帽,最后说:“最关键的工作开始了,但愿我入夜前能解决完剩下的事。”

新的一天,和冰雪向左的正是工厂的火热气氛。

乌莫夫离开之后第一时间展开工作部署,杨明志自己是一宿没合眼,乌莫夫的情况一样很糟糕。

区区睡了四个小时,乌莫夫打着哈欠,也要亲自指挥下属的工作。

那些卡车把物资成功运抵了?所需的粮食也运到了?工厂的整个电力系统是否能稳定运作。

一切的一切,必须在今日完成调试。

一辆辆卡车拉着大量的金属棒料直奔厂,它们拉着很沉重的东西,车轮的压力直接融化了一些积雪,形成了深深的车辙印。

工厂宿舍的全体工人们,他们大清早便被剧烈的噪杂吵醒。

大家现在清楚的意识到,设计局局长的态度是异常坚决,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遂在大清早开始最后的筹备,待到次日的这个时候,所有人就要奔赴生产线。

又灌了两杯现煮的苦咖啡,杨明志自觉精神好了一些。

他管不得太多,又命令自己要带走的设计员们,如自己一样,即便再苦涩,“黑水”必须灌进肚子里。

关于新成立的工厂要迅速投产,科学院院长李森科对此事也颇为上心。

当然,李森科在农业问题上有着一户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在杨明志这里得到了“温室大棚”的灵感后,亦是以极快的速度成立了项目组,除却自己兼任组长外,就已经派遣人手,以及动用个人的关系,去筹措建设温室的所有材料,以及作物的种子。

李森科给设计局提供了两辆有棚卡车和额外一辆轿车,这些车辆是借给设计局的,所谓特殊时期的帮助。

“呵呵,至少我的人不用坐着雪橇过去。”

杨明志当仁不让的收下这笔赞助,紧接着号召其随行者,带着所有的必要行李上车。

没有磨蹭亦没有拐弯,所有的车辆最前端都插着一面红旗,一列浩荡的车队直奔城市的西南方而去。

对于广大的市民,十月十八日是难得的休息日。

那些工作相对清闲的人,今日终于可以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他们最想做的,其实就是在家睡觉。

可惜相当多的普通工人,个人的假期基本被取消掉。

当全国总动员的命令下达后,全苏各个城市谨遵莫斯科的命令,那些最关键的工业城市们纷纷进入紧急状态。

一时间,几乎所有国营工厂的工人们,他们的假期被取消,每个人还被要求强制加班三个小时。如此命令自然立刻遭遇到大规模的质疑,不得已当局往往采取强制手段。

随着战局的迅速恶化,强制手段命令工人们加班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人民普遍切身的意识到,如若大家都懈怠了,战火即可从东欧烧到西伯利亚。

所以即便今日是星期天,城内所有的烟尘依旧喷涌着厚重的浓烟。

只要看到那些浓烟,杨明志就不得不感叹一番。

毕竟在另一个时代的中国,工厂浓烟代表了什么?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雾霾之根源,以及居民越来越严重的健康威胁。

如今,仿佛浓烟如同罩子彻底盖住新西伯利亚市,才是对她庞大生产力的证明。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气味,那是燃烧煤炭和原油造成的,未经过深加工的初级燃料直接投入炉子里,杨明志可以估计,自己麾下工厂里的那些小型的熔炼车间,最好可以使用燃煤,然而就自己获悉的情报,只怕自己也要烧石油来熔炼了。

车队的旅途非常顺利,随着愈发靠近工厂,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杨明志注意到了一些形迹可疑的卡车,首先它们都是仿制美国福特的苏联国产卡车,它们的车厢用帆布覆盖,明显里面有着很多的货物。

这些运货卡车不足为奇,新西伯利亚市区内,除了还在运作的有轨电车(轨道处积雪被车载挡雪板全部推掉),就是这些卡车最为繁忙。

某种意义上,城市街道中穿行的卡车,它们就好似红细胞,就是它们将所有工厂需要的各种物资,以及产出的各种成品,完成最恰当的运输。

针对厂也不例外。

由于杨明志做出要求,所有的生产原料全部堆到834厂的仓库中,待物资运输完毕再另行分配。

至于后勤部门会运来多少东西,杨明志并不清楚。

终归那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今日大清早的见闻,着实吓了杨明志一条。

为何?

原因真的非常简单!

原本是颇为偏僻的两个工厂厂区,而今运货的卡车大排长龙。

“啊,这是在搞什么?乌莫夫是不是觉得我可以一天生产一千支?”杨明志不禁惊呼道。

开车的格里申科亦是不清楚,他随口一说:“可能州长同志对您有着巨大的信心。”

“也好。”杨明志不禁打了个哈欠,“我到时要看看都是些什么材料。”

在杨明志赶来之前的一个小时,物资的卸货已经开始。这里,834厂的厂长安德烈耶夫自感任务之艰巨,他顾不得吃早餐,啃了一片干面包就亲自指挥卸货,顺便还把835厂的安东诺夫请来,协助自己指挥。

广大的工人们同样没有闲着,无论是男人女人,卸货的工作正是全员参与。

轿车的鸣笛声吸引了一些人注意,恰恰因为卸货场的嘈杂,两个厂长都不知道局长已经到了。

“将军您看,难道州长同志给您派来了数百个搬运工?”开车的格里申科侧着脖子问。

“应该都是工人。格里申科!看到你右边的那片小空地,我们就把车停到那里。”

首车停车,其他车辆纷纷停下来。那些带着大量图纸的设计员们,他们打开紧闭的车厢帆布,带着铁皮箱踩在雪地上。

大家都穿着棉袄,外面还套上一件军用羊绒大衣,脑袋上戴着传统的护耳帽。

设计员们的着装和普通工人的确不同,他们毕竟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学院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穿衣服的待遇也很高。

他们穿着厚实,看起来像是北极熊一般,搬运箱子的动作都有些迟缓。

杨明志下了车立刻指挥道:“你们所有人先原地待命。格里申科!”

“到!”

“跟着我去看看情况。”

杨明志拍打一番自己的衣袖,又摘掉绒帽,换上自己的大檐军帽。

直到这个时候,安德烈耶夫和安东诺夫两人,才在下属的提醒下得知局长已经抵达。

他们就是在卸货!现在居然在卸木头!

杨明志又戴上了眼镜,故而看清了许多细节,比如那些明显是工厂工人的人民,与带着钢制安全帽的专业搬运工,正在搬运初步切割的圆木。

为什么卡车要运大量的木材?肯定是造枪托!

杨明志很快见到了两位厂长,立刻闻讯起现在的情况。

“报告局长同志!”安德烈耶夫高兴的汇报,“后勤单位已经开始向我厂运输生产原料,如您所见。”

“就是这些木头?是造枪托的?”

“正是。但生产原料种类很多,你看!”安德烈耶夫随手一指另一处繁忙的场地,“那边实在运输铜锭,以钢棒和钢板。”

安东诺夫立刻补充说:“关于都有那些原材料运抵,我们拍人当场做起书面记录。”

“哦?书面记录?你们做的很好!现在我要看记录。”

杨明志绷着脸,很快就从工厂的文书那里看到了正在统计中的记录文件。

文件明显还在记录进行中,其中的名单真是颇为丰富,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四种材料:钢材、铜材、优质焦煤和原木。

一支有枪托的枪械,它简直就是钢与木的混合,当然也需要一点铜材。

在所有的材料里,杨明志下意识的觉得当然是钢材最为关键。且说这钢材又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厚度一厘米的薄钢板,另一种则是直径达五英寸的钢棒!

文件上标注的非常清楚,乌莫夫提供的就是这两种非常基础的材料。

杨明志不禁皱起眉头,他心里琢磨着,乌莫夫提供的这些材料也太粗犷了,到了自己手里还得进一步加工。如果它们已经被加工一番多好?比如那些钢板,它实在太厚了。钢板到了自己手里,还得烧红了用压力机去锻造,给它压成合适的厚度,再用压力机个压成合适的形状,一番操作可是增大的工厂的时间成本。

那么,应该去找他质问一番?不!不!

杨明志再想了一下,那个乌莫夫,他没有名卡车直接把铁矿石拉过来,怕已是仁至义尽了。

也罢!

杨明志皱着的眉头引得两个厂长的担心。

安德烈耶夫善意的问道:“局长同志,您来之前应该给我们一个准确的时间,我们好做一个接待。”

“我不需要繁文缛节的事。”

“好吧。刚刚看您的表情,是不是对我们的记录并不满意?”

“记录文件?”杨明志看着安德烈耶夫的眼镜,“你们记录的很好,我只是单纯对乌莫夫运给咱们的材料有些不满。现在我们多了许多加工工具,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这道也是。”安德烈耶夫诚恳的说,“有些老车工师父已经给我说明了这一问题。”

“哦?”杨明志追问,“他们的态度呢?”

“他们表示没问题。可能加工的过程复杂一些,完成任务是没问题的。”

“呵呵,明明还没看到图纸。”杨明志轻轻勾头,又猛地抬起,“先不说那些。这些木头又是什么情况?”

“它们都是用来做枪托和其他护木的。”安德烈耶夫解释道。

“我知道这一情况!瞧瞧这些圆木,它们居然必须用小型吊车吊装!幸亏咱们两个工厂都有这种吊车设备。木头还被切了一下,看起来,每一个的直径……”

杨明志瞪大双眼估测一下,这一估计可不得了,因为报告上写的非常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