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900章 杨明志回到新西伯利亚

自离开彼尔姆,军列又跑了三天。

一直到十月十六日,莫斯科时间中午两点刚过,杨明志终于要回到白雪皑皑中的新西伯利亚。

虽是正午时分,新西伯利亚的太阳已经西斜,落日余晖洒在洁白的大地,整个世界漂亮极了!

新西伯利亚比莫斯科早了三个小时,天文上这里已经是下午五点多。

和白俄罗斯的情况有所不同,沼泽地的太阳总比莫斯科晚一个小时,新西伯利亚的太阳总比莫斯科早三个小时。

杨明志已经习惯了这里急剧变化的时区,他也知道,最多再过三个小时,整个世界就陷入黑暗了。

他低调的从新西伯利亚离开,而今归来亦是颇为低调。

作为该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新西伯利亚的火车站与彼尔姆的如出一辙,甚至比彼尔姆更为疯狂。

有相当数量的T3476坦克就是在新西伯利亚生产,仅仅这座城市,每个月的产量就超过一百!

相当于每个月生产四个坦克营的坦克,再加上辅助型的轻型坦克,仅新西伯利亚当前的月产量,苏军完全可以组建两支坦克旅。而三个坦克旅基本就可以扩编成一支坦克军了。

即便如此,新西伯利亚的重装备产能还在扩大!毕竟这里是钢铁、有色金属和煤炭的富裕之地。

在过去的九月份,苏联控制区的T3476型坦克的产量,月产首次超过一千辆!

要知道朱可夫在谋划这一时空的“火星行动”时,西方面军的主攻力量就是两支加强型的坦克军,综合坦克数量接近四百辆并在持续增加着。

战役计划在十一月下旬进行,所谓那时候天气足够寒冷,曾经泥泞的大地被冻结,最适合坦克的驰骋。何况到了那个时刻,苏军的进攻兵力也达到一个峰值。

如今的新西伯利亚变得有所不同,城市在拼命生产坦克和重型火炮的同时,也成为某些新锐军械的科研和生产基地。

杨明志离开了三个星期,城市又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杨明志的专列停在车站,透过窗户他看到了站台上的几位熟人——波波夫和设计局的几人。

“走吧,同志们,我们该下车了!”

他命令着三位随从,又给列车长打过招呼,待军列停稳后,他们会将所有的行李悉数搬下来。

杨明志压制着躁动的心,他见到穿着特别厚实的波波夫,第一时间想着的就是自己的事业。

厚实的车门打开了,扑面而来的就是西伯利亚的强烈寒气。

他迅速适应了寒冷,这便奋力脚踏在积雪覆盖的月台。

突然间,他的眼角注意到另一个匝道出停靠的军列,只见平板车上摆放着一些东西,正在阳光下反射奇诡的光。

他定睛一看,仿佛那些东西就是一些飞机。

不!它们不是飞机,而是那个!

杨明志本就激动的心现在更加亢奋,因为那就是自己引以为豪的“飞鱼”火箭弹,一种安装了火箭发动机的安装翅膀的火箭。他太知道这东西了,为了研发它,里固施科夫可谓出力甚多。

而今那为自学火箭技术的老家伙,在半百之年居然也成了苏联的火箭炮专家。

杨明志知道那个家伙在来到新西伯利亚后,当即得到搬迁而来的苏联科学院的技术支持。其手下多了一批专业能手,所以曾经颇为简陋的火箭发动机被修改了设计,发动机变得更加耐用不说,整体的空气动力学也得到良性调整。

这番操作之后导致“飞鱼”的飞行更加稳定,射程也有所提升。

杨明志松松跑近等候的波波夫,不由这位副局长的客套话,直接指着另一边停靠的军列。

“那是飞鱼火箭炮!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它们已经开始装车了?它们要运到哪里?”

波波夫一时有些懵,他回过神来后,自知也不好回答局长的话,就勉强说:“局长同志,您回来了。那边的火箭炮确实是我们的飞鱼,是里固施科夫的工厂生产了它们,至于它们会送到哪里,我不知道……”

“啊?看来我得去问下那个老家伙。”

“他……里固施科夫他也不知道。”波波夫赶紧说,“关于武器运到哪里我们如何知道呢?与其关注那件事,您难道不关注咱们的设计局吗?”

一句话后,杨明志的思绪又回到自己钟爱的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

是啊!已经整整三个星期了,电话里的只言片语如何说得清呢?杨明志至少知道了两件大好事,第一,扩建的设计局建筑都盖好了。第二,许诺的两个工厂,全部的厂房完成封顶,大部分的设备也已经就位,甚至于工人们就等着局长回来后,发布工作的命令。

这些事就是杨明志兴奋的原因,他看看自己的腕表,嘟囔着:“现在已经快要三点了,新西伯利亚就是下午六点。我们不要磨蹭,快点离开这里。”

“啊!局长!我们这么着急吗?!”波波夫慌忙的举起胳膊,指着不远处的搬运工们,“很显然,您从莫斯科带回来很多货物。”

“哦,我差点就忘了!”杨明志一拍脑门,连忙笑脸相向,“新西伯利亚的高级物资是比较匮乏的,所以我从莫斯科搞到了许多宝贝。例如很多的肥皂。哈哈,这样咱们的设计员们就有最好的洗衣用具了。”

波波夫耸耸肩,“肥皂?这东西咱们不缺,毕竟每次使用也用不着多少的。”

“但是那些工人们呢?我不太看好乌莫夫会非常慷慨的拨给我们大量的生活用品,我也很担心这座城市的物资供应。”

其实,杨明志带回来的各类物资并不多。新西伯利亚的铁路工人负责了全部的搬运事宜,最后也就是三个工人推着三个手推车,把合计二百公斤的各类货物送上了卡车。

在离开车站的路上,杨明志非常适时地向波波夫介绍起自己的新手下——卡拉什尼科夫。

“波波夫同志,现在跟在我身边的人姓卡拉什尼科夫,他可是费德洛夫的学生哦。”

“哦?那个步枪工厂的费德洛夫?”

“呸!”杨明志差点笑出声,他刻意走近波波夫,情不自禁的与这位年长自己许多的兄长勾肩搭背,“我的同志,他可是费德洛夫的高徒啊,是发明自动步枪的那位费德洛夫!”

“啊,原来是他?!我真有些意外。”

“费德洛夫对我们的枪械非常满意,但他年事已高,他派遣自己的学生来咱们这里学习。卡拉什尼科夫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军械设计师,在他的哈萨克老家还得过一些奖,他也参与过战争。”

“是,我看到他衣服上的卫国战争勋章了。”

“以后他就是你的部下,他是非常优秀的设计员,我们可要好好培养他。”

波波夫一直觉得局长非常崇拜那位年迈的费德洛夫,其自称能迅速研发出АБ42突击步枪,也是深深受到费德洛夫影响的结果。那么,既然年轻的卡拉什尼科夫是费德洛夫的徒弟,恐怕此人来到设计局后,天生就是一位独当一面的人才!

波波夫旋即和卡拉什尼科夫说了几句话,只是只言片语,他即可断定这个年轻人有着相当高的机械知识造诣。

因为波波夫询问的全是非常专业的机加工知识,他绝对想不到,这位卡氏不但能用尺规铅笔,于纸张上快速勾勒枪械的平面图,卡氏本身就是一位卓越的实干家。

波波夫第一时间就被这个年轻人征服了,因为这个卡氏,居然是自己在作坊里亲自造出冲锋枪样枪的全部配件,最后亲自组装到一起,拿到哈萨克的枪械评审委员会还得到了一奖。

如此一来,武器设计局不就有了两个实干家?

波波夫一直非常看好年轻的多布洛夫的能力,多布洛夫自己有才能,现在明显又被局长亲自提携,军长分明是打算将自己毕生所学教授这个年轻人?被如此的宠爱,其本人又很有上进心,年轻的多布洛夫必是大才的苗子。

现在,卡拉什尼科夫将成为多布洛夫强有力的竞争者。他们两人都在这里,波波夫的眼角瞟向并排走着的两人,看起来两人的关系非常不错。他们是合作者还是竞争者呢?

杨明志带回来的大宗物资被放在卡车上,接着蒙上一层帆布,其余人等坐上另外几辆轿车。

和往常一样,自身警卫员格里申科坐在副驾驶,杨明志坐在后座,其身边就是波波夫。

车门已经关闭,车厢内比户外暖和了不少。

波波夫旋即对杨明志怀抱的那个麻布口袋心生好奇,“局长同志,这里面都是您的贵重物品么?看起来它很沉重。”

“当然!有我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一些重要东西。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送给我妻子的礼物。”

“啊!是贝茜卡……嘿嘿,您打算送她什么?您应该了解到,您离开足有三个星期,她是多么思念您。”

“是啊,这方面我是有愧于她的。所以我需要赠与她最好的礼物,我想她会非常满意这些化妆品的。”

“啊?”波波夫有些懵,接着突然想到一些事,“她……她的确非常喜欢化妆品。您今天将要归来,今天的她可是打扮了一番呢!比如说涂了口红。”

“不足为奇。”杨明志微笑道,“肯定又是借的安妮的口红,这下她不用再去借了。她将有更好的。对了,趁这个机会,你再给我们汇报一下,三个星期时间设计局的事。”

“是!”

对于这个,波波夫真是巴不得给杨明志好好说说。由于火车站到设计局的距离较远,风和日丽的日子,车子也得行驶超过半个小时,而今路面被积雪覆盖,全体加装防滑链的车子也不敢跑得快。

波波夫其实准备了一份文件,杨明志只要翻看一番,就能以书面的形式了解到设计局的诸多利好发展。

既然局长要问,波波夫就指出几个典型的方面说起来。

“关于设计局房舍的建设,以及计划上分配给咱们的新设计员们,这些事我在电话里跟您说了一下,您是清楚的。还有一个,您前往莫斯科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了短型突击步枪的研发。”

杨明志立刻想起这件事,急迫问道:“现在情况如何?即便我不在,你们应该也完成了。”

“是我!我们已经完成,具体而言在两周前就完成了。后来的几支样枪还是尼古拉耶夫斯基的工厂完成了总装。枪械很快就通过了打靶实验,不过效果不如原版的突击步枪好。”

“那是当然的!”杨明志背靠软皮椅长舒一口气,“毕竟枪管被截短,射击性能也发生巨大变化。”

“即便如此,它还是可以安装我们的五十发容量的弹股。我们的枪械都是导气式的,所以通过改变导气管的设计,我们将它的射速调快了。”

“啊?这是真的!”

情况让杨明志有些始料不及,研发一整套的突击步枪枪族是自己的目的,所以在他的最初构想中,截短枪管的“短突”,其实射速还是老一套,另外的诸多技术参数也不会有打改变。

然而它是导气式的枪械,这类枪械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调节气压来控制射速。

波波夫要解释这件事,就不得不说明另一件的重大利好消息。

“它都是真的,而且我们也是接受了州长的要求。”

“那个乌莫夫?也许这件事你们当时就该给我发来电报。”

“这件事……是我的疏忽。不过我们稍稍调整,它的射速就恢复正常了。”

“告诉我这件事的详细情况。”

“是!是乌莫夫的要求,他也是得到了莫斯科的命令!您还记得您出发之前,乌莫夫就命令城里的几个兵工厂开始偷偷的量产突击步枪吗?现在这种行为不但合法,上级给新西伯利亚下达了重大命令呢。原本专职生产冲锋枪的尼古拉耶夫斯基的工厂,现在也开始奉命生产突击步枪!”

“还有子弹厂的雷巴科夫?DP机枪厂的戈巴托夫?”

“啊!局长,您还清楚的记得他们的名字。”波波夫显得有些吃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