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853章 她是斯佩洛斯金娜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853章 她是斯佩洛斯金娜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老伊万诺夫,他深沉的坐着,以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姿态面对他的儿子。

吉尔年轻气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更是一位爱国者,深知苏联面临的卫国战争绝非孤立事件。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苏联是为了人类文明延续而战。

这对于他不仅是伟大的事业,不也是重大的人生机遇么?

“所以,我想去参军,等我立下了了不起的战争,我未来的人生就变得美好,就再也不需要您的羽翼保护。”

老伊万诺夫点点头:“你的人生会变得美好,比如你成为高级的军官,你会获得很高的社会待遇,还有一大笔奖金。如果你足够勇敢还有幸运,还能成为英雄。但是要获得这些,你要付出的努力太惊人了。”

“啊!爸爸,你这是在鼓励我参军吗?你同意了?”

老伊万诺夫,他沉下情绪长叹一口气。

“你长大了,我不能干涉你的意图。这件事我想了很久,我不能做一个自私的人。再说在这个问题上,我干涉你反对你,那就是对联盟的亵渎,也是对我毕生追求的事业的亵渎。我不能这么做,但是我的心里……不好受。”

吉尔知道,父母对自己最大的担忧,就是参军之后有可能战死。

邮局分局长的儿子又如何?领袖斯大林的儿子也牺牲了(宣传上是如此)!固然凡是军人都必须做好牺牲的觉悟,但若是大家怕死,苏联也将在一天之内毁灭。

吉尔耸耸肩:“爸爸你放心吧,我要参军也是一年后的事。你不用担心,或许那个时候我们就在大规模反攻了,等我服役的时候,最激烈的战斗时期已经过去,我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老伊万诺夫又叹了一口气:“如果一年后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这才是最好的。”

“嘿嘿。”吉尔赶紧笑起来:“但是这样,我就和苏联英雄称号失之交臂了。”

吉尔本是打算说点俏皮话让父亲高兴一点,结果“苏联英雄”这个词,起到的绝不是什么好效果。

老伊万诺夫衰老的目光看着小客厅里的那辆崭新自行车:“你的女同学送了你一辆大礼,这是你一生中第一次有同龄的姑娘赠与你贵重礼物。你对她有追求,看来,她也接受你的好意了?”

听到这儿,吉尔立刻羞臊起来,整个人扭扭捏捏的说:“我们还是同学关系。娜塔莎,她……她对我可能……”

“那么,你对她呢?是个真男人就直白的说,你的态度是什么!?”

吉尔看着父亲严肃的脸,他定了定神,抓着桌子上的酒瓶子,狠狠往嘴里惯了一口。

壮了胆的吉尔依然宣布:“我爱她!等她毕业满十八岁了!我……我要向她求婚!”

老伊万诺夫努力压制着内心的复杂感觉,他知道儿子真的对那个姑娘动了真情,可是这段感情……

“你爱她,你打算如何爱她?”

“我……”吉尔一时无语凝噎。

“你说啊!”老伊万诺夫追问,

吉尔继续鼓足勇气:“以后我参军,等我凯旋归来我要娶她!爸爸,谢谢您给她写的那封信,她看了信件后直接哭出来,她说看了信件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爸爸,这样的姑娘您还在质疑什么?若不是因为她还没有满十八岁,我……我立刻就去求婚。”

“家人般的温暖?”老伊万诺夫继续瞪着双眼,他的心思也复杂起来。

说真的,就是因为获悉那姑娘是斯佩洛斯金娜本人,自己才故意写了一封言辞极为温柔的话。它就是针对战争孤儿的甜蜜炮弹,老伊万诺夫想不到,那姑娘为之落泪。

吉尔继续道:“爸爸,你愿意帮我那就继续给她关心吧。这样你未来就能多一个女儿,甚至用不了几年,你就真的能做爷爷了。”

“一个女儿?”老伊万诺夫苦笑着摇晃起脑袋:“吉尔,你还是太单纯了,你真的了解那个娜塔莎·彼得罗夫娜·哈尔科娃?她转校来才三个多星期。”

吉尔点头称是:“是的。我想我基本了解了。她真的很可怜。大概是父母死于战争,她被迫在莫斯科做了民兵,还和敌人进行战斗。她是女人,根本不应该有这样可怕的经历!”

“啊,战争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老伊万诺夫看着自己的妻子,说:“吉尔,你的母亲当年才十六岁,她有选择吗?那时候我也才二十岁,我有选择的权力吗?吉尔,但凡不得不加入战争,要么沉沦,要么成为英雄。你啊,你对那位娜塔莎依旧一无所知。”

现在的吉尔还是觉得父亲又要说什么大道理。

他反驳所:“爸爸,我可以亲自去问她。可是我不希望戳到她的伤心处,我会慢慢得到她的信任。你看,她都送我自行车了!这可是价值六百卢布巨款的宝贝呀!”

“什么?六百卢布?!”老伊万诺夫大惊:“又涨价了?还是那个沃洛诺夫骗了你们两个孩子。”

“不!我看到了正式的文件,现在许多商品又开始涨价了。”

“无所谓。”老伊万诺夫耸耸肩:“现在这世道,关乎生存的所有物资都是配给制,只有那些用处非必要的东西价格飞涨。”

“也许吧。您看那车子,是奔萨市自行车上生产的友谊牌车子,质量可比你的老车子好多了。它供应量有限,价格提高也是没办法。我根本想不到娜塔莎那么有钱,爸爸,她该不会是用她父母的遗产来买的车子吧?!如果是这样,她这么做会不会不合适。我现在想,我收下她的礼物不太合适。”

“那你总不能把礼物再退回去,那种行为和绝交没有两样。”说着,老伊万诺夫再度摇摇头:“你啊,你对她还是不了解。”

对于吉尔,今天晚上他真切的感受到父亲态度的异常。

父亲今晚怎是频繁的摇头叹气呢?他口口声声说对自己的支持,态度上却有反对之意。

“吉尔,你还是不了解她,比起你,我反而更了解她。亲爱的,你真以为她只是一个可怜的姑娘,一个来自莫斯科的转校生?”

“这……难道不是吗?也许,她是莫斯科一个官员的女儿?”吉尔猜测说,“否则她怎么有那么多钱。”

“难道官员就意味着财富吗?吉尔,你不该有这种思想,你看看咱们家,我们不也是天天吃土豆,家里的积蓄也只有四千卢布,这还是因为战争爆发我和你母亲都涨工资的缘故。”

吉尔一伙的看着父亲:“爸爸,你好像在调查她?”

“当然!而且有不俗的进展。那个姑娘,娜塔莎·彼得罗夫娜·哈尔科娃,她现在就好似穿着迷彩服的侦察兵,以遮盖她的真是面貌。”

“啊?她的还有另一种面貌?!”吉尔一脸惊愕。

“是的!吉尔,现在该是向你摊牌的时候了,希望你做好准备,这是你必须知道的事实。”

“是的,爸爸,我不怕。”

“好吧!”老伊万诺夫双手托着下巴,以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面对爱子。

“吉尔,你喜欢的转校生哈尔科娃,她是不存在的。她不是哈尔科娃,也不是来自莫斯科。”

“嗯?怎么可能,她是谁?”

“最近几期的真理报一直在宣传一个女战斗英雄,这件事你是知道的。她姓斯佩洛斯金娜,她自八月底离开了战斗一年的白俄罗斯敌后战场,之后她有去了哪里,报纸没有进一步报道。现在我已经知道这个女英雄去了哪里。她就是你的同学,就是你的娜塔莎。”

“啊?”可以说,这是吉尔听到的最荒唐的话,他的眼神充满了迷茫。“爸爸,这不可能吧?!”

“可惜,这就是事实,真正的金子是藏不住的!她有着403个杀敌记录,有着少校军衔,还有着大量银行存款。她化名哈尔科娃必是不希望引人耳目,至于她到彼尔姆上学成为你的同学,纯粹是一个巧合。”

无疑,吉尔的精神受到强烈冲击,他不聋不瞎,可是知道那位斯佩洛斯金娜是怎样的存在。

吉尔口不能言,他憋了好大一会儿才问:“爸爸,你的情报可靠吗?!”

“当然可靠!至于我如何得到的情报,我不能跟你说。”

老伊万诺夫深知自己利用特殊的人脉关系,拜托那位银行分行长得到了娜塔莎的基本储户信息,也就是其真实姓名和真实籍贯。和套取的其他信息以比对,哈尔科娃与斯佩洛斯金娜为同一人这件事自然坐实。

这种行为是一种渎职犯罪,因极为隐蔽又没有造成实时性的损害,只要老伊万诺夫不到处嚷嚷,彼尔姆当地的警察、内务部都是不知情的。

老伊万诺夫一连强调很多次,那个姑娘就是斯佩洛斯金娜。

“吉尔,我不管你信不信我的话。你就想想,如果她真的是一个英雄,你还会贯彻落实你之前的话吗?”

“我……”

“你好好考虑一下吧。”老伊万诺夫严肃的说。

事情突然变得异常复杂!

在吉尔看来,自己的父亲明显知道的更多,出于一些原因,父亲不想说。有道是聪明人必要时会装糊涂,他也就不多问了。

吉尔赶紧吃完饭就洗洗睡了,只为躺在床铺上好好想想这件事,越是想着心情越复杂。

斯佩洛斯金娜,一个传奇的女英雄,报纸宣传的真是过于离奇了,仿佛那个姑娘就是被宣传部门创造出的任务,她的真实性存疑啊。

难道这个英雄就是哈尔科娃?是同学?吉尔自己琢磨着,毕竟那个姑娘确实在田径和射击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能力,尤其是靶场射击射击展示的惊人能力。

自娜塔莎转学来,第六班已经经历了两次军营靶场训练,又因为其突然担任了射击俱乐部第二副部长,在两次的国民靶场活动,她表现的能力就更突出了。

如果,她真的是斯佩洛斯金娜本人?自己和她的关系该如何?可她始终都以哈尔科娃为自称。

吉尔辗转反侧,想来想去,或是次日去亲自问她,亦或是再缓个两天,等自己情绪稳定后再问。

还是单纯的装糊涂?毕竟人家姑娘从来是自称为来自莫斯科的哈尔科娃。

可惜,当吉尔骑着自己的新自行车到了学校,他立刻获得了同班同学的亲切围观。

为何?还不是因为这辆自行车?!

人呐,可能人的天性就是喜欢八卦。苏联的各个学校从不反对学生恋爱,这就是基于现实基础。苏联当局巴不得苏联的妇女们热衷于生育,巴不得男人们扔了酒瓶多去关注漂亮的姑娘。在这个疯狂又艰难的时代,苏联需要大量的年轻人来建设苏维埃祖国。

彼尔姆中学有不少成双成对的情侣,按照苏联法律,双方到了十八岁,没有任何人可以组织他们去结婚登记。

也是这一时代的特色,情侣固然是有,他们的感情总是表现得非常含蓄。这就是历史的惯性,如今苏联人的价值观还是偏向保守,男女青年只见的情愫表现得也更为含蓄。

所以,吉尔带着娜塔莎,两人请假去买自行车一事,又成了最新的学生谈资。

他们两个做的也太大胆了,同时也深深刺激着学生们。

娜塔莎毕竟是漂亮的姑娘,遂有男生出于嫉妒的态度调侃:“吉尔的父亲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看来是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了。”

吉尔把自行车停在车棚,娜塔莎这里就直接把车子搬进宿舍楼,所谓贯彻落实自己之前的话,一辆自行车整个203寝室共享。

当然,他俩也不怎么担心自行车被盗,所谓针对数额巨大的盗窃行为,战争时期被处于枪决也是很有可能的。

于是乎,娜塔莎给吉尔买自行车这件事,甚至连娜塔莎都不知道消息是怎么不胫而走的。

出了这档子事,就是她的亲密姐妹,203寝的其他三个姑娘,她们还能安心地躺着?

娜塔莎·哈尔科娃,她真是不一般的富裕!富裕得让人想到资产阶级富家小姐。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