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62章 野蛮试炼(一)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62章 野蛮试炼(一)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折叠枪托不停冲击着肩膀,它的力度并不大,持续不断的撞击愈发的令军区司令感觉不适。

缘何?

且看手中这支枪管并不长的枪械,它的射击持续性已经超越了某些机枪。

他已经连续打了五个弹匣,还尝试做了一下单手换弹匣的神奇操作,虽然技术非常的生疏。枪管被打得微微泛红,不可思议的是,继续射击居然还是可以的。当然,枪管成了这个样子,精确度大幅度降低。

疯狂的射击盛宴,军区司令自己就打出去近六百发,作为已经半百的老家伙,保养不错的强壮身体也很疲惫。唯一不疲惫的还是他的精神,内心的兴奋因为亲自上阵更上一级。

也是基于这次亲自上手,司令得出了不少结论。

首先,一名普通步兵肯定不可能把六百发子弹装在身上,太重了士兵承担不起。以现在的标准,普通士兵最多就携带两个基数,即120发全威力步枪弹。

新枪使用中间威力步枪弹,子弹变轻就能携带更多。可新枪的射速其实很快,就是采取半自动模式,新兵一定会肆意挥霍火力,当枪战爆发,每个士兵的弹药消耗都是巨大的。为了应对这一消耗,每个战士携带的子弹恐怕也得超过二百发,军队的后勤部门也将承担更大的压力。或许,这就是新枪若全面装备部队后的唯一麻烦事吧。

在稍稍想想,或许那也不是多大的困难。

本来,军区司令在战争爆发前,就想着西伯利亚军区全面换装半自动步枪后,新兵训练与演习的诸多事宜。更换一支射击效率更快的枪,后勤压力增加,基层士兵也该施行新的战术训练。

现在可好,一款射速更快的枪械横空出世,它的优越性能妙不可言,其尴尬的弊端也不得不面对了。

为了这次实验,杨明志准备了九千发子弹,十支突击步枪将其消耗干净。

令一支枪械高效射击,以断定其作战性能,早在一战时各国军队都在做了。

德国的一挺马克沁,水箱不停循环水冷,愣是连续打了一万七千发子弹才坏损。法国的一挺哈气凯斯,依靠着风冷也令它打出一万两千发子弹才出现故障。

它们都是退管式枪械,机械性能的稳固性先天比导气式高一些。

遂在本次实验中,一支突击步枪承担了多达三千发的射击压力。

是的,如果一支步兵用枪械能连续打出这么多子弹还不出现大的毛病,完全可以证明其出色性能。

这就是整个实验的最终压轴好戏。

军区司令放低枪口,一百米外的标靶也被他打得面目全非。自己老当益壮首次操作新枪械,居然大部分子弹上靶了,他在感叹自己身体素质还不错外,就是抱有敬畏之心,面对手中炙热的“家伙”。

“啊!真是好极了,我觉得这幅衰老的身体再度青春!”

杨明志自豪的说:“我看到您非常高兴,怎么样?我的新枪如何?”

“妙不可言,我感觉简直是十挺重机枪在开火,我也真切感受到它的后坐力。听着,别列科夫将军,我现在必须改变态度。您的新枪,它的子弹的确小了不少,威力绝不会衰弱太多。”

“哦?您改变意见了?”杨明志眯起眼睛问。

“当然,如果拆掉枪口制退器,那后坐力对于我这样的老人将是致命的!即便是现在,多达六百次的撞击,我觉得自己的肩膀已经轻微淤青。”

“啊?司令同志,也许我们应该立刻叫医师来。”

“不必,我还没有那么老。我是个老兵,更学得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我知道力量是相互的,子弹的动能越大,我承受的后坐力也越大。再看看远处的靶子,它已经面目全非了!它的子弹绝对富有威力,或许只是弹头飞行一千米后无法射杀敌人罢了。其实这就足够了,二百到三百米的距离,每一名战斗都手握一支轻机枪,那种火力对于敌人的步兵是致命的。由它构筑的防线,恐怕突破的唯一方式就是用坦克或突击炮冲锋。”

杨明志有些惊讶,仅仅是第一次使用,这个老家伙已经把问题看得很透彻的。

但此人看得绝非特别透彻。

所谓的АБ42突击步枪,它就是为7.62x39步枪弹服务的工具。该型子弹飞行八百米依旧能一发毙敌,只是如此距离已经超越人眼机械瞄准的极限,且子弹飞行也愈加失稳。子弹的射程最大还能达到两千米,只是如此之远,弹头的穿透力已经无法击穿牛皮。

面对着满地的弹壳,杨明志耸耸肩:“您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再稍加改进,例如增长枪管并安装两脚架,更换三十发弹匣为五十发弹股,甚至我还能进一步改造,使它能使用二百发的弹链。”

“啊!这……这不就真的成为轻机枪了?!”

军区司令双眼写满了震惊,听得别列科夫惊人之语,他丝毫不觉得是吹牛,因为仅从技术改进来说,任何一个造枪械的兵工厂,那里的工艺人员拿到АБ42突击步枪的图纸后,很容易进行大规模的改进,将其轻机枪化绝不是难事。

杨明志轻轻摇头:“您说的不全对。我是有能力离开开进的,目前只需调整一下图纸,市里的那几家兵工厂就能开始制造。只是改进型号出来,它就不是轻机枪了,我称呼它班用机枪。顾名思义,每个步兵班都将有一个火力担纲,而且所有的枪械所用子弹也完全一致。”

“哇,听起来真是诱人。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您必须在新型号上尽力解决。那就是您的枪口过热问题!我相信您的能力,那么我也说说自己的希望。”

军区司令定了定神,接着展示着自己烫伤的手指对杨明志说:“射手必须要避免这一状况,你要想办法改善枪管散热问题。既然您所谓的班用机枪有很强的火力延续性,您就更要解决该问题。我倒是有一点建议。”

“您请讲。”

“给枪管安装散热片,这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对于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或者就是装备水冷套,火力持续性会更好。”

散热片?水冷套?杨明志的脑子有些凌乱。军区司令的建议并无独到之处,现世的许多机枪都是可以安装水冷套的,例如美军祖传的hb重机枪,美国海军防空巡洋舰经常给它套上水冷套,从而获得更优越的对空射击效能。

“增加散热片,它的确是可操作的。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我觉得,在实际战斗中只有最愚蠢的士兵,才会短时间的疯狂连续射击把自己的弹药全部打干净。那是一种自杀行为,没有人会去做。我有着充分的基层士兵经验,士兵一定会主要使用半自动模式,以求在有限的子弹条件下,更精确的射击获得最大杀伤。我估计,只有进入巷战了,士兵才会把它当做冲锋枪。”

军区司令耸耸肩:“或许是我多虑了。的确您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说不定以后我还要请教您呢。”

“嘿嘿,您过誉了。的确我的新枪还需要很多改进,本次实验不就暴露了一些问题么?我想枪管的问题,还是应该从改进金属性能的方面入手。如果我们能研发一种耐高温合金,也就犯不着担忧枪械打着打着,枪管就发红变形了。”

战争迫使军事科技快速发展,是迫切的胜利需求,迫使交战国的科学即可开动各自的最强大脑。

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已经两年了,两年的时间,交战国的兵工厂马力不断提高,新式武器层出不穷,针对现有武器也有着五花八门的改进。

德国的兵工厂开始冶炼特殊的钢材,用以作为坦克的新锐装甲。苏联的技术部门研发新装甲的同时,也在尝试用技术手段使现有装甲达到最大防护。

二战时期的技术与兵器思想的积累沉淀,迅速导致战后各国,兼顾火力、防护、机动性的主战坦克横空出世。

枪械作为最基本的武器,也有着长足的发展。

造成的枪械枪管不耐高温,随着冶金工业越来越高端,到了21世纪,枪管的耐热性已经登峰造极。诸如火神炮,枪管都烧得发白了,子弹还能如喷泉般疯狂倾泻,其射速也是1942年的各国军队所震惊的。当前,34的一秒二十发的射速,已经给予德军很大的战术优势,虽然弊端也是明显的。

突击步枪的技术水平其实不高,只要射手不是疯狂射击,用本时空冶炼膛销的枪管,就是不可替换也是完全能应付的。

等等!疯狂射击?!

一个疯狂的念头突然浮现在杨明志的脑子里。

“司令同志!”

“我在!”

杨明志定了定神,一身严肃的说:“我想我们可以再进行一次极端的实验。”

“哦?新的实验,我是欢迎了。您说说它有多极端。”

“嘿嘿,一杆突击步枪,备弹三千发,在短时间内将其全部打完。嗯……就像是重机枪那样。”

“您……”

一时间军区司令无话可说,在掏干净耳朵后他又追加询问了一下,再度确定了别列科夫的疯狂想法是想要玩真的。

既然设计者是如此态度,作为看客的自己为什么要拒绝呢?

他只提了个醒:“尊敬的将军,我可提醒您,现场可是有三十名记者呢!我不希望您的枪械出现任何洋相,也许您应该再慎重一些。就是……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波波沙,也不敢连续打出去四十个弹股,它不是重机枪!”

“是吗?我对我的设计有着很大的自信,对新西伯利亚的制造能力一样自信满满。我们应该立刻实验,就这么决定了。格里申科!”

“到!”格里申科稍微匆忙跑到杨明志身边。

“亲爱的格里申科,现在我赋予你一项光荣的任务,现在,你把咱们的兄弟们全部召集过来。”

“遵命!”

杨明志估摸着,要操作惊人的三千发持续射击实验,必须参与者全是自己的部下,好在本次实验行动,自己把警卫人员基本都带过来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九人,将完成一次特殊的表演,以探索АБ42的机械极限。

就是机关枪,例如德军的34,往往打完二百发子弹后就直接把枪管换掉。好在德国人的通用机枪更换枪管,熟练射手可在五秒内搞定,他们就习惯了这种操作。

军区司令对别列科夫的这种惊世骇俗的想法着实震惊,既然设计者是如此的坚持还不怕出丑,那么,自己也就乐的作壁上观。

很快的,格里申科把兄弟们都聚集起来,大家听从杨明志的命令半跪地上,面前就是一大箱散碎子弹。

弹药经过磅秤称重,箱内大概确有三千发。

杨明志一下子蹲了下来,他看看左右,严肃的说:“你们都听好了,这是最终的实验。那个军区司令亲自实验了持续射击六百次,本次我们要实验三千次的射击极限。一旦我们成功,那些人的所有顾虑理应消失。”

“将军,您完全放心,我们会完美完成任务。”格里申科保证道。

“主要是你,格里申科!”杨明志再拍拍他的肩膀,“你将作为第一射手。还有你,列别德,你是第二位。谢尔盖,你是第三。总之枪不能换,人可以换。至于其余人,也包括我,我们就在这里以最快速度装填子弹。”

似乎一切没有什么大问题?不!大家的心里都在犯嘀咕。

就是一挺轻机枪,那个疯狂射手会尝试不间断打三千发?疯了,绝对疯了。这就好比轮盘赌,射手不停的换,枪支却越来越热,鬼知道炸膛的是时候谁担任射手。

可惜,将军就是要一次野蛮操作。

格里申科多嘴问一句:“将军,毕竟是三千发子弹。如果枪管热到一定程度,那一点护木可能也会燃烧的。”

“是啊,所以我得吩咐他们拎几桶水来,打得太热直接淬火。极端的高温再迅速冷却,也算是另一种试炼吧。毕竟真的列装部队了,我们的战士在冰天雪地战斗,肯定会用冰块给它降温。”

一番交待,三桶冷却水也就位了,看起来一切准备就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