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57章 郊外的新兵训练营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57章 郊外的新兵训练营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军区司令已经获悉,别列科夫将军的武器设计局今日要倾巢出动。他们都是国家的精英,要接送一大群人当然不能用简陋的卡车,万一在被寒风吹出疾病就糟了。

一共有十五辆轿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开进科学院。

众多车辆抵达,亦是完全出乎杨明志的意料。见得车队抵达,杨明志就带着全体人员站在户外组成队伍,堆砌的几个大箱子里,装载着的就是全部的枪支和弹药。

毕竟是重要的行动,一身戎装穿在身,杨明志也小心的佩戴好全部的勋章。

现在的他还不知道,这身打扮将给予靶场训练的新兵们怎样的震撼。

车队平安的抵达,心情好极了的军区司令梅德韦杰夫本人也是一身戎装,他下了车,径直的走近那位勋章最多的男人。

“别列科夫将军,我就知道您的队伍人数庞大。您看,我准备的车辆足够将你们全部接走。”

“是啊!真是谢谢您,的确对于我们设计局,今天的行动关系到我们的荣誉。”

“它注定大获成功。您看!”梅德韦杰夫使了眼色,杨明志侧目看去,只见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也站在这里。“我已经听说了,他们滞留在新西伯利亚的重要任务。今天的行动,他们将作为重要的见证人。”

杨明志点点头,他再次也不想和那两位内务部的老家伙再絮叨什么,彼此间早在列车上就做了约定。

回过神,再看着军区司令的研究,杨明志催促道:“我们不要再磨蹭,抓紧时间吧。”

“好的,显然您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我们这就出发。上车吧年轻的将军,还有其他人。”

浩荡的车队向着目的地奔去。

几天以来杨明志仅有几次进入市区,那还是去办公事,丝毫没时间哪怕是最低限度的逛街。

这座城市杨明志了解依旧非常有限,他甚至没有搞到一份城市规划图,所以当车队进入郊区,这里的景致就完全陌生了。

透过车窗,他看到了远方一些黑色的影子,恍若一大群猛犸象在苍茫大地缓慢运动。,仔细一看才明白,那是大型联合收割机,短短一个昼夜,麦收工作根本不可能完成,机器没有停歇,它们还在收割着麦子。

麦收是其他人的事,与军队和武器设计局的联系,似乎仅仅是粮食的供应。

凹凸的公路令本次“行军”给予杨明志一些熟悉的感觉。道路颠簸,周遭是收割后的农田,树林却在远方,环境有些像普里佩特沼泽,就是这儿的气候可真是冷啊!

晨雾已经散去,阳光在遮天的云彩中时隐时现,气候的异变已经开始渐变。

大地苍茫,天空有些阴霾,目睹此景的人难免有些忧郁的感觉。

也许,一个晴朗的上午才是枪械实验的最佳时机?杨明志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

军用靶场越来越近,在车队抵达靶场前,杨明志实在不能再心平气和的坐着。

他摘下眼镜,使劲揉揉双眼。双目处于最佳状态后,他看到远方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白色帐篷。

“哇!我还以为离开城市,最近的定居点会在很远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旷野之上怎么还有大量帐篷?他们是居民区?!”

“不!”坐在副驾驶的军区司令马上解释一番,原来那些帐篷里住着的人,就是最新招募的新兵。

梅德韦杰夫其实有些惊讶,别列科夫身为将军,难道不知道城市的周边有着很多的新兵营?这一事实本来就是新西伯利亚人尽皆知的事,再说很多市民的儿子,就在这些新兵营接受训练。

苍茫的大地令车队变得非常渺小,如若杨明志能操纵无人机从高空鸟瞰,他就能看到,荒原被人为的修善一番,大量的白色帐篷早就了一个硕大的兵营。

梅德韦杰夫觉得,既然自己的同僚不明白,车队抵达目的地还有段时间,趁这个功夫顺便说明一下。

原来,杨明志将要抵达的靶场就是属于一个巨型新兵营。

就在八月底,西伯利亚军区收到了莫斯科方面的一道紧急命令,立刻暂停现有新兵的训练,所谓的不合格的新兵全部进行整编,直接送往南俄方向。除此外再加紧训练十个师,至少在十一月之前,完成五个步兵师的训练。

所以,梅德韦杰夫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六十天时间,去完成斯大林所谓五个整编步兵师的训练任务。

按照1942年初制定的新版步兵师标准,五个整编师就是五万五千人,由于西伯利亚军区的兵源状况还很充裕,所谓五个师可以组成六万人的大军。

对于犬牙交错的东线战场,六万人构成的五只普通步兵师难以成为中坚力量,然而这样的基层部队数量多了,也能完成质变。当下的苏军构成中,突击训练的部队占比率巨大,而他们的敌人确实训练有素的。苏军不得不严重依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去执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西伯利亚军区是个非常庞大的军区,最大城市新西比利亚的郊外存在着三个巨大的新兵训练营。

杨明志即将抵达的就是该城市最后突击建立的军营,基于这种原因,大量的木质营房尚未建设完毕,新兵却已经开始日常的训练,他们不得不暂且住在帆布帐篷内,直到合格的营房建成。

但对于他们,享受木质营房的时间终究是短暂的。他们终将是这一军营的匆匆过客,士兵们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训练时间表,给予大家学习军事作战的时间最多才九个星期。

时间一到,该军营所有训练之人都将被整编成一支步兵师,奔向属于自己的战场,面对自己的宿命。

听着军区司令的介绍,杨明志的内心砰砰直跳。

他不得不担忧的说:“领袖真是太着急,新兵训练时间才两个月,这样的士兵如何成为百战强兵呢?”

“那就要看他们自己了。”梅德韦杰夫又不是榆木脑袋,他当然知道军训时间过短,这样的新部队简直就是比突击武装起来的民兵强一点罢了。

民兵部队也能有可歌可泣的作战,然他们的技战术水平窳劣不堪,很可能迅速的伤亡殆尽,碍于糟糕的组织性纪律性撒丫子逃跑的人也大有人在。

梅德韦杰夫长叹一口气,只能自我安慰的说:“我们现在有一大任务,就是教育这些新兵怎样遵守纪律。一支纪律涣散的部队,就算拿着您性能优越的武器,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至于关键的射击训练,我们在招募士兵的时候一直优先招募有射击经验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森林猎人的儿子们。所以我招到了许多天然的射击精英,接下来就是把他们从散兵游勇培养成一支团队。”

杨明志点点头,不禁叹言:“也许,那位瓦西里扎伊采夫就在接受训练。”

“什么?扎伊采夫?在我这里接受训练?是您的朋友?”

“不!”杨明志立刻摇摇头,没有再细说这件事。

杨明志的确记错了,扎伊采夫的老家在乌拉尔山区,距离新西伯利亚还有一千多公里呢,虽然那个男人的确是优秀的森林猎人。

且说扎伊采夫,在那个位面,他是隶属于第284步兵师的一员,部队也是在战争爆发后着手组建。

这个位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第284步兵师成为战前组建的苏军最后一个步兵师,其构成的源头也是来自远东军区抽掉的部队,而士兵的主要构成居然是白俄罗斯人,

别列科夫提起这个人名却不想再多言,梅德韦杰夫有意多说两句:“如果那是您的朋友,我可以提拔他。我想,您的朋友肯定不是泛泛之辈。”

听到这儿,杨明志不禁乐了,干脆扯些幌子:“我倒是希望和那个扎伊采夫交朋友。不错,我曾和那个年轻人说过几句话。那时一位热爱苏维埃祖国的森林猎人,一位非常善于猎杀兔子的天生的狙击手。狡猾的野兔难以在林子中发现扎伊采夫,而扎伊采夫居然无所谓兔子怎样的奔跑,都能一击毙命!我想,他的优秀枪法对付德军,也能像猎杀兔子那般容易。”

“好啊!听您这么说,我对这个扎伊采夫愈发感兴趣了,如果那个男人就在我的新兵训练营,我要立刻提拔他!”

“还是算了吧!”杨明志耸耸肩,“没有功劳就不该被提拔,等到那位扎伊采夫立下功勋,到时候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这句话无法不令梅德韦杰夫联想很多,现在的确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年轻女英雄,娜塔莎斯佩洛斯金娜,她就是别列科夫培养的英雄。

天知道那个可怜的孤儿成了将军的部下后经历了什么。太传奇了!传奇得让文学家的想象力都相形见绌。

不可否认的是,战争给予许多小人物以扬名立万的机会,富贵险中求,他们在尽到保家卫国的义务的同时,所立下的功勋也给个人带来巨大收益。

梅德韦杰夫自认为具备率领一支集团军的能力,奈何上级安排下来的任务,就是交待自己在后方做一名军训教官。

他获悉了前线的许多好消息,从西伯利亚军区走出去的新部队,大部分都立下了战功。即便战功都是建立在士兵的巨量伤亡的基础上,他们还是为西伯利亚军区和西伯利亚人民带来了国家荣誉。

捆有铁丝网栅栏墙圈起了庞大的营区,杨明志看到了大量穿着墨绿色军装的年轻人。他们的人数有多少,梅德韦杰夫自豪的表示,此军营的各类人等足有两万人!

两万人!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所以帐篷也连成一片,深入军营的土路上,杨明志诧异的觉得,这儿有一股城镇的感觉。

单薄的车床只能挡住冷风,对于噪音的抗性几乎没有。不需侧耳倾听,枪械射击的哒哒声轻易传进杨明志的耳朵,是不是还夹杂着几阵爆炸。

“很好啊,您的新兵们都在抓紧时间训练。我听到他们在操作莫辛纳甘,还有p轻机枪,甚至还有马克沁。那些爆炸声应该是迫击炮的声音,是120毫米口径的大家伙!”

杨明志随口一说,梅德韦杰夫不禁大吃一惊:“同志,您……您难道仅凭声音就能断定那是什么武器?”

“这难道很奇怪吗?只要在战场存活时间长一些就能轻易分辨了。再说这算什么,我知晓一些老兵,他们仅凭炮弹坠落的呼啸声,就能估计出弹着点。哈哈,如果我们的战士都有这种技能,敌人的炮弹几乎不能给予我们伤亡。”

自己的新朋友肯定是借机胡吹,当然梅德韦杰夫不否认,一些战场老油条,他们能够长期存活,绝不是运气爆棚那么简单,他们过硬的技战术水平能够在危急时刻,让身体避免绝大多数伤害。

车队进入军营内部,这儿的确像是个小城市。

现在车队停泊的地方有着大量的木制建筑,许多建筑上挂着五花八门的牌子。例如医院、理发室、军官休闲室,乃至不远处的食堂。

最醒目的牌子当属“新兵营总指挥办公室”,它定是这庞大训练营兼军营的指挥中枢了。

梅德韦杰夫身为军区司令,他的工作可谓五花八门。术业有专攻,新西伯利亚市固有的征兵部门在战争时期有了非同一般的作用与任务,和平时期,该部门的成员有着大量的办公室老油条,而今,部门内充斥着实干家。

从征兵登记到训练,这些全都是征兵部门的任务,到了训练营,营区总指挥负责一切的运作,直到一大批新兵完成训练后的整编。

梅德韦杰夫在抵达前就大好了招呼,杨明志跟着他下了车,旋即看到一撮戴着大沿帽的军官们,急匆匆的从办公室内走出。他们似乎带有歉意,见到军区司令后就连连道歉。

也是,司令都进入营区了,作为负责人的他们居然还坐在办公室内。

梅德韦杰夫无所谓繁文缛节,也不是来此听道歉的。

“我要的专门靶场都腾空了吗?”他问。

“一切都做好了,请您检视。”姓高尔基诺夫的营区总负责人如是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