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34章 军训的目的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34章 军训的目的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对一个企业的新员工,进行统一的军训,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出集体主义。对于一个企业,培养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关系到企业的生死。

当然,杨明志一开始有些心血来潮的意思,他稍稍冷静下,愈发觉得把大家拉出去训练,有着非常现实的意思。

设计局所有人员,排成一列纵队站在大办公室门口。

杨明志指了指带队站岗的格里申科。

“少尉同志,您把所有白天值班的同志全体集合!”

“将军……您……”

“不要磨蹭,接下来要军训了。对了,你本身就是军官,接下来几天,设计局要训练军资踢正步,你和你的人就作为教官!”

“遵命!将军同志。”

格里申科敬了标准的军礼后,又轻轻瞥了一眼排队的人,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

很快,除了四名夜间轮岗的战士,格里申科带着其余人手加入到队伍中。

波波夫亦是站在队列里,他大胆的问:“局长?我们要进行军事训练,是不是要进行全套的新兵训练?我看到,正规的军人也加入了。”

“不!只是最基本的军训。”波波夫的话也提醒了杨明志,他想了想说,“新兵训练得有枪械,暂时我们只有几支托卡列夫。现阶段,我就亲自指导你们最基本的队列训练。同志们,还有您波波夫同志,也包括我自己。我们是一个整体,战争时期,我们也都是战士。所以,我们必须像战士那样,对待我们的事业。”

大字眼说得多了些人的耳朵长茧子。

杨明志迅速换了一个口吻:“同志们,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武器设计局的一员。我们这个设计局不仅仅在研发火箭炮,现阶段我们最大任务是研发枪械。我有信心很快将最新的样枪造出,接下来大家都是实验员!设计员有十人,正好组成一个步兵班。加上警卫部队的十人,我们可以组建一个微型步兵排。

所以,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枪械制造完毕后,我们就亲自上手,由我担任这个微型步兵排的排长,直接进行新的步兵战术训练。

我有理由把你们这些设计员打造出真正的士兵,因为在我看来,你们都是设计专家,必须对武器有所敬畏,也必须通过亲自操作,才能了解战士的真正需求。

我举几个例子!

士兵冲锋时,往往一边高呼乌拉一边射击。以冲锋的姿态射击,士兵要么是向着一个大致方向盲目射击,只能取得压制作用。要么就是躬着背在跑动中瞄准射击,那是一个糟糕的姿势,如果枪械的重心不理想、后坐力太大,将非常影响精度。

亦或是巷战,我军经常使用的冲锋枪,虽然高射速大弹容量有着巨大优势,由于发射的是手枪弹,射程和威力局限性太大。

还是巷战,过大的开枪噪音极易暴露自身。

如果能够使用亚音速弹,又能保证足够的子弹威力,就能像阿萨辛那样悄悄的杀敌。

或者,我们想个办法,增强自动武器射速的同时也降低震动,总重量控制在六公斤左右,这就是极好的枪械。

所以我们将制造一种新式枪械,它的核心就是削弱了子弹的动能,从而降低了后坐力与震颤。但它是一种连发武器,有着近乎冲锋枪的射速,子弹的威力却相当于三颗托卡列夫手枪弹,而它的精确度,如果我们的娜塔莎操作它,就能精准的打穿三百米外敌人的钢盔,击碎敌人的脑袋。

这就足够了,三百米或是四百米就足够了,再远的距离,就是坦克、野战炮和迫击炮的任务。

大家都理解了吗?”

杨明志自知说了冗长的话,质问之下,只见得大家睁大双眼,所有人兴致勃勃。

关于突击步枪的草图许多人是看过的,尤其是波波夫,他是第一个翻看将军笔记本的人。

草图并不算简陋,只是毕竟是草图,线条歪歪斜斜。真正的老手无所谓潦草,波波夫和设计局的几位精英,已经基本摸清了被局长潦草标注为“АБ42”的突击步枪。

乍一看去它像是冲锋枪,由于在场的人都还没有突击步枪的概念,仅仅局长一个人兴致勃勃,大家心有怀疑,还是只能紧跟局长的脚步,让干嘛干嘛。

的确,本时空的苏联,恐怕就只有西蒙诺夫这一家,在研究中间威力弹和突击步枪。可能还有一些厂家也在研究,终究是实验室级别的。苏联当局给予这些设计局和附属工厂的头号任务,就是大批量的生产莫辛纳甘和波波沙冲锋枪。

为何?就是因为这两种枪械成本低廉,所以原本打算全军换装的svt40,西蒙诺夫工厂的相关生产线干脆在1941年底全部停产,生产线摇身一变量产拉大栓的莫辛纳甘。

现在的杨明志因为制度性的原因,他获得了一个继续研发苏联突击步枪的契机。

斯大林是希望他继续改进火箭炮的,所谓步子迈的太大拉上韧带,飞鱼火箭炮是实战中检验了它的技术优势,只要老战友里固施科夫的833厂进行量产,自己就能给斯大林交差了。

自己会空闲出大量时间,然时间也不能荒废在长时间的修养身体上。

部下一个个激情澎湃,杨明志的战斗热情也被调动起来。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理念非常诱人?同志们,我们将迅速实现它。我会想办法和城里的几个兵工厂合作,以最快速度做好样枪,届时,你们,也包括我,我们都将亲自试验。

为了试验时不会出乱子,我们现在进行军训。首先就是踢正步!格里申科!”

“到!”

“你作为教官!你入伍受训时是怎样的训练,现在就训练他们!我告诉你,必须把他们训练成嗷嗷叫的战士!”

“遵命!长官!”

其实,仅论身体素质,这些设计员们是远超新晋入伍的动员兵。

当前的苏军不停放宽征兵标准,征兵的下限被调到三十五岁,战争之烈度却越来越多,下限跌到四十岁已经是时间问题。所以,凡是六十岁以下的苏联男性公民,他们都不得不对自身的命运多做考虑。

杨明志就在一边看着格里申科训“新兵”,瞧着设计员们踢起俄式正步。绝大多数设计员,他们多年前就加入苏联共青团且清一色是大学生,他们刚刚上大学时,已经在学校经受过军训,甚至还操持莫辛纳甘实弹射击。

他们很快的进入状态,一个个高高挺起胸膛,再把高傲的头颅抬起,以昂起的下巴去“瞪”围观的人。

俄式阅兵,士兵总是昂起下巴,真是高傲中带有一点滑稽。

“得亏他们不是走鹅步,否则我会捧腹大笑。”

杨明志对他们的正步相当满意,最满意的当然就是格里申科。

少尉还不晓得,他所训之人早就有军训的经历,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或在长久的生活着消磨了一些,只要稍加训练,又会恢复至最佳状态。

他洋洋得意,就仿佛自己是最优教官,几个口令一点点拨,手下的“新兵”天才般的完成了最基础的训练。

他们踢踏着脚步喊着口号,后来每人拿着仓库里无用的木条,以此作为仿真枪,练习起了持枪动作。

他们在挥洒汗水,寒冷的新西伯利亚也不再寒冷。

区区下午四点,天已经要黑了,可训练一直持续到了五点,直到骑着三轮车的厨师把今晚的面包送来,训练才宣告结束

……

杨桃慵懒的睁开双眼,惊讶的发现世界已经黑暗。

“不好,是不是太晚了?”她按下电灯开关,整个房间变得亮堂。

看看自己带着的腕表,确实到了饭点。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再吃就成猪了。哎呀,我是不是又胖了?”杨桃狠狠拍拍自己圆嘟嘟的脸颊,又抚了一番自己的肚子,不禁感慨一番:“儿啊,你娘真是天天山珍海味,等你出世也是个大胖小子。你长大了,可一定要比你爹还要高。唉……不扯了,我得下地看看晚餐是啥。”

杨桃的确胖了不少,漫长的午休之后,她第一次正视一番自己的滑溜溜的胳膊,两条胳膊少了一分肌肉的结实,却多了一分弹性。

房间里还有一个半大不大的梳妆镜,透过柔和的灯光,她觉得自己的脸真是更圆了。

“喂!别臭美了,赶紧过来吃饭!”

杨桃机灵的扭过头,只见丈夫已经端着饭进屋了。

“唔……我哪有臭美,就是……哥,我是不是胖了些?”

“没啊?没觉得你胖。”

“你别骗我了。我从来没胖过,我现在感觉,真是自从怀了你儿子,我的身形变化太大了。”

“唉,天知道是儿子还是丫头片子。再说了……”杨明志走过去,娴熟的揪住妻子耷拉下来的辫子,“是咱们的孩子!要我说,我还是喜欢丫头多一些。”

“咦?你……”

“你没听说过,闺女是爹妈的小棉袄?现在别扯那么多,我的孩子我都爱。你先吃饭吧,我再说一下,你是胖是瘦你都是我媳妇,我可要珍惜你一辈子的。很快的,我的一个大项目会在今晚开始落实,一旦成功,咱们家会获得更大的荣誉。”

“嗯,我真高兴。可是,你会工作到很晚吧。”

“不会的,明天还有个重要会议,咱俩还要进城呢!你把晚餐吃了,一会儿设计局所有人还要去一个好地方,也包括你,所有人都去。”

“是去哪?”

“科学院的内部公共澡堂啊!刚刚我领着大家一起踢正步,我还教他们持枪训练。唉,真是出了许多汗。”

“好像还真是的。”杨桃凑近丈夫的身子用鼻子嗅了嗅,“我说呢,我睡觉的时候觉得外头乱糟糟的,原来是你们在折腾。”

“以后他们还得经常训练,这样做新枪实验员的时候才不会弄伤自己。再说你也是,已经好多天没有清洗自己了,讲究卫生是必须的,吃完饭咱们走。”

“好吧,你这么一说,我后背真觉得有些痒痒。”

今日的晚餐主食依旧如故,由于安妮把小厨房收拾的好,她晚上干脆炖了一大锅酸菜蘑菇汤。

酸汤刺激着食欲,就在丈夫注视下杨桃毫不犹豫的吃掉一块面包。

户外一直吹着北风,气温急转直下。

整个世界在一片黑暗中,唯有月亮高挂,它的柔光甚至令银河都暗淡了。

换上一件大衣,头顶一只绒帽,杨明志免疫了风寒。杨桃裹得就更多了,不过她是个彻头彻尾的东北妹子,对新西伯利亚的寒冷,一点都不畏惧。

北亚的土著民族,诸如叶尼塞人雅库特人,他们世世代代面对冬季零下三十度的日常,穿貂戴貉的日子早已习惯。动物毛皮是最能御寒的,所以新西伯利亚的家庭,谁家没一件绒毛大衣呢?

羊毛大衣的冬季最受欢迎的,科学院因受克里姆林宫的特别照顾,凡是工作人员,一律每人发一套御寒羊毛大衣。

故而杨明志现在穿着的就是苏军现军装的制式冬季大衣,他的部下也都是穿着这件衣服,二十多人包括杨桃安妮在内的两个女人,浩浩荡荡的步行去科学院的澡堂。

关于内部澡堂,由于波波夫在抵达后的第二天就美滋滋的享受一番,他已经给杨明志介绍一番。

军训之后出了许多汗,为了避免皮肤病理应洗个澡。就算沼泽地的条件糟糕,每个士兵冬季每周也得洗澡一次,夏季更是天天清洗。

斯拉夫民族,尤其是俄国人,他们是非常愿意洗澡的。

恐怕这就是文化传统,俄国的东正教文化来自于东罗马,而罗马人的浴室文化在古代社会登峰造极。自称第三罗马的沙俄,澡堂文化不但被继承更被发扬,反观同时期的西欧,路易十四这辈子唯一的洗澡居然就是出生后的洗礼。

科学院的澡堂有好几个,它完全是福利性质的机构。全面配给制的当下,科学院的澡堂子依旧是进门花钱,票价丝毫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只需一枚卢布硬币,就能在站在淋浴下洗到头晕,或是在桑拿房里蒸到昏阙。不管怎样的清洁方式,一卢布,就能让人享受完美的放松。

它甚至还有巨大的贴满陶瓷片的公共浴池,考虑到卫生原因,那东西还是敬而远之吧。

最让杨明志期待的,还是波波夫声称澡堂里还有搓澡工。

“呵呵,极端粗布做的搓澡巾,难道还能把胸毛搓掉?幸亏我不是老毛子,没有那么多毛。额,就是这身皮肤别受伤了。”杨明志兴奋之余就是这点担忧,他再好好寻思一下,搓澡工能把自己背上的一堆死皮弄干净,那么自己可真是脱胎换骨一身轻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