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24章 武器设计局突击会议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24章 武器设计局突击会议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李森科决定再送将军一程,以示友好。

杨明志倒是不反对,饭后步行在科学院内部的道路上,也能顺便看看这里的夜景。

那些食堂的楼房依旧亮着灯,远处的许多建筑也是星星点点。

杨明志问:“院长同志,看来这里的电力供应一直充沛。”

“当然,电煤供应一直稳定。充足的电力保证了整个城市的电力需求,更保证了所有工厂的稳定生产。也许您应该抽空去老城看看城市的夜景,所有的工厂不会因为夜幕而停歇,整个城市都是光明的。”

听他这么一说,杨明志转头望向东南方。那里是城市的主要部分,可是并没有自己概念里的那种“灯火通明”。

或许本时空的纽约,数以百万计的霓虹灯已经把长岛弄得亮如白昼。苏联这里是绝对缺乏霓虹灯的,新西伯利亚永远不会遭遇敌人空袭,对空探照灯也不存在。

杨明志顺便问了句:“大部分市民的家里,已经安装电灯了?”

“当然,至少在这里,蜡烛和煤油灯已经边缘化。”

李森科说这话时真是无比的自豪,因为科学院总院搬迁到这里,大量的科学技术也带到这里。

制造灯泡不是什么高端技术,一个生产玻璃的工厂,顺便制造了一批白炽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至少新西伯利亚已经完成了电气普及。

如今苏联只有少数城市基本完成电灯泡的普及,广大的农村,进入夜里后,人们还得依靠传统的煤油灯照明。

李森科顺便有说起明日的安排:“将军,明日我们将为您颁发荣誉证书,就在上午十点。仪式完毕后,您就是光荣的全苏科学院的荣誉院士了。”

“是吗?真是太感谢了。”

“早晨,食堂会将早餐直接送到您的武器设计局,饭毕后,专车将带您直接去礼堂。”

“谢谢。我很期待,真是美妙的明天。”

杨明志一直觉得,有朝一日成为苏联科学院的院士真是令人露怯,再仔细寻思一下,如果像是自己这样的高科技人才不能获此殊荣,还有谁可以呢?

荣誉院士和院士有所不同,仅从个人荣誉的角度来说,“荣誉院士”可谓更高规格的奖励。

成为荣誉院士,据说能享有正规院士的所有权益,例如一笔不菲的院士今天,还有林林总总的奖金?

钱是个好东西,新西伯利亚也是个大城市,但是现在,能在这个百万人人口的大城市买到什么好东西,恐怕就不用奢望了苏联,它的商品经济就没充裕过。

大家身子都是暖洋洋的,被西伯利亚的冷风一吹,略有萎靡的精神为之振奋。

走了一段路,杨明志自觉身子骨更热了些,精神头也非常不错。

一行人没有走多远,李森科表示,远处的一片平方,就是“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的现在地址。

“将军你看,那里就是您的设计局!那里有办公场所,有宿舍,甚至还有独立的澡堂。您是将军,我们为您的准备了完全独立的宿舍。您在这里办公生活,我可以保证,您将过得非常舒坦。”

杨明志点点头:“谢谢您,我们去瞧瞧?”

“那么,就由我带您稍稍参观一下。”

夜虽然深了,道路两侧都有着路灯,故而能基本看明白周遭的建筑。

它们都是一些非常传统的俄式木刻楞,每一间都很宽大,各个几乎完全一样,显然它们都是统一建造。

步行的道路全都铺设了水泥,即便现在已经属于小路了,亦是完全的水泥路。倒是道路的两边存在着大量的光秃秃的平地,亦有一些地方种植了低矮纤细的松树,显然树也是突击种植的。

李森科略带遗憾的说:“很抱歉,整个科学院院区都是突击建造的,短时间内,国家只能建造大量的木质建筑,在这样的环境办公,但愿您能适应。”

“呵呵,我怎能不适应呢?”

李森科觉得将军在谦虚,其实不然。

“院长同志,这里的环境令我有一种亲切感。我们在游击共和国,所有的建筑全是木质的,论质量还不如我看到的这些。我还看到,道路一侧一直架起了巨大的管道,那是暖气管道,将使得所有的房屋温暖如春。难道我应该奢求更好吗?不!我真是太感谢您了。”

“您不用谢,您是将军,理应享受更高的待遇。新西伯利亚的住房状况整体不太好,我很高兴您对现在的住房没什么意见。”

“我怎么能有意见呢?我听说数十万人突击移民到这里,城市多了近一倍人口。至少我作为科学工作者,还能有妥善的住房。”

“您的觉悟非常高,我很欣赏。”一番枯燥的意识形态互吹,话多了人也乏味。李森科顺便说起现实的事:“现在院内还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项目研究组,所有的组都在院内宿舍区居住。整个院区的科研人员,已经多达四千人!”

“哇!已经是个小城市了。”

“科研人员四千人,还有一些行政人员、辅助人员,甚至的负责安保的士兵。所有人员加起来,整个庞大的院区,现有各类居民近乎一万人。我们这里俨然成了新西伯利亚的卫星城。现在跟我来吧,您看到那些卡车了吗?它们停靠的地方,就是您的设计局仓库了。”

杨明志更愿意和自己的伙计们见面,只见到一个**夫是完全不够的,自己带过来的还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年轻人,他们定是坐在温暖的室内。

很快的,在李森科直接带领下,两扇厚实的木门被打开。

杨明志,终于踏进了属于他的武器研究所。

到了这里李森科终于可以说,他的接待任务胜利、圆满的完成了。他完美的完成了领袖交待的第一项任务,遂没有再度逗留,再寒暄两句,最后撂下一个пoka就带着随从离开了。

……

“好了!武器设计局的同志们!院长同志已经回去了,现在,你们的局长已经站在这里。”

杨明志面带微笑,伸展开双臂,如同天使般华丽的登场,引起了整个办公室的沸腾欢呼。

虽然只是半个月没见,那些千里迢迢从白俄罗斯抵达西伯利亚腹地的设计局年轻人们,他们觉得和局长的分别,恍若半个世纪那么久远。

他们内心极为激动,行为倒是非常的内敛。

他们都知道局长同志今日抵达,也知道局长的喜好,遂一个个坚守在干净整洁的工作台,继续整理着带回来的技术图纸,指望着大驾光临的局长能看清大家认认真真的模样。

**夫高兴的走近:“局长同志!欢迎您。”

“不必说什么欢迎,我看到同志们都在认真工作,我真是高兴。我不知道没有我督导的两周你们有什么成果,现在,同志们全体集合!”

杨明志以洪亮的嗓音宣布命令,设计部的所有人齐刷刷离开各自工作台,排成了两行横队。

格里申科少尉亦是整队,站在将军的身边。

整个场面颇有些滑稽的韵味。

杨明志背着手,犀利的眼神扫视两支队伍,他尤其注意到,设计局的人变多了,其中居然还有一些陌生的新面孔。

“看来,这里有老同志,还有许多新同志啊!无论新老同志,你们现在都是我的部下。格里申科!”杨明志猛地扭头。

“到!”

“现在,听从我的命令。从现在看是,你的部队开始担任整个武器设计局的安全护卫!”

“遵命!”

“你和你的人立刻执行命令,全体门口站岗!”

“遵命!”

此情此景,设计局的老人们都完全明白了,局长招呼的那位姓格里申科的人,他显然成了“新的阿布拉姆”。

“好了,贝茜卡、安妮,你们两位先去一边搬着椅子安静的坐着。”

杨桃哦了一声,拉着女佣安妮的手,非常娴熟的暂且回避。

一个武器设计局,重要的绝非是科研设备与大量数据图纸,唯一重要的就是其中的人才。

“全体立正,完全站好!”

杨明志突然大声训话,接着向前三步走。他可以走到队伍中的新面孔面前,完全是以军官看新兵的姿态,他瞄准一个新面孔的年轻人,两人几乎脸对脸。

近距离的眼神对视,杨明志看不出这个人有任何的惶恐,其人仿佛就是一个士兵,是那种打仗不怕死的无畏战士。

但此人绝不是战士,他应该有着精锐士兵的资质,也定然有着非凡的头脑,所以才能在武器设计局任职。

杨明志的眼角顺便注意到了**夫的反应,显然他是想说些什么的,现在正是犹豫不决。

盯了一阵子,杨明志对此人产生了浓厚情绪。

“同志,您叫什么名字?”

“谢苗伊里奇多布洛夫。局长同志。”

“很好,多布洛夫同志。我看得出你很年轻,告诉我,你是什么原因到了我的武器设计局。你觉得到了我这里,你能为联盟,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还是为了你自己?!”

“局长同志,我是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机械相关专业。组织将我分配到您的武器设计局,我贡献出我的所有能力,为了国家胜利努力工作。”

“的确,您必须为了国家努力。”杨明志点点头:“那么,你对我的武器设计局了解多少?”

“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局。”

“呵呵,伟大?!**夫。”杨明志扭过身子,“看来,这些新同志对工作还非常生疏啊。”

“对不起。”**夫尴尬的说:“这几位新同志是三天前才下了火车,我和其他同志尽量告知他们设计局的辉煌历史,他们并非是亲历者,可能他不能完全理解。”

杨明志点点头:“也许,多布洛夫同志,你还有其他的新同志,依旧不能意识到,你们现在加入的武器设计局是怎样的存在。老同志们,你们也不要骄傲,因为,你们几位一样不知道,我们将开创出怎样的事业!

既然设计局的同志们都在这里,我身为局长,有必要给你们开个临时会议。”

杨明志站在这里可不是给部下一记下马威,他不打算摆威风,奈何这番举动着实令人紧张。

他再度审视一下全体人员,突然意识到缺了点人。

“唉?**夫!里固施科夫那个老家伙去哪了?还有伊万诺夫!你们可是一起上飞机的,也是一起到新西伯利亚的。”

“啊!这件事,我正想向您汇报呢!”

杨明志一点不觉得惊奇,因为掌握了制造射程达到40公里的火箭炮的技术,里固施科夫获得了苏联科学院院士的身份。就是因为其人是土生土长的苏联公民,称号之前没有“荣誉”一词。

一切不出所料,离开沼泽地的里固施科夫已经半百,他的人生终于迎来辉煌。

本时空,所有研究火箭的都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里固施科夫属于半路出家,在当今的苏联,他真是罕见的人才。令**夫所言,里固施科夫刚刚获得“院士”的职称,马上有得到新的任命。

里固施科夫自己负责了一个项目组,更是直接掌控了一个工厂,专职生产远程火箭炮,即复刻“飞鱼”火箭炮的工作。他已经获得了成功,火箭炮终于开始大量生产了。

“所以,那个老家伙现在还在工厂里盯着生产线?甚至没有功夫来见我?”杨明志故作不悦的表情,内心里可是非常高兴。

毕竟自己是“飞鱼”火箭炮的第一设计者,它终于开始了量产,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极大成功!

“还有伊万诺夫呢?”杨明志继续问。

“很不凑巧,他在前天坐上东方的火车,去伊尔库兹克工作了,只为指导那里的化工厂生产军用炸药。”

听到这儿,杨明志有些遗憾:“真是可惜啊,我到了新西伯利亚,他跑去更远的东风!明明那个男人是会配置水合肼的人才!”

“您是说高能燃料?”**夫急切的说,“里固施科夫同志还是兼任兵工厂厂长,他的工厂还负责火箭炮的总装呢!他能搞到各种材料,哪怕是那些消毒剂,都能搞到。”

“连环氧乙烷都能搞到?我记得喀山的化工厂有生产这东西。”

“这……”**夫自觉有些吹牛了,立刻改口:“您还是问他吧。我去打个电话,只要是您的明白,我想他肯定就在今晚坐车前来。”

“好!你快去!”

里固施科夫麻溜的跑去打电话,站在众多新老部下的面前,杨明志更加精神抖擞。

“同志们!尤其是老同志们。我们现在的情况真的有些像五月份。我们的武器设计局提供图纸,里固施科夫的兵工厂负责制造。而我呢?我不必再对粮食、军事的事焦头烂额,只要一门心思制造武器就行了。也许你们有些人觉得,设计局将继续在火箭炮的领域大力钻研?是的,当然会继续钻研。但我们必须开拓新的领域,我们要把武器设计局做强做大,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武器设计局!

这不仅仅是为了苏维埃联盟,也不仅是为了尽早打赢战争。也是我们所有人个人的奋斗!我们要为了联盟的荣誉,为了军人的荣誉,还要为了我们个人的荣誉。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在沼泽地,我的许多计划被束缚了。现在,我们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我将把这些计划立刻付诸实施。

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人都将变得忙碌,也变得非常充实。

我会要求你们拼命工作,当然我也会非常努力的工作。我说这些话,会不会让你们感觉紧张了?不用担心,我是你们的局长,你们是我的部下。我们都是同一个战壕的同志,现在,我至少也得给你们一些鼓励。”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