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09章 候车厅奇遇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09章 候车厅奇遇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车头和煤车增加了,锅炉要加新水,燃煤也许填满。列车长还是那个谢苗诺夫,列车进站唯有他得不到任何休息,反而要重点弄清楚煤和水的存量,以对未来的行驶做出评估。

做完这些,他还需督导铁路工人,进行对全车轮轴的检查,包括补充润滑油。

林林总总的工作要持续很长时间,军列是早晨八点进站,它占用这条车道,直到十一点钟再度启程。

所以,留给杨明志的有足足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亲爱的,别看了。户外还是有风雨,我们……我们去火车站里面坐会儿?”杨明志问道。

“好吧,接下来是那些工人的工作。我们站在这儿反而会妨碍他们。”杨桃继续抓住丈夫的胳膊,慵懒得轻轻打了个哈欠。

“额,果然睡在车厢里,颠簸得睡得不舒坦?”

“当然。不过,出来走走也好。”

正在这时,又是一阵悠长的火车鸣笛声,一辆新的军列出现在众人眼前。

杨明志寻着声音,第一时间看到的是滚滚而来的黑烟,终于车头出现了,最前端的巨大红五星实在别致!

“哈!又是一辆军列,这里也是非常繁忙?!”

“当然!”费留多夫大声说:“它应该不会停,会如猎豹般冲过去。我敢肯定,它载了一堆马铃薯,去支援东方的那些大城市了!”

“这样的军列还有多少?我是说,未来两小时内,过往的军列有多少?”

“谁知道呢?”费留多夫耸耸肩,“也许十分钟一辆。”

大量的军列开往东方,它们有着各自的任务,多数是不会在下诺夫哥罗德停靠。

“好吧,我现在只想去车站的候车厅走走,如果可以,还想去城市里逛逛。”

“这……”费留多夫马上慌了神,“将军,我建议您不要这么做。我们是时间非常有限,再说……”

“算了,我开玩笑呢?站台这里过于嘈杂,你瞧,大量的工人还在忙碌,让我们去情景一些的地方坐一会儿。就到候车厅里,这应该可以吧?”

“当然!”

“对了,候车厅应该有些商店吧?”

“商店当然是有的,不过……”费留多夫面露难色。

“怎么?难不成商店关门了?”

“不,应该不会。您是想买些东西吗?也许商店什么也不会销售。”

“为什么?”

“物资紧缺。”

“好吧,好吧,又是物资紧缺,苏联的物资什么时候不紧缺了。”杨明志咧起嘴摇晃着脑袋,他太清楚,苏联任何时候都物资紧缺。

他看着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你们都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我们中国人有一个豁达的习惯。”

“什么习惯?”费留多夫好奇的问。

“还能有什么?来都来了。我到了下诺夫哥罗德就如同旅游一般,总得带走什么东西。我不管商店销售什么,如果有香烟,我就买一点,如果有酒,我就买一瓶。走吧,不要磨蹭时间了。”

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这两位内务部的干员对他们护送对象的了解,仅限于组织提供了一些材料。

对方究竟是怎样的性格,真的只有接触一段时间后才明白。

两人不明白,将军为何非要带走些东西,仿佛不这么做就是巨大的遗憾。

就这样,杨明志在十多人的护送下,携夫人大跨步的迈向候车大厅,并决定就在这里等待发车。

……

“啊,不一样的时空,却是一样的感觉。”

以苏联的标准,下诺夫哥罗德是十足的大城市。

但以21世纪中国的标准,以人口来衡量,它就是个三线城市。

本时空的下诺夫哥罗德人口有六十万人,战争爆发后,数十万人移民与此。她吸收了大量的西部移民,尤其是莫斯科的部分城市人口,已经变成一百万人的大型城市。

人口巨大,火车站却并不大。

杨明志一行人进入候车厅,迅速吸引到一众工作人员的眼球,原因无他,他们是一群内务部人员,更是从站台上走进了,就仿佛兴师问罪一般。

和工作人员一番寒暄后,误会完美的解除,杨明志领着杨桃,就随便找了长木椅安静的坐下来,他的卫兵们也是如此。

看看现在的处境吧!

杨明志昂着头,瞟了几眼涂满白灰的天花板,又看看四周的墙壁。

那个位面,中国和苏联在许多方面是学的苏联,例如火车站的内部状况,颇有些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感觉。

墙是白墙,下端一米绝对都刷着绿漆。候车厅面积不大布局紧凑,期内有公厕,另有一个不大的小商店。

“格里申科。”

“到。”

“你把帽子摘下来,然后去商店看看。”

“将军,您要买东西?您……”

“别磨蹭,看看有什么销售。你觉得可以就买下来,我给你报销。”

“好吧,我这就去,但是帽子。”

“哦亲爱的年轻人,你难道还要把内务部证件给售货员看看吗?他们会被吓晕的。”

就在刚刚,一行人已经和一众工作人员交涉过。原则上,旅客当然不可以逆向进入候车厅,所谓下了车理应直接出站。来者既然都是内务部,那是一群普通人不愿招惹的对象,内务部的家伙们既然只是想在这里休息一下,还有什么好拒绝的呢?有哪个笨蛋敢刚正不阿的请走他们?

就是这一番交涉,杨明志略略明白一件事,当前的候车厅一直保持冷清的状态,只有周末能热闹一阵子。

原来,现在全联盟的铁路系统,基本让步给货运列车与军列,原本就不怎么发达的旅客列车已经被压缩到最底的限度。

每周只有星期天,莫斯科会发出两趟客运列车,糟糕的是,一旦前线战事吃紧,仅有的两个班次也会被暂停。

客运列车被压缩成这个样子,普通人这里并没有怨声载道,毕竟如果没机会、没有理由乘坐列车去另一座城市,自然不会抱怨每周班次就两趟。

苏联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同时,人口的东方大迁移也基本胜利完成。莫斯科以东的许多大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大量的年轻女人,城市吸收了这些女人,并迅速将她们转化为劳动力。

下诺夫哥罗德就是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她吸收了大量年轻女人后,制造业能力提升极大。

城市禁锢住了大量人口,在严苛的配给制下,各色人等为了生计,为了定时领取粮食,如何选择离开呢?

格里申科去的匆匆忙忙,回来得也很迅速,他手里拿着一些纸包,脸上的表情真是复杂极了。

“将军。”他匆匆跑来,展示着手中的东西:“您觉得想不到,这里……这里居然还有卷烟,太不可思议了。”

杨明志看了一眼,顿时每一根汗毛都竖起来。

“什么?怎么可能?这分明是美国货色。这是什么情况?骆驼牌香烟?”

在场的都是内务部人员,他们因为工作形式原因,不但能够接触到苏联意外国家的商品,他们还必须上课,以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状况,对其风土人情物产情况有所了解,使得展开渗透行动刺探情报时,不会暴露。

不由得杨明志震惊,格里申科也是大为惊讶:“真是奇怪,莫斯科都没有的卷烟,这里居然有!”

“也许是随着铁路运来的。”费留多夫捏着下巴想了一会儿,突然间茅塞顿开,“啊!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首先,这些卷烟一定是从北方港口运来的,它们的最终目的地一定是古比雪夫?”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将军同志,您应该知道,大量的外国使馆人员,尤其是美国的外交官员和西方记者都搬到了古比雪夫,那是一大群生活奢侈的人,仿佛苏联的面包就不能吃似的,所有的东西都希望是美国制造。我甚至听说过一种黑色的糖水,哦真是太奇怪了。”

费留多夫竟是如此看待美国人,这令杨明志有些惊讶。此人明面上是批评美国人奢侈,怕是骨子里也是羡慕。

经其这么一猜测,杨明志相信这就是事实吧。

所谓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等刚刚卸下的英美援助品种,一定有些五花八门的东西。

美国参与到世界大战,一个近乎一亿四千万人口的大国,动员了其中了五千三百万人参与到战争。美国商人站出来,向全联邦公民宣布,美国大兵在任何一个战场,都能以喝到五美分一瓶的可乐。而spam午餐肉制造商的巨大产量,很快就令吃腻了的大兵抱怨,为何不送来真正的肉。

美国正在全面落实国会老爷们和罗斯福合力停下来的国家战略——所有物资生产必须两倍于轴心国,使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他们正在向苏联输送大量肉罐头,还有堪称奢侈品的有滤嘴的卷烟。随着运输量的提升,苏联几乎不生产的卷烟,大部分士兵都能享受到,自己用真理报卷烟丝的时代,正逐渐终结。

杨明志估摸着,下诺夫哥罗德已经获得了一些美国援助的生活用品,卷烟已经不足为奇。

现在,他必须弄明白一件事。

“格里申科,我看你买了五盒,一共多少钱?”

“将军,是我自掏腰包付款的,每一盒都足有五十卢布。”

“是嘛,总值并不高嘛。”杨明志看得出自己的卫兵明显对价格是不满的,想想看,老毛子的粮食价格已经非常高,本该廉价的美国香烟也被抬高了价格,但价格并不比粮食贵。

五包香烟就是二百五十块,这个数字真是晦气。杨明志想了想,递给格里申科三张一百卢布,“你再去跑一趟,再给我买一包。”

“对不起将军,就剩下五包了。”

“什么?真是……真是神奇。”

难道我就真的要做二百五了?呸!

“格里申科。”杨明志提高嗓门,“现在听命,给你五分钟时间,必须再花掉五十卢布。不管买什么东西,给我去买。”

“遵命!”

自己的兵有麻溜的跑走,安静下来的杨明志刚刚舒坦没十多秒,猛地想起一尴尬的事。

商店能有什么?本时空没有方便面,没有包装精美的速食糕点,塑料瓶装的肥宅快乐水也没有。

且慢!这里居然能有骆驼牌香烟,会不会连可口可乐也有?

想到这儿,杨明志干脆站起来,弄得杨桃莫名其妙。

“哥,你要去厕所?”

“不,你跟我去商店瞧瞧,看看我们还能搜出什么美国货。”

空空的货架简直能长草,本就不大的国营商店,的确没有销售什么东西。这里还能买到什么?杨明志看中了一套刮胡刀,话说这东西还是挺珍贵的,自己在莫斯科逛街愣是没买到。不过包装盒上厚厚的灰尘,真是令人怀疑。如果它真是好东西,早就被人买走了。

商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的女人,她们从没见过这样的阵势,有生之年居然被十多个内务部人员集体围观,仿佛自己犯了很大罪过。

费留多夫的态度也很傲慢,他敲敲同样没什么东西的玻璃柜说:“把你们这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她们都是些年轻的女人,估计是被迫节衣缩食,身材的确都很苗条,脸色却有些亚健康,被费留多夫这么一惊吓,情况更糟了。

到底还是有淡定的人,一个沉着冷静的女职员不畏强权,“同志,如您所见,我们所有的商品都在柜台。您若有所需,自取拿取即可。如果是残疾顾客,我们倒是会为之代劳。”

“你!你讥讽我,你知道我们是谁?”

杨明志看到,这女人毫不退缩继续说:“我知道,你们都是苏联公民。既然是公民,就需要按照法律行事。”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杨明志都快看不下去了,他试图去劝劝激动的费留多夫,换来的却是拒绝。

费留多夫示意自己的亲密战友:“看来这个商店有些猫腻啊!”

“对!”卡斯特留拉直接亮出自己的证件:“根据联盟的法律,我有权检查这间商店。你们居然在销售美国货,还有什么东西,你们都拿出来!”

“你……”女职员顿时慌了神。

内务部拥有警察权,而且卡斯特留拉和费留多夫的证件上都直接表明了,他们是从卢比扬卡来的,难道还能招惹这样的人么?

几名女职员一时间不知所措,她们的忧虑实在令人怀疑,费留多夫干脆撸起袖子:“看来,内务部要行使权力,搜查这间商店。格里申科,你和你的人也准备行动。”

杨明志本是想劝阻的,他想了想,内务部应该是跋扈惯了,自己的确不宜瞎搀和。

有道是被搜出来,还不如主动拿出来。两个女职员可不想引火烧身,就从仓库里搬出一个小木箱,她们根本不顾店长的不悦,向内务部人员坦白。

一人说:“我们这里最珍贵的商品就是它了,除此之外,还有几瓶酒。”

本来,杨明志已经拉着老婆下意识的后退几步,所谓此事和自己绝对没关系。

那个所谓的“最珍贵商品”究竟是什么,他顺着缝隙瞥了一眼,差点把早餐喷出来。

他顿时松开妻子的小手,拉开自己两个卫兵,直接挤到费留多夫身边,兴致勃勃的指着这个木箱:“这东西什么价钱?我全都要。”

对于杨明志来说,真可谓是渴望什么来什么。

这个木箱究竟有何特别的?它分明被钉子钉得很靠靠,只因箱子之上的铭文中存在一个极度特殊的艺术体的喷漆词汇,一个让他倍感熟悉、倍感欣慰的词汇——cocacol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