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06章 新的旅程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06章 新的旅程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论后劲,红酒可比伏特加猛太多。

何况一个孕妇怎能喝酒呢?妻子果不其然的慢慢变得有些迷糊,甚至会对着自己嗤嗤的傻笑。

杨明志无可奈何的缠着妻子,宣布对一间卧铺房间的占领。给她拿去大衣,脱了鞋,整个人安静的侧躺着,轻轻的为之盖上羊绒毯子。

“也好,你安静的睡觉,反正发车后不久就该天黑了。一口气睡到天明,我们节约一下粮食,顺便更快的抵消掉无聊。”

杨明志的逻辑很是清奇,但他坐在舒服的软床上,整个人仿佛也瘫软下来。

到了这儿,他真是不禁感慨:“到底是高级车厢,确实有独到的舒服之处!”

她安静的睡觉就好了,杨明志守在妻子身边看着他入睡后,又回到车厢客厅,和内务部的人继续聊聊。

车窗被悉数打开,杨明志本意是不想抽烟的,盛情难却下,不得不和内务部的两人吞云吐雾。

“听列车长说,最快我们要到九月十一日抵达,真是一个漫长的旅途。等到了地方,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列车抵达的时间我们本来就是知晓的。”费留多夫诚恳的说:“您真的完全不用担心,一切都会井井有条。”

“当然,你们办事一贯高效。我只有一个担心,我的所有行李,它们不可有任何闪失。”

“它们不会有事,此事我们还将通知列车长,和军列保卫人员。”

“好吧,但愿到了新西伯利亚,你们还能给我安排一个不错的住宅。”

“难道您还担心住房问题?”费留多夫诧异的说,“您是将军,你会享受独栋住宅的福利,就像您在莫斯科享受的那样。”

“唉,我享受这些是合理合法,就像现在我红酒当水喝,也是合法的。只是我有些负罪感,普通工人还挤在小房子里,可是我……”

“您大可放心。”卡斯特留拉抢话,“我曾去过新西伯利亚,那里的多层住宅楼不多,大量的建筑实际是仅有一层的木屋。即便现在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大部分人还是住在木屋里的。”

原来,新西伯利亚涌入近百万人口,粮食问题通过增派粮食供应解决,住房问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观的。

苏联人有自己的办法,既然“斯大林楼”不能在战争期间突击建立,那就拼命建造最为传统的木刻楞吧。城市周边有大量的森林,有些高大的松树有三十米高,树干粗的惊人。

大量的传统木屋建立而成,至于驱散寒冬的方法,多数房屋就不能采取集中供暖模式,供暖还是非常传统的烟囱壁炉。标准化的木屋大量建成,由于难以向上层发展,住宅区不得不扩大规模,如今的新西伯利亚市的城区面积足足涨了一倍!

在那个位面,杨明志对新西伯利亚的了解极其有限,就仿佛俄罗斯远东的那些城市,城市情况应该都差不多。

内务部的中尉卡斯特留拉,此人非常渴望立功升职,他只去过新西伯利亚几次,就在将军面前自吹自擂为“新西伯利亚通”。

了解那里的人不多,杨明志也就只好听他瞎掰,再自我思考一番理解其中的有价值信息。

现在的他基本清楚了一件事,那座城市的确是强大的工业城市,城里的洗煤厂、钢铁联合体、军工联合体一应俱全。使得从原料输入,到成品的武器弹药制造,都在一座城市内完成!

那么自己研发出的新式武器,先关的工厂即可拿着图纸生产出试验品,量产化也能迅速实现。

也只有像是新西伯利亚这样的重工业城市,兵器的产出将是非常高效的。

谈了一些军事与战争,杨明志也抽了掉五根卷烟。他与两位内务部的同志相谈甚欢,顺便也谈起了各自的过往。

一切不出他所料,他们是非常兴奋的询问起自己家乡的事。这可如何是好?他们护送部下,监视也是老本行。

一番虚与委蛇,杨明志相信这两位从未到过中国,自己自然有机会瞎掰。

他努力的转移话题,主动询问这二位的家乡,可是这两个家伙真不愧是nkvd,说话的确很好听,结果总是询问“我的故乡有鹿,你故乡有么”这类话题,无非还是想套话。

此时此刻,杨明志真是有些后悔,可是突然结束聊天终归是自己的不是。

突然间,一阵刺耳的火车鸣笛,破解了一切尴尬。

“到此为止吧!有新的军列开来,我们看看是什么情况。”

杨明志把烟头扔出床位,双手插兜,他先是看着一辆巨大的冒着浓厚白雾的车头缓速开过,接着看到其身后拉着的大量铁皮车厢。

戴着眼镜看得确实非常清晰,他看到那些车厢的大门都被拉开了,一大群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正好奇又亢奋的争取呼吸新鲜空气,一个个努力探头,以欣赏苏联的永恒首都莫斯科。

“是新兵?”

“是啊!将军同志,都是新征召的部队。”费留多夫凑过来说:“瞧瞧他们的模样,可能还有些雅库特人。”

“雅库特?”

“您不知道吗?嗯,就是比新西伯利亚更东方的地方,可能距离您的中国比较近了。也许他们是来自伊尔库兹克,或者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许多人说不定还是森林猎人。其中可能有大量的神枪手,这种人将轻易的打爆敌人的脑袋!”

“唉,但愿如此。”

杨明志稍稍叹了一口气,因为他看到那些新兵的脸庞洋溢着笑容,都是些年轻的小伙子,可能许多人才刚刚二十岁。他们应征入伍却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杨明志已经能联想到,年轻的战士们在思想保守的军官带领下,以巨大的勇气吼着乌拉,冲向德军的阵地,结果以巨大的伤亡取得惨胜,亦或是撂下一地尸体退了回去。

来了一群年轻的战士,杨明志也就继续看着火车完全停下。

只见那些新兵麻利的跳下车厢,他们真可谓两手空空,只有身上的新制服能证明其身份。

苏联不可能提供大量的标准卧铺车厢,新兵如同牲口般被塞入货运车厢,忍受数天的烦闷旅途才能在军营接受一个短暂的休整。在此期间,新兵将得到各自的武器,有条件的话还能再增进一下技战术水平。通常情况,他们领取武器编入军队,就直接成建制的开到前线。

杨明志很了解这些情况,毕竟一年半前,自己和战友们,就是这样来到明斯克的。

没人知道这些新兵的名字,他们衣着相同,一个个长相也非常相似,就仿佛是一群克隆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苏联工农红军战士。

他们几乎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在未来三年内战死。

毕竟,这群热情洋溢一路小跑的年轻战士,他们还不知道,凡是今年征召的新兵,97%在战争胜利前就牺牲了!

一想到这儿,杨明志就悲从中来。今年三个月前,游击共和国决定展开旷日持久的戈梅利战役第一战时,主力兵力高达一万两千人,各类民兵还有三万人。

四十天的鏖战下来,主力剩下区区三千人!

苏军很多步兵师都遭遇过这种恐怖的损失,可惜数以千计战士的阵亡,他们是死并没有针对敌人以一换一。那么这一趟军列的新兵,他们战斗到最后能消灭多少敌人呢?

杨明志真是无法估计。

新兵刚刚下了车,很快就在他的视野中消失了,这充分证明了前线苏军对兵力补充是多么的迫切。

小插曲很快就结束了,装载大量新兵的军列安静的听着,一众顶着有照明钢盔的铁路工人,拎着铁锤下到路基,开始对军列车轮挨个检查。

这时,换了一身装扮的列车长谢苗诺夫走进了列车客厅。

“将军同志!”他谨慎的呼唤。

“嗯,我在这里。”

杨明志扭过头,赫然看到了一个陌生的男人。此人穿着制服,大檐帽正中心挂着铁路单位的标致,杨明志自信看了两眼,才通过标志性的大胡子认出,此人就是本次军列的列车长。

“啊?您是列车长同志?”

“是的,将军同志。我换了一身制服,好好的洗了脸,甚至把胡子也清洗一遍,但愿刚刚的邋遢形象没有让您反感。”

这人真是毕恭毕敬,杨明志满意的点点头:“没什么,您对军列安全非常重视,我非常高兴。”

“哈哈,谢谢您的理解。从事我们的工作,总是要与煤灰为伴。您觉得这节豪华车厢如何,是否也觉得满意。”

“当然,您瞧,地面是地毯,墙壁都嵌着真皮。我检查过那些宿舍房间了,所有的床铺都是软床。”

“那么您还有什么要求么?如果有,我会立刻想办法。”

“这……”

杨明志捏着下巴,他寻思着如果自己真的什么刺也不挑也不好,故意挑些小毛病,列车长不会觉得工作没有做好,反而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干脆这样吧。我们要去新西伯利亚,那里可能很冷。我的妻子怀有身孕,我自己也不喜欢寒冷。我听闻这节车厢也是有保暖系统的。”

“是的!是独立的煤炉!”

“就是它,你把炉子搬进来,连好通风管道。”

“遵命将军同志,我这就去办。还有一件事我要通知您。”

“什么事?”

“列车还有半小时就要开了,请您做好心理准备。”

“我明白了,在军列开动前,你必须先解决火炉的问题!我可不希望到了目的地罹患感冒。”

穿着呢子外衣,杨明志并不觉得冷,尤其是喝了些红酒,身子温暖舒服。只是他有一个习惯,睡觉的时候连睡衣都不要,顶多穿一件裤衩,如此裹着毛毯或是棉被,所谓无拘无束的睡眠。

尤其是当下,即将担任长时期的脑力工作者,全身心的放松对以后的工作真是重要极了!

要无拘束的睡眠,保暖就显得异常重要,万一气温低自己又把被子等了,没有脂肪保护的肚脐眼,凉气能直接作用在内脏,带早期起来,不一定立刻感冒,先去蹲半个小时厕所简直是必然了。

他就坐在皮椅上安静的等着,再喝点酒漱漱口。

列车长真是说到做到,他指挥着戴着石棉手套的铁路工人,将一尊滚烫的小煤炉抬如车厢,后续的工人三下五除二,又将排烟管道接上。

要说他们办事为何这么快,因为这些设备本就是配套,单纯是气候还不冷,就先拆了下来。

列车长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这个,他手里还拎着用麻绳捆扎好的一大叠报纸。

“将军,这些是您要的《真理报》《消息报》。我们火车站总要订购大量报纸,我突击搜集了一些,其中还有些去年的,希望您能喜欢。”

“哦!当然。”毕竟是旧闻多,他点名问:“最近一个月的报纸都有吗?”

“有!都有。”

“您将报纸先放在地上吧,无论旧闻新闻,只要解闷我都喜欢。再说这些报纸也是卷烟的好东西,上厕所也能用得着。列车长同志,当我下了车把这些报纸全部拿走,您不介意吧?”

“您当然可以拿走。”

旧报纸有许多好处,它甚至可以用来糊墙!但杨明志更清楚报纸都是用轻薄易吸水的新闻纸印刷,使劲揉搓后就变得异常柔软。现在正是极端匮乏时期,搜集旧报纸作为如厕的手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刻,他觉得一年多的沼泽地生涯,自己对废物再利用已经变成了一种偏执。

凡事用好的,不喜欢直接扔,吃完的剩菜也扔掉。铺张浪费要建立在物资充裕的基础性。现在,铺张浪费无异于自掘坟墓!

列车长很快就消失了,他穿过豪华车厢,又去后面的车厢视察了一圈,以向所有人宣布军列即将启程的讯息。

其实明眼人站在车窗前,通过地面弥漫的雾气,就能判断军列即将发车。

“终于要出发了!”杨明志看看表,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一刻。他又瞟了一眼天空,乌云确实比上午多了很多。

总不会我离开后莫斯科就开始降雨吧?不对,如果一定要下雨,我乘坐的军列也要在雨水中行进许久。

杨明志不喜欢凄凉的感觉,偏偏秋雨总是带来阴冷与肃杀。

他继续看着窗外,雾气弥漫得更为浓厚了。

突然,一阵猛烈的震颤,杨明志差一点为之跌倒。接着,悠扬洪亮的火车鸣笛声,伴随着巨量的蒸汽响起,很快窗外就满是雾气。

“终于,列车开动了。等待我们的事前往新西伯利亚的漫长旅途。”

他的自言自语被内务部的同志所听到。

“呵呵,但愿是个美妙的旅途吧。”

“你说的对,费留多夫同志,但愿我的妻子也是这么想。”

杨明志摆摆手,直接走进自己的包厢,只见的妻子已经被强烈推背感的震动和汽笛的轰鸣所惊醒,她还在揉眼睛呢!

“小桃,现在感觉如何?”

“嗯……不怎么舒服,有些头疼。”

“你也真是的,都快做孩子妈了,怎么能喝酒呢?”

杨桃吐吐舌,羞愧的给丈夫陪不是之余,也嗅到了丈夫身上的烟味。,

“哥,你抽烟了?”

“抽了几根。”

“哼哼,你还说我呢!结果你不破戒了。”

杨桃故作生气模样,杨明志一时真的有些应接不暇。

“我们互相监督,你不喝酒,我也不抽烟。”

“嗯,好吧。其实……其实你抽烟也没什么,只要不要让我闻到气味就好。”

杨桃其实觉得有权势的男人没有理由不抽烟,尤其是那种奇怪的雪茄,它更能代表丈夫的尊贵。也就是说,她只是单纯的不像闻二手烟仅此而已。

她的眼睛很快就看着窗外。

“我们……我们现在出发了?”

“是啊,可能一会儿还会下雨呢。你不用担心,继续安心睡觉就好。”

杨桃撅起小嘴,故意撒起娇,嗲里嗲气的嘟囔:“我不,我要看看风景。哥,你也不要走,你和我。咱们一家看看风景。”

“行!一起看风景。还想不想吃些点心?比如说奶油蛋糕?”

“可以吗?我要。”

“好,你稍等,我这就给你再要一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