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97章 我们在地下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97章 我们在地下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地面防空部队向他们的指挥所发出可怕的悲鸣。

“德国人使用了肯定是一种火箭弹,他们炸毁了动物园,仅用一枚弹,一切都完了!”

“我们的高射炮根本毫无用处,他们不是轰炸机,它们如同陨石,坠落就是剧烈爆炸!”

“我必须命令我的人降低防空气球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可能巧合的阻止敌人的武器落入城里。”

“我们应该增加八联高射机枪阵地,只有用密集又高速的弹幕,才能摧毁这个可怕的火箭。”

……

藏在深深地下的斯大林焦头烂额,无线电喇叭一直开机,在嘈杂的背景轰鸣声中,他听到了无数个防空阵地官兵的悲鸣。

所有官兵在不同的阵地,提到的情况却异常的相同——莫斯科正在遭受一种火箭类武器的攻击。

斯大林已经是一头汗水,其他人也是不知所措,他们希望不停踱步的领袖能想出反击对策。

“是火箭!该死的,是火箭!德国人用那种新式武器开始攻击我们了!”斯大林猛地停下脚步。

“就是传说中袭击英国的v1火箭?”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谨慎的问。

“对!只有这种该死的武器能够袭击我们。”

“啊!您真是英明的领袖。”

贝利亚的这个马屁只令斯大林更为光火:“呸!我们必须立刻想出反击的对策,我们必须研发出我们自己的超远程火箭弹!贝利亚,别列科夫将军的保卫问题是你的内务部负责的,他的住址电话是多少?你立刻拨打电话!”

“好吧。”

城市正在遭遇特殊空袭,整个莫斯科的任何角落,都有概率遭遇袭击。贝利亚难以不担忧,如果那个别列科夫被直接炸死了,苏联的损失就太大了。

贝利亚拨打了电话,电话接线站目前在地下依旧运作着,他万万没想到,接线员居然接通了别列科夫家的电话号码。

是一名警卫员接的电话,他并不知道,那人就是内务部的最高领导,亦是自己的最高级上司贝利亚。

警卫员格尽职守,他们没有离开房子四散奔逃,故而接了这个电话,并强制冷静的说:“将军夫妇在格里申科少尉陪同下,沿着共青团大道徒步进城了。”

听到这个,贝利亚顿时脸色铁青,他故作冷静的向斯大林说明了情况。

“哦!真是太糟糕了。”斯大林狠狠怕打几下自己的脸,“但愿那个男人已经找到防空洞。”

斯大林几乎放弃了,贝利亚提出新的建议;“现在,我们和大部分地铁站是能够直接联系的。或许我们可以命令各站点人员,在所有的避难者中找寻。”

“什么?我们如何联络?”

“通过电话。”

“电话联络?难道电话线不会被炸断吗?”

“那是不可能的。地铁内有自己的电话网络,我们可以联系到他们。”

“好吧,就这么做吧!但愿奇迹会发生。”

贝利亚相信内务部的人不会说谎,那些卫兵声称别列科夫是沿着共青团大街走动,事实必然如此。

共青团大街的地下就是莫斯科修建的第一条地铁线,大街上有多个地铁站点。

别列科夫既然身经百战,身边又有熟悉莫斯科城市的卫兵护卫。他难道会傻傻的在地面等待德军轰炸?绝对不会!

贝利亚立刻去了地堡通信室,命令通讯员给共青团大街沿线的所有地铁站发去紧急电报。

“你们必须找到彼得·伊万诺维奇·别里科夫中将。那是一副有着蒙古人面孔的人,他没有胡子,可能佩戴眼镜。找到此人,立刻报告。”

命令已经下达,全城的地铁站产生连锁反应。

虽然莫斯科地铁已经完全停运,所有的地铁职工摇身一变,成了巨大防空洞的维护职工。每一个站点的站长肩负重任,一旦空袭发生,他将负责指挥安顿所有进入的难民。

此时此刻,杨明志只能搂着妻子缩成一团。所有人的避难者都是一样的,大家平静的坐在隧洞两侧,勾着脑袋内心祈祷着。

很多人不敢看忽明忽暗的照明灯,恐惧的支配下,还有许多人瑟瑟发抖。

地面之上正是疾风暴雨!

留守城市的莫斯科市民,此次已经不是大家遭遇的第一次空袭。以往的几次袭击,人民也是钻入地下,遭袭的次数多了,大家逃命的速度被迫练习的非常快。

此次袭击却完全不同,炸弹造成的震动真是太大了,以至于混凝土的隧洞拱形穹顶,都开始震落碎块。

“德国人在用大型炸弹,一定是这样。但愿地面的士兵不会伤亡巨大。”一名穿着粗布背带裤的中年人紧张的说。

“伊万,还是想想你的家。一枚炸弹足够摧毁一栋房子,如果你的家没了,那可如何是好。”明显是中年人工友的另一人悲观的说。

“我家里也没什么东西,我的妻子死得早,儿子还在前线服役,我了无牵挂。该死的德国人,如果我的家没了,就继续等着分配。如果暂时没有现房,我就住在工厂。这样,我就能全天24小时生产子弹,给我带来损失的敌人必须付出代价。”

“你……你可真看得开……”

“那还能怎么办?抱头痛哭?要不是我老了,我就报名参军。”

两个中年人就坐在杨明志身边不远处,他们的对话被杨明志听得一清二楚。

真正乐观的人是凤毛麟角的,大部分的避难者最担心的,还是他们的家。凡是逃入地铁站的,几乎都是拖家带口同时撤离。逃命的时间太短暂了,只有少数人拎着篮子,或是将非常少量的财物装入麻袋,遁入地下。

有道是破家值万贯,苏联人民身处的体制,使得广大平民只有极少的各人财产。在后世的俄联邦,那时候的人们最贵重的财富就怕是房子这一不动产了,其来源大部分就是苏联时期国家的分配房。

当前,所有的住房都是国有财产,人民只有使用权。所以房子被炸塌,人们真的不太惋惜。他们只希望轰炸不会把房子里的那些带不走的锅碗瓢盆一并摧毁,最好连储存的那点余粮也应该安然无恙。

对于这一切杨明志是无所谓的,他经历的事二十一世纪的美好和平生活,那是一个消费主义泛滥物欲横流的时代,无数的科学家甚至担忧,人类开始堕入享乐主义,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

而今在1942,自己得到了不错的住宅,还有一张大软床,每天能吃饱饭。但是这就叫幸福吗?不!不过是满足生活的最基本需求罢了。

如此这般失去了也无所谓,只要我活着,我就能创造,失去的还能回来。

可是,对于杨桃,她听到了那几人的嘀咕,内心里恍若架子鼓乱敲。

她口头上声称,只要自己和丈夫平安一切都好。她终究不可能舍弃才得到几天的如同天堂般的生活。

难道不是天堂么?房子宽敞舒适,有独立的厕所和家庭浴室,没有水井,用水还是神奇的自来水,墙边有神奇的暖气片,有厨娘又有家丁护院,一家人有身份有地位还有一笔巨款。

一切的身份、财富、地位,都是痛击德国侵略者所得,而今,那些侵略者或将摧毁一切。

突然间,一枚滑翔中的v1火箭,以四十度角坠落莫斯科河。它穿过了河面的伪装帆布缝隙,重重接触水面并剧烈爆炸。

腾起的水柱高达四十米,强烈的冲击波斩断了近百个河畔护栏柱子,更是将半径一百米漂浮着的木筏,与伪装帆布一并撕碎。

可怕的并不仅仅是这样,冲击波给予河水强大压力,这份压力由水做媒介,直接传递到河床!

沙俄时期的莫斯科河,因为附近工厂的疯狂排污,它变得臭气熏天。苏联在战前好好整顿了一番河道,更是在流经城市的河段,挖掘了半米厚的淤泥。

河床变得更深,相当于给予地铁隧洞的“盾牌”就不再是五十米厚!

顷刻之间,隧洞遭遇了轰炸期间最严重的震动,那些避难的女人更是放声哀嚎,仿佛要天塌地陷一般。

穹顶部大量细小的混凝土碎片震落下来,虽没有人吸烟,整个隧洞还是被弄得乌烟瘴气的。

借助忽明忽暗的灯光,杨明志觉得世界陷入烟雾中。

他马上察觉到了一场:“怎么回事,难道通风系统关闭了。少尉你解释一下。”

“我?我不知道!”

“真是见鬼,如果通风糟糕,我们会窒息而死。”

杨明志无心的抱怨可是为不少人听到,本就害怕的人们现在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恐惧。

杨桃依旧紧拽着丈夫,她的眼眸已经满是泪水:“哥,敌人再这么轰炸,会不会这个隧道塌方?我们,会不会死?”

“不会的,绝对不会!有我在,你不会有事。”

杨明志强作阵地,恐慌还是发生了。大家的密闭恐惧症被唤醒,许多人干脆站起身,向着地铁站走去。之所以如此,他们相信地铁站是更为宽大的空间,那里的氧气定是充足的。再说了,那是一处更大的地下空泡,反观隧洞这里,人悲观的呆在这儿,仿佛被装入棺材活埋。

二十多人率先行动,其余是数百人跃跃欲试。

少尉看到了人们的骚动,他还不知发生了,可大家都在行动,自己就跟着将军依旧坐着,会不会……

少尉不敢多想,他焦急的问到杨明志:“将军,要不,我们也走?”

“不!你给我老实坐着。”

“可是,你看看其他人,大家都在移动。”

“听着,格里申科,我是你的将军,执行我们的命令。你知道羊群效应么?看看那些人,他们都是些羊,我敢肯定,很快维持秩序的牧羊犬,会将他们都赶回洞穴。”

格里申科有所怀疑,事实的发展却如司令所料。打算逃出隧洞这一“墓穴”的人们又被警察和士兵驱赶回来,这个过程中,市民和士兵还爆发了一场冲突。

士兵的任务是维持秩序,他们被命令不准放一个平民进入地铁站的地下大厅,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用枪托砸人。

还是有人挣脱出来,直到目睹了地铁站地面上那大量的碎石,顿时明白了一切,乖乖的又钻回隧洞。

通风系统失效的原因很是简单,就在高尔基文化广场之上,有多达三枚v1火箭袭击了这里,累计两吨tnt的恐怕破坏,冲击波如战斧般,削掉了进站口的一半,铁门的碎片伴随大量碎石被吹进地下。

通风用的金属管道绝大部分扭曲变形,并混入大量石块,所有的鼓风机虽然还在由汽油发电机驱动,通风效率只能维持在20%了。

破坏的过程中,五名士兵被碎石劈头盖脸的击中,得亏他们顶着钢盔才没有脑袋开花。他们的躯干遭遇撞击,甚至有人骨折。

站点长期设立的地下临时医院承担了伤者的治疗,可惜,对于骨折患者只能给予最简单的治疗。

一名士兵因折断的肋骨插进心脏身亡,他的战友正是义愤填膺,却面临着大量士兵想要掏出最安全隧洞的举动,顿时怒火中烧。

“你们这些人,最安全的地方给了你们,我们却在危险的大厅守卫。你们全都回去!”

人们都会回来了,看过糟糕场面的人添油加醋的声称吗,地铁站的入口遭遇残酷袭击,此时此刻只有狭窄的隧洞才能避免伤害。

有人庆幸吗?没有。很多人之所以要逃,都是觉得隧洞就是“坟墓”,不曾想,跑到宽大的地铁站大厅,不过是前往新的“乱葬岗”罢了。而地铁站大厅,真的会遭遇死亡打击。

没人知道地面究竟发生了什么,绝望开始蔓延。

此情此景,不少妇女在嚎啕大哭,哭声引发更多人的啜泣。

杨桃被绝望的气氛所感染,恨不得钻进丈夫的大衣里,她横下一条心,说:“哥,我们要死一起死。下辈子,我……我还做你老婆。”

“你!”杨明志一时无语,他沉默十多秒才捏着妻子的下巴,“竟说些没用!你瞧瞧那些人,都是些平凡懦弱的人,你我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做了几个月医生,你忘了自己是军人了?你的梦想呢?我们还要继续攒钱支援未来中国建设,你怎么能想到死?”

说罢,他又狠狠的掐了一下妻子的耳朵,就仿佛家长教训不听话的孩子那般:“你懂了吗?”

“嗯……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