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85章 配眼镜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85章 配眼镜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天冷了,这段时间罹患感冒的人越来越多。”拉林大尉的抱怨让杨明志有一丝担忧。

“我的故乡有一句谚语,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但愿不要发生严重的流感,大规模传染病的威力太猛了。医院的药品供应稳定吗?”

“您想得多了。药品储备一切正常,就是全城一半人生病,医院也能把大家治好。”

大尉的话有开玩笑的意味,真的全城半数生病,那真是大灾难。

杨明志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战的终结于德国的主动投降。国力被疯狂透支使得第二帝国注定战败,1918年席卷欧洲并导致千万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也迫使交战双方都乐见于迅速结束战争。

六月初的重病杨明志记忆犹新,得亏老毛子开启了黑科技,干脆不怎么搞临床实验,把各种方法制造的青霉素,和磺胺一道投入前线医院。让伤兵做了小白鼠,就结果而言,大量伤兵真的迅速康复了!

只要病毒不变异,秋季流感高发期的莫斯科,理应不会造成什么波澜。

拉林大尉以内务部的特权,在登记完毕后,院方直接给眼科科室打去电话。没有预约,也没有周折,很短的时间内,杨明志携夫人,进入了眼科诊室。

莫斯科乃国家的永恒首都,市内的医院各科室医生,就是全苏联最好的医生。

他们这些妙手回春的专业人士是各种意义上的身经百战,见得高级官员多了,即便是斯大林本人以病人的身份到来,至少这位据说是最优秀的眼科医生,也不会发怵。

又是一个姓安东诺夫的人,既然此人是医生,杨明志也就懒得吐槽这随处可见的姓。

且看这位医生,头顶白帽,绵口罩挂在脖子上,身上套着一件白衣。他白皙的皮肤上已经出现多个老年斑,有着鹰钩鼻,眼睛却深深的凹陷。

很显然他是一位老者,对于医生,越是年纪大往往意味着能力出众。

再看看诊室里的构造,涂刷红漆的普通办公桌,上面的用具没什么稀罕的,唯一有特点的,莫过于一台验光仪。

正当杨明志好奇的左顾右看,医生发话了。

“我是安东诺夫医生,你们突然到了,我不得不重新规划下班后的行程。”

“所以,我们让您困扰了?”大尉心有不悦,故意抬抬自己的帽子以强调身份。

他哪知这医生丝毫不怵,还挺着胸膛说:“任何人都应该按照规矩,所有的病人都有着平等的权力。你们既然要来看病,就该在上午预约挂号。为了你们,我看我必须要加班了。”

医生嘴上如此抱怨,还不得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还是因为自己职务很高,才有资本壮着胆子和内务部的人饶舌。

杨明志并不像做个协调人,他还是更乐忠于看看本时空的眼科设备。

没有电脑的时代,医院该如何运作得当呢?

大尉掐着腰反驳:“反正我们已经到了,瞧瞧这间诊室,哪里有别的病人?您和您的助手在这里无非是喝着红茶,看着今天的真理报,就这么坐到晚餐时间。给我们看病,本来就是您的责任,何必要抱怨呢?”

“好。同志,您这位病人是不是一只眼睛瞎了?也是,你们的工作一直很危险。”

“你……”这话分明是在激怒自己,拉林大尉忍着不悦按捺着愤怒,还不得不摆出一副笑脸:“病人不是我,是我身边的两位。”

“他们?”

杨明志觉得医生有些傲慢,不由的担忧其接下来自己的境况。

“啊,是你们,刚刚电话里告诉我,有两位东边来的病人,要在这里配眼镜。看起来你们是巴什基尔人?”

“如果您说的是民族的话,我们是中国人。”

杨明志给予医生干脆利落的回答,他的答案实在另类。

安东诺夫瞪大双眼:“中国人?整个莫斯科的外国人几乎都迁移到东方了,您怎么在这里?”

“因为……”

“啊!我不多问,我是医生,您生病了,我会帮助医治。说吧,您是什么情况。”

这个医生是不是有点表演性人格啊,刚刚还和拉林大尉吹胡子瞪眼,十几秒后就跟着我谈笑风生?因医院已经开启暖气,气温似乎稳定在二十度左右,着实有些热了。杨明志脱下外衣,亮出了自己的军装以及大量的勋章。

每一枚勋章都记录了它的主人光辉战绩,杨明志注意到,医生笑呵呵的脸突然变了模样,衰老的面容突然瞪起一双蔚蓝的大眼睛。

“啊!您是苏联英雄!真是对不起,刚刚失礼了。我向您道歉。”

“还是赶紧解决我们的事吧。”

“是眼睛的问题?您来,坐到的办公桌前。”

苏联这里没有中医那种严格的“望闻问切”的理念,在诊断之前,医生也有理由通过一番询问,获悉病人的基本状况。

杨明志的情况非常简单,他一直记得自己双眼的近视度数。

“我左眼175度,右眼225度,您只要以此标准,磨出合适的镜片做眼镜即可。您看如何?”

安东诺夫医生恍若演员,这会儿他又绷着个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简短的回答一个词:“不行。”

“哪里有那么麻烦?”

“对不起,即便您是将军,到了医院也有义务听从医嘱。您近视度数如何,需要由我决断。您看那边的机器了吗?”说着,医生指了指。

“那是什么?”

“是验光机,或许您是明白的。现在跟我来吧。”

“好的。等我的事忙完,您也务必检查一下我妻子的眼睛。”

“什么?”安东诺夫一惊:“那是您的妻子?我还以为是您的女儿。”

“的确是我的妻子。”

“哦真是太神奇了,真是像个孩子。”医生不在多言走近机器,杨明志跟着去了。

刚刚医生的话实在有趣,杨桃觉得医生说得也不错。自己比丈夫小了一轮,按照中国的“辈分论”,生肖十二年就是差一辈啊。

她乖巧地坐在一边的木椅,她毕竟是接受正规医院的医学专家教育的,懂得在科室内的礼仪。

她就这么安静的坐着,好奇地瞪大双眼,看着丈夫滑稽地伸着脑袋,下巴贴在机器平台,双眼对着两个圆筒镜头。

医生和病人似乎是隔着机器互相看着,其内情如何,杨桃已经充满好奇。

话说验光仪在这个时代并非稀奇,一个美国眼镜商普伦蒂提斯改良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验光仪。时代不停的发展,验光仪变得更加精密,核心原理与十九世纪的版本并无变化。

仪器检查用时不长,安东诺夫现在可以凭经验确认病人近视度数,更有意外发现。

“将军同志,您近视轻微,唯有散光一项有些糟糕。看来您平日工作真是忙,莫非是为了缓解眼疲劳,双眼一闭一睁交替使用?”

“这……”医生的话实在滑稽,杨明志才不会说自己是因为在那个位面,老是夜里玩手机,才把一只眼弄出了散光。“啊,您不愧是优秀医生,您说的完全正确。”

“唉,您为我们伟大的联盟立下功勋,就该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还好,现在的情况还不糟糕。来吧,我们进一步检查。”

是的,眼底镜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本时空的医学界已经弄清人类视觉原理,检查视网膜早就是眼科的正常操作。

像是苏联这样的苏维埃体制,沙俄时期的眼镜技师全部成了国营医院眼科医生,制造眼镜的工作也被国营医院垄断。

通过检查杨明志的眼底,医生没有检查出任何异常。

两项检查后,医生基本确定了杨明志的眼睛状况,接下来又是重头戏——看眼图。

安东诺夫给他的助手机箱任务,接着一个铁盒被搬来。瞧瞧里面的物件,杨明志又是一种亲切感。

佩戴普通的眼镜,自然要靠传统方式矫正视力。

“您右眼有些散光,近视度数也高一些,我不得不给您增加一些镜片,请您不要奇怪。”

“没什么,只要看得清东西就行。”

一番杨明志很是熟悉的操作后,该制造怎样的眼睛以使得将军的双眼,能矫正到标准水平,医生已经将方案记录在册。

“您的事已经完毕了,接下来是您的妻子。”

“但愿她不会过分好奇。”杨明志笑了笑,麻溜的走向长椅,把好奇了好一阵子的杨桃拽起来,“亲爱的,该你了。”

“嗯,真是太有趣了,没想到整个眼镜是这么的麻烦。”

“别磨蹭了,医生们赶着下班,我们麻溜的办完事不要给他们添麻烦。”说着,杨明志轻轻捏着老婆的脖子,直接将她带到仪器前。

的确,一切的一切对于杨桃都是新奇的,她自诩已经对正规大型医院很了解,如今面对这台新鲜的机器,方知自己的短视与自负。

她的双眼对准仪器,自己的视野里出现了一间小木屋。

这是什么情况?西洋景?

“女同志,您盯着房子看,前往不要乱动。等到看得无比清晰时给我汇报一声。”

杨桃轻轻嗯了一句。

身为没有任何证书却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她真切的懂得,作为病人必须无条件听从医嘱。

她极力配合,包括后来的所有检测,虽然新新鲜,医生让怎么做她绝不拒绝。

一番按部就班的检查,杨桃的结果也出来了。

杨明志走上前,故意靠在正在记笔记的医生住手身边,瞥了一眼笔记。

“医生,她的情况怎么样。”

“没什么问题,双眼也就区区一百度的近视。这样的状况,犯不着戴眼镜。”

“这……恐怕我的妻子不同意。”

“为什么?近视度数也太低了,几乎对生活没有影响?”

“她这是单纯的想要做知识分子啊。”

安东诺夫行医一辈子,而今在国家提供的岗位有了很高的收入和待遇,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病人。眼睛只是轻度近视就希望戴眼镜,仿佛只要戴眼镜就成了知识分子。不,因为知识分子拼命的学习,才累坏了眼镜。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病人自己决断。

“同志,不是戴着眼镜就是知识分子了,我建议您不必像您的丈夫那样。”

“不”杨桃的拒绝非常干脆,甚至还有些急躁。“医生同志,其实我也是医生。我们……我们昨日凌晨才飞抵图拉,何况国家要给我们安排非常重大的任务呢。我在游击队的医院跟着白俄罗斯的医学教授学习,我做过上千台临床手术。因为太累了的,我的眼睛才出了些毛病。”

“这是真的?真是看不出来。”

安东诺夫如何相信一个小姑娘的鬼话?瞧瞧她的小身板,让人相信她已为人妻,都得先审视一下她所谓的丈夫是否合乎法律。

杨桃不甘示弱,她一直穿着大衣,不仅遮盖了自己的肚子,也遮盖了荣誉。

女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不足为奇,杨桃拥有它们,实在令医生惊愕。

面对着医生震惊的老脸,杨桃也做出不悦姿态:“都看到了吧,我也是身经百战了。以后我会取得合法的行医证书,我会拼命学习,尔后还要继续做手术。为了一切万无一失,我必须清晰的看清一切。”

“好吧。您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我明白了。”

莫斯科的医院完全吃财政拨款,最多是某些项目收取病人不多的钱。也是因此,国家的拨款数通过一张张的医疗单据核算。

杨明志夫妇做完一番统计,免费的医疗也享受完毕,终于到了此行最重要的环节。

“医生同志,我们何时能得到自己的眼镜呢?”

“很快,明天任何时候还是我们二院,还是我。明日您找我即可,不过有件事我必须说明。”

“是关于眼镜制作费用的事吧。”

“既然您明白,我就直说了。将军同志,您必须明白如今战事吃紧,很多商品不得不涨价,尤其是干系到军事的。眼镜正是这类物品……”

杨明志实在不想磨蹭,他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医生以为自己没有钱。

“您就说,两副眼镜多少钱。”

“我们根据功能不同收费。两位合计是三千卢布。”

“什么?这么贵?!”

“是的,真是抱歉,这是硬性的规定。即便您是将军,除非……”

“我懂了。”密不做声许久的拉林大尉开腔了,“我们内务部会代将军报销,联系你们的院长,我亲自去交涉。”

“不必了。”杨明志赶忙拦下躁动的大尉,“我不该做乱了规定的人。三千卢布的定价也不是医院擅自抬价,这笔钱我现在就支付。”

“啊,那您就得去财务一趟,现在即将下班,您必须快点行动。”医生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