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81章 斥责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81章 斥责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要调动数百万人进攻,极其考验最高指挥官的能力。就算指挥官能力拔群,也不可能给每一个士兵下达周密任务,最多也是给师长下命令。兵力多通常意味着实力强劲,但若指挥层出了问题,严密的防线就出现破绽,庞大军队容易各自为战,即被各个击破。

阵线避免稳定,战壕必须深挖,地雷必须多埋。主动后撤造成诱敌深入,若操作不当就满盘皆输。何况摊上个对军队主动撤退暴跳如雷的统帅斯大林,波诺马连科很清楚曾经的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是死因,主动撤退是不能撤退,就算有着更大的谋略也不能撤。

当然,集合戈梅利战役时期的资料,别列科夫将军就是用“违规”的战术,逐个鲸吞了成建制的德军部队,而令人细思极恐的事,他指挥的部队以夸张的机动性做出极其复杂的战术运动,才取得了成功。

如今的苏军,有那支部队拥有如此强组织度?呸!新组建的步兵师,一万名官兵能死守岗位,逃兵数量能够微乎其微,那就是奇迹了!

本时空的大国作战,普遍选用简单高效的“钳形攻势”。

波诺马连科也是认为“钳形攻势”就是万能战术,它战术目的狠毒,也不需要复杂的战术任务。真正能决定战役成败的,也在于敌我双方,谁能够最先胜利完成钳形攻势,将对方包围歼灭。

他寻思了一会儿,缓缓说:“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最终消灭敌人,只要构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就成功了。至于如何造就包围圈的结果,也许不必拘泥于一种战术。”

“是的。”杨明志肯定道:“我认为,袭扰战、炸铁路、打伏击,等待小规模的破坏行动,只能令游击区自保,最多是支援友军作战。您现在认为,通过大规模的小型破坏,能达成量变成质变的目的,是比较难实现的。想要取得胜利,还是要打大规模战役。”

“这……您这么说,我糊涂了。”

“并不难懂嘛。”杨明志一脸认真的说:“当游击队非弱小时,频繁的小规模破坏是最佳手段。不但打击敌人,还能通过缴获各类物资满足自己生存需求。”

“对,大部分游击分队就是这样的战术,也只能这样作战。”

“当部队的兵力扩充到一定程度,就应该主动出击以应对新形势。但敌人也会展开大规模的围剿行动,难道要像正规军那样建构防线,去打阵地战?那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把敌人引诱尽量,待其疲惫时在猛烈进攻。整个戈梅利战役,我们奉行的实际是这样的战术,直到进攻列奇察之前,我们的损失远小于德军。但是您……”

说起来,是谁下令了部队强行进攻列奇察?就是这位波诺马连科下令,萨林奇金和耶夫洛夫认为必须无条件执行。

既然波诺马连科就在这里,杨明志情不自禁绷起嘴,说出自己的矛盾与纠结。

针对列奇察的战斗可是整个戈梅利战役期间,战斗最为激烈、己方伤亡最为惨烈的战斗。杨明志站起身,就对着办公桌笔直的站着,目光直视波诺马连科本人。

“您命令我们进攻列奇察,以支援北方作战的友军,就结果来看我们完成了任务。”

“是的。”

“为了这一战,我们第63集团军损失惨重!甚至……甚至把家底都快赔进去了。”说到了激动处,杨明志甚至双手扶着桌子,伸着脑袋一副苛责的姿态。

“我们的部队中,有一万两千人最为精锐。在七月上旬和德军634师的血战中,精锐部队战死了一半!我们上报了部队面临的巨大问题,但您在这个时候认为游击运动面临了巨大优越战机,遂派遣各路大型游击队介入战斗。

您说您昨日和茨冈人、红十月的两位大队长相谈甚欢,可是您也必须清楚,正是因为您的决定,将已经高强度战斗了四个星期的我们拉上战车。

我绝非是反对友军主动进攻,如若在错误的时机展开进攻,就会造成恐怖的损失。

尊敬的总指挥同志,我现在就站在您的面前,我不得不告诉您,因为我们第63集团军基本丧失了全部精锐,不得不全面武装起妇女和儿童。这些所谓的新兵严重缺乏战斗力,他们只能针对游击区自我防卫。至于想要继续进攻,已经没有实力了。

既然您认为我是同级的朋友,那么我就以挚友的立场告诉您。

您错了,而且错的很严重。”

“你……”

波诺马连科一直是笑呵呵的,现在的他真是浑身难受。

这不对呀!领袖和国防委员会,贺电叠起来都有一厘米厚了,明明是一场小型战役级别的胜利,到了别列科夫将军嘴里,就成了重大失败呢?

他气不过,压着内心的不悦,反驳说:“斯大林同志都定性了,那是一场战役胜利。”

“是啊,难道您不觉得为了胜利,让苦心经营一年的庞大游击区伤亡惨重,对全联盟的游击运动有帮助吗?您好好看看数据,参战的各个游击部队,谁的伤亡最惨重,谁的战果最大,杀敌与损失的比例谁最悬殊?

您以为茨冈人和红十月大队战斗力很强,实际非常有限。他们严重缺乏攻坚能力,人数是近乎一万人,基本都是轻步兵。他们严重缺乏反坦克能力,所以当德军371师参战,那可是德军第100军集中了大部分装甲车的部队,简单的冲锋,就把两个游击大队的战果冲得七零八落。就是这个原因,我们不得不在列奇察和德军拼得基本失血休克。

您以为我们损失多少?参与守城的兵力相当于三个整编步兵团,当我们撤离时,仅有不到三千人。

而这三千人,就是我们最后的主力了。”

“的确,你们伤亡很大,所以我紧急调派同样实力雄厚的科夫帕克部队增援。或许我真是操之过急了,可是科夫帕克出动了六千生力军,他们的到来实实在在帮助了你们。”

杨明志觉得这番说辞更是一个槽点,这便摇摇头:“什么叫做实力雄厚?恕我直言,科夫帕克所部,他们除了一腔热血,也就剩下一些微不足道的烧火棍了。”

“他们确实取得了巨大战果!这是举世瞩目的事实。”

“我承认!只是您真的了解那支部队么?当我初次和科夫帕克见面,他们的部队的确兵力雄厚,武器装备十分落后。一百人才有一挺机枪,最基本的步枪倒是满足了,弹药方面十分匮乏。他们是轻步兵,也是只能保证最基本战斗力的轻步兵。他们丝毫没有攻坚能力,更无能力对付坦克装甲车。”

说到这里时,波诺马连科脸色已经变得难看,即便是会激怒这个人,杨明志已经决定,此事关游击运动大业,今天就是要得罪一下他。

“科夫帕克的奔袭取得重大胜利,这场胜利我们出力巨大!当这六千人抵达后就立刻更换武器装备。

我送给他们三百挺机枪,保证每个班拥有一挺。我赠予他们的子弹超过一百万发!

除此外,他们也获得了rpg和无后坐力炮,甚至拥有火箭炮小组。如此豪华的火力,恐怕已经超越普通正规军部队。

即便如此我认为他们依旧战力不足,遂将我认为最精锐的侦察兵八十人编入其中,甚至是英雄狙击手斯佩洛斯金娜同志。

这才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即便如此,科夫帕克伤亡也不小。您稍稍想想,假若他们就靠机枪支步枪和匮乏的弹药,能有多大作为?或许他们可以暂时取得胜利,因为缺乏后劲,其结果恐怕是全军覆没。”

杨明志是无意,其所言在波诺马连科看来,就是直指他在五月份下令第17旅搞的局部反攻,那是一次惨烈的失败。经历失败的游击旅残部在别列科夫将军的训练下参与到漫长戈梅利战役,战斗力的确大幅上升。

不管怎么说,戈梅利战役确实是可圈可点的胜仗,因为它出现节点是精妙的,可观上造成了整个北方战局的重大利好。

波诺马连科亦不想抬杠,免得别列科夫再生气咯。

他站起身,面有愧色:“过去的战役,我是有些欠考虑。”

“对不起,刚刚我言语激动了。”杨明志深鞠一躬,态度依旧不变。

“不碍事,列宁教导人民,要抽出时间学习。我的确需要学习,我接受您的批评。”

杨明志定了定神,故作谦逊的说:“有些话我不知该不该说。”

“您说吧,您是最优秀的游击战专家,我接受您的一切教导。”

“好吧。我现在只想说,也许您并不适合在这个位置。您是合法的白俄罗斯第一书记,您的本职工作是治理国家,至于负责游击战争的事务,或许需要纯粹的军事专家。很抱歉,我的话言重了。”

“不!”波诺马连科摇摇头,“我承认,我的确有许多问题。其实我现在萌生一个想法,假若您在我的位子上,如何指挥戈梅利战役,或者说如何指挥战役的后半段?”

呵呵,这里顿时一股子“你行你上啊”的意味。

杨明志勉强笑了笑,对整个战役,他本就想到了一些策略,如今纸上谈兵扯一番也不是不行。

“如果是我指挥?我还是会进攻列奇察,虽然一开始因为部队伤亡很大,有怯战的想法。经过一番分析,我发现,只有进攻列奇察才能使得我军利益最大化。

我攻击列奇察的原因就是为了控制铁路,当占领城市后,全面的物资掠夺就开始了。我很抱歉,我军是生存在沼泽地中,严重的物资匮乏迫使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抢物资。物资清点完毕后,列奇察铁路桥和公路桥都被炸断。

据我所知,白俄罗斯有两条铁路大动脉,列奇察所在的正是一条动脉。只要废了铁路,宏观战局就不一样了。”

“德军第100军向列奇察进攻,你们会怎么办?”

“撤!果断撤退。”

“可是,如果没有你们牵制住这支部队,他们成功再度占领列奇察,很快就将参与到北方的作战。如果……”

杨明志犹豫了一下,波氏说得也有道理。假若第100军没有陷入战局,朱可夫的进攻就应该面对更强劲的敌人。不行!这里不能露怯。

“没有如果!”杨明志顾不上那么多,一口咬定苏军必胜:“第100军,他们战斗力的确很强,这支部队的作为也将是有限的!我甚至认为,我军不可能和这支部队交手。我军将面对的是北方的老对手们,对于这群手下败将,我军还能取得更大战果。而且仅靠这群敌人,不能攻下列奇察。

那么第100军或是顺利北上,或是中途帮助其他德军进攻列奇察。

退一步讲,第100军选择最快速度奔赴斯摩棱斯克,他们的到来能帮助德军取得防御战的胜利?我不这么认为。或者说,现实中的战局取得的结果是有限的,我们只是帮助朱可夫元帅更快的取得胜利。

维亚济马和勒热夫的解放是必然的,问题只在于西方面军伤亡多少。现在,我们第63集团军因为和德军第100军硬磕,为朱可夫元帅承担了许多伤亡。

每一位战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如果是牺牲,战士们也必须牺牲的有价值。

抛去感情色彩,纯粹理性的说,我认为,还是我们第63集团军的士兵更加重要。”

对于战役的各类分析,战局将有五花八门的结果。纸上谈兵和现实相差太远,现实也是唯一的,如今的战局只有一个,死去的人无法复生,再多的惋惜都没用。

话说别列科夫所谓“第63集团军的士兵更加重要”,此言的确非常的政治不正确。

杨明志知道波氏会生气,继续说:“如果第100军几乎没有伤亡,将导致西方面军更大伤亡,而我们游击共和国的实力就保住了。现在我们精锐兵力少得可怜,因为兵员素质低得出奇,即便我们休战一个冬季,待春季到来,战斗力都不能得到恢复。很遗憾,我在撤离沼泽地时给予滞留的战友们最重要的一道命令,即未来的十二个月后,禁止发动战役级别军事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