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66章 卢比扬卡包吃住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66章 卢比扬卡包吃住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杨明志其实愿意成为科斯佳的监护人,毕竟这孩子是自己拯救的,仅仅是担任他的老师,那还不如做监护人来得爽快。

再说了,这孩子真是继承了老毛子的优良传统对数学有着不错的兴趣。

研究军事武器,所有的研究员必须数学优越,要培养一个优秀的研究员,必须得从数学高超者中选拔。既然科斯佳有这样的能力,让其做关门弟子不是合情合理么?

当这孩子的新父亲,孩子自己一定也是愿意的。

要实现这一结果是麻烦的,苏联有自己的一套孤儿收养体系,内务部对此更是极力监督。想要当科斯佳的父亲,恐怕只有得到斯大林本人的特别授权。

铁男会同意么?谁知道呢。

姐姐娜塔莎一定会成为苏联的名人,她将得到美妙梦幻的人生。科斯佳作为她的弟弟,处于姐姐荣耀光环下,对他的人生绝非好事。

好男儿应该建功立业,他是土生土长的白俄罗斯人,战争结束后为故乡谋福利不正是应该的么?也只有这样,他们姐弟才能对得起死难的父母亲人。

杨明志这是基于中国人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对于白俄罗斯人,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执念。

不过就是为了科斯佳的自尊心,他必须强大起来,至少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以让人民谈起斯佩罗斯基姐弟时,都竖起大拇哥。

就在杨明志用粗麻布拼命搓洗浑身老茧的皮肤时,内务部的人员丝毫没有闲着。

那些从沼泽地运来的资料已经开始整理,珍贵重要的胶卷已经送到大楼里的暗室。正如贝利亚所言,内务部办事必须高效。

当然,杨明志前脚把旧衣服一扔,后脚就被内务部拿走的。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杨桃和娜塔莎身上,她们也在舒服的清理浑身污泥,衣服直接被没收。

对大家来说,身着的旧衣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能换上崭新的衣服,旧衣服就是烧掉也无所谓。

内务部拿走旧衣服,再提供一套全新的着装,他们执行的是一项特别任务。

旧衣服接受全面的搜查,连带着杨明志的小木箱,直接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贝利亚说了那些话,聪明的杨明志非常明白此人的态度从内心里,贝利亚对自己并不信任。

斯大林是否也有这种想法?不!贝利亚和斯大林完全不同。

“如果斯大林不信任我,如何任命我为将军?”

小木箱接受了全面检查,里面的所有物件都被翻了出来,拉林大尉正是检查的负责人。

一名士兵问:“大尉同志,您看看,一件奇怪的红色衣服,还有一定缝着红五星的八角帽。除此外,再无特别东西,您怎么看?”

拉林能够担任大尉,他必然见多识广。

许多年前,苏联派出不少人员去中国工作,内务部继而获取了大量的中国情报。

“根据别列科夫夫妇早期的资料,他们是从阿穆尔河对岸逃来的。他们是和日本人作战的中国游击队,瞧瞧那顶破损的八角帽,这就是身份的证明。他们曾是中国的红军,是我们的同志。”

那顶八角帽令拉林大尉倍感欣慰,这个时代,苏联人民广泛相信红旗终将插满整个世界,团结各个国家的劳苦大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拉林有着这方面的梦想,内务部曾怀疑别列科夫夫妇有间谍的怀疑,事到如今怀疑早已破产,而这顶帽子证明了太多的事。

士兵又问:“那么,那件红色衣服又是什么?看起来是特别的衣服。”

“是什么?”拉林将其拿起了,置于鼻子前嗅了一下,一股特别的气味窜入鼻腔。他不禁咧起嘴,将其放归木箱。

“大尉同志,那究竟是什么衣服?”

“没什么,肯定是女人的内衣。”

“不对吧。这也算内衣?”

“谢苗,你这个笨蛋!等你娶了媳妇,就能分辨什么叫做女人的衣物。”

一番检查什么可以物品都没有,如此拉林直接向贝利亚如实交差。

因为是去克里姆林宫面见斯大林本人,不是什么替身,就是德军梦寐以求希望杀死的斯大林本人,所以任何严苛的审查都不为过。

杨明志的私人物品全然合格,他还将换上一套新衣,军帽和靴子也将是新的。作为将军他理应配枪,现在的他暂时没有配枪的权力。

没了军权,连配枪也没了,杨明志完全成了手无寸铁光杆老将,进入克里姆林宫的他毫无危险性。

繁琐的检查是针对所有人的,就是朱可夫去面见斯大林,也是接受全面搜身卸下配枪。

洗漱干净,杨明志换上了一套非常合身的新军装。

这套军装可不一般!

内衣是柔软的面料,衬衣和秋裤也是棉衣,外衣军装全然是舒适耐磨的呢子。苏军尚未换新军装,这套军装朴实中带着亮丽,所有的勋章佩戴好,照照镜子,杨明志觉得自己的形象舒服极了。

科斯佳也换了一套衣服,按照年龄他是列宁少先队的一份子,换上的正是其冬季制服。

不一会儿,杨明志在餐厅见到了杨桃和娜塔莎。

虽然只离开了不到两个小时,杨明志只觉得妻子完全变了一个人,直到她以无比熟悉的嗓音亲切地呼唤自己的名字。

两个姑娘换上了列宁共青团的冬季制服,制服通体是偏黑色,黑裙子之下是黑色的外裤,如若是夏季,裤子将被长筒袜代替。的确,脱下军装换上了这件特别的制服,年轻人的朝气显露无疑。

娜塔莎很高兴的向她尊敬的将军展示自己的新衣服,而杨明志的眼神更多的关注自己妻子那隆起的肚子。

是啊,孕妇穿着有些修身的制服,总是感觉很别扭。

但大家都没得选择,除非拿着一笔钱跑到城里的国营服装店里,花一笔巨款买一套自己看得上的衣服。

……

娜塔莎变得喋喋不休,就差扑进杨明志的怀里述说自己来到莫斯科后的高兴。

“好了!亲爱的不要太兴奋,等我吃完饭,我还得去克里姆林宫面见斯大林。”

“好的,司令同志。等到明天,我也要去面见伟大领袖。共青团的同志透露了,我会有保送上大学的机会,真是太美妙了。”

杨明志一怔:“这是真的?!”

“的确是真的!”一个姓伊万诺夫、戴着苏联共青团领章的中年人诚实地说:“斯佩洛斯金娜同志是苏联英雄,是人民的英雄。我们团组织将郑重的向最高苏维发去推荐信。”

“哦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她梦寐以求渴望上大学,我还以为是由我写推荐信呢!伊万诺夫同志,你们会推荐娜塔莎去哪所大学?”

“是莫斯科大学,这个问题我们也得考虑斯佩洛斯金娜同志的意见。”

“那么你怎么看呢?娜塔莎?”杨明志兴奋地问。

“我……我是军人,我想去伏龙芝军事学院。”

“你……你这姑娘口气不小。这件事你的态度很重要,组织上的意见更重要。亲爱的,对于你的战争时期已经结束了,很快你将迎来崭新的人生。好好学习吧。”

娜塔莎听得出这是长辈的忠告,其中似乎还有些司令失落的感情。她很有自知之明,以后做了大学生,再和司令联络就非常困难了。

杨明志很高兴他们安排娜塔莎上好大学,尤其是这一时间点,恐怕是娜塔莎前脚见完斯大林,后脚就被安排入学了。

他万万没想到的事,自己的老婆也获得了直接上大学的资格。

本来嘛,本时空的苏联大学招收新生,一批是通过学校自己的招生考试入学,另一批就来自推荐。特别的战争时期,大学必须毕业一大批专业人才,各个军事院校直接开设军官速成班。一切的操作都是为了战争!

杨桃获得了去专业的医学院进修的机会,同样也是苏联共青团许诺推荐的。

对于杨桃,她真的处在非常尴尬的境遇。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理论上九月怀胎,她在沼泽地的医院里获悉了一些妇产科知识,干脆推测出了自己的预产期苏联的圣诞节,一月七日所在的那一周。

是家庭还是学业,她果断选择了家庭。

“也许我那时候管住了自己,很快她就是某医学院的学生,唉,我的错。”

杨明志刚刚还在自责,随着打扮清秀的女服务员推着餐车进入内部食堂特别包间,饥饿的杨明志只想再度填饱肚子。

等待大家的是丰盛的俄式大餐。

杨明志以为他们会上一盘烤全羊,结果上了一盘烤乳猪。除了这道硬菜,大量的俄式香肠也摆上餐桌。另有土豆泥和面包片,唯一的蔬菜则是甘蓝沙拉。

仅就饮食文化而言,中国世界一绝。西方长期以来受神权统治,在文艺复兴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朴素的饮食象征着虔诚,再说广大农民普遍贫穷,能不饿着肚子都是一种奢侈。

也就是意大利和法国在吃饭问题上搞出很多花样,沙俄学习西方的时代,顺便学了一些法式餐饮。即便如此,杨明志认为这一餐堪称丰盛的俄式大餐,它的确分量十足诚意满满,终归就是那老几样。

想是这么想,目前正值战争时期,前线官兵的主食是土豆,很多战壕中坚守的战士,每天只能啃几个土豆应付下去。

相比那些军人,游击共和国的部队能保证土豆管够,已经是一种奢侈。

但是自己来到莫斯科,居然坐在卢比扬卡的内部食堂对着烤乳猪大啃特啃,顿时一种负罪感油然而生。

因为大清早已经吃了一顿高价饭,吃了一些肉后,年对满桌子的饭菜,杨明志已经不想再动手。

他站起身,背着双手走向床边,无所谓依旧在大快朵颐吃肉的孩子们。

拉林大尉走近他:“将军同志,您已吃好?”

“当然。现在才十二点半,去克里姆林宫我们还有时间。”

“是的,如果您愿意,抽一根烟吧。”

看着大尉递来的烟卷,杨明志摇了摇头:“孩子们都在吃饭,他们不宜嗅到烟气。干脆这样吧。”杨明志指指天花板,“我们能到楼顶看看么?”

“上楼?当然可以。”

卢比扬卡第11号楼,真是所谓的卢比扬卡第一高楼。就是放眼整个莫斯科,它也是座十足的高楼!

坐着有着卷闸门的老式电梯,杨明志抵达了大楼的顶层。

所谓整个大楼做了伪装,楼顶的伪装不得不更加精湛。除却涂了特殊图案的伪装反驳,还有两座四联小口径高射炮阵地。

杨明志从阵地指挥官那里借来望远镜,情不自禁观赏整个莫斯科的风景。

不远处,承载着历史的莫斯科平静的流淌,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就坐落在河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城防部队甚至对河流也进行了伪装,一些河段搭建起浮桥,以浮桥为支点铺设了特殊涂装的帆布,杨明志身处搞出,通过望远镜清楚看清了城防部队的妙计帆布上涂着建筑的俯视图,高空鸟瞰那里分明就是居民楼。

上帆布之下就是平静流淌的莫斯科河。

杨明志能站在大楼上看清莫斯科城市全景,全然是因为他得到了贝利亚的信任。

试想如果一个德军间谍站在此处,德军难道不会展开不惜代价的空袭?只要除掉斯大林,或许斯大林格勒的战局就能瞬间改变。

杨明志在楼顶没有停留多久,他看看腕表,时间快到了。

“走吧!拉林大尉,我现在非常想见斯大林同志!”

“您即将见到他。”

洗了澡换了崭新军装,胃里满是烤肉,杨明志自觉处决最佳精神状态。

杨桃的情况也很不错,或是因为吃饱了饭精神抖擞,或是要见到这个国家的领袖,她也出于亢奋中。

夫妻俩暂将行李扔在这卢比扬卡,杨明志可是知晓“卢比扬卡包吃住”这个笑话,恐怕这事儿真的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今日在卢比扬卡的所见所闻完全改变了他的看法,或许这里曾是罪恶的地方,倘若自己担任内务部的官员,那么在此工作绝非糟糕的事。

杨明志注意到了,这栋大楼的人们以贝利亚核心,成天嚷嚷着解放全人类,全身心的保卫苏联的内务建设。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已经开始特殊化。

这里有内部食堂、内部宿舍、内务电影院、内部澡堂,各种生活设施都能冠以“内部专用”一词。内务部人员拿着工资和津贴,平日里的诸多消费是免费的,例如吃放问题、清洁卫生问题全是免费的。这就是贝利亚所谓的“对工作人员的犒劳”。

何况他们出公差的开销不但是报销,真可谓虚报一些照样能够领取开销。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内务部大楼里有着这类乱象,可是谁敢去查贝利亚的问题?斯大林当然知道这一情况,那有如何?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可以容忍的小事罢了!

杨明志牵着妻子的小手,两人什么行李也没有,任何的武装不存在。虽然通往克里姆林宫真正入口才一千多米,为了显示将军应有的待遇,拉林大尉还是使用内务部的专车,载着将军夫妇通过这段短暂有漫长的道路。

车门已经关上,杨明志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