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50章 参观游击共和国(中)

话题突然变得沉重,戈里佐杜波娃长叹一口气:“他们无法赢得战争,为了一场无法打赢的战争,他们也将流尽鲜血!这是何苦呢?”

“或许仅仅是一小撮人的野心,或许是一大群人的野心,总之就算是爱好和平的德国人,也被裹挟到他们的战争机器中。但是参与侵略的家伙们,他们是都有罪的,我毫不怜悯。”

“不!您已经非常仁慈了,听您的口气,所有抓获的战俘都活着,您并没有处决他们。据我所知,许多游击队抓到俘虏后,一番审讯后就被枪决。甚至有民兵为了泄愤而侮辱尸体。”

杨明志面色严肃,他紧握方向盘狠狠地说:“毕竟我们的第63集团军,核心部队是近卫红旗第284步兵师,以及伞兵233旅。我们是正规军,我们在这里恢复了法律,又由合法的戈梅利市苏维埃恢复秩序。对待战俘,就算是的愤恨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其枪毙,不仅仅是出于遵守军纪,也是为了合理的利用战俘。他们犯了罪,他们必须用劳动赎罪。”

“那么,您将战俘安置去了哪里?”

“我们委任他们去挖矿伐木,主要工作还是挖矿。真是遗憾,我们晚上就要出发,如果时间允许,您可以花上两天时间好好参观一下我们的营地。不……可能对您而言,已经是一座城市了。”

戈里佐杜波娃获悉,因为游击共和国接收的难民超过三万人,即便排除其战役期间的损失,总人口增多了。

他们可能有七万或八万人口,如此多的人聚居在沼泽地的一片区域,一座崭新的城市“诺夫戈梅利”,她真的是现实意义上的城市!

戈里佐杜波娃答谢说:“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我们的时间的确不多。我看到大量的孩子已经到了霍姆尼奇,他们都是战争孤儿,理应早点前往安全的后方。我私人的事无关紧要,任务才是最重要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必须将孩子们一个不少的运到后方。您如实的告诉我,所有的孩子去了机场吗?”

“嗯……一些年纪达到下限的孩子加入了列宁共青团,他们火线入团。他们是苏联公民,保卫联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至于年幼的孩子,纯粹的战争孤儿现在都在霍姆尼奇,那些父母健在的孩子依旧留在村里,我们也不能让父母和孩子分离呐。”

“这么说还有许多孩子留在铁匠村里?尊敬的将军同志,我必须告诉您,里2运输机的载客量很大,也许一些母亲和她的孩子应该撤离。”

杨明志摇摇头:“此事我们以后再说,终归机场未来将频繁使用。”

“的确,可能我以后将频繁光顾这里。”

戈里佐杜波娃的话不无道理,杨明志经营沼泽地有一年了,说实话这里的气候条件并不好。夏季蚊子较多,通过烟熏的方式能很好的灭蚊。蚊虫问题都是些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潮湿,的亏硫磺能治疗湿疹,否则皮肤病都能削弱军士的战斗力。

他灵光一闪:“如果您觉得空间足够,干脆这样吧!我们抓获了一名德军师长,即634师师长。该师在切尔尼戈夫西北部展开了对无辜平民的杀戮,有超过三千人死亡!这个师长罪大恶极,他必须接受正义审判!再说了,这个人也是我们游击共和国抓获的最高级军官。”

“真的?确有其事?!”原本目视前方的女人突然转过身,“我从不知道我军曾抓获这样的高级军官,这是您的功劳啊!”

“不,那是所有战士们的功劳!您答应了吗?”

“当然,那个人必须送到后方接受审判,人民会为之振奋。”

“等到了铁匠村,我会立刻改战俘营发报。至于您……”杨明志看看表:“我们即将抵达铁匠村,时间也快到中午了。我们为您准备了一场宴席。”

“宴席?希望不要铺张。”

杨明志笑而不语,因为一路狂飙,区区一百分钟,吉普已经杀到铁匠村的外围。

哨卡放开路障,十名哨兵认得司令那张脸,他们获悉司令将去莫斯科奔向远大前程,不禁有些惋惜。现在,司令亲自开着吉普突击回来,副驾驶居然坐着一名女兵,她胸口上的金星勋章真的无比眨眼。

吉普停下,一记响指后,杨明志招呼来一个哨兵。

“嘿,你们知道我载着的是谁么?”

“不……不知道。”

“是莫斯科来的飞行员!现在你们跑步通知村里的大家,可以开始欢呼了。”

戈里佐杜波娃有些莫名其妙,又觉得司令突然变得有些轻浮,她惊奇的发现,哨兵见到司令并非那种老鼠见了猫似的畏惧。

“别列科夫,您可真是个有趣的人。”她把话憋在心理,既然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铁匠村,这番短暂的相遇自己可要睁大眼睛!

……

数以千计的村民聚集在铁匠村的中央大路两侧。

土地被平整过,道路的两侧又是林荫繁茂,大量的建筑就在大树之下。

那个男人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人,人民感激杨明志的贡献,他将要奔赴莫斯科参与拯救整个联盟,人民自发的为他送行。当然,他们上午聚集在这里,也是迎接从天而降的人们。

戈里佐杜波娃很快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她看到了大量戴着头巾的女人,她们人头攒动,其中也不乏戴着列宁帽一脸胡须的男人。

最令她惊讶的莫过于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他们见到车来,非常卖力的挥舞手中的红旗。

数以千计的人同时欢呼,戈里佐杜波娃惊觉,自己上次见到这类似一场面还是在1940年的红场阅兵。

这欢呼是给谁的呢?她估摸应该不是给初来乍到的自己,爱戴都是给予司令别列科夫。

“您瞧!”已经无暇好好开车的杨明志扯着嗓子喊:“他们在为您欢呼!大家欢迎您的飞机平安降落。”

“算了吧!掌声欢呼声都是给司令您的。”

“好吧!等到后面的车队抵达,欢呼将更为壮烈。”

杨明志故意放慢车速,是不是向围观群众回收。他很高兴那些维持秩序的士兵卖力工作,否则定是会有不少人围上来,最后整个街道变得水泄不通。

今日,铁匠村里的留守村民全部聚集在这一街道,甚至有来自黑土村和鲶鱼村的村民,也之一参与进来。

此时此刻,杨明志觉得自己就像是国王,那种被千万人爱戴的感觉令人沉醉,甚至不可自拔。

“呵呵,也许斯大林就是因为这个,才会疯狂的追求权力吧。”

杨明志强行自我冷静后,直接把车开到集团军指挥部门口。

他下了车,很绅士的为副驾驶的女性拉开车门:“尊敬的客人,欢迎您来到第63集团军指挥部。”

既然戈里佐杜波娃未来将长期执行对游击共和国的援助,她目前是第一次来,只怕以后就轻车熟路了。

短暂的时间里她有必要尽量了解游击共和国的真实情况,首先就从指挥部开始吧!

现在杨明志化身导游,赶在车队全部抵达前,先带着这位女士了解一番近卫284师的过往。

破损的军旗,马恩列斯的画像,还有桌案上摊开的硕大地区地图,虽身处蛮荒之地,他们的指挥部像模像样。联想到一路的见闻,他们真的在沼泽中兴建了一座“森林城市”。

她在桌岸边走着,时不时看一眼桌上的地图。地图被彩色铅笔做了花花绿绿的标注,其上还放着一些木块。

“司令同志,您地图上标注的,莫非正是当前的态势图?”

“当然!莫非您看得懂军事地图?”

“是的,我可不仅仅是一名飞行员。”

自信的女人最是好看,她说完话还流露一副自信的微笑。杨明志示意参谋员倒上两杯红茶,就凑到地图边,“您现在看到的正是目前的态势,黑色木块是德军单位,红色的是我们。”

戈里佐杜波娃很快看明白,经过一场战役后,德军对游击共和国依旧是包围状态,只是这个包围圈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游击共和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倒是德军采取了被动措施。

“我在地图上找到了霍姆尼奇的位置,以后的空运行动,任何航空队都需要安全的着陆环境。看起来,最近的敌人距离霍姆尼奇足有三十公里,我很放心。”

杨明志笑着摇摇头:“三十公里外的北方,那里的敌人修筑了一跳防线,只要我们不主动进攻,德军也不会主动南下。请您放心,我给其他军官下了命令,为了长远考虑,类似于戈梅利战役的大规模行动,未来一年不会再搞。如此我们的霍姆尼奇机场将长期安稳。”

“唉?仅仅是为了我们?或许,发现能重创敌人的机会你们真的不该错过,发动一场战役不也是挺好的么?虽然我们伤亡很大,据我所知,敌人的伤亡不是更为严重吗?尤其是您的部队施展的戈梅利战役,直接打乱了德军的部署,领袖和许多将军都认为,正是游击共和国的贡献,我军才解放了勒热夫和维亚济马。”

“您……您过誉了。”

杨明志知道了那些褒奖,他绝对想不到,自己和其他同志硬着头皮的冒险举动,真的改变的历史的进程。勒热夫居然提前一年解放!

正当两人谈论时,指挥部户外传来一阵轰鸣,接着木门突然被打开。

“嘿!别列科夫,我还疑惑您在于谁说话,原来是戈里佐杜波娃同志。”耶夫洛夫大大咧咧的走进屋,随手将皮大衣挂在墙上。

他丝毫不管女人的感受,搬来一个木凳坐下后,直接嚷嚷:“真是饿死我了!我亲爱的老战友,您的东方大餐呢?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说着,耶夫洛夫还故意揉揉自己干瘪的肚子。

“作为副司令,您还是快起来吧。等我去了莫斯科,您就履行司令的职责,身为未来的最高军事长官,您真的该注意形象。”

耶夫洛夫倒是丝毫不见外,炯炯有神的看着干练的戈里佐杜波娃:“尊敬的飞行员同志,既然您以后竟频繁为我军输送给养,未来您就是这里的常客。所以对于您,我丝毫不见外。”

“可是,您真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一个脑袋反光的中年人走进了,他戴着小眼镜,皮靴踢踏作响。

耶夫洛夫赶紧站起身,突然的变化真是滑稽可笑。

萨林奇金看看左右,接着直勾勾盯着戈里佐杜波娃:“您率先抵达我们游击共和国最大的集体农庄铁匠村,感觉如何?”

“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只可惜我的时间真的不多。”

“那就不必磨蹭了。”说罢,萨林奇金猛地转身:“走吧,我们吃饭的时候好好聊。”

杨明志耸耸肩,他正欲跟着走,就被耶夫洛夫黏了上来。

“瞧,他才是最饿的人。嘿嘿……”

“他是碍于身份不好意思说,反倒是你这个家伙,在女人面前应该文雅。”

“算了吧。”耶夫洛夫绷着嘴摇摇头,“她们更在乎你是不是纯粹的男人。”说罢,他拍拍杨明志的肩膀,一脸愉悦的走了。

杨明志有些奇怪,他不明白耶夫洛夫为何表现的像是吃了兴奋剂,以往他这般兴奋都是在打胜仗之后。

“你小子,莫非是巴不得我去了莫斯科,你好成为63集团军的一把手?亏得我以为你会哭着不希望我离开呢……”腹诽一番加引号的兄弟情,转念一想,杨明志突然觉得,或许这个家伙只对中午的大餐感兴趣。

毕竟这个耶夫洛夫,他升职为少将,最大的原因在于他运气实在太好了,他骨子里还是一副下级军官做派,或许自己离开后,他真的担任部队一把手,才会变得深沉内敛一肚子谋略?

谁知道呢……

话说中午的“东方大餐”,其实就是一大锅捞面罢了。这种中国北方很常见的面食,在白俄罗斯可谓奇葩。

本身欧洲人吃面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历史上难以接触到其他方式烹饪的面食。即便是意大利面条,和真正的中国面条也有很大的差别。

食堂的那些厨师们已经学会了正宗中国面条的制作方法。擀面切面再煮面,煮熟的面又在凉水里抄一遍。他们又用牛肉罐头为底料,熬了一锅卤子。一桶面条一桶卤子,被厨娘拎到雅间里那张拼凑而成的大桌子上。

当然,食堂也得考虑客人的饮食习惯,烤土豆、面包片,以及熬煮的蘑菇烩菜汤也被端了去。

对于戈里佐杜波娃,她一直以为自己对吃饭没什么特别追求,和平时期一顿午餐不也是几片黑面包和一碗菜汤吗?战友们非常习惯也喜欢这样的餐饮。用很短时间填饱肚子,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可是现在,她觉得自己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