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42章 设计局搬家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42章 设计局搬家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他们……他们难道急不可待了?九月二日,我就要站在克里姆林宫里?”杨明志几乎是第一时间看到这份电文,他实在难以想象区区三天自后自己将抵达莫斯科。

很明显,斯大林将自己的急切情绪明明白白的写入电报,难道自己的战略价值真的那么大么?

他难以不受宠若惊。

随着明确的“撤离电报”传达到位,整个游击共和国的指挥层瞬间躁动起来。

司令要带着一些人离开这是必然事件,但事件真的近在眼前,留下来的人们真是五味杂陈。

毕竟那是领袖斯大林亲自下达的死命令,谁敢表示质疑,就是很大的罪过。

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大清早匆匆跑去军事指挥部,他们急切的样子完全不像是高级干部,就仿佛奔向码头,为即将远行的挚友送行。

“别列科夫,电报收到了吗?您……您即将出发。”

“哦,我亲爱的专员同志,我已知晓此事。”杨明志故作镇定站起来说:“我们必须完美的完成领袖的命令。”

“对!对!”萨林奇金依旧急切:“我们必须召开紧急会议。既然主要人员都到了,我们立刻行动。我们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留给游击共和国的最后时间的确不多,虽然之前的多次会议已经把“后别列科夫时期”的诸多工作事宜,安排得明明白白。临近一批精英真的离开了,方发觉还有许多事尚未解决,难免不手忙脚乱。

杨明志和妻子可谓干干净净的抵达白俄罗斯,私人物品屈指可数,一个小盒子即全部装下。

他们干净地来,也能以简洁姿态走人。

然后同时离开的必将有许多人,电报内容表明,将有十架里2运输机降落。如果仅是接走名单上的人何故如此大费周章?就算是把“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整理的图纸带上,一架飞机也足够了。

游击共和国收拢的大量战争孤儿,以及伤残人士可以通过飞机撤离。杨明志和萨林奇金完全认同上级的态度,即大量非战斗人员留在沼泽地总体弊大于利,通过某种方式将其护送到后方此合情合理。

很明显,上级太重视这一次撤离行动了。

萨林奇金没有任何稿子,他毕竟是政委出身,他的发言很有口号性。

“同志们,十架运输机在戈里佐杜波娃同志的领航下飞抵霍姆尼奇机场。她是伟大的苏联英雄,在和平时期曾驾机从莫斯科飞到勘察加,创造了全联盟和世界的飞行历史。

在戈梅利战役期间,她率领第101远程航空团对我们展开大规模空投,不但增强我列奇察守军的实力,也大大支援了军民的生活。

她对我们的地理位置非常了解,由她执行本次任务,可谓万无一失。”

穿越敌占区的行为岂能是绝对安全?萨林奇金可不傻,因为至少有八架运输机要执行特别任务,倘若自己扯出什么“可能遭遇德军战斗机拦截”的话,只怕整个办公室会人心惶惶!

“同志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我掌握了非常确凿的数据,目前我们收拢的纯粹战争孤儿高达一千四百人。其中一些孩子因为年纪较大而加入了青年旅,目前尚有八百余年幼的孩子亟待照料。”

“是八百二十二人!”柳得巴廖夫指正说。

“好吧,八百多个孩子,他们需要最好的照顾,可惜我们甚至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上级考虑到这一情况才派遣飞机而来,我们尽可能将他们一口气算不送走。”

运走战争孤儿无可厚非,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耶夫洛夫挠挠他满是胡茬的下巴,萨林奇金说话总是慷慨陈词,可是他分明说了一个不得了的数据!

他执意道:“什么?您认为十架飞机就能把八百多个孩子全部接走?您……您也太高看那些飞机了。”

杨明志轻轻敲敲桌子:“耶夫洛夫同志,这应该是可行的。”

“是,我懂!领袖下达这样的命令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的数学一塌糊涂,我不理解。”

“您很快就能理解了。一个年幼的孩子还不到三十公斤,一架飞机一定能挤下一百个孩子。为了能快点让孩子们脱离苦海,我们需要冒险。”

“我完全赞成。”萨林奇金拍拍手说,“所以我们现在就该行动,将全部的战争孤儿击中起来,第一时间送到霍姆尼奇兵站等候着。别列科夫同志。”

“嗯。”

“我想,您和名单上的所有人都该立即动身去霍姆尼奇。”

“唉?事情还没有着急到这种地步吧。”

刚看到电报,杨明志固然认为时间很紧迫,这番安静地坐下来开会,静下心仔细审读电文内容,他认为要是硬挤时间,时间还是充裕的。

就像是赶火车,因为害怕不能准时等车,就提前好几个小时进站候车,固然是安心了,却也浪费了许多时间。

回想起那个时代,无聊的等候时间可以由手机拯救,本时空要么看书消磨时间,要么就干瞪着双眼。

杨明志一直贯彻着“我的时间非常值钱”的原则,无论是乘坐高铁还是飞机,总要卡着点,在一个不早不晚的时间安稳抵达。人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即便在这一时代依旧如此。

萨林奇金巴不得他立刻驱车抵达霍姆尼奇,直接在兵站住着,直到飞机抵达。杨明志认为根本用不着这么着急。

他定了定神,提出反对。

“根据电报,飞机将在九月一日早晨抵达,在当日夜里离开。之所以不是直接离开,一定是为了躲避可能的敌机骚扰。所以我有一个白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许多事。”

“许多事?什么事?!”萨林奇金伸长了脖子问。

杨明志耸耸肩:“嗯……比如说,邀请一下机组人员来我们铁匠村做客?再请戈里佐杜波娃吃顿中午饭。”

“您……”萨林奇金一时无语,最后憋出一句:“您对吃饭这种小事居然如此看重?”

“吃饭可不是小事!再说了,我即将离开,岂能不在临行前和同志们再吃最后一餐呢?共进午餐后,我再启程去霍姆尼奇。再说了,铁匠村到霍姆尼奇的公路不是被修善一番了吗?吉普行驶也就两个小时,我们的时间明明是充裕的!再说了,我不到,飞机敢离开?”

这话也说到了萨林奇金的心坎,他不再反对,撂下一句:“您觉得自己的举措得当就行。”

面对电报,游击共和国该怎么做?很简单,按照电文中的要求办事即可。

会议很快结束,大家必须按照命令行事,唯一有变动的,就是在九月一日,就在这指挥部内,除了邀请千里迢迢而来的苏联英雄、领航员戈里佐杜波娃共进午餐外,也是游击共和国指挥层的最后午餐。

午餐之后,奋战一年的战友们奔向各自的全新战场。战事无常,谁能保证这一离去不是永别呢?

……

杨明志自己没什么私人物品需要整理的,会议之后,他站在户外狠狠地舒展一下筋骨,接着直奔武器设计局。

设计局的波波夫,此人年逾半百,他也在离开的名单上。

关于上级下达了撤离命令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设计局,主要就是告知波波夫他即将撤离。和杨明志完全不同的是,身为设计局的局长,波波夫不是夹起文件包就登机。设计局成立大半年,每一天众多年轻的成员夜以继日的搞武器研发,有时也搞些生产工具的图纸设计。

例如在制造蒸汽机方面,设计局出力很大。

他们最大的成就还是在于无后坐力炮、rpg和多种火箭炮的研发,有价值的绝非是这一群非凡的“头脑”,还有大量的设计图纸。

且说这些手绘设计图纸,它们的强大之处在于,将其带回后方交付相关工厂,例如飞鱼火箭炮这种超时代的大杀器即可生产。因为设计图和工艺卡片是放在一起的,工厂能够生产喀秋莎火箭炮,也就能生产威力更猛的产品。

除此外,设计局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图纸。

许多时候,为了生产一种优秀的武器或工具,不得不进行许多次失败的尝试,科研往往就是试错的过程,而这类尝试首先是由工程师画图开始。

本次世界大战已经是1942年,残酷战争使得交战各国蒙受巨大人员损失,各国也都明白,人口是国家机器的原动力,通过科技手段增强军事实力,就不必再投入大量士兵的血肉之躯去争取胜利。

战争的紧迫性迫使许多还处于概念阶段的武器匆忙上马,通过实战来证明哪些新武器性价比最好。

各国的武器设计部门不乏脑洞大开的新设计,大量的设计被认定的失败品,也有一大批新设计,推动了战后的大规模武器革新。

就连穷得叮当响的“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也不乏新奇设计。

例如曾投入实战的反步兵跳雷。德军已经在使用一种专打步兵的跳雷,介于德军在东线长期处于进攻作战,大量使用地雷的情况并不多见。苏军至今还没生产这类跳雷,而且投入使用最多的是反坦克雷。

德国虽然战败,他们发明了各类新式武器被战后各国纷纷效仿,甚至中国在学会跳雷原理后,也发明了自己的反步兵跳雷。

跳雷的原理其实简单,杨明志就是按照72式跳雷为模板制造,使得敌军碰到绊线,藏匿的地雷直接被微量炸药炸到半米高爆炸杀敌。杨明志的魔改非常疯狂,一枚地雷足足可以连接八条绊线,足够覆盖半径五米的区域,而大量的破片将能杀伤五十米外的敌人。

该武器在年初的作战时投入使用,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只是考虑到游击共和国的战术通常为运动战与奇袭战,这类防御类武器完全停产。

杨明志匆匆赶到设计局,和以往很不一样,众多的设计员没人在工作。

他们在波波夫的指挥下,居然在各自的工作台,参与清点大量的文件。

“你们在干什么?已经开始准备要带走的资料了吗?”

“是的,司令同志。”因为听到了杨明志的嘀咕,波波夫麻溜停下手中工作,匆匆走来。

“报告司令同志,我们正在整理文件资料。为了战争胜利,这些资料必须带去莫斯科。”

杨明志满意的点点头:“这是必须的。真是令我欣慰啊,我来此就是向您交待这一任务,没想到您已经开始落实了。”

“当然,这是我的职责。”

“很好,咱们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进局长办公室,木门也被杨明志随手关上。给予波波夫的赶紧,司令分明有特别的话要说。

“同志,其他人的情绪稳定么?你我都要离开,只怕武器设计局要凉了。我真是担心。”

“这……确实是个问题。”既然司令提到了,波波夫说出自己的担忧:“任何地方,人们都需要一个领袖。如果我离开了,武器设计局真的群龙无首。那些孩子们,他们的技术水平很高,思想觉悟非凡,只是他们并非天才。新式武器的发明需要天才的构思,我想我们离开后,他们再不能发明先武器。”

“唉,您提醒了我。但游击共和国不再需要更优秀的武器,火箭炮和rpg已经足够了。”

波波夫点点头:“您这么说也不错,我想领袖给您下了死命令,肯定是希望您在武器研发上有新的建树。小小的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已经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它最终也将光荣的解散。”

“不!至少在战争胜利前它不会解散。”杨明志突然灵机一动,反问道:“同志,您认为我们武器设计局,它的核心是什么?”

“核心?当然是您了。”

“对,我十分怀疑领袖斯大林同志会委派我继续担任武器设计专家,也包括您和化学教授伊万诺夫。只要我还在从事这个,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不但不会解散,还会做大做强。您不必有任何的惋惜。”

杨明志的话彻底点醒了波波夫,“啊!离开反而是发展的开始?唉,我真的有些兴奋了。只是也有些惋惜,我们还有许多同志,他们冒死穿越战区来到沼泽地工作,他们都是国家培养的珍贵的大学生。他们年轻富有朝气,专业水平也很过硬,您是他们的局长也是他们的老师。只可惜,他们要继续留守。”

杨明志沉默了一会,默默地说:“我刚开完会,现在情况有点特殊。也许……我们能在设计局挑些得力干将,这样,我们就能把设计局直接搬到莫斯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